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60章 第 60 章

第60章 第 60 章


卫子英被两个姐姐看的一脸迷糊,  还以为自己脸上沾了东西,小爪爪一伸,从兜兜里摸出一张小手绢,  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巴。

        潘玉华见她那样,  抿嘴一笑,跑去把账结了。

        今儿的太阳特别烈,  水泥马路都被蒸得腾腾发烫,吃完米粉,  三个小姑娘就手牵着手坐上了回去的车。

        已快中午,  钱一媳妇顶着烤人的太阳,  站在供销社门口,  焦急的等着人。当视线扫到马路对面,  那走回来的小丫头,  钱一媳妇神情蓦然一松,狠狠地吐了口气。

        她迈着腿,  大步向卫子英走了过去。

        人还没到,  就先埋汰了起来:“你们几个胆子可真大,竟敢自己去玩,  英子,  赶紧的,  要中午了,再不送你回去,  你外公得担心了。”

        卫子英三个去了一趟北山,  还顺路吃了碗米粉,  耽搁了些时间,一直等不到人回来的钱一媳妇,还以为三个闺女出事了,  急的都流汗了,偏潘宏军却跟个没事人一样,还让她别急,说潘玉华对市里很熟,丢不了。

        再熟,潘玉华也只有五岁,就算多了个十一岁的三丫,她依旧担心。英子可是老卫家的眼珠子,这万一出点事,他们可担不起。

        这会儿看到人回来了,钱一媳妇终于松了口气。

        “玉华姐我先走了,等会儿记得去坐车哦。”卫子英看见到钱一媳妇,小脸一转,转身,朝潘玉华挥挥了手,走到钱一媳妇跟前。

        钱一媳妇一把将人捞起来,喊了一声:“三,哦,又错了。秀儿啊,走了……”

        吕秀看着风风火火的钱一媳妇,微微一笑,和潘玉华对望了一眼,然后便跟上了钱一媳妇的脚步。

        三人坐车去了家具厂。

        这会儿家具厂已经下班了,苏若楠看钱一媳妇和吕秀也来了,让她们留在家具厂吃午饭,自己又添了个菜,捞了点挂面。

        吃了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儿,等到下午三点过,钱一媳妇和苏步青便带着两个小姑娘去了汽车站,准备坐车回家了。

        在汽车站的时候,果然,潘家三口也上了车,才分开没多久的三个小姑娘,一见面,就坐到了一处,然后一路嘀咕着,奔向了甘华镇。

        当然,嘀咕说话的是卫子英,两个大姐姐只负责听,偶尔再附和她两句。

        但就是这样,卫子英也嘀咕得很高兴……

        河风带着丝丝凉意吹上了岸,左河湾一如既往的热闹,傍晚时分,干活的人收了工,好些都没急着回家,不是坐在沟子里黄角树下乘凉,就是在竹林中唠嗑。

        入村的池塘处,一行人不急不慢从小径上缓缓走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三头身的小姑娘,小姑娘穿着件粉色的小裙子,头上扎着两个小揪揪,她一走过池塘小径,就不等身后的人,甩着小短腿,路那冲出去的小猫一笑,撒欢着就往村子里冲。

        “奶,我回来了。”小丫头脸上露着笑,一边跑,一边冲黄角树下其中一个唠嗑的人喊。

        这熟悉的叫奶声,让正在和别人的聊天的周桂,声音一顿,倏地掉头往进村的田坎看了去。

        一瞅过去,就见石板铺出的田坎上,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久的小孙女,跟个粉包子似的向她奔了过来。

        “哎呦,我的个乖乖哦,可算是回来了。”周桂瞅到自家娃,激动地猛拍了一下大腿,然后撇开一群女人,颠颠迎了过去。

        “奶,奶,我回了哦,你想没想我啊。”卫子英笑眯眯的,一跑到她奶身边,两只小胳膊,就抱在了她奶的腿上。

        周桂笑呵呵地一把将人捞起来,抱到怀里,说着违心的话:“不想,不想,想啥想,你是去走亲戚,又不是不回来了。”

        卫子英双手环住她奶的脖子,亲亲昵昵拱了两下:“奶骗人,一表婶说,你想我,想得都要去江省接我了。”

