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99]无名痛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他曾在一本书中读到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断想:每一种疾病或许都是两个存在者密切联系的一个必然开端,是爱的必然开端。
当时早川就在他办公室,见他出神,便走过来看他手中的书。目光掠过白纸黑字,微微一顿,然后滑上他的脸颊,在他的眼睛旁边停下:“老师应该不希望有这个开端吧。您希望吗?”
他无法给出回答。
教书第五年的春假,母亲查出乳腺肿瘤,在医院动了手术。虽说是微创,但也把老人家吓得不轻。于是遵循医嘱,做了套全身体检。他奉命来医院取化验单,又拿到科室,请医生帮忙看看。假期的医院,人总是格外多,跑上跑下,晕头转向之际,路过六楼服务台,忽然听见有个护士粗着嗓子问:“你家大人呢?”
声音顿了顿,缓和下来,依然是恹恹的:“需要监护人陪同哈,不然没人取号。”
他不由朝服务台望去。隔着好几个高高低低的脑袋,突然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早川?”
正想说好巧,又觉得不对劲。视线抬高,终于对上了服务台上方的几个大字:“精神科”。
想收回已来不及了。早川闻言抬头,道了声借过,从人群中挤过来。微微仰起脸看他,眼眶底下淡淡的青灰,被医院惨白的灯光染成了蓝色。
“荒木老师?”她微微一笑,却没能笑出来,“好巧。”
他们在医院中庭坐着。时值早春,乍暖还寒,风里带着些许凉意。早川问他来干什么,他把化验单展示给她看,她点点头,简单问了些他母亲的情况,说要调节饮食、合理作息、保重身体。
一时无话。现在轮到他问她了。然而不知为何,他竟问不出口。捏着单据的手渗出了汗,汗水和灰尘糊成一片,白纸表面一按一个指纹。他想不好问还是不问。问,不符合他避嫌的原则;不问,学生来精神科看病,也不算小事,更何况抛去师长责任,两人还是朋友。
正踌躇着,她却开口了:“早知道刚才就说您是我的监护人了。反正护士也不太可能问我要证据。”
如此爽快直白。对比之下,他的犹豫显得束手束脚、毫无必要。心中的堡垒松动一些,他总算试探着问了句:“你怎么回事?”
旋即又后悔,因为这问法太过生硬,简直像班主任找人谈心。可她依然是并不在意的样子:“我最近状态不好。”
她说,春假放到现在,她只在家里待过半天,其他时候都在学校。昨天她的日常安排得很满,早上去补课班,下午到学校看开学典礼彩排,晚上跟宣传部的后辈开会,讨论新学年校报的版面方案。回家吃了夜宵,母亲说妹妹期末没考好,叫她批评几句,至少由她出面,妹妹不会生气。她劝完躺在床上,心无杂念,只是觉得累,百骸聚散,睡意涌起,又被关节处的疼痛击退,于是爬起来吞了半颗止痛片。今天早上一觉睡醒,忽然觉得被抽掉了所有力气。但她还是下楼,带上便当,去补习班。路上一只名为理智的手扯住了她的头发,她整个人被拽着拖行。补习班今日小测,她做完卷子,利用最后十分钟检查,偏头望见窗外山桃开了一点点,阳光照在脸上,她突然毫无征兆地泪流满面。
“完全没办法控制。”早川摇摇头,“眼泪就那么流下来,我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放学后,我直接来了医院。”
“结果护士告诉我,没有监护人陪同,取不了精神科的号。白跑一趟。”一只蝴蝶落在她头顶的花枝上,蓝色翅膀的图案,远看如同巨大的眼睛,“其实我反而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荒木说,你不想看医生。
她反问,世界上有谁想看医生?
