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逍遥小地主 > 第222章 玉米发芽

第222章 玉米发芽


天蒙蒙亮。

        李逍就已经起床了,他怕再躺会等婉娘醒来,又要跟他念叨着纳妾的事情了。被妻子整天念叨着要帮忙纳个小的,这也正是幸福的烦恼啊。

        出了房门,就早有丫环打了清凉的井水过来。

        松木制的脸盆,连桐油都没刷过,纯原木风格,笨重却又不失纯朴。

        毛巾,更是一块纯白麻布,相比起后世的毛巾来,与肌肤相亲时的感觉差了许多。

        牙刷,在李逍的主张下,已经由新鲜柳枝升级为木柄猪鬃的先进牙刷了。虽然这猪鬃做的牙刷,有点硬,但比起每次嚼柳枝刷牙还是要方便的多。

        没有牙膏,用的是盐。

        撒一点点细盐,然后就可以刷牙了。

        这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行为,牙刷倒不贵,关键是这盐贵。如今许多百姓普遍还吃的是大块的粒盐,里面很多杂质,过滤提纯不过关,颜色也难看。而李逍用的盐,可是买来上好的井盐,然后又多次过滤提纯脱色之后的上等盐,洁白细腻,还略带着一丝青色。

        这样的盐,只有贵族之家才享用的起,一升盐起码能换一石米。李逍刷个牙用的盐,一个月都能换到几石米,可知有多奢侈了。

        不过李逍倒不觉得什么,他向来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那就是值得的。

        钱嘛,不就是赚来花的嘛。赚了钱不花,那人岂不成了钱的奴隶了?只要他不故意铺张浪费就成了,就好比他刚研究出来的香水,那还更昂贵呢。但李逍一样用起来,一点不小气。

        揉搓毛巾,先抹了把脸,把脸上刷牙后的沫子擦掉,然后李逍拿起一块香皂开始在手上打泡。

        这香皂也算是做香水时,顺便开的一项商品,用来替代家里那死贵死贵的澡豆。

        家里的澡豆在长安的大药铺买的,价格昂贵不说还不太好用,李逍是瞧不上的。闲时自己研究了下香皂,香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并不复杂,但就是费点功夫。

        成本还是极低的,起码比起那掺了许多香料药材在里面的高级澡豆便家的多。

        做香皂时还能做点肥皂,香皂洗脸洗手洗澡,肥皂用来洗衣服,十分好用。

        脸上涂上香皂泡,双手在脸上涂抹按摩五分钟左右,然后洗掉。

        顿时神轻气爽。

        摸摸一点也不油腻的脸,李逍觉得这香皂的去油效果是真的强,不过好像有点太强了,好像长久用也会有点伤脸啊。

        洗完脸,旁边侍候的丫环,赶紧小心翼翼的拿起来,放进一个专门打制的木盒里,这盒子下面还有专门滤水,确实很实用。

        阿郎,官府把赵持满一家送来了,等阿郎去接收。管家过来禀报。

        因为赵大夫如今又得管着街的医馆,又得兼管着新开的生药铺子,两头忙碌,家里这边李逍便又找了一人担任管家一职。

        毕竟现在家大业大了,新管家是李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李逍母亲的一个表弟,因此李逍得喊声表舅,姓钱。

        四十来岁,读过点书,家里算是地主,不过他是庶出,家产跟他没啥关系,以前在长安一家商铺里做账房。

        如今到李家做了管家,倒也算是合适。

        老钱个子不高,但挺胖乎圆润,满面红光,安排起事情来挺有规划。

        赵二哥来了吗?赶紧跟我去迎接。

        昨天李逍出狱,但赵持满没放出来。皇帝旨意,将赵家满门赐给李逍为奴,今天是来正式交接的了。

        李家庄大门口。

        大理寺的一个官员亲自带队,还有一队官兵,押着赵家一百三十八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这次,赵持满这支算是连根拔起了。虽然当年八柱国之一的赵贵还有好多支后人,但起码赵持满这一支现在是全成了奴隶。

        赵持满与家人手脚都拴着绳子,串成长长的一串。

        李太监。

        大理寺的官员笑着上前,拱手问好。

        李逍皱了皱眉,他知道对方是礼貌称呼,但他真不喜欢太监这个称呼。

        你才太监,你全家都太监呢。

        叫我李主簿就好,人都送到了吗?

        都到了,赵持满一家一百三十八口,都在这了。那位官员拿出一本名册,递给李逍查验。

        我在上面签字画押,那就算交接完了?