        “她瞎说,哄你的。”周桂乐呵呵地和小孙女对话,说完了,眼睛看去了田坎上。

        见苏步青过来,她忙不迭道:“老亲家回来了,这段时间,英子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自家孙子有什么麻烦的。”苏步青拄着拐杖,唇边含着笑,朝周桂道。

        “小孩子都是一岁两岁逗人爱,三岁四岁逗人嫌,哪有不麻烦的,走了一路,老亲家肯定走累了,咱们回去坐一会儿。”周桂唠了两句家常,和旁边的人说了一句,便带着苏步青和卫子英往石滩那边走。

        这一家说走就走了,钱一媳妇就没走得成了,她今儿可是特意去城里看枪毙坏蛋的,去的时候,她风风火火的,整个村的都知道她进了城。大伙这会儿都想知道今儿城里枪毙坏蛋,热不热闹,有没有出啥新鲜事,哪会放她走,这不,她脚才刚踏进村,话匣子就打开了。

        石滩这边,卫子英脆声和她奶亲昵着,小嘴一路叨叨叨,告诉她奶,她有多想她。

        周桂一个多月没见娃,嘴上说不想,其实也和小孙女一样,想得紧,回去路上全程在跟孙女说话,只偶尔才会和苏步青搭个话。

        上了石滩,卫良峰这会儿正和石滩后面一家姓赵的老头唠嗑,说得正起劲,晃眼一看,就见周桂抱着卫子英回来了。他也不和吹牛了,拄着拐杖,招呼都没打一声,就一瘸一瘸忙不迭往家里走。

        “英子回来了啊,你这一走就跟丢了似的,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刚走到院子里,卫良峰就喊起了卫子英。

        这老头和周桂一样,身边少了个嘴甜的孙女,一开始还觉得清静,等清静没两天就想念得紧了。

        “爷,我回来了,我给你带了礼物,江省的烟丝,这我姨爹去给你淘的。”卫子英见到她爷,也不让周桂抱了,蹭蹭两下落到地上,颠颠跑到她爷跟前,然后开始卖乖。

        “哎呦,出去一趟,还知道给爷带礼物啊,有心了,有心了,爷没白疼你。”卫良峰听到孙女给带了礼物,高兴地眉头都翘了起来。

        其实礼物不礼物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孙女的这份心。

        这还小呢,出远门就知道给他带东西了,看看村里那些孩子,谁有他家英子这份心啊。

        “英子,你带啥不好,做啥给你爷带烟丝?”周桂听到卫子英带了烟丝回来,楞了一下,道。

        这老烟枪,她都不想让他再抽了,现在小孙女竟还给他带烟丝回来。

        “奶,你别生气,我也给你带了礼物,小狗饼干,可好吃了。”卫子英一扭头,见她奶不高兴了,又忙不迭地哄她奶。

        那啥,其实爷爷的礼物不是她准备的,她本来是想给她爷爷买顶帽子的,但是外公给姨爹说,爷爷抽旱烟,于是,姨爹就给买了捆烟,让她带回来。

        为了不让奶奶再生气,卫子英一转身,翻起了带回来的背篓。

        这个背篓,就是她和苏步青离开时背的那个,去的时候,背篓满满当当装了一大背东西,回来的时候,这背篓还是满满当当一背东西。

        卫子英撅着小屁股,在背篓里找啊找,终于把自己觉得好吃的小狗饼干给翻了出来,然后提给她奶。

        “奶,这小狗饼干我买了好多好多,姨婆和大奶那份也在这里面,回头咱们给姨婆送去。”卫子英腆着脸,哄奶奶开心。

        周桂又没真的跟卫子英生气,见小丫头拿着礼物哄她,她哪还能继续唬脸啊,眉头一松,夸道:“还是咱英子最有心,都知道给老姨婆带好吃了。”

        一家人说着话,进了院子。

        一回屋,周桂进厨房打了盆热水,端到檐槛下的木架子上:“亲家,走累了,先洗个把脸凉快一下。”

