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汉祚高门 > 0973 大日普照

0973 大日普照


淮南王将要入镇,沈哲子昨夜已经从公主那里几封家信中得知,不过那信里还是商量的口吻,可是听杜赫这么说,原来都督府已经收到了确凿的诏令通知。可见皇太后心意已决,已经不容更改。

        沈哲子一时间也是不知该要好笑还是该要愤怒,稍作沉吟后才说道:“且由他来,不必理会。”

        “不必理会?”

        杜赫听到这话,难免有些无法理解,严格说来,整个淮南郡都算是淮南王的封国,而淮南王作为皇帝的嫡亲兄弟,又是江东一众宗王中身份最为显重者。

        如此二者加持,可以想见淮南王的到来,一定会给淮南乃至于整个江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又怎么能够做到“不必理会”?是要完全无视,冷待淮南王的到来?

        “是的,不必理会。淮南王今次入镇,本无使任在身,为的不过是我家新添小儿。届时府内家宴款待即可,我又怎么能因区区家事干扰目下繁忙王事。”

        沈哲子讲到这里的时候,言中已经带上几分冷意。若是以往,他不介意与自家那日渐长进的岳母过上几招,但是眼下实在无心理会这种小动作。既然皇太后执意要让淮南王北上,他连回绝都懒得回绝。

        杜赫听到这话,脸色便有几分为难,他能够感受到大都督那种已经极不耐烦的心情。当然以大都督眼下的权位时誉,的确已经不必介意一两个虚荣宗王的干涉,但他作为府下属官,也不得不想得更多。

        淮南王北进入镇,目的如何暂且不论,最大意义还是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淮南从立镇伊始诸事便全由大都督一手掌握,整个淮南也只存在大都督这一个声音。如今淮南王北上,暗示味道便十足,是否意味着台城包括苑中对淮南过往的状态已经达到一个忍耐的极限?

        尤其随着都督府职权越发显重,而掌握着上层管理权的满打满算不过只有大都督并其麾下几十名高低不等的属官,其中还包括许多不在法礼编制的临时职任。就算是这些人,也不能说就完全唯大都督马首是瞻而心无贰念。

        淮南王的到来,会不会给这些人传递出什么不好的信号,让他们立场发生偏转?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最起码的一点,淮南名义上乃是淮南王的封国,淮南王如果想要派遣一些家臣入驻,这是都督府都不能拒绝的。

        所以在杜赫看来,最好是把淮南王这个变数隔离在外,最起码在眼下这个急于消化战果的当空,哪怕仅仅只是为了避免人心浮躁、无心于事,也不该让淮南王进入寿春。

        杜赫的忧虑,沈哲子考虑的更加透彻,虽然人心莫测,但过往这些年他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如果还不能将淮南核心人心巩固稳定住,那实在太失败。

        如今的他,已经不必诸事忍让,留有余地,如果淮南王仅仅只是单纯的家事来访,他自然家宴以待。如果真有挖墙脚的意图和尝试,他不介意将那些被挖的松动的砖瓦捣成碎片让淮南王打包带走!

        人的底线是逐次提高,这无关乎是否小人得志,到了一定阶段,便需要有相匹配的态度和手段。这一点沈哲子很清楚,但江东众人不清楚,这就是分歧和冲突滋生所在。他们仍以旧日做派来对待沈哲子,所能收获到的结果,唯有挫败!

        “这一件事,道晖不必操劳,只在镇中稍作通报即可。稍后我会让家人南下迎接淮南王,镇中一应职任事务照旧,无需调整。”

        沈哲子又吩咐了一声,转而又问道:“郗公那里,近日可有讯息传来?”

        听到沈哲子这么说,杜赫纵有隐忧,也只能暂且放下此事,回答道:“是,郗公近来确是频有问询,至于镇中所获战报,也都第一时间发往淮阴。”

        “这是应该的,今年北进能够如此顺利,徐州助战功不可没。郗公能抛却门户之见,使得两镇王师能有精诚合作,若非确是年事已高,我真不舍得郗公离镇。”

        沈哲子这么说,倒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眼下接受徐州于他而言并非是一个最好时机。虽然如此一来,他能直接管理调度徐州各项事务,但也因此更受瞩目猜疑,难免要有所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处理中原事务。

        不过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而且此前铺垫已足,没有必要为了所谓避嫌便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大镇:“郗公助我良多,如今大势已定,我是该当面致谢。只可惜我眼下仍无从容东进的闲暇,稍后可发信淮阴,若是郗公得宜,不妨入镇面谈。”

        “我记下了,会尽快安排。”

        杜赫听到这里,也是越发有感于如今都督府的强势,往年北上,淮南新立,大都督在郗公等老臣重将们面前,也仅仅只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后进晚辈而已。可是如今时过境迁,类似郗鉴这样的年高重臣,都是召之即来。