        对,对,对,签字画押后这一百三十八个奴隶就都是李主簿的了。不过这些人可都是皇帝钦赐,李主簿得严加看管,切莫弄丢了。

        李逍面无表情的赶紧签字画押,办好了交接手续。

        钱管家。

        阿郎,我在。

        把这位王狱丞和其它人请到庄上用茶,好好招待一下。

        好的。老钱笑着上前,把那位王狱丞一行请入庄中。

        李逍待他们走了,上前几步,来到赵持满面前。

        二哥,委屈你了。李逍上前帮赵持满解开绳索。到了这,就是到了家了,以后不用担心了。

        赵持满神情有些萎靡,他看着李逍,又看了看李家庄,这是一个让他悔恨万分的地方。

        若是他不曾来这,也就不会有赵氏一族被贬为奴的下场。

        ‘三郎,之前我对不起你,带兵来围庄,可你不但不计前嫌,还如此待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谁能无过呢?一时之过,能够改过就是好的。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以后我们往前看,到了这里,二哥就把他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赵家一百三十八口,倒不全都是赵家人,他的父母俱早亡,因此这行人里的长辈也就是他父亲的几个侍妾,然后是他这辈里的几个兄弟,然后是他的儿女和子侄,剩下的,其实都是赵家的奴婢。

        对那些赵家奴婢们来说,其实除了点紧张外,倒没什么。反正在哪里都是做奴隶,只是以前在赵家做奴婢,赵家家规还不错,对待下人也好。如今到李家来,不知道李家如何。

        可对赵家人来说,这确实是个天大的打击了。过去是贵族豪门,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奴仆。

        他们见到李逍那般态度对赵持满,惊讶之余满是欣喜。

        解去了绳索,李逍把赵持满一家人安排进了庄。

        原来的赵家奴仆,过去在赵家做什么差事,如今也都安排了差不多的工作。剩下的二十余口赵家人,李逍自然不可能把他们当奴仆使唤,特意让人收拾了一座院子给他们一家人居住。

        那宅子也是新建好的,就委屈你们暂时在那里安置了。

        三郎,你别那么客气,我现在是御赐给你的奴仆,你给我安排个差事。

        ‘这怎么能行,你忘记我们之前在大理寺已经喝过血酒,我们可是结义的兄弟,你到了我这,就是到了家里。

        赵持满对李逍是既感动,又愧疚。

        我这人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也就是一身骑射本领,可惜这辈子是不可能再上战场了,要不,以后我就给你赶车护卫吧,也算是物尽其能。赵持满道。

        见他这样坚持,李逍也不好劝说。

        那就先委屈下二哥,替我好好操练下咱们庄上的家丁,训练下他们赶车骑马的本事,再教他们一些棍棒拳脚功夫。

        可以。赵持满点头。

        给其它人也安排个差事。赵持满又指着自己的兄弟妻妾们道。

        李逍无奈,这人有点太死板较真。

        最后只好简单做了点安排,让赵持满的妻子陪着婉娘,让他兄弟们跟着钱管家他们做事,勉强安排了下去。

        这边刚安排好,李元芳来了。

        李元芳是权知玉米监副监,今天刚到衙门上班,司农寺卿就找他去谈话,让他抓紧把玉米试种一下安排下去。

        可李元芳哪懂得种玉米,这不只好赶来蓝溪找李逍了。

        见到赵持满在,李元芳赶紧叫了声二哥。

        赵持满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到一边去了。

        我就在那边候着,有事叫我,不打扰你们谈事。赵持满离开。

        哎,赵二哥这人太古板了些了。李逍无奈的道。

        李元芳看着他的背影,也叹气道,赵二哥当年可是长安游侠儿们最尊崇的人物,想不到如今却落这下场。

        不是还有我们吗,我昨日已经为赵二哥写了一道求情奏章上去了。

        ‘我也写了,不过我估计这事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两人聊好几句,李元芳说明来意。

        其实玉米我已经开始试种了,另外也还写了一些章程。你现在来了,正好给我帮忙。

        已经种下了?

        种了一点。李逍拉起李元芳往外走。

        玉米这东西不像是水稻,基本上哪都能种,而且春夏都可以种植,虽说不能连续种植两季,但种一季玉米再种一季其它的还是可以的。上半年种玉米,下半年就可以种麦子。若是上半年种粟,那下半年可以种玉米。

        当然,玉米还可以在那些间隙里种植,什么田间地头,什么院坝边上,都能种。

        李逍带着李元芳走了几步,前面就是大院场。

        在院场四周的廊下,便有一小垄一小垄的土,边上还插了树枝条围拦起来。

        看到那绿苗没,那就是玉米苗,已经芽了。

        廊下枝条围起来的小土垄上,一棵棵的小绿苗是那么的嫩绿。

        这是玉米苗?这屋院里头也能种?

        当然能种,连窗台上都能种呢,有点土就行,玉米是最好种的。李逍笑着说道。

        成片成片的种植当然好,但其实把田间地头的碎地种上玉米,也一样可以。一亩地充其量也不过只能种上三千株左右的玉米,但田地地头哪个犄角旮旯的,也能咱上三五棵甚至是十来棵的。

        积少成多,也一样不是少数。

        当然,玉米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他耐旱,适合在那些肥力不高且缺少的山地坡地上种植。

        这院里种了多少?

        一百棵,我刚才查看了,全部出苗了。李逍自豪的说道。


  https://www.msvvu.cc/19/19507/166454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