        农村的灶,只要中午烧过,那用来温水的铁锅子里,必然就有热水。虽然这水可能已经不怎么热乎了,但现在是夏天,用来洗脸刚刚好。

        苏步青嗳了一声,起身,拧帕子洗脸。卫子英也凑上前,拿起自己的那张洗脸帕,跟她外公一起洗脸。

        苏步青洗脸的时间,问了问卫志勇兄弟最近的情况。

        他今年过来,主要是给几个外孙打基础的,两个大外孙马步扎了几个月了,腿上的沙袋也绑了那么久,是时候在教教他们其他的东西了。

        “有监督着,亲家回去的时候,不是把沙袋给他们增加到一斤半吗,刚开始那几天,两兄弟还有点吃力,最近好像习惯了,我看他们绑着三斤的沙袋,还能上跳下蹿,村里没孩子能追得上他们,应该是习惯了。”卫良峰坐在屋檐,烟不离手,又抽了起来。

        他一边抽,一边和苏步青唠嗑。

        唠嗑的时候,眼里是满满的欣慰。

        都说媳妇娶的好,能旺三代,看自家这趋势,怕不是只旺三代那么简单了,不定啊,以后还会旺下去。

        两个孙子自从他们外公来了后,身体那是越来越强壮,力气也越发大了,而且,还不知道咋回事,两孩子竟有种一夜间长大的感觉。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反正这才几个月,他们啥事都不要他和老婆子操心了。

        “那让他们再绑绑,快放暑假了,放了暑假后我另外还有安排,对了,老亲家,你们这哪清静一点啊,暑假后,我准备教教他们外家功夫。”

        卫良峰:“竹林啊,河滩那片竹林就很清静。”

        苏步青:“那不成,人多,不能静心。”

        厨房里的周桂突然接话:“良山吧,良山黄荆沟那边的坟沟子里,平、宽敞、还没什么人去。”

        卫良峰睨了眼烧起了火的周桂,道:“干嘛去坟疙瘩里练功,多晦气。”

        周桂:“有啥晦气的,那坟疙瘩里,住着好几个咱老卫家的老祖宗,自家后辈有好外公提拔,眼瞅着就要出息了,老祖宗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晦气啥呢,说不定还会更保佑他们。”

        说到这儿,周桂蓦地觉得自己说的好像还真有理。

        对,就这个么干,去坟沟那边练,让志勇他们练给老祖宗看,不定老祖宗们高兴了,会使了劲的保护出息子孙。

        卫良峰:“……??”

        好像还是这么个理。

        老坟沟里,还住着孩子们的太爷呢,太爷看到曾孙有出息,肯定很高兴。

        “有道理,成,就去坟沟子里,明儿我就去把那边碍事的石头给捡了,等到放假,就让他们去那边练。”卫良峰一本正经道。

        旁边,卫子英洗完脸,看着已经聊得没办法拉回来的爷和奶,总感觉哪里不对。

        “亲家,志勇他们都开始练外家功夫了,英子呢,英子啥时候绑沙袋啊。”

        正想着自家爷奶聊天,好奇怪的卫子英,听到她爷的话,忽感头顶上扣下了一口锅,眼前有点黑。

        ……统统才四岁,小腿腿都还没有力气呢,翻门槛都还有些吃力,现在就绑沙袋,这……这以后,是想让统统用滚的,滚进屋吗?

        卫子英想到那用摔跟斗,滚进屋里的姿势,冷不丁打了一个颤。

        “外公,外公,我腿短,绑沙袋都要绑到大腿了,不能走路,不绑,不绑。”卫子英惊悚,一把抱住她外公的腿,乌黑眼睛骨碌碌转,想着要不要撒娇打滚把这事赖过去。

        哥哥们的沙袋那个大,统统的小短腿一绑上去,那可就真完了。

        绑上沙袋后,她绝对会成为一只摇摇摆摆,走路笨拙的企鹅……

        “不绑,不绑,你是闺女家,绑什么沙袋。”苏步青垂头,看着脚边害怕的小丫头,赶忙安抚道。

        说完了,他抬头朝卫良峰道:“英子就不绑了,她骨头软,绑不得,以后也不用绑。”

        “英子,你只要记住,以后不管干什么,都用外公交你的呼吸法,均匀呼吸就成。待这套呼吸法,练到睡觉都能这么呼吸,就差不多成了。”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教法,力量上,女娃和男娃有差别,练好这套呼吸法,等练出内劲,力量一样不比志勇他们差。

        志勇他们是男孩子,得练出刚勇之劲,所以,他对他们,才会用老祖宗留下来的训练方法训练。

        卫子英一听不用绑沙袋,因紧张而揪起的小眉头,忽地一下就松开了。

        她狠狠吐了口气,小爪爪抹了把额头:“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要以后要变成企鹅呢?”

