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大时代1977 > 第二〇二章:流水线和代工厂

第二〇二章:流水线和代工厂


  “我不是有事,我是事情不少。”

  坐在沙发上,严东明叹口气,道:“我这个副主任,那叫一个难啊。”

  “慢慢说!怎么了?”林晓光推过去一杯茶。

  “去年十月份,咱们通电话之后,你给我出的主意,我想了下,不能那样搞,既不能让南窑大队继续吞并,也不能让云台公社进行整合合并,那是要出大问题的。”严东明皱着眉头。

  “但是我也没想出什么好的法子,就按照之前的步子,慢慢发展,到年底,情况有好有坏,总体而言好的居多。”

  “就拿南窑大队来说,年产值翻了几番,年底一统计,一年下来,产值突破八百万。”

  说到这,严东明不乏有些激动。

  “八百万,不多啊,前年光一个南窑大队的年产值,就突破一百万了,去年翻一番两百万,今年再翻一番四百万,也就是说,其他七个大队,加起来的总年产值,和一个南窑大队齐平?太没效率了吧?”林晓光挑挑眉。

  “话不能那样说。”

  严东明无奈:“你不知道啊,合并这事,我算是看穿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法子,南窑大队觉得这是公社给的包袱,别的大队以为这是被公社给卖了,公社也一样,他们觉得南窑大队占了便宜。”

  “这件事一开始和和气气的,南窑大队以为人力紧缺得到缓解,别的大队觉得能过上好日子了,公社还以为能共同富裕,谁料根本不是那样。”

  “南窑大队得到了人,分散了钱,不乐意,别的大队没见到利,先被管来管去,不舒服,公社不管平均还是先富带后富,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上面下面都议论纷纷,很闹心。”

  “总之,这件事一开始就错了。”严东明说完,痛喝一大杯。

  林晓光没说话,盯着严东明,突然感叹一句:“东明哥,你这当了公社副主任,我看你头发都有白的了,心没少操吧?”

  “谁说不是。”说起来,严东明就有些郁闷。

  林晓光见此,笑了一下,没说话。

  南窑大队合并其他的大队这事,他当初就持否定态度,相同级别的组织,不是说合并就能合并了的,下命令很简单,一挥手的事,操作起来就难了,以后相处起来起摩擦的时候更麻烦。

  当时,严东明的意见在模棱两可之间。

  但公社里支持,而且心情很迫切,那还是洪山书记在的时候,可能是军人作风吧,洪书记相当雷厉风行,决定的事既要做,谁也拦不住,县革委会的韦达书记不好阻拦,也就由着去了,最终合并的命令下达。

  到现在,合并之后,出的问题不少,但总体而言情况是好的,因而上面还没有注意到。

  严东明作为当事人,有切肤之痛的,体会也最深。

  他当了半年的公社副主任,同时还兼着南窑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一直两头跑两边忙活,可没落着好,南窑大队的人说他吃里扒外,别的大队的说他偏袒南窑大队,不顾他们死活,真是又受累又受气。

  林晓光思考着,淡淡说道:“某种程度上而言,共同富裕和先富带后富,其实是一样的,这是对我们南窑大队,云台公社而言,范围一大,就不一定了。”

  他一开始说,严东明立刻拿起笔开始记,最后问道:“具体怎么说?”

  “共同富裕不是说要共富贵,不是大家一样富,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什么是先富?就是南窑大队这样,先期完成资本积累,怎么带动后富?就是把一些利润比较低,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交给其他的大队来完成。”。

  “这不是把钱让给别人赚吗?这么做的话,队里不会干。”严东明有些迟疑。

  “你说是种地赚钱,还是卖机器赚钱?”

  “当然是卖砖卖机器赚钱。”

  “这不就结了,利润低的生产活动,会逐渐被淘汰,资本是逐利的,会自发的向高利润行业进军。”林晓光看着严东明,反问:“南窑大队只有不到五百人,靠这五百人,种地才能种多少粮食?制砖一年又能卖多少砖头?”

  “这就是打造产业链,组织分工,垄断上游,分配下游。”

  林晓光一字一句说着:“南窑大队其实并不需要合并其他大队,它只需要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然后向更高级的生产制造业进阶,进行产业升级,就比如它一开始人力制砖烧瓦,后来换为机器,这就是进阶,就是产业升级。”

  “现在很多大队都在组织人手制砖烧瓦,竞争者一多,利润就会下降。”

  “他们要制砖烧瓦,需要制砖机吧?这就是南窑大队的机会,要提前布局,进军制砖机制造生产领域。”

  没有父母在旁边打扰,只有安洋崇拜地看着他,林晓光便尽情发挥:“产业链就是这样,它的技术程度有高有低,先进入的,有资本积累的,有技术基础的,它可以进行比较高端的生产活动,比较低端的就由其他人来。”

  “比如说,目前南窑大队是几种产业?”他问。

  严东明忙不迭回答:“上次听了你的话,你讲的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三轮车都在进行,我们和西陕机械学院进行合作,他们以现有基础进行设计,我们组织生产线准备生产,不过这个项目工作量比较大,目前还没什么收获。”

  “没有收获是正常,哪有一个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的农村,一下子发展到农用机械生产制造的?”林晓光笑一下。

  严东明也笑,不过是尴尬的笑。

  “方向就是这个方向,南窑大队做生产制造业上游,云台公社其他大队做下游低端工作,进行配套生产,比如机械修理,原材料初加工,组装运输等,还有其他问题吗?”他问。

  “小光,我知道你说的很多,说的都对,别的问题其实不大,最困扰我们的,就是队里的人普遍低学历,不识字的很多,要他们做体力活还行,比较用脑子的,就不行了。”严东明摇摇头。

  他这么一说,林晓光总算找到乡镇企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了。

  还是那句话,村民拥有的知识有限,即便进行职业再教育,也比不上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在包分配的年代,是万万不会去乡镇企业工作的,不包分配后,也不大看得上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能指望谁呢?只能指望从这里面出去的年轻人,但他们学成之后还会回来吗?

  林晓光眉头紧锁。

  “想要把地里刨食的农民,培训成产业工人,似乎只能上流水线,南窑大队,除了成为代工厂,好像没有别的路子了。”

  ……


  https://www.msvvu.cc/14138/14138696/5300976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