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499章 拔电话

第1499章 拔电话


“教授。”黄茂轻轻敲门,进入到杨锐的办公室里。

        “哦,黄茂啊,有事?”杨锐揉着太阳穴,还沉浸在持续的电话沟通的疲倦中。

        更换一款新药的测试项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新药在开始销售以后,都会尝试着增加新的适应症,但是,一款新药还没有通过临床实验,就想换适应症,那等于是宣告失败。

        FDA对待失败重审的新药,只会更苛刻。

        更多的时候,是不予通过的。

        历史上,辉瑞为了更换西地那非的适应症,也是很费了一番功夫,消耗了大半年的时间,以及说不清的代价,才让FDA松口。

        比起美国规模第一的医药公司辉瑞,与华锐合作的绿石角只是个小家伙,它的规模连辉瑞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政府关系更是弱如狗,长期合作的说客公司,能够影响的国会议员不到三十人,更缺乏铁杆支持者,公关经费和行业势力都不出众。

        杨锐只能采取侧面手段来影响FDA。

        为此,杨锐发表了一篇《science》。

        的确,世界三大刊的《科学》是很难发表,任何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要想发表一篇文章到《科学》,如果不是靠运气的话,就只能憋大招。

        一名学者假设从40岁开始做实验攒数据憋大招,攒到50岁,攒到的数据也就是有资格投稿《科学》罢了,能不能发表还是两码事。

        《科学》可是针对全领域的,但凡是科学领域的东西,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流行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生僻的古生物发掘和埃及文字研究,都有资格,是CNS里面涉及面最广的,可以说,除了文科僧涉及的纯文科项目不要,任何人都有发表《科学》的希望。

        而每年的投稿数,从论文的角度来看,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幸成功刊登的,每年亦不过百篇罢了,其几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以至于大部分学者都将之看成是交好运。

        也就杨锐,才能想按住《science》的G点就按住。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只是一方面——但是也不得不说,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年轻的活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它的文章从落入编辑手中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必然得到极度的重视。

        西地那非的特殊性,尤其是一氧化氮相关的课题的流行性,带来了更多的认可。

        假如没有额外的变化的话,到92年的时候,一氧化氮会被《科学》评为年度分子。

        最近几年,一氧化氮的课题太火了。

        任何相关的研究,在任何期刊社都会被高看一眼。

        更不要说是诺奖获得者带来的一氧化氮类化合物了。

        西地那非之所以能让海绵体硬起,靠的就是它刺激肌体,释放一氧化氮。

        从这个角度来说,吃伟哥是为了让自己充气。

        《science》想刊载的,就是充气过程来着。

        辉瑞在商业领域或许是很牛,但要让《科学》唯命是从,他们还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西地那非此前只是一款商业公司筛选出来的有用的化合物而已,卖出1.8亿美元固然多,但在科学界的眼里,或许还没有“被杨锐看中”的分量重。

        负责对西地那非做临床实验的化学家也不过是世界四流的科学家——一流的拿诺奖,二流的等诺奖,三流在名校讲座,四流做终身教授——四流科学家大众眼里固然也是世界级的,《科学》却从来不是大众眼光的。

        然而,当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杨锐同志,将西地那非整个解析一遍,以一氧化氮学说的观点来进行全新的描述的时候,《科学》也不得不让路。

        像是杨锐这样的超犇,他就是发表一篇一氧化氮的综述,《科学》弄不好都要刊登了,更不要说是数据齐全,思路新颖的论文了。

        论文这个东西,它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思路。

        到了读研读博的时候,好学生赖学生怎么区分?难道看谁杀老鼠杀的精彩吗?无非是谁的思路精奇谁厉害。

        学者教授科学家也是一样,活儿都有科研狗在做,工作量大无非是多用几条科研狗狗,每个月多花几个1200的事儿,阶层的划分,最终还要看思路。

        而在杨锐需要提出精妙的思路的时候,不是他不谦虚,其他人都是渣渣。

        《科学》杂志也瞬间被秒。

        几名审稿人都是第一时间联系了编辑,给出了文章通过的评价,并大力举荐——科研论文的双匿名制,在高端学者群里根本没用。

        不说期刊社本身能否在诺奖级学者面前,坚定的遵守,高端学者本身的资源就足够突破这个屏障了。

        像是“西地那非”一词,只要出现在论文里,大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杨锐。

        他花了1.8亿买辉瑞的消息,并没有掩藏起来,凡是关心科学界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些风声,相关的圈子更是如此。再说了,审稿也不是闭卷考试,审稿人也是需要参考资料的,不管用什么姿势查阅,都不可能漏掉杨锐的消息。

        “杨锐做出了新成果”的消息,没等最新一期的《科学》发表,就传了出去,逼的《科学》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为其排期。

