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血染军魂 > 第124章 制定装备

第124章 制定装备


随着德意志援建的工兵厂到位和引进制造技术及各类机床的完善,西海湾所掌握的武器制造能力和升级技术,已将远远超越各国。

        西海湾特区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制造设备,包括各种机床和特种设备,都在下龙潭基地内设置了一套,大多用于属于西海湾自己的研发与制造,

        枪支方面,畅鹏为西海湾军队设置了制式装备:

        9毫米半自动手枪、射程50米;

        9毫米微声冲锋枪、射程200米;

        7.62毫米鼓匣两用冲锋枪、射程250米;

        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射程400米;

        7.62毫米自动步枪、射程400米;

        7.62毫米鼓匣通用机枪、射程800米;

        7.62毫米狙击步枪、射程1200米;

        12.7毫米重机枪、射程1500米;

        12.7毫米反器材战术狙击枪、射程1800米;

        对于枪支制造,畅鹏精选存储器里的优良产品和前苏俄的系列产品,零件和配件大多采用冲压式的整体件,各枪械间不但可以通用,更便于清理和维修。

        为了后勤的简便,西海湾制式枪支的子弹就是四种规格:

        9毫米手枪弹;

        通用口径的7.62毫米×39mm步枪弹;

        7.62毫米×54mm的机枪子弹;

        12.7毫米重机枪弹。

        冲锋枪与系列步枪使用小口径子弹,狙击步枪使用机枪弹,反器材战术狙击枪使用重机枪弹。

        这个时期大多为近距离作战,西海湾的制式枪支射程完全足够。每个班一挺机枪、两只鼓匣两用冲锋枪、两只自动步枪、一只狙击步枪、5支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已经超过民国其他部队的一个连队。

        再加上单兵手榴弹、枪榴弹与连排级的重机枪和小口径迫击炮;营级的中型迫击炮、75山炮;团级师级的105-150重炮、自行火炮。

        如此火力及兵力配置的西海湾一个师,其目的便是对阵鬼子的一个师团。

        西海湾设置19000人的甲级加强师,立足点便是对付倭寇的师团,一对一我可以打败你,二对一我吃得你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分别向德意志和米国索要的千吨、万吨水压机,主要用于以武器制造,枪支的整件和炮管的稳定耐用性,均需要这些水压机。

        德意志援建的2台1500吨水压机和1台3000吨水压机,除为不多的机械压制配件外,通过不同的模具,可压制各枪型的部件,再经流水线般机床的磨、削、淬火等工序,各型枪管、枪机、枪身就出来了,组装配上木制枪托,一支枪制造完成。

        西海湾如今的金属冶炼技术,超越各国更多。

        存储器里不但有制造各种武器的完整资料,更有制造武器所用材料和工艺的研究结果。

        因为,从严谨的科学态度中,空有制作利剑的方法,却没有制造利剑的材料,那拥有这个技术还有意义吗?

        所以,存储器里的各种材料制造资料,简直便是一部世界特种钢铁、合成金属和特种材料大全,它们只占到存储器里1%的内存。

        米国人为西海湾建造年产20万吨的炼钢厂,投产不到半年,特区即以种种借口将米国人赶得干干净净。技术人员待特区的工业设备和机床制造能力提高后,对炼钢炉实施改造。

        采用后世先进的冶炼技术,分阶段淘汰平炉,向氧气顶吹转炉、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弧炉、电子轰击炉转化,大量采用喷煤技术改善粉煤的燃烧性、炉料分布控制、弱粘结煤等的使用和高炉技术。

        新工艺的开发及熔融还原炼铁法、新一代炼焦炉和炉内可视化技术等,使铁矿石熔化时间显著缩短,从而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消耗,减少热损失,生产成本下降,炼钢时间和成本是米国人原设计的三分之一。

        从建厂开始不到2年,西海湾钢铁厂即正常运转,不仅普通优质钢、高级优质钢、合金钢、碳素钢、低合金钢、特种钢等纷纷出产,产量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西海湾内部的“特殊使用”。

        可西海湾的钢铁和铁矿石进口没有停止。进口钢用于储备,西海湾本身的铁矿石并不足够,虽已能从云南、贵州等外省运来,但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过高,还不如进口。

        1台万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能非常快捷和优质地进行炮管粗胚的制造,再经过一系列的削磨、钻孔便成为一根坚实耐用的无缝炮管。

