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吴承宗,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秦汉以来,到了公元五世纪初,前后六百多年时间里面,吴承宗的出身和刘邦差不多。
刘邦是泗水亭长,吴承宗是东阳的二把手,比起来更胜一筹。
他们两个人都是发迹比较晚,不过称帝的年纪差不多。
但吴承宗比刘邦惨烈。
从起义到称王,建立大周,他用了十三年。
称帝建立大业,用了十八年。
刘邦从起义到被项羽封汉王仅仅三年。
称帝建立大汉仅用了七年。
刘邦面对的对手最主要是项羽,而吴承宗面临的是刘裕,赫连勃勃,拓跋嗣这些枭雄。
当年起兵的时候,没有人能想到他最终会开创帝王霸业,哪怕是他们高举反晋大旗,也只是一直在东南夹缝求生。
趁着东晋内部分裂,刘裕,徐道覆,卢循,刘毅,司马休之,你来我往的开战,益州割据,才能站稳脚跟。
当刘裕扫清南方,实现百年未有之局面的时候,吴承宗就只能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到最后如果不是刘裕想减轻损失,方便北伐后秦的话,吴承宗早已经灭亡。
但就是这种群狼环伺的局面下,他在南方支撑了十年!
刘裕三次南下,东晋世家也派遣了一次联军进攻,都没有把他打败。
作为一个起义者,吴承宗理解下层百姓的苦,所以不管是在东南还是关中,他一直都广布仁政。
否则吴承名攻打刘宋,进入东南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数郡百姓,起义响应了。
本书开头的时候我说过,大业的意义就在于,华夏大地经过百年战乱之后,刘裕建宋,并没有能统一天下,光复中原,反而是继续偏安一隅,此后长达一百多年,直到杨坚建立隋朝,天下才再次回到了汉人手里。
可惜隋朝才安定几十年就再次陷入战乱,直到唐朝才安定。
魏晋南北朝(220-581)三百多年乱世,华夏太痛苦了。
我不忍心,不愿意去面对这段历史。
所以我赋予了吴承宗这个光荣的使命以及彪炳史册的光环。
驱逐胡人,统一天下,让中原再次安定。
而这个功劳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是无数人前赴后继,不惧艰难才能成就吴承宗的赫赫威名。
若是论及吴承宗,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扫清中原,恢复汉文化,统一天下,扬国威于四方,恢复民生,建造东都洛阳。
上面的这些内容,只要能完成其中之一就可以在历代帝王里面占据一席之地了。
如朱元璋,拓跋宏,杨坚,唐太宗,汉文帝,杨广。
而他的过也很多。
屠杀平城,昌国公案,纵容齐王,引起齐王之乱,北方大屠杀。
前面的两个影响力只能说是一般般,问题不大,关键的是后面两个。
齐王之乱的影响之前说过了,大业直到文帝时期,用了三十多年才能恢复正常。
而北地大屠杀的影响几乎伴随到业王朝入土,两个民族打了一百年。
当然了,这些事情的确是吴承宗引起的,但并不代表都要他承担骂名。
后代帝王上百年的时间里似乎就是和鲜卑死磕上了,就没有一个愿意用怀柔政策去缓和民族关系。
大业十二帝是指武帝,宣帝,文帝,光帝,明帝,璋帝,成帝,哀帝,孝帝,元帝,惠帝,废帝。
其中除了光帝因为在位时间短之外,其他的皇帝统治时期都派遣军队和北方开战过。
说完了这个再说说帝国开创初期为什么如此稳固吧。
刘邦当年为了稳定帝国曾经对开国元勋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后面的朱元璋不相上下。
吴承宗也是起于基层,却并不需要屠杀开国元勋就可以保证帝国稳定,很大的原因就是——开国元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基本上死完了。
林大,脾气暴躁,容易上头,如果活到开国恐怕就是一副皇帝都是老子救的,你们算老几?