        卫良峰:“企鹅是啥?”

        卫子英:“一种走路一颠一颠,摇摇摆摆的动物,我上次和春玲姐去动物园有看到过。”

        卫良峰听到企鹅的走路姿势,老眼饶有兴趣地在卫子英身上瞅了瞅。

        呵呵……不用以后,你现在走路就是只企鹅。

        卫子英瞅着他爷别有意味的眼神,感觉哪里不对,她调皮地朝她爷耸了耸小鼻子,不理他了。

        “奶,我去沟子里一会儿,我给老太带了不硌牙齿的软糖,我给老太送过去。”

        “去吧,别玩太久。”已经开始生火煮饭周桂应了一声,从厨房里提上一个篮子,让卫良峰看着点火,她去地里讨菜。

        卫子英跑进房间,把自己的小背篓取出来,把她给老太、三爷、还有大爷,大奶、志学哥带的东西装上,背着去了沟子里。

        苏步青这小半年虽然没教卫子英什么东西,但那一套呼吸法却着实在改变着卫子英的身体。至少半年前,卫子英是没力气,背满满当当一小背篓东西的。那时候六七个大红苕,就能把她累得气喘吁吁。这会儿她背篓里的东西,比几个大红苕不知重了多少,但偏她却背得一点都不吃力,仿佛就跟没背一样,一蹦一跳下了坡砍。

        卫家旧宅,卫老太听说卫子英回来了,早就拄着拐杖,在院子门口等人了。

        老太太虽然和卫子英这个小曾孙处的时间不长  ,但以前卫子英在家时,每天都会来旧宅打两趟,虽然也玩不了多久,但总会老太老太的喊几声,但这次,老太太却是一个月没听到小丫头的喊声了,所以,一听到人回来了,就等在了门口。

        她就觉得,小孙孙等会肯定会过来。

        果不其然,没等多久,老太太就瞅到那边一蹦一跳过来了个小人。

        这走路姿势,老太太哪怕眼睛不好,都能分辨出,那就是自己等的小孙孙。

        “老太,老太,我来了。”卫子英嘴甜,那真真不是吹的,那脆生生的喊声,谁听了都会心口发软。

        卫老太一听到喊声,嘴一咧,就笑了:“来了,来了,老太等着你呢,快进来。”

        “老太,我给你带了软糖,可好吃了。”卫子英进屋,把小背篓放到院子里,然后撅起小屁股就开分派礼物。

        那是一包很大软糖,目测得有两斤了。这种软糖西口市这边没得卖,她在江省吃过一次后,就觉得这软糖适合她老太吃,所以,回来的时候,带得有点多。

        “哎呦,咱家英子真乖,老太没白疼你。”卫老太很高兴。

        村里的老头老太不少,可算起来,就她福气最好,都能吃上曾孙的糖了。

        过年的时候,那上班挣钱的志飞也给她买糖了,当时她就很高兴,可那高兴和现在这种高兴不一样,英子可是她最小的曾孙,吃了这曾孙的糖啊,她就是现在躺进棺材板,都没啥遗憾的了。

        哪怕老三光棍到老,她也不怕了,因为,小曾孙是个有心的,这么有心的小曾孙,以后又怎么会看她三爷孤零零老死呢。

        “老太,这是送给三爷的胶底鞋,你等会给记得给三爷哦。”把一包软糖塞给老太太,卫子英又把给三爷带的鞋子一起给了卫老太。

        这胶底鞋是卫子英特意给她三爷买的,其实胶底鞋甘华镇上也有卖,但她三爷节约,舍不得买、一年四季,几乎不是光脚就是穿草鞋,只有冬天天冷不下地的时候,才会穿老太做的布鞋。

        三爷也有一双胶底鞋,但那双胶底鞋,他只在赶集或是走亲戚的时候,穿一穿,就是这样,胶底鞋鞋面也坏了,打了好几个补丁。

        三爷舍不得花钱买,那统统给买,有新的了,三爷应该就舍得穿了。

        把卫老太和卫良海这儿送完,卫子英又背起小背篓,准备去她大爷家了:“奶,我去大爷家了,明天我再来找你玩。”

