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 章 中医基础学习,直面时代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周一,张衍拿着一本《《濒湖脉学》》来到办公室。
昨天晚上,他成功的完成一刷任务。
成功获得内科全科诊断入门级技能。
并且获得了一千点经验,一千块钱,还有全属性加三的奖励。
身体变得更加结实,肌肉线条更加的流畅。
外科医生,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这很关键。
其他的一百张票据,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个年代的票据很少,主要还是粮票,以及和粮食有关的酒票、糖票。
其他的票还没开始发行。
比如猪肉,现在并没有实行肉票,要到明年,1957年,才会实行。
同时实行的还会有其他票据。
认真说起来,1957年才是票据时代开始的年代。
现在,虽然实行了粮票制度,可是粮店里不用粮票依然可以买到粮食。
只是价格要高出很多。
只有到了明年,才真正严格起来,粮站不再卖高价粮,食用油也从粮票里面独立出来。
没错,1956年用粮票就可以买到食用油。
张衍给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是:白天学习中医,晚上悄悄的学习西医。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其实中西医的争论不仅仅是后世存在,早在建国前中西医的争辩就已经存在。
刚刚建国那几年,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层领导,都是学习西医的,或者都是有留学经历的人担任。
这些人很是对中医进行了一番打压,制定了很多压制中医发展的政策。
最后还是毛祖,发现了问题,指出了错误,对这种错误的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这才拨乱反正,国家重新重视起中医,广大的有志之士,也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
其实,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有先贤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诊疗。
这个年代的主流思想就是中西医结合。
国家对这一块提倡,也大力支持搞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张衍现在也算是顺应时代潮流。
张衍虽然掌握了精通级的中医骨科,但是对中医欠缺的还很多,尤其是中医基础部分,欠缺的更多。
其实张衍现在应该背诵的是《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义。
是中医筑基必背的典籍。
只是,张衍不好意思在办公室里背诵。
所以才选择了另外一本筑基典籍《濒湖脉学》,这也是中医初学者必背的经典医学名著。
接着是《药性赋》、《汤头歌诀》、《标幽赋》、《金针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等等。
这些书,张衍都买回来了,后面就是一一熟读背诵。
在食堂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又去锅炉房提了一壶开水之后,张衍开始看书。
《濒湖脉学》篇幅并不多,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撰著而成。
总为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
但是每一个字,都需要仔细琢磨才行。
文言文本就是这样,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揣摩,品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多亏张衍有了中医骨科的基础,不然想要看懂《濒湖脉学》都要费一番功夫。
即便是这样,张衍读起来也很费力,一字一句的品读,比看西医的医学书籍慢了十多倍。
“哟!小张怎么不研究你那本《实用外科学》,改研究起《濒湖脉学》了?”老梁头走进来看到张衍在那专心致志的读书,笑着问道。
“这不是您说的嘛!咱们现在条件有限,西医手术没办法做,只能在中医上多下点功夫。
昨个儿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中医的典籍,回来研究一下。”张衍笑着回答道。
“这就对了,多研究研究中医,这才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老梁头很满意张衍的学习态度。
尤其是能够听得进去话。
说让他研究一下中医,这不立马买来中医的书,开始学习。
这种端正的态度,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
“好好学习!”老梁头夸奖了一句,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又站住脚,转身对张衍说道:“那个,刘医生已经调走了。”
“哦!”张衍点点头,继续看书。
刘医生调走不调走的,和他有毛关系。
医务室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看到张衍如此的态度,老梁头也没多说什么,径直走出办公室。
这才是一个医生该有的态度。
老梁头现在看张衍,哪哪都顺眼。
也许是周一的事,上午很安静,除了几个来找张衍复诊,做推拿按摩的,贴膏药的之外,没有别的病人。
下午,张衍刚刚睡醒午觉,回到办公室里,郑姨满脸堆笑的来到张衍的办公室。
“小张又在看书呢?你还真是认学!”