妥妥的骄兵悍将,社会不稳定因素。
甘祖,沉着冷静,拥有将帅之材,相当于汉朝的韩信,他在河北地区拥有极高的人气以及威严。
尤其是吴承宗入驻长安之后,三郡基本上成为了甘祖的私人领地。
如果不是吴小宁的缘故,吴承宗不可能如此放心。
而且那个时候吴承宗面临的情况和刘邦,朱元璋完全不一样。
刘邦杀那么多人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可以稳定,因为他的继承者刘盈就只有十几岁。
朱元璋疯狂屠杀文武百官就是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开始,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扫清障碍。
他们的继承人多多少少镇不住这些人,但吴承宗的儿子吴立炎可不一样。
三十八岁即位,如日中天的年纪,干劲十足,并且二十几年的南征北战为他积攒了足够的政治军事基础。
哪怕是甘祖,林大这样的军事大佬还活着都难以撼动他的地位,除了吴承名。
但吴承名已经死了,吴立炎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天下似乎已经安定,大业前途一片光明。
这些都是吴承宗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
或许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了解脱。
称王五年,称帝二十年,二十五年来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从来没有懈怠。
哪怕是有几位极其给力的丞相辅佐,吴承宗依然是“事无巨细,皆过问之。”
大业帝国在吴承宗后十一年统治时期里面不断的恢复生产力,百姓安居乐业,世家子弟担任地方官,生怕做的不好重新引起统治者的厌恶,无一不是战战兢兢。
刚好这段时间老天爷很给面子,什么干旱洪涝,黄河决堤之类的事情很少发生。
“是年大吉,至圣治八年,国库充沛,各州粮仓皆慢。”
圣治十年,大业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四千三百多万人。
正华和圣治两个时期的吴承宗就好像两个人一样。
这句话特指吴承宗对待宗室的态度。
齐王之乱就是分水岭。
正华年间的藩王权利极大,比如说齐王,掌控山东,河北南部地区,军政大权一手抓,中央就只是派遣了一个丞相和一些小官管理地方而已。
当然了,这只是个例外,吴承宗给自己的儿子分封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利,藩王的封地就仅限于一个郡,拥有军队不满一万,但郡内的财政藩王可以任意分配。
一个王就已经分一个郡了,长此以往几代下来恐怕帝国很不堪重负,财政来源减少。
吴立炎看出来了这个弊端,但并没有指出,因为正华年间他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让皇帝改变主意。
而齐王之乱以后,吴承宗彻底明白了,他不能和西晋一样分封拥有实权的藩王,反正接下来子孙后代还有可能遭遇这种叛乱。
于是下令削藩,所有地区财政归附中央,中央每年统一给藩王发放生活费。
最重要的一点,藩王拥有的护卫不能超过两百人,否则以谋反罪名处理!
至此,业朝之后一百多年,藩王失去了他们能威胁中央的能力。
吴承宗累了,他应该好好休息了。
总的来说吴承宗作为一个开国帝王一直被拿来和刘邦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没有给这个帝国定制一个新的运行机制。
汉承秦制,业朝则是继承了晋朝和北魏的一些优秀制度,然后合二为一。
和朱元璋这种劳动模范比起来差远了。
不过他的机制却很适合那个时代,因为天下需要安居乐业,无为而治,所有他没有大规模的改动,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去改变国家的主体。
当然了,正因为如此,业朝的机制到了之后变得越来越臃肿不堪,办事效率低下,吴承宗没有用铁血手腕去整改制定,吴立炎又光顾着开疆拓土,没有整改。
到了文帝时期一切事情都固定下来了,没有汉武帝那种魄力,谁敢乱来改革?
吴承宗,一个生于永嘉,起于东阳,终于长安的人。
他家庭贫困,仅仅能自给自足,本应该和家人安定的过完一生。
只可惜那个时代东晋世家横行霸道,寒门崛起,双方明争暗斗,再加上各个门阀势力对立,让南方动荡不安。
这种情况下,吴承宗家破人亡,许多家人被饿死,自己只能和父亲带着弟弟妹妹去寄人篱下。
但即便如此,父亲依然难逃一死。
到最后吴承宗选择了妥协,通过阿谀奉承去讨好一个小小的东阳太守。
把自己的尊严践踏到地上就只是为了在这个乱世之中能保护家人。
家人是他的底线,所以吴承宗也是历代开国皇帝里面人情味最重的人。
时间回到公元407年4月21日,那一天吴承宗高声呐喊:“伐暴晋,就在今朝!”
从而拉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峥嵘岁月。
他获得的一切都是他亲手争取来的,为了这些,他付出了许多。
当吴承宗回望自己的峥嵘岁月,看着这个强大的帝国的那一刻,他有理由自豪。
我是吴承宗!是大业帝国的缔造者!
岁月蹉跎,转眼间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对于吴承宗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
此时此刻,躺在床上的老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生命中的最后十一年里战战兢兢的守护着这个国家,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看见了很多人,有亲人,有爱人,也有往日的对手,刘裕,赫连勃勃,拓跋嗣……
吴承宗,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大业圣治十一年(公元444年)四月四日,皇帝吴承宗驾崩于长安,时年七十。
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
一个时代落幕了。
…
…
(大业帝国第一册完结,七月一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第二册将于十月一日国庆节发布。)
(本书纯属虚构。)
(谢谢半年来你们的陪伴。)
https://www.msvvu.cc/25980/25980723/6641917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