她说这种症状一直都有,断断续续,每年秋天,随着天气降温、白昼变短,就会突然出现。荒木说,我听说,这叫季节性抑郁,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
她说,我知道,大家很喜欢给各种症状起名字,季节性抑郁、焦虑、躁狂,我现在的情况,我自己上网查过,大概属于双相情感障碍。徘徊在亢奋自傲和低沉抑郁之间,激动的时候,可以同时推进好几个任务,不用打草稿,拿着话筒就能上台发言;无力的时候,书本摊在眼前,却什么都看不进去,外面的世界和我的感官之间,仿佛隔着凝胶,黏黏的,冰凉的,就算有人现在从医院大楼上跳下来,也和我没有关联。
他悚然。蝴蝶扇动翅膀,巨大的眼睛眨了眨,从早川头顶离开。只剩下一树红粉,在风中震颤。
“可怎么说呢,我也不觉得这种判断很准确。不是经常有这样的说法吗?维多利亚时代欧洲上流社会女性的歇斯底里和神经官能症,那些让男性医师觉得无法理解,只能归咎于她们天生敏感无能,需要用放血、嗅盐、度假等方法治疗的‘疾病’,只是她们在封闭家庭生活中难以实现自我、精神濒临崩溃的体现。换句话说,那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无名的隐痛。疾病的命名乃至治疗,有时候只是自欺欺人,反而会掩盖真实存在的问题。医生拿表格给我做,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我肯定是也只能是双相。因为现有的医疗知识没有办法给我的症状命名。就算同样是双相,我的双相,和一个因为失去至亲而陷入痛苦的人的双相,会一样吗?”
出人意料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场合,她的口才依然这样好。滔滔不绝,仿佛一切都在印证着她刚刚所做的自我诊断。
“……抱歉。”似乎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她笑了,“我又说多了。如果你是医生,你大概会告诉我,这也是症状之一。”
“可我总觉得自己是知道病因的。”她低头去看从精神科服务台拿的小册子,上面印满了各种各样的科普,抑郁的、焦虑的、进食障碍的。荒木坐在她身边,忽然想起上个夏天,他擅自游泳,离开时撞见了她。午间的场馆如此安静,静得能听见指尖往下滴水的声音。她在那里干什么呢?
“我觉得……双相只是一个名词,一种诊断。可你现在不需要诊断,你需要帮助。”他看着她,声音干涩得出奇,仿佛生锈的齿轮,缓缓转动,开启了不可知的机器,“如果你真的很想说,那么我愿意听。”
她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好像不明白他为何说出这样的话。那目光看得他有几分畏怯,想要收回,却已经晚了。仔细想想,并没什么可收回的,于是补充道:“你是学生,我是老师,学生有心理困扰,老师应该倾听。”
接着又顿了顿,仿佛说服自己似的:“我不会告诉别人。”
她忽然笑了:“我不是怕这个。”
原来目光真的是有重量的。她看着他的时候,他只觉得眉心一小块皮肤绷紧了,像是有钉子从那里锲进去,寸寸深入,直抵后脑勺。现在她移开目光,他竟松了口气。
“我妹妹出生的时候,我四岁。她成夜地哭,吵得大家睡不着觉。我每天看着我妈忙里忙外,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往哪放都是添乱。我也想让她分我一点注意力,于是便和班里男生打架。从桌上打到地上,打得班主任叫我俩去办公室罚站,我妈也没有来。那天我在办公室等到很晚,才有外婆领我回家。班主任蹲下身来,和我说,你妈刚生了妹妹,你得懂事啊。”
“懂事就可以继续被爱吗?”她轻声问,语气像孩子那样天真,“我也不知道,但就照她说的做吧。我觉得,只要和妹妹不一样,彻底不一样,妈妈总能想起我的好吧。”
“所以不是您的问题。”她站起身,把靠在廊柱上的包重新背到肩上,精神科传单塞进兜里,没有看他,“是我不习惯把这些告诉别人。从小没有习惯过。”
那天他开车送她回家。外面太冷,车里打了暖气,窗子上白蒙蒙一片。临近街区入口,有个穿睡衣的女孩出门倒垃圾。前几天下过雪,走到垃圾箱前,差点滑一跤。狼狈站稳后,望望四下无人,这才皱眉掀开盖子,满脸不情愿。她坐在副驾驶,远远看见这一幕,没忍住笑了。
“我妹妹。”她抬抬下巴,“笨不笨?”
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炫耀的,但她就是满脸的得意,仿佛医院中庭的对话根本不存在一般。
之后便开学了。学生会那帮小孩叽叽喳喳,很快把“换届风波”抖到他面前。他这才知道她以三票之差落选主席,屈居副职,知道她“不安分”,甫一上任便要求改革竞选制度和推荐名额考评机制,带着厚厚的提案书,想增加辩论赛、艺术节和读书日,“瓜分主席的胜利果实”。
他着实吃了一惊。高中生选举,比他大学时更加暗流涌动,这是他没想到的。委婉表达这点后,学生会小孩看他的目光,倒像是看没见识的家伙一样:“推荐入试的保送名额,全校就两个。之前全学生会只有主席能参与最终竞争,如果你是早川,你会束手就擒?”
