第537章:分歧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什么?!”京城,乾清殿里,弘治皇帝听着报来的消息,手一抖,朱笔顿时滴下老大一滴朱墨,将一份奏章污了。随后失态的起身,一把夺过老太监杜甫手中的奏章,仔细看了起来。
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后,弘治白皙的面庞上急遽的升起一抹潮红,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放出骇人的光芒。那份奏折被他死死的捏着,用力之大,连骨节都泛着一种青白之色。
“……钦差副使苏默,擅自攻击蒙古二王子济农……堆塔尔河畔大破之,济农孤身而走……达延汗怒而发兵,并遣使来朝问责……”
他来回的在大殿上踱着,嘴中低声喃喃念叨着,眼中神色变幻,似喜似怒,不一而绝。
老太监杜甫弯腰低头,垂手恭立着退到一边,面上不见丝毫波动,心中却是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他伴驾十余年,最是了解这位主子的心思。如今看似好像是愤怒不已,实则心里不定怎么开心呢。
蒙古屡屡犯边,年年烧杀抢掠,大明苦其已久。然而每每出击,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就是被打的狼狈而回,只能依仗边关的城高墙厚死守不出。
可以说,自土木堡之后,大明对蒙古的战斗,几乎就没有一场胜利过。堂堂天朝上国,委实是大失脸面。
好在朝中几位阁老巧妙设计,暗中提前在草原布局,不单单以朵颜三卫予以掣肘,还暗里支持国师亦思马因,以及更远的瓦刺部无数金银钱粮,这才表面上维持住了平衡。
弘治帝雄才大略,从先帝手中接过这个烂盘子后,励精图治,勤修德政,看似一心扑在国内吏治民生之上,实乃一代仁君。但杜甫却知道,这位帝王其实无时无刻不想着雪那土木堡之耻。只不过自家军队不争气,国力又空虚疲弱,那想法终归只能是想法,不得不深藏心底,不敢露出半分。
这次苏默身在关外,却忽然爆出这么一桩大胜,弘治皇帝看似恼火,实则却是喜不自胜。只看陛下那忍不住一挑一挑的眉毛,便可窥见一斑了。
“这不晓事的东西,简直胡闹!罔负朕对他的栽培爱护,哼,堂堂一个大明才子,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这打架都打到人家家里去了,真真是失礼之至!”
果然,弘治帝来回踱了几步后,忽然忿忿的将手中奏折往御案上一摔,恼怒的叱骂起来。与此同时,目光还不断的瞥向杜甫和一旁的起居舍人。
那起居舍人不觉,仍是埋头记录,奋笔疾书,将皇帝的言行真实的记录下来。
杜甫却是再明白不过,这你喵的哪里是叱责?分明就是偏袒嘛。听听这说的,原本是一件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事故,生生被弘治帝说的如同小孩子顽皮打架了。陛下这歪楼功夫,也是没谁了。
“是,陛下说的是。这小苏大人号称才子,可偏偏这些个才子大抵都是疏狂性子,跟人争吵相斗从来只顾什么经义圣言,不免就忽视了礼数。呵呵,不过小苏大人终究不过才十六,有陛下这般英明仁爱之主的教导,成为我大明栋梁,不日可期啊。”
好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什么主子什么奴才,不外如是了。杜甫这也是一点节操不要了,弘治帝把苏默的擅起边衅说成小孩子顽皮打架,他就敢更进一步,直接成了争吵相斗,这真真是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啊。不过话说回来了,太监有过下限吗?人家下面原本就没有东西好伐。
听着杜甫这般不要脸的捧哏,弘治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但是面上却冷冷的哼了一声,怒道:“这混账东西,朕看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十六岁了,还算小吗?朕十六岁时……罢了,传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入宫见朕,这事儿终要拿出个应对来。”
杜甫恭声应是,转身往外传旨去了。心中却暗暗叹息,这便是简在帝心了吧。皇帝竟然拿自己出来和他比较,便是皇子龙孙也不曾有过的事儿吧。这分明是将那小子当做自家晚辈看待的待遇啊。
这么想着,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再对上那苏讷言,一定要小心说话才是。
内阁本就在皇城内办公,离着乾清殿并不太远。旨意传达下去后,不过两刻功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便到了。
入得偏殿,三人躬身施礼参见。弘治帝温和的笑着扶起,命人摆上锦凳软垫,又使人奉上热茶。待到三人谢过,将热茶饮了,这才开始说起正事来。
“都看看吧,这事儿要如何应对?”弘治帝坐在锦榻上,示意将奏折给三位阁老,杜甫便弓着腰,快步上前取了先前那份奏章,恭敬的先递给刘健。
刘健面色不动,沉稳的打开奏章浏览了一遍,随后将奏章转给李东阳。
一般的奏章都会先送递内阁,由内阁审阅挑选后,才会将需要的挑选出来呈送御前,并将意见单独誊写后贴与奏折上。
然后皇帝审阅后,则用朱笔批注,然后送与司礼监复核后转回内阁,方可形成正式文件传达执行。这便是所谓的票拟批红了。
但从大明中后期,随着太监的权势越来越大,不但原本由内阁票拟后的褶子,在呈送皇帝前要先再过一遍司礼监检阅,甚至有许多褶子会越过内阁,直接先送达司礼监。这让内阁的文官集团愤怒的同时,不得不也另出机杼,纷纷建立自己独有的消息通道。
所以,这份奏折,刘健等人其实也已经看过了。此时皇帝发下来后,刘健并无什么波动。只不过他一向以沉稳著称,这般波澜不惊的样子,倒也没让弘治帝多想。
看着奏折又由李东阳转给了谢迁,弘治帝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后,温和的道:“三位阁老于此事怎么看?”
