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难以奉命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霍督所言收郡辟除之权,乡官由中枢委任,粲以为甚好,有摄地方之权而归属中央也之意。然汉之所以能安天下,或是之所以能兴,多有赖诸郡太守效力。”
王粲思虑少许,说道:“故粲以为当下,宜当循序渐进,先察吏治,而后再议此事。不宜仓促废黜旧政,以伤旧人之心,及让从吏人人自危。”
汉之所以形成独特的二元君主价值观,与汉采用的征辟制关系莫大。因政治制度,引申出士人追求,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土壤。
郡太守犹如封君,代天子行事,具有辟除士人在任官的权利。故而大部分士人的价值目标追求,不是说要到中央出任丞相,而是‘为郡掾史,守坟墓,衣食无忧,乡里称善人。’
当郡太守任命士人出任属官,士人在‘食君禄,忠君事’的价值观下,郡太守对士人具有知遇之恩,士人要效忠或为郡太守效力。
在这种的政治制度下,形成独有的二元君主价值观,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如逢乱世,郡太守既能得官吏效忠,又执掌军政大权,若有反叛之心,犹如小王国,非常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故而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征辟制的废除,将郡县委任的权利移至中枢,实际上是专制政治演进的必然趋势。
当然趋势归趋势,其抗拒力量之大,绝非一两句言语所能搞定。
王粲这番言语,则就指出了执行难度所在,刘备之所以能兴汉室,与诸郡县长官有莫大的关系。今若改基层官制,容易在人心上形成动乱。
沉默寡言的孙邵说道:“乡人任乡官,虽有互联宗族戚党之嫌,但异域之人,欲治当地之难,多有不便。今之形势,当以安天下为主,而治天下为次,为免频生动乱,霍督之言,以邵之见当可后行。”
家乡人任地方官吏,可以土官称之,外任则可以流官称之。
东汉时期,郡守为治郡县,左右掾属无不任命本郡士人出任。唯一例外之事,则就是三辅地区,京兆人可任扶风掾属。欲用他郡人,甚至还要向上级打报告。
孙邵作为尚书令,看得更远,收郡的辟除之权,改由尚书台任命。实际上是将土官进行流官化,本郡士人大概率不会留在本地当官。
一旦流官化,虽能避免徇私舞弊,官吏与大族互相勾结。但地方上积时已久的难政,流官们则难以解决。且因流官非本地人,非常容易剥削地方,而不会因家乡之故,而有所顾忌。
当然孙邵点出了今下的形势,南汉当下是安天下为主,治天下在后,当下不应该有大变动,以免多生乱事。
“乡官虽有弊政,但流官岂无弊政。”马良蹙眉说道。
听着以上言语,霍峻沉默下来。他之所以提出收郡县辟权,多是为大汉而考虑。却没想到一提出,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就在众人互相讨论时,刘备从外而入堂。
坐在榻上,刘备看向马良,问道:“诸君今下商讨何事?”
“禀陛下!”
马良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霍督以为不如借肃清郡吏事,收君县辟除权,将郡吏委任移至尚书台。诸卿以为不可……”
马良虽是不认同废郡辟除权,但出于公事公办的态度,依旧是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听着来龙去脉,刘备捋着胡须,微叹了声,说道:“世祖皇帝以为地方之所以乱,多在兵权归属太守。然朕经历乱世,如实而言,如收郡辟除之权,则如断士子出仕当地之途,而贤士能者多归京师。”
“诸君所言不无道理,今安天下为主,而后以治天下为次。但朕以为安、治未必不可齐用,辟除之权不可骤收,今不如潜移默化,徐徐而图之。”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刘备虽不擅长治政,但他作为君主,拥有极高的敏感度,尤其是经历过乱世逐鹿,对有些事深有感触。
霍峻的建议如能彻底施行,配合之前革新的选官制,天下之有志之士无不向往京师。
有朝一日,大汉若能一统天下。大汉则能迅速安抚民生,而不是更多依赖地方大族,反而中国士族为了融入大汉,需要作出牺牲。
当下他的身体日渐衰老,疾病多生。为了后继者受益,刘备需要开个头。
诸葛亮迟疑良久,拱手说道:“虑政令之繁省,及汉室之昌盛。亮以为可如陛下之言,潜移默行,渐收辟权。”
“如明岁整肃官吏,如有粗鄙、渎职、懒政者,则是按律淘之。尚书台则发补吏名册至郡,由郡守择吏补之。下选官吏,不限籍贯,唯避郡守乡党、友人、宗族。”
“余者与旧事相同,可先观诸郡太守反应,而后考课新吏,继而再议此事,或从旧政,或行新法。如此为之,既可安天下,又可察新旧法令之不同。”
诸葛亮虽能感知废郡守辟除权的好处,但对于未曾施行过的政治制度,诸葛亮不敢轻易推行,怕坏了大汉政治。故而一向谨慎的诸葛亮,选择了潜移默化的政策。
“善!”
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明岁以肃清吏治为主,而后择良吏至郡县,以观政令之成效如何!”
“诺!”
有了刘备的拍板,众人不再纠结废郡守辟除之权,而是择项汇报了下其余重要之事。
诸卿陆续退下之后,刘备终于有空与霍峻谈事。
刘备让左右为霍峻奉茶,笑道:“岁末之时,政务繁琐,多被案牍所累。过些时日,你我相见则是易也!”