“那你们主席呢?”他很好奇。
“主席啊?”小孩脸上露出一个促狭的表情,“主席在追求早川。”
向早川问起此事,她只说了两个字,无聊。丢下这一句,便回过身去忙别的,不再管他。荒木靠着窗台,兀自思考片刻,忽然就体会到了她的处境:“这是在逼你就范啊。”
她仿佛被这句话触动,停下了手上的活。她说:“天神命令哥哥伊邪那岐和妹妹伊邪那美修固国土。两人降落到刚刚成形的岛上,树起天之玉柱,建立起八寻殿。伊邪那岐对伊邪那美说:‘我们围着这根天之玉柱走,在相遇的地方结合,生产国土吧。’伊邪那美点头。伊邪那歧又说:‘那你从右边,我从左边,绕着相遇。’”
“于是他们便绕着柱子走。相遇的时候,伊邪那美说:‘哎呀!真是个好男子!’伊邪那岐赶紧接着说:‘哎呀!真是个好女子!’两人结合后,生下一个骨骼发育不全的孩子。他们把这个孩子放进芦苇船,让它顺水流去。请教天神是什么缘故,天神看着占卜的结果,说:‘因为女人先说话了,不好,回去重新说吧。’于是第二次相遇时,伊邪那岐率先开口,两人重新结合,生下了环绕国土的岛屿,和其他的神明。”
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地位类似于亚当拆下肋骨以造夏娃。她像讲故事一样说着,说完了,把先前从他这里借走的书放回架子上,隔着一张办公桌,静静地望着他。
他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先前听她们聊选题,要做横滨当地东南亚女工的婚恋问题,具体内容还没说,便被当时还未上任的主席评价,“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有什么好说的”;竞选前夕,学生会气氛浮躁,他从走廊中间穿过,听见两个同学打赌究竟谁会胜出,一个赌早川,另一个说早川“毕竟是个女的”。想来如今学生会主席所展开的浪漫攻势,不过是再次试图把她降格为“不重要的”。这招永远管用。
分明是小孩子的明争暗斗,大可以一笑置之。然而他张了张嘴,竟没有说出话来:“抱歉。”
她脸上的严肃表情没绷住,终于被逗笑了:“为什么要道歉?”
那笑容真是让他有点窘迫。不知为何,面对她的时候,他总不能像个长辈那样游刃有余,仿佛山间小兽面对明艳的夹竹桃,心里知道可以绕开,却仍感到惘惘的威胁。
他说,我大学的时候上过一门选修课,叫社会性别研究。那课很火爆,说艺术生激进,其实也不算刻板印象。老师讲的内容,什么社会性别制度、女人交易、性是后天建构而不是先天生成的,这些理论一下就把我们迷住了。而且上手很快,用来批判文化作品,一打一个准。期末交论文,我拿了优秀作业奖,老师签名赠书,对我说,现实沉重,和现实相比,理论终归是轻盈的。我那时不解其意,现在才明白。然后明白的时候,就是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
“所以您的意思是,”她轻轻挠了挠下巴,“您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却没办法改变现实,所以愧疚?”
他迟疑地点点头。
“没必要吧。”然而她下面那番话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您的本职工作是音乐老师,和这些事情距离太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会徒生困扰。与其整天想着主席如何不尊重我,不如看看你身边的人需要什么——这不是批评。至于改变学生会的氛围,那是我们这些参与学生会工作的人的责任。”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角度,阳光从窗外照过来,为她的轮廓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色。她整个人仿佛融化在那片耀眼的金色之中。白皙的皮肤下面,青色的血管根根分明,奇异的生命力在内涌动,奔流不息。他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分明脆弱不堪,却说自己不需要安慰。分明深受困扰,却觉得医院也无法提供诊断。
问题偏偏又在于,给她这么一说,他的确意识到心中的愧怍多少有几分矫情、几分自怜、几分真实的无力。天可怜见,他一个成年人,居然要被一个孩子点醒。
“刚才的话可能太无情了。其实对于我来说,能够有人理解,已经很难得了。这一点真的要谢谢您。但我也不希望这些理解反过来加重您的心理负担。”她话锋一转,目光从睫毛底下逼出来,观察着他的表情,“不过与其说您在关心我,不如说,您在为自己感到可惜吧?”