        说着,小丫头挥挥手,出了旧宅,就往卫良忠家走去。

        而卫老太看着手里的那双鞋,一双老眼,透出满满的欣慰。

        有心,真的有心。

        她没看错,小英子比哪个孩子心都明朗,好好好,有这个小孙孙在,老三以后是真不愁了,回头给老三说说,多疼疼英子,这闺女值得人疼。

        卫子英送给卫良忠和张冬梅的礼物,是和她奶她爷一样的。

        烟丝加小狗饼干,只不过份量没她爷奶多,卫良忠这边除了两个老人和卫志学,其他人就没礼物了。

        “英子,大伯娘疼你吧,你说你去了一趟江省,谁都有收到东西,怎么就我和你大伯没有呢。”屋檐下,砍着猪草的周大红,瞅着收到了东西的公公和婆婆,心里不得劲得很。

        什么嘛,都是一家人,咋就分得这么清楚呢。谁都有,就她和永治没有,要不要这么区别对待。

        卫子英把一只钢笔和一瓶墨水,还有一个厚厚的本子递给卫志学,然后侧眼,认真地看着周大红:“你是大伯母,不是应该你给我东西吗?”

        “我给你东西,那你给我啥。全家谁都有东西,就我和你大伯没有,你都这样待我了,我为啥要给你东西。”周大红不爽,觉得卫子英不尊敬他。

        卫子英小脑袋一摇:“那不一样,我才四岁,你是长辈,是你该给我东西才对。我给大爷大奶,那叫孝敬,给志学哥那叫喜欢,你……”

        卫子英很不想说,她其实不大喜欢这个大伯娘的,不为啥,就因为她抢她刺泡吃。

        还心狠得抓了好大好大一把,那可是小伙伴给她的,所以她不喜欢她。

        “呵,合着你不喜欢我,行,我知道了,我还为了你,和刘芳那死婆娘打架,结果你个小没良心的,却说不喜欢我,看来,是我多管闲事了。”周大红气哼了一声,扭头生着闷气砍猪草。

        “……??”

        卫子英乌黑眼睛眨了眨,觉得自己好像真有点过份了。

        她不喜欢她,她却为她打过架。

        算了,这好歹也为统统打个架的大伯娘,统统勉强喜欢她一下吧。

        卫子英想到这儿,小脚挪啊挪,挪到周大红身边,小爪子在兜兜里一摸,摸出把软糖:“大伯娘不生气,我给你吃糖,吃了糖就不生气了,下次我要再去江省,肯定也给你带东西。”

        周大红看着卫子英手里的几个糖,然后又瞅了瞅小丫头那一脸求和好的模样,板着脸,把糖接了过来,然后高傲地哼了一声,继续砍猪草。

        卫子英:“……??”

        这个大伯娘,肯定哪儿有点毛病。

        一旁,张冬梅看着周大红和一个四岁小丫头计较,也觉得这个儿媳妇棒槌得不行。

        而卫志学,则面无表情地看了周大红一眼,垂头,看着自己手中的笔。

        他没正儿八经上过学,但以前他大哥在家时,每天都教他认字。大哥用五年时间,学完了小学的知识,而他却用了九年时间,把小学课本上的字,全部认完了。

        他羡慕那些可以背着书包,去学校的孩子……

        他也想读书,但受身体影响,这辈子他都没有进学校的机会,所以他只能自学。如今,他已经学到了初一的课本了,可太难了,初一的知识没人教,他自学的……好吃力,好吃力。

        卫志学拿着新的钢笔,和卫子英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蹒跚着进了房间。

        卫子英侧头,看了眼才一个月没见,突然间就有了心事的堂哥,心里怪怪的,她摇了摇脑袋,和卫良忠和张冬梅挥了挥手,出了院子。

        出来后,她又去了潘家,把给潘玉华带的礼物拿给她。

        给小姐姐带礼物,那就不用那么费神了,她带给潘玉华的东西,是她最喜欢的红色蝴蝶发夹。

        这种发夹在江省很多小女孩都有,小蝴蝶带在头上,看着特别好看,她喜欢,所以,她觉得玉华姐也喜欢。

        送完礼物,卫子英准备回家了,但这会儿潘宏军和张荷花却突然让卫子英等等,说他们也要去她家。卫子英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听话,等叔叔阿姨。