        整个过程,杨锐都不用主动的去推动,就轻松的完成了。

        等到绿石角的人,拿着《科学》去FDA的时候,其实FDA的科学家,也都收到了消息。

        要说FDA,对于医药公司来说,确实是神一样的存在,生杀予夺都不为过,尤其是80年代以后,FDA的权威可以说是强大无比。

        但是,FDA也不是水火不侵的。

        它的命门就是科学。

        FDA的独立与权威,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为其服务的科学家,多是业内有些名气的专家。

        这些人固然可以坚持己见的做出决定,就像是杨锐当日对律博定做的那样,但是,在面对科学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独立就不得不动摇了。

        一般的学者提出的科学问题,固然是无法撼动FDA的专家们。

        但是,他们如果对诺奖获得者,正在科研活跃期的学者杨锐的要求无动于衷的话,那他们的名气与独立,也就大打折扣了。

        官僚和拖沓,在回复杨锐递交的文件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

        他们唯一能够拒绝杨锐的理由,就是科学本身。

        这也是90年代以后,医药公司纷纷雇佣诺奖获得者的原因,不过,现实是很少有医药公司真的能雇佣到科研活跃期的诺奖获得者。

        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每年最多就给三个人,许多还是给老头子的。

        中青年的学者,能得到诺奖的机会本来就低,愿意放弃科研而去医药公司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就是杨锐,做西地那非也是打零工的状态——要不是因为伟哥的利润惊人,能够给自己省时间赚钱增加科研经费,换一款药,得到诺奖以后的杨锐,也不可能如此尽心尽力。

        对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最重要的资源,钱早就不重要了。

        与其讨论钱的重要性,还不如讨论社会财富来的实在——反正,他们拿钱都是按照GDP的比重算的。

        西地那非更改适应症的要求,以比历史上更快的速度,通过了FDA的核准——《science》都刊登了,逆着主流科学界来,也还是需要勇气的。

        这一次,FDA没有表现出来。

        对杨锐来说,整件事做的很是费劲,对主持临床实验的黄茂来说,就是压力了。

        “教授,这是临床二期的志愿者名单。”黄茂低着头,将厚厚的一个本子放在桌子上,发出咚的声音。

        杨锐瞅了一眼,眉毛就皱了起来:“你弄错本了吧。”

        可不是,线装的硬皮厚本,全用来写名字……

        “总共有两万七千四百二十七人。”黄茂道:“已经剔除了明显不合适的志愿者。”

        “27427人呐,是有点多……”杨锐猜到会来很多人报名,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何止是多。”黄茂忍不住吐槽道:“我查了下文献,国外这种临床实验,一般也就是几百人报名,还多的是医生给推荐的。”

        执业医师的推荐,对于医药公司的临床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二期实验,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没有信任的医生告诉你,这是最恰当的选择的前提下,能知道该项目的都是少数,更不要说报名了。

        “他们知道临床二期的意思吗?”杨锐忍不住道:“我们之前可是刚出错了一回,他们知晓其中的危险吗?”

        “我估计是知道的。”黄茂顿了一下,道:“问题不是他们人数有多少,人多我也能遴选出来,您看看这些人的身份。”

        黄茂将线装硬皮本翻开到一处有折角的地方,就见一个人名后面,赫然写着一串的显眼的工作单位和人名。

        整整一页的名字,皆是如此。

        “好家伙,都是坐飞机不用排队的哦。”杨锐发出感慨。

        黄茂翻翻眼皮,还不能说杨锐是说错了。

        “现在怎么办?”黄茂问:“有的人都打电话过来了,我接了两个,连忙把电话拔了去,你没接到电话吗?”

        杨锐愣了一下,道:“我这两天都不在临床实验中心。”

        叮铃铃。

        正说着,刚才挂断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杨锐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嗯嗯了两声,道:“李总说的我明白了,这样子,我问一下黄茂,看他那边是怎么个安排。”

        说完,杨锐就挂上了电话,果断的拔掉了电话线。

        黄茂瞪着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望着杨锐。

        杨锐耸耸肩,指指厚册子,道:“这位可比本子里的人都大牌。”

        “那……怎么办呢?”黄茂也无奈了:“实在不行,咱们都给安排上?”

        “开什么玩笑,要是出了问题,你这就是人间罕有的大屠杀了。”杨锐一言否决。所谓人命关天,他虽然知道西地那非是没问题的,保不齐中间有什么漏洞呢?

        身为学者,做二期临床做出上万人的规模,就算成功了,那也是笑话。

        “这个也不行的话,咱们同步申请省药准字吧。”黄茂来找杨锐前,早就是想好了。

        ……

        nt

        记住手机版网址:m.


  https://www.msvvu.cc/1/1599/129610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