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隐患

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隐患


  崇祯二十年七月,明廷首置留守司。

  永平陵园留守司,是全国两京十三省境内第一处率先兴建的陵园留守司,不隶永平府,直隶顺天府及五军都督府。

  所谓永平陵园留守司,顾名思义,主要是负责永平府所有陵园的承建、维护工作。

  这第一处设立的留守司衙门位于山海关城以东二里,第一批的留守人员有两百余人,这里既是如今朝廷收复山海关之战的战场,又是日后永平留守司的总署所在之处。

  崇祯皇帝设置一名曾在山海关战争中失去右臂的老兵千总为正留守,众人推举另外两人分别任左右副留守,这三人同时也是永平府所有日后陵园留守司的总责者。

  崇祯皇帝已经打定主意,将留守司这种事尽快摊派到整个京畿,继而便是向山东、山西,江南等处推广。

  回京之后,京师也将成立京师留守司衙门,总责全国上下各处陵园的防护和新建工作,尽快形成一整套的陵园留守制度。

  当然,这种制度并非单一,需要各种福利、选拔、任职及官位品阶方面的规定,这些事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去想,这都是内阁和六部的工作。

  崇祯皇帝需要做的,只是在他们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当然,若是对他们的结果不甚满意,全盘否定自己从头再设也是未尝不可。

  本处留守司的增置还只是小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项日后炙手可热的差事,如今也并没有多少人去争抢,因为此时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两件事上。

  一是战后附近均需物资的收缴,因为战场过大,许多人都可以趁机藏掖一些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极其珍贵的。

  这种事崇祯皇帝和下面的督抚大臣,以及那些各处的总兵将帅们全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战士们肯为国朝舍生忘死的厮杀,战后拿一点东西犒劳自己和家人,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去阻止。

  不过崇祯心里也有了个想法,回京之后要尽快对此事规定出一套军法,墨以成规,以免日后助长此风。

  大家所关注的第二件事,便是战后的叙功升授事宜。

  众所周知,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国朝每场战后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叙功和升赏授官,规模大一些的战斗,更是会举行浩大的升授典礼,亦如去年持续了许久的平定诸藩战役。

  这种既有牌面又有实际惠利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全国上下各州府县的三军将士耳中,至今更是快几乎成了全体将士为之拼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显而易见提高战斗力的好处以外,一个弊端至今也已显露出来,那就是距京师比较偏远的战场,很容易造成将士瞒报、夸报和杀良冒功的事。

  这就需要兵部和户部的整体协调,幸运的是,大明如今的兵部尚书朱大典和户部尚书倪元璐,都是为此事殚精竭虑,任事求实之人。

  熟知历史上这两人各自能耐的崇祯皇帝,对他们也是极为放心,至于对那些犯事将官的惩处,崇祯皇帝也不再和历史上那位一样,是该怎么惩处就怎么惩处。

  在崇祯看来,除却实际控制下的山东、山西和京畿等处以外,如今许多地方多只是遥奉朝廷名义,实际却根本不听指挥。

  趁早和他们断了关系也好,省得这些无德军将用官军名义到处兴风作浪。

  此时自己手中并非无兵,就算逼反了这些人,早晚也都是可以剿灭的,再者说了,下面将士谁又愿意跟着他们去为了这事造反。

  ......

  经过一日一夜的大战过后,山海关,这座屹立在边境的雄关上面总算又高高飘起了大明朝的旗帜,无数战后余生的将士们爬到城头,挥舞着刀枪在奋力欢呼。

  战场上仍旧有不少横七竖八软在地上的兵士,他们也是用手拄在身体后面,仰着脸看向城头正迎风猎猎作响的大明旗帜。

  在旗帜下面,正是无数已经整队的禁军兵士在排成队列有秩序的入城,崇祯皇帝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面,英国公张世泽等人紧随其后。

  他们刚进城不久,便迎面见到了几个披着旧式朝廷盔甲的将领前来,这些人既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最熟悉的那个,还是已经显得有些狼狈的唐通。

  “臣唐通,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唐通此时已经灰头土脸,方才听闻皇帝临阵杀敌后已经入城,便兴高采烈提着一颗人头前来邀功请赏。

  崇祯皇帝下马扶他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现在知道朕将你安排到山海关做参将,到底是为什么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皇上未卜先知,臣下敬服。臣下在这山海关内被吴贼关押了三年,如今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这颗死人头献给皇上,聊表心意!”

  唐通腼腆地一笑,赶紧双手将一颗首级奉上。

  “这是......”张世泽赶紧上前接过人头,见有些面熟,心道这唐通总不会把一般鞑子的人头拿过来,便是问道:

  “唐通,这是何人首级?”

  “嘿,说起这个鞑子,那来头可就大了!”唐通等的就是此问,用手一边比划一边有些夸张的说道:“这是那建奴伪王阿济格的人头,臣下阵斩了他,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众人听到,纷纷吃惊,一下子议论开来。

  这阿济格是老奴酋努尔哈赤第十二个儿子,据说端是骁勇善战,无数英雄好汉都死在他手里,如今被唐通斩了,倒真令人意想不到。

  “好,这贼虏杀了多少我汉家儿女,此番也终是得了恶报,杀得好!”崇祯皇帝哈哈一笑,再示意他起身,问道:

  “后面这两位...?”

  “哦,臣下是胡国柱,原系关宁军下营协防参将,见过皇上万岁万万岁。”胡国柱率先上前,他的脸上还有一刀非常狰狞的伤疤,似乎就是在此战中受伤留下的。

  “臣是夏国相,原系左营备御领指挥佥事衔,见过吾皇万岁万万岁!”相比之下,夏国相就有点像小白脸,不过不知为何,此人却总是给崇祯一种自信十足之感。

  “臣是王永康,原系关宁军左前参将......”

  这十几人多半是在战中或战前投诚的将官,为首三个皆曾是吴三桂女婿,胡国柱和夏国相一个在外带着降兵冲锋陷阵,一个则在内遥相呼应,都起了很大作用。

  至于那个王永康,虽说作用不如前两位,但是也的确起到了山海关向南一片关隘和卫城的招抚作用。

  实际上,这些人在战时都已经靠自己的表现,赢得了许多明军将帅的认可,不过此时他们仍是紧张异常。

  得到将帅们的认可,可不说明得到了眼前这位文韬武略皇帝陛下的认可。

  历史上卸磨杀驴的事儿还少吗,若是按那个道理来看,此时他们这班人多已失去了利用价值,杀了也就杀了,何故还要留着当做隐患。


  https://www.msvvu.cc/12883/12883527/4295855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