        当然他也明白大都督并非刻意托大拿捏,目下都督府诸多事务确是令大都督难作抽身,虽然眼下还不宜出面接见各方宾客,但是许多准备事务也都分外繁琐。

        彼此倾谈两个多时辰,一直等到傍晚时,杜赫才告辞离开。眼下大都督回来了等于没回来,此前那种繁忙的日子他还要坚持一段时间。但最起码有了主心骨,而且繁多事务也都有了主次之分,倒也无需像此前那种没有条理的劳碌。

        将杜赫送至中庭,沈哲子便就返回来,再让人取来皇太后并淮南王那几封家信,再作细览,嘴角玩味笑容越积越多,口中忍不住自语笑道:“我这位岳母大人,可真是大有长进,也实在太不甘寂寞了些。”

        皇太后手腕有长进,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发现。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飘起来。但是说实话,就算飘起来,猪还是猪,哪怕浑身金光灿灿,也只有被宰杀吃肉的份。

        这种噱念想法或有不恭,但在沈哲子看来,他这位岳母真的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提升。虽然这几年看起来皇太后是大有作为,打压琅琊王氏,甚至就连王导都败下阵来,分配中枢权柄,与时局各家都取得看似稳固的联系。

        但是说实话,当下局面的形成,跟皇太后的努力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唯一的影响,大概就是这种繁忙和亲自经手的经历,令其人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虚妄成就感和掌控力的错觉。

        至于皇太后本身,其实仍然不过只是一个自尊心极强、任性固执且不顾大局的小妇人而已,完全没有一个成熟政治家该有的格局和隐忍,以及锲而不舍的韧性。

        比如这一次执着于派淮南王过江来,看似是一招不成,再别出一招。原本作为大军名义统帅督军收复河洛的机会错过后,很快又借着沈哲子得子之喜再派淮南王过江。

        但这种坚持,并不叫要紧目标、锲而不舍。因为这两次过江的尝试,彼此之间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前一次叫做有计划的试探,后一次叫无目的的胡闹。

        在沈哲子看来,淮南王今次过江,更近似皇太后在经历老爹上次软逼威迫后一次找回面子的任性坚持:你不准淮南王过江,我就便让他过江!

        至于淮南王过江来究竟是怎样的名义,又有怎样的计划和目的,沈哲子相信皇太后在做出这个决定之时,更多的还是专注于让淮南王过江这件事本身,而没有考虑到其他。

        这件事除了满足皇太后一时的好胜欲之外,所流露出来的讯息就是皇太后本人对于他们沈家已经极为的不满,而且恰恰选在沈哲子屡获大功且成功收复河洛的当口,彻底将北面王师与江东朝廷的矛盾暴露出来!

        或许在皇太后看来,淮南王是以入贺之名北上,最起码是表现出了对沈哲子的重视,不会产生那么大的不利影响。但问题是,政治角逐当中,哪有人情存在的余地!沈哲子眼下跟沈家就是一体的,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就算有什么人情的照顾,那也是在某一方已经能够取得绝对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彼此保留几分颜面,不至于赶尽杀绝。

        她这么做,无非是寄望于沈哲子能够感念皇室垂青恩典,给予淮南王以隆重接待,让她此前丢失的面子有所挽回。

        但沈哲子真是喝醉了睡着了都不会那么做,且不说皇太后眼下已经归苑,皇帝亲政,就算皇太后眼下还立身朝局,在这种形势下沈哲子也不可能贬低自家去迎合皇太后那一点没有意义的虚荣心。

        至于淮南王这个小舅子,原本沈哲子对其人还有几分正视,但通过这一件事也看清楚淮南王真的不是有什么内秀贤才。

        他只要稍有政治敏感度,就应该能看到皇太后这几次三番以他为筹码进行的尝试不是在帮他,而是在透支他的政治潜力,更加暴露出他根本没有主见,只是被母后随意驱使的一个棋子而已!

        宗王远政治,不仅仅只是避祸而已,更大的意义在于藏拙,以沉默来换取尊重正视。可是如今的淮南王在皇太后的驱使下,频频跳梁小丑一般刷着存在感,只会让人更加看清楚他的虚实。

        即便未来有取代皇帝的可能,也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合用的傀儡,比如原本历史上被桓温扶立的清谈皇帝司马昱。

        “江东各家,本就蠢蠢欲动,给点阳光就灿烂。我这岳母眼下却是大日普照,唯恐寂寞,那些人还不泛滥成灾?”

        想到这里,沈哲子又叹息一声,随手勾划几笔,就算有什么应对策略,也都暂且按捺于怀。如今的他,已是正心在握,不惧八方风动。

        世事如棋局,当某一方已经有了随时砸棋盘的力量,本就不是一场公平较量。引而不发,那是因为棋盘上摆下的筹码还不够多而已。


  https://www.msvvu.cc/1/1708/175971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