刘健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即又各自别过。因着这个消息,在内阁里三人就曾有过一次争论。确切的说,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刘健和谢迁之间。而李东阳则保持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此时听皇帝又再问起,刘健沉稳老成,尚在沉吟斟酌,谢迁却是忍不住,昂然而起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奏章直接驳回便可,完全不需任何犹豫。”
弘治帝哦了一声,饶有趣味的看了看沉默的刘健和李东阳,这才笑着道:“谢卿有何道理,不妨说来听听。”
谢迁负手而立,昂然道:“此奏章所奏之事,全是蒙古一面之词,其中关节殊难为辩,此其一也;苏默其人,无论其自身如何,但终归乃我大明使臣,代表的乃是我大明朝廷、大明君王。或罪或拿,亦当由我大明天子决断,岂容异族置喙?此其二也;再三,即便此奏章所言属实,但此刻蒙古正有求我朝,主动在我,正是乘时压制良机。达延所谓要斩杀苏默,问责我朝,实则不过是试探之举。一旦真要任他恣意,必使其野心膨胀。如此一来,数年来辛苦布局、靡费无数,将尽化乌有。故,臣以为,此时正当以强绝姿态示之,绝不可有半分妥协放纵!望陛下深思之。”说罢,再施一礼,甩袖坐下。
弘治帝微笑点头,却是不置可否,只转头看向刘健、李东阳二人道:“谢卿之言,两位卿家以为如何?”
刘健叹口气,起身拱手道:“陛下,于乔所言怕不有理。然则外交无小事,事涉两国态势,当慎之再慎,任何细节都要周而全之方为上策。老臣以为,任其所奏固然不可,但如于乔所言般断然而拒已有不当。”
谢迁听的大怒,便要站起身来反驳。弘治帝却笑着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谢迁只得鼓着腮帮子悻悻坐下。弘治帝对刘健笑道:“刘爱卿,这左也是你右也是你、模棱两可,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朕向闻刘公断、李公谋、谢公尤侃侃之说。如今谢卿之侃侃朕已听过,你这刘公断却究竟是如何断呢?”
弘治帝这一打趣,刘健三人俱皆大惭,连忙起身谦逊。弘治帝却不肯放过,望定刘健笑而不语。
刘健慨然道:“臣的意思,当先好言安抚达延,明确表明我方态度。不包庇、不放纵,但却必须由我方主导,亲自查明此事原委后,由双方协商解决。任何一方均不可恣意妄为,否则以单方毁约论。由此引发一切后果,皆有毁约方承担,莫为言之不预!”
弘治帝目光一闪,深深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没说话,眼底却不由闪过一抹失望。这个老臣子确实稳重老成,但却未免稍显软弱。按照刘健所言,固然是最周全的法子,既不会坠了大明的脸面,却又能最大限度的维护住双方的盟约。但蒙古狼子野心,又岂会这般老实听话?
如今苏默正在对方地盘上,要想寻个理由先杀了苏默,大明又能如何?终不成真的为此开战吧。说到底,刘健的法子,不过是掩耳盗铃,实则是扔出苏默当牺牲品以安抚达延罢了。无非是这样一来,最终变成了两国扯皮,于大明脸面上好看些而已。
实话说,苏默的死活,弘治帝并不是真的那么看重。但他只是觉得憋屈不甘,是以略作沉吟后,便又将目光看向李东阳,眼中满是期寄期盼之色。
李东阳微微一笑,起身施礼后,方才不紧不慢的说出一句话来。但这句话一出,却让弘治帝和刘健、谢迁二人,不约而同的都是一鄂,面色古怪起来……
https://www.msvvu.cc/0/85/90184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