        很快,潘宏军和张荷花就提着一十几个鸡蛋,一人牵着一个娃,去了石滩子。

        卫子英不知道潘宏军两口子来石滩子干啥,等他们跟着她进了院子后,她才知道,原来潘宏军和张荷花是来找她外公的。

        一听他们是找外公,卫子英小眼睛一转,咻地一下落到潘玉华身上。

        潘玉华冲她微微一笑,然后跟着大人进了卫家堂屋。

        堂屋里,大人们都坐了下,潘宏军和张荷花没有拐弯抹角,向苏步青直接道明了来意。他们俩一起来卫家,是想让苏步青帮帮忙,找一下潘玉华亲妈的事。

        两口子谈到潘玉华亲妈的时候,神情没什么紧张,也不显任何勉强,很显然,他们来时怕就已经深谈过了。

        潘玉华是如何给这父母沟通的,没人知道,但沟通很有效果,潘家两口子似乎都支持潘玉华找亲妈妈的事。

        苏步青:“你们确定了?”

        堂屋里,卫家一大家子,诧异地看着潘家夫妻。

        对于他们的请求,所有人都很意外。他们明不明白,若是真去找,那亲生的那边不定就会把潘玉华要走,若真到了那一天,他们岂不是白给别人养孩子了。

        “确定了,老叔,麻烦你帮我打听打听,玉华亲妈不定现在正急着找她呢,咱先不说玉华回不回去的事,至少吧,要让她知道玉华还在。”潘宏军搓搓手,道。

        这是玉华的原话。

        玉华说她不走,就算找到了亲生的也不走,她说,他们是她爸妈,有爸妈在的地方就有她,她不会走,也不愿走。但是她得告诉那个亲妈一声,她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自己养的女儿,自己清楚。潘家夫妻都知道,他们养运气好,养了一个聪明的女儿,而且这个女儿小小年纪,就有主见,她既然说她不走,那她就肯定不会走,既是如此,他们又何必做那个恶人。

        帮她找找,了却她的心愿不是更好。

        苏步青:“那成,我回头去信,再具体问一下。”

        说到这儿,苏步青顿了顿,又道:“你家闺女的亲妈姓赵,叫赵叶兰,是个了不起的同志,在海城法院做记书员,要打听到她不难,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就成。”

        “嗳,那麻烦老叔了。”潘宏军听到苏步青愿意帮忙,忙不迭感谢道。

        说罢,他推了推篮子,把篮子里推给周桂:“婶子,这鸡蛋你煮给英子吃,让孩子补补身体。”

        “不用,不用,哪用得着这么客气啊,我家英子前年遭那罪,还得亏了你家玉华呢,我要收了你东西,我成什么人了,你们提回去,提回去。”周桂瞅着篮子里的鸡蛋,心里那是特别想收,但面上儿,她却又把鸡蛋给推了回去。

        这占谁家的便宜都成,唯独潘家的不成,玉华那闺女可救过英子,哪能要他们的东西。

        “一码归一码,要按你这样说,以后,我都不敢上你们家的门了。”张荷花又将篮子推了过去,然后起身,道:“天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老叔,这事就麻烦你了。”

        说起,张荷花给潘宏军递了个眼神,潘宏军会意,起身,牵着潘玉华就跨出了卫家。

        两口子一左右牵着孩子,落日余晖,将一家三口的影子拉着斜长,映在了石坎梯上……

        堂屋里,看着石砍梯上的那三道斜长影子的卫子英,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笑了。

        笑得小嘴都咧了开。

        卫子英也不知道自己在笑啥,反正看着那边离开的一家三口,她就是笑了。

        而屋子里,周桂则看着鸡蛋,感慨道:“潘家两口子是好的,这种事要换在我这儿,我绝对会捂得死死的,不给孩子回去的机会。”

        可不就是,哪家捡的或是抱的小孩不是藏着掖着的,生怕别人多嘴,戳穿小孩子不是亲生的。只有潘家两口子,堂堂正正,现在甚至还愿意帮闺女找亲生的。

        “情况不一样,潘家这个闺女,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这种小孩能不能留得住,不是潘家说了算,是那闺女自己说了算。”卫良峰抽了着烟,感慨道。

        潘家那闺女,长大了绝对是不了不起的。

        这才几岁啊,就手巧得,自己弄出了一条挣钱的门路,而且这条路,还没有谁能指出他们不是。

        张荷花那场病,也是靠潘家闺女度过的,她现在五岁,等长大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厉害呢。

