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汉血丹心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断如参商

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断如参商


  白露蒹葭过去已经很长时间,城外的风,也已经带来冬的微寒。可是,长安的初雪,还一直没有来。

  椒房殿的宫人们,已经早早的升起来碳火,皇后体性畏寒,虽然只是刚到冬天,但她已经不胜寒意。

  陈皇后的心愿有些落空,她听楚玉说起过南国山川落雪后的盛景,一直期盼了这些日子,却终究还没有见到一片雪花。

  不过,皇帝倒是在几天前来过一次,说了一些话,这是近两年来很少见的事。她知道他喝了酒,也许是偶尔勾起了过去的某种思绪,心血来潮罢了。

  至于说要想恢复到过去的情意,她已经渐渐的灰心。自从开始慢慢的收敛娇纵的脾性,阿娇皇后早已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女子。尤其是窦太后故去后,又让她成长了许多。

  虽然已经不做他想,她心境渐趋平和。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她终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许多把未来系在皇后和窦家身上的人,不会就此甘心的。他们经常去大长公主府,鼓动馆陶公主,进宫来劝说皇后,好好的想办法挽回帝心,大家的荣华富贵自然可长保无虞。

  对于见识浅薄的母亲馆陶,皇后有些时候心里感觉竟然有些厌烦。皇帝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一起长大,难道还有人比她更清楚吗?一些逝去的东西,不是她自己努力就能挽回的。

  馆陶公主每次来椒房殿,在自己的女儿面前,除了抱怨还是抱怨。她不仅抱怨皇帝的忘恩负义,还抱怨王太后的翻脸无情,现在竟然想见她一面都难,也不想想老祖宗在世时,她当初是怎样巴结大长公主府的!

  每当这样的时候,皇后除了低头不语,她还能说什么呢?深宫九重,这本来就是一个势利的地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更是大多数人的天性。皇帝的风流薄情和见异思迁,早已经深深地伤害过她无数次。而漪澜殿那边之所以变的态度冷淡,这其中的原因,她自然也心中清楚。

  丞相田玢的失败与死去,让王太后对许多人恨之入骨。皇后与大长公主府,也受到了牵连,因为,她们终究是属于窦家的人。

  说起来那件事时,就连一向傲气凌人的馆陶公主,脸上也闪过一丝后怕的神色。原来,田玢和王太后,他们的目标是窦太后死去以后的窦家!如果他们那次打败窦婴而得手的话,想想接踵而来的后果,就会令人不寒而栗。

  而窦家在这次惊涛骇浪中无恙,据说是要感谢一个人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大长公主府与那个姓元的小子曾经有过很多过节,更是对他与建章宫关系亲密而暗中视为大敌,但在这件事情过后,馆陶公主的口气中,却难得的对元召带了一丝赞赏。

  皇后对于外面发生的这些事,并不关心。在她想来,那些朝堂争斗,也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的权利而已。谁好谁坏,谁胜谁败,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她只不过是困在这深宫中的一只鸟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终究是别人的世界。

  不过,馆陶公主说过的一句话,还是在她心里又引起了波澜。

  “阿娇,无论如何,你要有自己的一个孩子。将来,他会是你的依靠!”

  孩子,一个皇子!这正是一切症结的所在。除掉她以前的任性娇惯,没有爱情的结晶,恐怕更是皇帝与皇后之间感情变淡的主要原因。

  从前,她曾经有过无数次的希望,可是都终归变成了失望。想尽过一切办法,想要怀上一个孩子,却一次都没能如愿。皇后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天意的捉弄。

  如果说此前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是让他成为王朝接班人的话,此刻,她的心态早已经转变为,想要一个余生的寄托和陪伴。

  更何况,这句话不仅自己的母亲对她说过,楚玉也说过了好几次。而皇帝上次过来椒房殿时流露出的一丝旧情,让她终于又下定了决心。

  也许,还可以再努力一次吧!因为,楚玉说她有办法可以让皇后怀上孩子,那是一种南方蛮族中故老相传的秘法,很管用。所以,皇后在给皇帝梳理头发的时候,根据楚玉说过的方法,暗中偷偷剪下了一缕,交给了这个她最信任的侍女。是的,皇后信任楚玉,胜过任何人,这一种特殊的感情,已经无人可以取代。

