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竹帘造纸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御花园。
之前小稚奴带回的竹帘已经在池塘内浸泡百天!
而竹子的青色已经渐渐退去,小稚奴跳入水中,将竹帘取出,浸泡完成后,将竹子清洗干净,并将竹子已经泡软的青皮削去。
在秦王政惊恐的目光下,小稚奴将露出的白色纤维切成小段,并捶打至纤维细丝, 研磨纤维细丝至浆状,放入鼎中蒸煮。
长达一个时辰的蒸煮后,小稚奴将煮熟后的竹浆沤在水池中,去除杂质后,搅拌均匀。
再放入釜中,按平表层后平铺一层稻草灰,不断用开水淋在竹浆上,在高温下让竹浆质地变得更加细腻。
将竹浆带到有流动水的地方仔细清洗干净。
用木槽盛放处理好的纸浆,以竹帘在木槽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然后将帘覆过,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
这种纸被称为“竹帘纸”!
相比于两汉时期用粗布麻衣酿造的糙纸,更加结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
而且只需要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时候只需要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便可!
看着一层层纸张在小稚奴的双手下被酿出,秦王政眼前一亮,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秦王政用手触碰竹纸,不仅感慨道:“此物洁白、柔软、细腻, 而且仅仅有竹帘便能酿造,成本低廉!”
秦王政不知道竹帘纸的用法,小稚奴便拿起蒙恬改造的毛笔,在纸张上大手一挥,写下“竹帘纸”三字。
“竹帘纸?”
秦王政长长的舒了口气,诧异道:“此物或许可以代替竹简!”
秦王政慧眼识珠,一眼便看出竹帘纸的价值。
倘若在秦国小篆普及全国的同时,用简洁便利的竹帘纸代替沉重繁杂的竹简,岂不是锦上添花?
造纸的工序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原料,无非就是竹子、石灰石和池塘水。
几道简单的工序下来,一通竹简所需的竹子便足以涤荡出十张竹帘纸。
在此之前,秦王政其实也思考过用物品取缔繁重的竹简。
那便是丝帛。
可惜,幅宽两尺两寸,长一尺的丝帛价值十二钱,比竹简价格的六倍还要多。
用丝帛取代竹简虽然轻松,但所消耗的费用却无疑是巨大的。
相比于丝帛,竹帘纸更能取缔竹简在全国普及。
竹帘酿出的纸张相比于汉朝时期单薄易碎易裂的蔡伦纸,更加柔软, 更加细腻,但他却更加坚实。
虽然仅仅增加了数道工序,却能造出棉韧平整的纸张。
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弄堂内也有不少坊士用竹帘造纸
足以可见,竹帘造纸对造纸术的发展与传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只可惜在东晋发明的竹帘纸在经过多年的战火后失传,一直到宋朝才开始在江南地区普及。
好在小稚奴通过时空旅行和聪明才智将竹帘纸提前千年造出,用于文字普及,惠及天下百姓。
秦王政迅速召集工匠,在原来打造竹简的工序下大改一通。
刚开始,工匠們还有些难以置信,以为是无稽之谈。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美事?
价格低廉不说,还能减轻不少重量,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当他们亲眼见到竹帘纸后竟满目震惊,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深色,急得连汉都流出来了。
田丰更是汗如雨浆,瞠目结舌道:“陛下,此物做工精良,怕是只有天上的仙人才能造出。”
秦王政淡淡一笑,眼神中满是自信。
虽然不说话,但是秦王政的眼神中已经告诉了田丰,他就是田丰口中的仙人。
旋即,秦王政便下令命白日后,造出数千张纸张在关中地区和韩赵魏三晋之地普及。
与此同时,秦王政灵光一现,脑海中激起朵朵浪花。
在秦小篆即将在全国普及之际,竹帘纸来的正是时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竹帘纸或许可以帮助秦王政尽快统一文字!
秦王政很清楚,倘若用武力迫使六国百姓乃是王室贵族,放弃他们用了数百年的文字,改用秦小篆,可谓是难上加难。
六国自负,文字用了百年一时间改变难免不习惯。
而且这一大刀阔斧的改变很可能就会使六国的文字永久失传,还会激起民变,转化为更恐怖的暴力,甚至血流成河?
对于刚刚一统天下,正要休要生息的大秦得不偿失。
倘若真的普及,百姓也会新生怨恨,虽然嘴上不说,但背后定会怒斥秦吏冷酷无情,始皇帝刚愎自用。
倒不如让山东六国主动接纳秦国的文字!
这就要靠小稚奴的竹帘纸发挥作用了!
试想一下,竹帘纸一旦在全国普及,百姓定能看出其中的价值。
且不说竹帘纸价格低廉,轻于鸿毛,就连外观都要比竹简华丽许多。
一旦在全国普及,百姓定会被竹帘纸所吸引,在全国掀起购买的浪潮。
而秦王政只需对天下宣召,百姓只能在竹帘纸上写秦小篆,不就使的秦小篆在全国普及了吗?
到时候,王宫内的长史在记录历史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阐述,山东六国主动接纳秦小篆便可!
秦王政便可以不用废一兵一卒,便能在全国普及秦小篆!
想到这,秦王政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小稚奴不愧为天降神兽,又为大秦谋取了一道福祉呀!”
百天之后,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也能推广竹帘纸!
.......
夜色宛如一层砂纸,将天空遮蔽。
秦王政端坐在帝榻前,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奏章。
秦王政自亲政以来,事无大小,必亲自批阅。
一道消息吸引了秦王政的目光。
楚地动乱,欲率先挑起反秦大梁!
而动乱者的挑起者自然是项燕的长子项梁。
翌日,秦王政派遣五万南郡兵卒前去平叛。
谁曾想,五万南郡军在三日后跟着楚地的旧贵族一起造反...
https://www.msvvu.cc/10085/10085430/7205695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