霍峻捧着茶盏,说道:“陛下外出则领兵作战,入内则劳于案牍。陛下长期操劳,宜当保重身体为上,臣之事为小。”
“皆为兴汉而已!”
刘备笑了笑,说道:“君不仅有韬略之能,亦有治国安民之才。今后君若有良言,当多多上奏,为朕分忧。”
“诺!”
在刘备眼中霍峻当真具备出将入相的能力,而非简单的武夫大将。尤其是霍峻提出的几件建议,为他解决了大量的麻烦。
第一件事,在他入主荆楚时,霍峻建议迁治武汉,避免重楚轻吴,荆、扬二州失控。
须知南朝之时,荆、扬之间争斗非常剧烈。孙权身为强主,他看出了荆、扬二州会引发的问题,故而迁到武昌,欲齐治吴楚。随着江东士人强盛,孙权不得已重新迁回建业,让太子治武昌,理荆楚事。
刘备则用楚人而减少吴人的影响,成功将首都安在武汉,从而齐治吴楚。
第二件事,霍峻多次提出稻麦耕作,让司马芝为劝农使,百姓大力耕作田亩,革新生产力,极大丰富粮草储备,让南汉不再为粮所烦恼。
第三件事,霍峻提出强干弱枝的方针,检选诸将部曲精锐,以供中枢,极大增强武汉的权威。
革新选官制,以及废州、郡长官辟权则就不用多说。不是南汉正在推行的制度,便是即将推行的制度。
刘备通过这几件事,不难看出霍峻的政治才能,即便不及诸葛亮,但也是当世拔尖水平。其高瞻远瞩性,非常人所能比。
刘备抿着茶水,问道:“仲邈远居江淮,今时归国,可知朕为何招君入京?”
“陛下召臣,莫非是为北伐之事?”霍峻问道。
“然也!”
刘备如实说道:“朕欲兴兵北伐,但孔明与诸卿以为今时政令初通,百姓渐安,不宜大动干戈,以免前功尽弃。”
“那陛下之意是?”
“孔明之言有理,今时之政,不宜前功尽弃。且朕疾病缠身,难以远征中国。故朕深思想来,欲命仲邈出兵北伐,不知君以为可行否?”刘备问道。
刘备虽认可诸葛亮的话,放弃大规模北伐的念头。但不代表刘备不想出兵北伐,他还想听听霍峻的意见。毕竟上次东巡江淮,霍峻曾向他提出与曹魏在江淮决战的建议。
“臣以为难行!”
“为何?”
刘备微微蹙眉,说道:“前年大战初平,隐户未析,山越逆服。君不思百姓之力,谓朕言有希冀破敌。今朕息民以养士,山越不时将顺,蓄积粮食,隐户析出,何以言难?”
霍峻斟酌几许,说道:“臣昔言北伐,欲倾举国之力,而与逆魏战。今陛下独令臣举兵北伐,臣恐力所不能及。”
“昔日之时,我军大胜,河南空虚,贼人生畏。然今下之时,魏知河南之弱,耕田疾作以生粮,迁民南下以丰之,广发军士以守边,修船营舟建水师。且寿春艰险而城大,辖民十余万,粮积如山,遏江淮之咽喉。”
“今发兵伐之,贼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寿春,必不可速克;攻其列城,军伤半数亦不能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
“臣率兵久围寿春,地势低洼,易遭水患。时贼发举国之众而南下,臣进退不得,恐伤国体。”
“邯郸之战,秦王欲伐而白起不愿伐,非白起畏敌,而是因形势所迫,今寿春未必逊于古之邯郸。”
霍峻在江淮多年,斥候对寿春城的内外早已探查的明明白白。寿春城太大了,其能容军民十余万。内有双内城,外有八公山上的山城。
故而霍峻寻求出举国之兵,围绕寿春展开长期的作战,寻求歼灭魏军主力,从而通过围困,或是他法,攻克寿春。
今下刘备让他单独率兵北伐,霍峻则是有心无力。打歼灭战,要求有大量兵力,今没足够的兵让他怎么打。
别看刘邦夺韩信兵权,但实际上刘邦每次夺了韩信的兵马后,又调了一批其他的部队给韩信,以防止韩信拥有嫡系部队。如韩信攻略河东时,刘邦给了三万人。
刘备听懂霍峻的言外之意,问道:“五万兵不成,若予君八万兵是否能成?”
“不能成!”霍峻否决道。
“十万兵?”刘备问道。
霍峻沉吟良久,说道:“魏人善步骑,寻常军士不足以用,需尽出京师禁军步骑。且再发军士五万,满十五万之数。臣方可率兵内围寿春,外阻援军。”
刘备皱眉不语,以十五万的兵马数目,与他举国北伐有什么区别。且中枢禁军为南汉重器,今兵马尽出,一旦兵败或是……
“十万真不成?”刘备反问道。
霍峻苦笑说道:“寿春,臣日夜思求欲破。但今轻出欲破,属实艰难。陛下既愿出十万,何不如举国出兵,以看能否攻破寿春。”
“今出十万兵马,受劳者不下数十万户。如若不克,或是兵败,臣损名望尚轻;百姓受累疾苦,兵士战没死伤,为其次之;折辱陛下圣明之望,伤汉室之威名,则是为重。”
听着霍峻这般言语,刘备不再勉强,安抚说道:“我非秦王,君非白起。仅试问君意,如若不成,可待政通人和之后用兵。”
“陛下英明!”
(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24778/24778402/17171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