        “也是这个理,老亲家,又给你添麻烦了。”周桂起身,准备继续去厨房煮饭,走时,有点不好意思地朝苏步青说了句。

        苏步青:“没事,看在英子的面上,这事,咱也帮。”

        “嗳,可不就是。”周桂一笑,去了厨房。

        卫子英没掺合大人们的谈话,小丫头趴在门槛上,静静地看着地下的左河,直到他哥哥们放学回来,她才从发呆中回过了神。

        一回过神,小丫头就忙不迭把自己带回来的礼物塞给了两哥哥。

        两个哥哥的礼物很特别,是江省新开那书店出的小学辅导书,除此之外,还有沈兰沈柯用过的,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课本,还有好几本练习册和字贴……

        这些,都是沈兰和沈柯哥帮着她一起挑的,她觉得,哥哥们肯定会喜欢这份礼物。

        “……??”拿到礼物的卫志勇、卫志辉。

        我妹妹是魔鬼么?

        为什么要带这种礼物给他们。

        他们可以不要吗?

        这份礼物,两兄弟一点都不想要,偏偏他们还不能拒绝,因为,他们的小妹妹这会儿,正睁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等着他们表扬。

        卫志勇眉头不着痕迹地抽了抽,说起了违心话:“很喜欢,谢谢妹妹。”

        “我就知道哥哥会喜欢,这可是我和表哥表姐,跑了两三家书店才凑齐的。”听到卫志勇的话,卫子英小眼睛亮晶晶,高兴地道。

        卫志勇:“……??”

        行吧,你高兴就好。

        再见妹妹的喜悦,被一大捆书给砸没了,卫志勇有点蔫了,不过,这种蔫,到了第一天早就没了,因为他们的魔鬼外公,一回来,就再次加大了他们的训练。

        不但如此,整个暑假甚至都没得休息。

        一天到晚上,不是在帮家里干活,就是在做作业,再然后……便是在坟沟沟那边练功夫。

        看过小人书的男孩,都有一个功夫梦,但这功夫梦要变成了现实,那就成了噩梦。

        苏步青在左河湾住了一年,卫家兄弟就被训了一年,这一年,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原本,他们以为熬过一年,等外公回江省他们就解脱了。

        谁知道,他们外公竟每年暑假都要来一次,美其名曰,他们只有暑假有空,若不趁着暑假练功,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种每年暑假都要被压榨一次的生活,两个小男孩子一直从小学一年级练到了小学五年级,把老苏家那一套外功,全给练熟了,才彻底从这种日子里熬出来了。

        时间弹指就过,眨眼,就到了八零年。

        这一年卫子英六岁,潘玉华七岁,吕三丫十四岁……

        左河湾这边,因为学校离家远,小孩子读书普遍较晚,一般都是八岁才送去读书,但这年潘玉华却不顾年纪,一到七岁就要上学,潘玉华要上学,刚满六岁的卫子英,毫不犹豫也要去上学。

        对于卫子英上学,其实早她四岁过年的那年,苏步青就拿着她写的字,和她看过的书和卫家深谈过。

        那会儿卫子英四岁,却已经把她哥读过的三年级上册的书全背完了,不但如此,还能看懂报纸和一些杂书。

        苏步青心惊于这个外孙女的聪明,但同又隐隐有些担心。

        因为,聪明的孩子,想法会比别人多,若不引导好,极容易走上歪路。

        周桂和卫良峰在老亲家和儿媳妇嘴里,听到自己孙女很聪明,就起过心思,想早些送卫子英去学校。但老两口这想法,被苏步青和苏若楠打住了。

        苏家这对父女,都不希望卫子英过早步入学校。

        因为,他们很清楚,太过聪明的孩子,真正天真无邪,能敞开了玩的时间只有那几年,他们不想抹杀卫子英为数不多的童年。他们想让卫子英,像正常小孩子那样,一步一步来,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再去上学。

        卫子英听到潘玉华要去上学,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把自己也要上学的想法告诉了她奶。

        周桂没一口答应,只道:“英子想上学啊,那成,等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奶和他们商量一下。”

        “可是都快要开学了,奶,要不我们去城里和妈妈商量吧,正好,我还没有书包,咱去买书和文具。”卫子英一听还要等,有些坐不住了,准备今儿就进城去找爸妈商量上学的事。


  https://www.msvvu.cc/16277/16277044/102924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