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宗明天下 > 第536章 接见官员

第536章 接见官员


  允熥是看到了苏州府的官员履历后,才意识到这个时候地方上很多正印官以及四五品的中等官员也都是国子监出身,并非全是考科举来的。

  既然是国子监出身,那么一定在国子监读过书,至少读过三年,多者读七八年书的都有,在国子监教书的学官多少会有些印象;叫一个学官过来,可以问问这些国子监出身的官员读书时的言行,会有用处。

  允熥思索完了这些事,天色已晚他也有些疲惫,问随身服侍的黄路道:“昀芷、宝庆和贤琴都睡下了没有?”

  黄路说道:“启禀陛下,宝庆公主、益都郡主(贤琴)撑不过,已经睡下了;淮南公主殿下还没有睡。”

  允熥说道:“你去,罢了,昀芷也不会听你的话,派人多盯着点儿,别让她搞出什么幺蛾子。”允熥对自己这个妹妹不太放心。

  “是,陛下。”黄路答应着。

  允熥也累了,吩咐过后就躺下睡着了。

  第二天允熥上午又根据现在已有的资料分析了一下现在苏州城中几个最重要的官员,然后中午召见了他们。

  其实依照惯例,允熥身为大明的皇帝,又不是专门来苏州游玩的,召见一下本地的知府就行了,不必接见其它的佐官,至于县官就更加没有必要了。

  但允熥想在苏州做一件大事,必须有当地的官员辅佐,所以决定接见知府、府同知和两个知县。并且是逐一接见。

  首先接见的当然是知府向宝。向宝是多年的老臣,允熥当皇太孙前曾经在兵部任事,当时向宝正是兵部的员外郎,与允熥有过接触。

  所以允熥先叙了叙旧情,然后才问苏州的情形。

  向宝果然不出允熥的所料,老古板一个,对于旧情说的十分木讷,反而是说苏州的近况十分流利。

  “陛下,自从洪武元年先帝下令安抚苏州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后,苏州逐渐恢复了元气,现在已经又算是天下的繁华之地。”

  “洪武二十六年编户齐民,苏州府领县八,编户四十九万一千五百一十四,口二百三十五万五千三十,田地数目为天下诸府之首,虽然不及京城,但天下无其他比苏州更加富饶的地方了。”向宝说道。

  “那当地的商人呢?操何业?”

  向宝极其歧视商人,对这些商人平时干什么从来不关注,对允熥这段时日的改革也多有腹诽。但他不是榆木脑袋,不会和皇帝顶着干,所以事前也了解了一些当地商人之事,闻言说道:“陛下,当地的商人多以生丝为业,从百姓手中买下生丝,经销到外地;也有人购买土地雇佣百姓种植桑树喂养蚕虫,另择专人负责缫丝,再贩卖外地。”

  “还有商人不管缫丝之事,只是收购生丝让工匠编制成丝绸经销外地。还有人设置机房,雇佣民妇在机房编制丝绸。”他说道这里忍不住说了一句:“十分不成体统!”

  而允熥则有些惊喜了。‘现在才是大明初年,就有纺织业这一工业革命的两大开端之一初现端倪了?’

  不过允熥又想了想,明白了这跟工业革命时的纺织业还不一样。工业革命是棉纺织业在新型纺织机出现后,通过集体劳作使得棉布的成本大大低于一门一户的土布成本,最终导致农村的自然经济破产,卷入大工业时代。

  而现在还没有那种先进的纺织机出现,即使集体劳动棉布成本也不比土布低,所以没有那种规模的机房,也不会影响大多数百姓。

  而之所以出现专门编织丝绸的机房,是因为丝绸价值高,若是让一家一户将生丝带回家,万一贪墨一部分怎么办?还能去村里讨要不成?当地官府基本上不可能为商户撑腰,去也白去;所以不如将民妇都聚集到机房,一起编织杜绝贪墨。

  但允熥还是很高兴。虽然只是本来价钱就贵的丝绸出现了近代手工业的曙光,也值得高兴。硬说的话,这也算是工业革命的曙光啊!

  允熥又问道:“本地的商户可有人在上沪市舶司做生意?”

  “启禀陛下,臣不知。”向宝说道。

  他一个信奉儒家的官员,一向瞧不起商人,能勉为其难了解一下已经很不易了,怎么会详细打听。

  好吧,允熥马上也反应过来,不该向他问这个问题。允熥又强打精神和他说了几句话,让他下去了。

  之后是府丞左贵宝觐见。允熥只与他说了两句话,就知道他是唯唯诺诺的磕头虫类官员。

  这种官员在允熥看来比贪官还可恶。虽然大明从前的体制就是地方府州县掌印官大权独揽,佐官没什么权力,但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还是分配工作的。允熥此时还不能确定他是不是什么都不干,但,若是查证确定他什么都不干的话,‘你他妈回家自己吃自己去吧!’

  ‘不对,让他回家自己吃自己都便宜他了,打发到苏藩去,朱棣会教导他干活的。’允熥想着。

  既然左贵宝是这样的人,允熥什么也没问,就让他下去了。

  允熥接见的第三个官员是吴县知县白文选。

  允熥看他不像是迂腐之人,把问过向宝的问题又问了他一遍。

  白文选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与向宝差不多,但第二个就让允熥惊喜了,他竟然回答出了本地是否有商人在上沪与番商做生意,顺带回答了允熥尚未出口的第三个问题。

  他说道:“陛下,本县与长洲两县最为出名的商人就是城西的李家了。他家有良田千亩,却不种植桑树全都种粮食,另收购桑叶、雇人缫丝。洪武三十一年上沪开海之后也派人去上沪做生意,到底什么情形因为在上沪那边,臣不清楚。”

  虽然他了解的也不清楚,但允熥已经非常高兴了。这个年代商人地位不高,朱元璋又重点打击过商户,各地最有钱的商人明面上的钱财都不多,只有熟人才知道哪家到底有多少钱,作为官员忽略了商人很正常。

  但他竟然对于本县最出名的商人家有所了解,十分难得。允熥已经有提拔白文选的意思了。


  https://www.msvvu.cc/1/1657/3611659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