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乒乓天王 > 第110章 发球大师的胜利

第110章 发球大师的胜利


第一局比赛结束,双方教练组有三分钟时间为参赛队员布置下一局的战术。

        团体赛因为场次多,每一场的局间暂停也多,因此赛会规定,局间比赛过程中,除了有队员拿到11分,可以休息擦汗外,比赛过程中是没有战术暂停的。

        因此教练组必须在每局比赛开始前,布置一局的战术,比赛过程中就靠运动员的随机应变与调整了。

        孔振东赢下第一局,虽然首都队还是大比分落后,但大家还是给了他英雄般的待遇。

        连一向情绪不外露的国手张磊,都忍不住笑着擂了孔振东胸口两拳。

        李慕华教练亲自给孔振东递一瓶盐水,勉励的拍拍他肩膀,随即抓紧时间讲战术。

        球台另一侧的内蒙省队,李浩虽然输了一局,可是球队大比分遥遥领先,队内也没有任何紧张悲观的气氛。

        教练孙庭一边用手做挥拍动作,一边对李浩道:“第二局在接发球环节还是要坚决抢攻,这是相当费体力的打法,我看第一局后半段,那小子就在苦撑,只要你这一局拿下,他第三局绝对歇菜。”

        陈伟星在旁边建议道:“发球环节,还是注意多打正手位短球。刚刚一局我分析过,虽然你的发球他都抢攻了,但是正手位短球是最别扭的,他还不敢像你一样用反手来接正手球,因为这样他反手露出的空档太大。”

        李浩频频点头,记下了接发球继续抢攻,发球主打正手位短球的战术。

        孔振东这边,李慕华教练布置得战术更多在求变,他说道:“振东,这一局你拼出了血性,打出了胆魄。可是你的体力不可能支撑你一直这么打,这局球要加强发球的变化,用变化促使对方的抢攻变得盲目,以巧取胜。你自己的接发球环节,注意节奏,不用每球必抢,变化接球方式与打法,比一味的抢攻威胁更大。”

        孔振东点点头,李慕华教练的指导思想与自己的想法一致,第二局得靠变化赢球。

        第二局李浩率先发球。他坚决执行了教练与队友的建议,发球主压孔振东的正手,压迫孔振东无法反手抢攻。

        孔振东这一局放弃了每球必抢的战术,选择用正手快带与快切过渡,打了李浩一个措手不及。

        李浩五个发球,只拿下两分。2:3,交换发球权。

        孔振东发球,左手抛出半高球,右手握拍,拍型向后微仰,手臂往前快速的一递。球拍击在乒球的后下方。

        李浩眼神一眯:这拍型,击球位置,下旋球!

        李浩反手递拍,准备搓起来进行主动相持。

        递拍的瞬间,李浩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发力动作已经完成了,反正下旋球一拍又打不死,回球质量不高,对拉中可以再调整。

        嘭~这不是搓球的声音啊!

        乒球快速弹回,直接冒顶,孔振东爆抽斜线得分。

        陈伟星急道:“这个球怎么接的啊?感觉判断错了旋转?李浩是不是走神了?”

        这么重要的生死战,李浩当然没有走神,只是孔振东这个看起来很正宗的下旋球,居然一点都不转。

        孔振东再次发球,几乎一样后仰的拍型,几乎一样的推拍动作,一样的击球部位。

        既然是不转的高速球,回球就得平推中带点下压吧,不然又冒头了!

        李浩选择带下压的平推孔振东不旋转的快球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可惜,孔振东这个球带有极端下沉的下旋球。

        李浩以下压接下旋球,回球直接下网,孔振东再得一分。

        内蒙的孙庭教练急了,喊道:“李浩,注意盯球,盯球!”

        李浩内心吐槽:我真的在很认真的盯球啊!

        李浩盯球盯得越仔细,越陷入赌大小的怪圈。这球是转?还是不转?

        就算偶尔赌对一球,可因为判断转与不转的犹豫,导致回球质量不高,孔振东占据绝对主动,从容调度,还是得分。

        就这样,孔振东的五个发球,连得五分。

        在孔振东发到第四球,第五球的时候,内蒙队的教练与陈卫星才注意到:一模一样的发球手型,击球拍型,击球位置,为什么球可以不转,又或者极致的下旋?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孔振东苦练多时的转-不转发球法。

        在前三板占据极重地位的小球时代,掌握一两套堪称杀手锏的发球法,是世界顶级名将的必修课。

        孔振东的横板直打前三板,已经在参赛前被国家队下了禁令。在国家队直板队员们没有研究透应对打法前,孔振东这套技术禁止在大赛上展现。

        横板直打发球法不能用,孔振东最近这半年都在苦练‘转-不转’发球法。

        这个拗口的发球方式,实际上蕴含着乒球旋转与变化的至高奥义。

        至高奥义被一个十二岁少年掌握会不会很扯?

        实际上,奥义本身谁都懂。

        陈伟星道:“我大概看出来了,孔振东击球的拍型后仰,击打乒球后下方,确实是打下旋球的拍型,可是如果他在击球瞬间,球板快速竖起,带出的球就是不转的。同样的击球部位,摩擦击球就是下旋球,撞击击球就是不转的发球。”

        这道理谁都懂,甚至每一个教练教发球的时候,都会把两套动作区别给小队员演练。

        孙庭教练道:“可是孔振东是怎么做到两种区别这么大的发球,发球动作几乎一致?”

        孔振东的奥秘就在这里。这两种发球法和其中的变化谁都懂,当然不少队员在连续发球中,也会两种发球换着用,寻求变化。

        可是,从来没有队员仔细钻研过,两种发球法将动作做细微的隐藏与改变,甚至结合,就可以在动作极其微小的变化间,发出极端转与完全不转两种天差地别的发球。

        这就是孔振东重生经验的威力了。他知道这样尝试一定会成功,而且在苦练中,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他可以在训练中不走弯路的直达终点,从而在半年的练习中,掌握这恐怖的大杀器。


  https://www.msvvu.cc/19/19479/124215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