  只是,雪还没有来,也许等到落雪的时候,楚玉的方法就会起作用吧?在那些漫漫长夜里,楚玉曾经对她说起过,民间有许多女子,用这个法子,得偿了自己的心愿。只要是楚玉说的话,她都相信。

  所以,楚玉究竟用的什么法子去做,皇后没有细问,只要真的能够有用,她什么都会答应的。

  皇帝刘彻上一次来的时候,并不是心血来潮。那是他夜出未央宫,看到长安城的繁华后,心中感念为太子时,曾经私自出宫去看望那个尚是韶华的少女,两人也曾携手夜游长安,只是那时的街市,远不如现在的热闹。

  青梅竹马的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但为了王朝的兴盛,帝国的未来,他,身为皇帝,不得不做出选择。虽然知道这个决定很难下,也许会引起无法预料的轩然大波,但这个他已经反复思考了很久的决断,必须要尽快的定下来。

  因为,大汉王朝,也许明年就要与匈奴人正式全面开战了。这是汉匈之间的一次国运之战,必须要派出最勇敢的将军,最精锐的军队,才能在较量中取得较大胜算。

  匈奴太强大了,多少年来一直都是压着汉朝军队打。只有他们时不时的越境来掳掠汉人,从来没有汉朝的将士踏上过草原的边缘。这种实力的对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即便是这几年开始树立起信心,但对于胜利,皇帝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汉军中能打仗的老一辈将领所剩不多了,就算是最著名的李广与程不识,也已经逐渐老去。而年轻的将领,能担当重任的并不多。本来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局面。好在,有了突然崛起的黑鹰军。

  以骁骑营三百骑士为骨干壮大起来的黑鹰军,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作为一支驻扎在长乐塬上的保障力量,用来保护元召所开始奠基的那些制作产业。元召当时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皇帝其实并没有多想,他对元召鼓捣的那些东西寄予很大期望,让这小子手头掌握一点儿力量,并不算什么大事。

  然而,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他借出了一粒种子,得到的回报是一片森林,而且是一片可做国家栋梁之才的森林!

  不过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这支当初在他意识中借给元召看家护院的军队,已经成长为大汉帝国的希望。自从与匈奴首战,取得首次大胜以来,这支军旅的发展,已经成为皇帝眼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开疆扩土、广布威德于四海,是皇帝心中的野望和目标的话,那么打败匈奴人,就是最需要首先完成的一个目标。马邑之围开始,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过,那次以三十多万的兵力,而未能伤及匈奴单于分毫,让他一度灰心丧气,帝王威严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而短短两年之后,黑鹰军以一千五百人马,配合雁门关汉军,大破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三万多铁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皇帝重新坚定了对匈奴胜利的信心。

  黑鹰军的发展,他从来没有多做干预,也从来没有允许任何人去干预。元召虽然替他建立了这支强军,但那小子很知道分寸,在黑鹰军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元召的作用,自然是无可替代的,但他从来没有去干涉过将士们的人事任免权力。这一点让皇帝非常放心。

  黑鹰军现在已经有将近三万之众了。主将卫青,已经被皇帝拜为侍中,这也是一个新的官制,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可以随时直达圣听,有什么意见和要求不必经过朝堂相关机构,直接就可以写奏章送到御案之上。

  拥有这种权力的人并不多。卫青虽然只是专心练兵,并不经常入朝参与朝堂事务,但朝廷内外都已看得明白,一颗新的权贵之星正在冉冉升起。因为,卫青并不是普通的将军,他的亲姐姐,正是建章宫的卫夫人,而卫夫人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

  与很多人心中想的一样,皇帝的意图,其实早已经昭然若揭。即将到来的汉朝与匈奴的战争,需要英勇的汉家男儿奋勇当先,而黑鹰军和它的将军,正是可堪匹敌北方草原狼群的最佳人选。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在汉匈之战中能够立下战功,卫青和他背后的建章宫主人,地位必然会大大的不同,至于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就要看皇帝陛下的决心了。

  只是,爱恨纠葛,一些绝情的话和绝情的事,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天子,有些时候,要去做,真的很难……。

  


  https://www.msvvu.cc/19/19898/467390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