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向往之我真不是巨星 > 第三十五章 自来熟的黄老师

第三十五章 自来熟的黄老师


  小龙虾盖面、香辣豆瓣鱼、川味辣子鸡、炝炒土豆丝、凉拌空心菜,这是蘑菇屋顶级午餐的配置。

  凉亭有阴凉,山风也凉爽,这个午后分外的惬意。

  彭于畅捞干了最后一碗面,拍了拍肚皮躺在凉椅上。

  “嗝~”,这大概是彭于畅参加节目以来吃得最撑的一中午了,好幸福呀。

  “那边的水好清澈。”佟黎娅扶着凉亭的木栅栏,看着顺流而下的溪流说道。

  蘑菇屋和稻田中央,是一条泉水汇成的小溪,顺着山路贯穿了整个村子。

  午后的阳光洒在潺潺流动的水面,整条小溪像是流淌的银丝带,很亮眼。

  “这地儿真好。”黄雷看着远处的青山,微笑着说道。

  见众人午后无事可做,宋易想了想提议道:“一起出去走走呗。”

  这一季节目都快录制三期了,一家人还没有一起到村子里转转呢。

  何炯点头说道:“要不要去村子里转转,顺带去采些茶回来。”

  黄雷对宋易带回来的茶叶很感兴趣,便起身说道:“那走吧,一起去后山转转。”

  六个人,兴致上来了,也不嫌热,顺着蘑菇屋通往后山的路慢悠悠的溜弯。

  黄雷走在队伍前头,指着油菜花田说道:“下回再来,这油菜花就得采了。”

  “还有那蜂蜜,这次来不及采就下次,应该比上一季的蜂蜜还要好。”黄雷见蜂箱旁都是山上的野花,又补充道。

  前三期的节目是一个接段,等田里的作物再长一长,嘉宾档期到了会接着录制。

  “路边好多果树啊,这是梅子吗?”何老师指着山路边成林的果树说道。

  宋易翘着脚,从一颗低矮的果树上摘了个大的果子,牙齿磕进皮肉里,贼酸。

  “是的吧,好像还没熟。”宋易感觉酸得有点倒牙。

  “哈哈,看你酸的,这梅子先记下了。”黄雷笑着说完,又领着大家往山上走去。

  梅子等下次来录制也许就能摘了,酿青梅酒,做梅子排骨都可以尝试去做一下。

  往后山走走,路边还有成片的果园,佟黎娅见树梢都被淡红的果子压弯了,好奇的问道:“这边还有呢,那是什么?”

  “这是杨梅吗?”等走近了,宋易不确定的说道。

  “好像是吧。”何炯见这树枝繁叶茂,红果累累,觉得有点像杨梅。

  “嘿,这地方好,啥都齐了。”黄雷看了看漫山遍野的果树,貌似亚热带的水果还真不少呢。

  杨梅、梅子、葡萄、枇杷、樱桃、猕猴桃……都可以有。

  这一季注定跟水果扯不开关系了,也许等之后的几期嘉宾来蘑菇屋,宋易会天天领着一帮明星到爬后山,摘果子。

  “潘叔,你好,采茶呢?”黄雷领着大家伙儿爬到半山腰,正好看到茶园有熟人,便上前打招呼道。

  老潘六十来岁,头发有些花白,眼神儿还不太好,听到有人喊自己,忙抬头看去。

  老潘打量一番,见到是村子里的客人,乐呵呵地笑道:“自己采点茶。”

  “潘叔,我们能进去看看吗?”黄雷自来熟,热络的与潘叔握了握手说道。

  “进来吧,这片都是我家的地。”老潘还是乐呵呵的样子,指了指身后大片的茶园说道。

  “小易,把筐给我递过来。”黄雷一脚迈进茶园,对身后的宋易喊道。

  黄老师,你这也太明显了吧,前一秒还说进去看看,这后一秒就要拿着筐子采人家茶叶,未免太着急了吧。

  饶是宋易这般厚脸皮的人,也有点佩服黄老师的本事了。

  不过宋易想归想,还是把筐子递了过去。

  都是节目效果罢了,后面节目组会给人家补偿,况且采的也不多。

  “潘叔,我们能采点茶叶吗?”黄雷接过筐子,熟络的对老潘说道。

  “可以,这些都能采。”老潘似乎总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

  “我家孩子没见过这采茶的,潘叔你教教他怎么采茶叶。”黄雷把身边的宋易拉到老潘身前,介绍道。

  “潘叔,你好。”宋易俯下身和潘叔握了握手说道。

  宋易看着黄老师微笑的模样,心里有苦说不出啊,这招也太狠了,把人情全丢给了自己。

  以前不都是彭彭背锅吗?怎么这次轮到自己了?

  “一片嫩叶,一片芯。”老潘没有考虑那么多,笑呵呵地摘了茶树梢的嫩芽说道。

  众人目光聚焦在老潘的动作上,无疑,这对他们来讲很是新奇和有趣。

  老潘见众人都围着在看自己采茶,怕他们不好意下手,热情地说道:“你们采就行,茶叶采了还能长。”

  “茶叶能采好几季。”何老师接过老潘的话茬,把手上的筐子递给了宋易。

  “三季茶。”黄老师也不墨迹,边采茶边说道。

  “那潘叔这算是夏茶吗?”宋易把筐子放在自己和佟黎娅中间,两人采着同一颗茶树。

  老潘点点头,微笑着把自己采的茶放进了章子枫的筐子里说道:“算是吧,春茶以后基本就没人采了,喝不过来。”

  妹妹见老潘爷爷帮自己采茶,笑着道谢。

  小女孩儿家,脸皮嫩,不像是黄雷和宋易这伙人,完全厚脸皮。

  这不,听到老潘说自家茶叶喝不完,黄雷立马笑呵呵地说道:“喝不完我们能喝,那我们多帮您采点。”

  宋易今天算是重新认识黄老师了,自己是悄没声地采茶,黄老师是多采了茶还不算,还得告诉你一声。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句玩笑话,自然没人当真,他们六个人能采多少茶呢?

  “老潘,这后面的茶园都是你家的吗?”何老师边摘嫩芽边问道。

  见老潘答复,宋易也是咂舌,好家伙,这半个山丘的茶园自家怎么喝也喝不完啊。

  “老潘,这茶味道很好啊,为什么荒着呢,打理打理采茶去卖不行吗?”何老师疑问道。

  老潘苦恼的摇摇头,可惜地说道:“离镇子太远了,卖不出,就这么荒着了。”

  虽然村子的茶口感清香独特,奈何人工采集成本太高,运输成本太高,零散的农户形不成规模自然也没有销路。

  宋易想起村长的建议,便对老潘说道:“潘叔,你留意留意村子的消息,我听村长说要搞什么茶叶合作社,有补贴的嘞。”

  这也是宋易工作室和当地磋商的事情,通过合作社兜底个体农户的茶叶,统一发往工厂制茶包装。

  村民不用考虑销路问题,全由合作社兜底,还有补贴。这样充分发掘了茶树资源,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留守劳动力。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不过也足以为姜大明这种残疾劳动力提供了一种脱贫的路子。

  当然,投入多少钱无所谓,宋易不是很在乎,因为只有农户自主自发的生产,才会行成长久有效的脱贫,不是仅依靠别人的帮助。

  ps:发的有点晚了,本来七点前可以发的,手机和电脑同步出问题了,造成了丢稿,这都是我重新打的稿子,心态炸了。。。


  https://www.msvvu.cc/23/23088/5661604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