“郑姐来了!最近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现在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了,就是有时候抬胳膊或者转胳膊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得劲。”
“你这肩周炎本来就是慢性病,好的没那么快,膏药继续再贴一个疗程的,还有就是我教给你的八段锦,一定要坚持做。”
“我知道,现在我做八段锦都有些上瘾了,一天不做就感觉少点什么似的。”郑姨笑的很开心。
“昨个儿周主任都和我说了,没想到你们还真是有缘,早已经见过面了,佟梅对你的印象很好。
这不是通过周主任传话,说同意和你见一面,如果合得来,就先处着试试。”
“谢谢郑姐了,让您跟着操心了!”
“说什么操心不操心的,能看着你们小年轻,一个个找到合适的对象,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这也算是给自己······”郑姨说着停顿下来。
后面的给自己积德,这个词,不适合这个年代说。
“行,我这边没什么意见,就看佟主任那边什么时候有时间。”张衍爽快的说道。
对于介绍对象这件事,张衍没有丝毫的抵触心理。
让他自己去找的话,很大概率会打一辈子光棍。
只要媒婆靠谱的话,介绍的要比自谈,靠谱很多。
靠谱的媒婆会衡量双方的家庭,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才会给介绍。
而自己谈,基本上都是奔着长相身材去的,不自觉的就会屏蔽掉对方的缺点,满眼都是优点。
等到结婚之后,原来的缺点全都暴露出来,优点也慢慢变成了缺点。
这样的婚姻,怎么可能长久。
张衍对家庭的概念很简单,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伴一生,足矣。
“那行吧,我去问问,看看佟梅那边什么时候有时间,你们见个面,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郑姨对张衍的爽快很满意。
“对了,佟梅那边的情况你都了解了吧?”
“了解,不就是养着前未婚夫的弟弟妹妹,还有收养了几个孩子。
我都知道,这也说明,佟梅是个有情有意,心地善良的人。
至于说负担什么的,这个我感觉不是问题。
我一个月一百块钱的工资,扣除给父母的钱,也还剩八十多块钱,加上佟梅的一百二十多,一个月两百块钱,十个八个的孩子,还是能养的起。”张衍无所谓的笑道。
替前未婚夫养弟弟妹妹没关系,只要不是替前未婚夫养孩子就行。
一个是有情有义,一个是未婚先育。
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
送走郑姨后,张衍继续看书。www.bǐqυgetν.℃ǒm
只是,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有媳妇的一员,张衍就忍不住有些激动。
他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男人,也有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
漫漫长夜,不能总是麻烦五姑娘不是?
想到未来要结婚,要生子,又想到未来的生活,家庭。
明年就要全面进入票证时代了,自己和佟梅的工资是不少,钱够,可是票够吗?
张衍坐在椅子上,思维开始发散,第一次开始直面这个时代。
不结婚的话,靠着系统奖励,他可以过的很好,可是结婚之后呢?
双方的家庭,不能不考虑。
还有,明天1957年,距离1959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也不远了。
前身的爹娘,不能真的不管不顾吧?
张衍想了很多,最后干脆站起身,找老梁头请了个假,离开了医务室。
借了老梁头的自行车,来到前帽胡同,贝勒府的别院。
“同志,你找谁?”一个老年妇女警惕的看着张衍问道。
这个年代,还有很多敌特份子潜伏在人民之中,所以大家对陌生面孔都很警惕。
“您好大妈,我找杨师傅!”
“杨师傅在那边的跨院!”老年妇女指了一下张衍的院子说道。
“谢谢您,大妈!”
“咦,我看你挺面熟,你是不是来过?
我想起来了,上次是周主任带你来的,杨师傅建的院子,就是你的?”老年妇女的记性还挺好,张衍只来过一次,就记住了。
“是的大妈!等院子建好,咱们就是邻居了!以后,大妈您多照顾!”张衍客气的掏出几块水果糖,递给老年妇女。
https://www.msvvu.cc/15307/15307265/29306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