        完成西海湾制式枪族制定的畅鹏,又再布置西海湾炮族、重火力以及坦克的研制与生产。

        75毫米步兵炮

        105毫米榴弹炮

        150毫米加农炮

        107毫米轮式牵引火箭炮

        61毫米班排级迫击炮

        82毫米连级迫击炮

        101毫米营属迫击炮

        40毫米便携式火箭弹

        37毫米双管轮式高射炮

        88毫米双管轮式高射炮

        T-34/85坦克及作业坦克

        T-34自行122毫米火箭炮

        T-34自行105毫米榴弹炮

        T-34自行37毫米多管高射炮

        T-34自行88毫米双管高射炮

        轮式水陆两栖装甲运兵车

        以步兵炮取代后世淘汰的山炮,步兵炮是伴随步兵行动的一种后装管退平射炮,配属步兵连、营、团级单位,它重量轻、灵活、不受地形限制,主要装备于步兵用来提供火力支援,打击敌坦克、装甲车,摧毁敌碉堡和火力点等;

        105毫米榴弹炮的12公里射程与150毫米加农炮25公里的远距射程和火力,用于对付“十多年后的目标”已经足够;

        迫击炮便于配置到班排连营,加强打击敌军的火力,按苏俄发展迫击炮的口径模式,都加大1毫米,可使用敌人同规格的炮弹,但敌人无法使用自方的炮弹;

        40毫米便携式火箭弹,采用“弓弩”型火箭筒技术,该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系统重量7.29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300毫米,发射时仅有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

        107毫米轮式牵引火箭炮,即是华夏63式107毫米火箭炮,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炮都无法与107火箭炮相比。该炮有12个发射管,在7-9秒内完成一个齐放,最大射程5公里,火力极为猛烈。该炮能使用单管、两管、四管或八管简易发射。炮全重613公斤,体积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能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可由吉普车牵引或骡马拖拽,也可由人力分解搬运,适合于戈壁、山地、丛林和水网地区作战。

        37毫米多管轮式高射炮,配备炮瞄雷达和射击指挥仪,能全天候作战,小口径高炮全重3100千克、射速440-480发/分、最大射程8500米、有效射高3000米、直射距离940米、高低射界-15度-87度、方向射界360度、炮班人数9人;

        88毫米双管轮式高射炮,采用原德意志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技术,口径88毫米、战斗全重5.5吨、俯仰角-3~85°、方向角360°射速15-20发/分、垂直最大射程10350米、水平最大射程14500米、战斗编组人员9人;

        T-34/85坦克即是前苏俄二战中最著名的坦克,4冲程12V60°水冷柴油机、战斗全重32000kg、公路最大速度55km/h、公路最大行程550km、涉水深1.3m、爬坡度58%、85mm火炮、内置及航向机枪7.62mm机枪各1挺、炮弹5机枪弹2394发、360°电动/手动两用炮塔、正面钢甲90mm、侧面钢甲75mm、后部钢甲60mm、乘员包括车长、炮长、1名装填手和1名驾驶员在内的4人,因加装半自动炮弹装填机,故能减少1人,扩大了坦克内的空间;

        T-34还将配置系列的装甲抢救车;装甲架桥车;推土扫雷坦克;自行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37毫米多管高射炮与88毫米双管高射炮。以营为建制单位配置的弹药支援车、营指挥车、连指挥车、连侦察车、火炮定位与射击修正雷达、气象雷达站、抢修车等多种支援保障车辆的完整作战系统。

        轮式水陆两栖装甲运兵车(侦察车),采用全焊接的铝合金装甲车体和炮塔,可防中型枪弹和弹片。4.2升8缸汽油发动机,战斗全重6120公斤,最大公路时速110公里,水上时速8公里,公路行程560公里。装有30毫米速射炮,左右侧各并列1挺7.62毫米机枪,炮塔前部和两侧各有4个烟幕发射器及6个射击孔,乘员4人,可装载12名士兵。

        设想是好的,前景也能预料。海军包括潜艇,畅鹏不仅不懂,也没有多大的想法,他不会愚蠢到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战争中与倭寇海军对战,那样不现实且不理智。

        但陆军和空军需全面超越倭寇,而德、美、苏的制式陆军与空军武器,都将全面强于日本。

        日本陆军做个一项研究,射击精准与火力的对比,也即单发步枪与冲锋枪的对比,其结论是无所谓不对。又或者日本陆军被海军的唯海军论全面打压,所以日本陆军和空军的装备不足以与日本海军论。

        飞机尚未制造出产,而西海湾此时拥有的陆军武器,已具备制造能力。

        全面压制、甚至为打击倭寇量身定制,是畅鹏编制西海湾军队武器配置的主要目的!

        所订制和配置的枪支、火炮、坦克与训练方法等,亦全为那场战争做准备,他能如愿吗?


  https://www.msvvu.cc/16/16348/94243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