五月底,他受邀给那群学生会的小孩拍照。说是受邀,其实是受迫。他和朋友一起开了个胶片摄影工作室,偶尔会拍拍人像补贴家用。事情传开,学校里的同事就有不少登门的,如今又来了那群孩子。呼啦啦一大帮人,门槛都踏破了。
学生会春游活动,拍的是外景,草地上的野餐,一张方格桌布,一堆饮料,各式零食摊了满地,学生们三三两两散坐着,玩真心话大冒险之类的社交游戏。阳光充足,怎么拍都是好看的。
虽说请他照相,但他们其实也没什么要求。这点和平时的客户不同。于是他便随便拍了。游戏玩得差不多,大家纷纷起身,去公园闲逛。他脖子上挂着相机,从草地上爬起来,想去看看这个季节的栀子和石榴花,却忽然被人叫住。
一回头,是早川和另一个女生,指着前头一座桥,问他能不能帮忙拍张照。他当然说好,于是收住脚步,等她们走过去。桥下水流呜咽,天与溪与桥都被安放在小小的取景框中,仿佛半圆形桥面的顶端才是不可到达的彼岸,早川立定脚步,回头看他,永瞻风采,一空倚傍。
他一怔,忘记了按快门。等他反应过要按快门,胶卷已经用完了。
独自在暗房里冲洗胶片的时候,他又想起那天在办公室和早川的对话。虽是问句,她的态度却很笃定。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地震或空难发生的时候,常常会专业人士告诉大家,如果心理承受不住,就不要频繁刷新社交网络,过分共情远方的苦难。事实上,人也不是和网络连在一起的。一旦信息过载,超出承受范围,正常人都会关掉手机做点别的,其实也用不着提醒。那他们为什么要提醒?除了出于好意,可能也是想要在不确定的生活里抓住一点确定,一点‘虽然事情很糟糕,但是我好歹做了什么’的认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所以老师安慰我,也是安慰自己吧?”
他皱起眉,本能想要反驳,又听她说:“我知道您是音大毕业生,十年前立海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懂得多,有才华,不知道因为什么,只能回高中教书。虽说立海也很好,但毕竟没那么好。日复一日,您也会感觉无聊吧?去年夏天我来过游泳馆很多次,可除了最后一次狭路相逢,您从来都没有注意过我。我坐在看台角落,望着水下的影子,我很好奇,您当时在想什么?后悔来到这里吗?还是后悔曾经的努力?像您这样的人,平静,温和,心里也会有怨气吗?”
他猛然抬头望向她。仿佛小时候,大雪天,用短棒支起竹匾,撒下一圈秕谷。看见鸟雀过来吃,便远远地一拉系在棒上的绳子,将鸟雀就罩在竹匾下。
她朝他眨了眨眼睛。
他在暗房里洗印拍好的照片。照片太多了,那天栀子花到底没有看成,因为所有人都来找他,后来,连那卷新换的胶卷也用完了。早川的照片是最先拍的,因此反而排在最后。他怀了一种初学摄影的急切,等待显影液里浮现出她的面容。如果彼时的急切是冲着胶片摄影的魔力来的,那么此刻的急切,已是对着人了。相纸上的影像由无到有,由浅至深,按理说这急切该受谴责,可他心乱如麻,竟也无暇自我谴责。
头顶一盏红灯照着,万事万物退入黑暗之中,连他自己都一并退去。水中浮起的脸,被光穿透,像是要在沉沉的暗红中溶解。她站在桥上,目光看过来,仿佛对他说,您之所以想要安慰我,是为了安慰自己。同样的困窘,同样的无奈,同样的满腔热血和兜头冷水,同样费尽心力,却未必能够掌握的人生。
“不过没关系,”她又说,“人只是需要同类。”
万事俱毕,尘埃落定。荒木轻轻舒一口气,边上那杯温水早就凉了。他一口没喝,关上红灯,在黑暗中摸出暗房,走进卧室,脱鞋上床。几天后,他把洗完的照片交给学生会,又为她抄了一份乐谱,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相传灵感来自《俄狄浦斯王》,那部他们最初讨论过的悲剧。
https://www.msvvu.cc/17730/17730756/123593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