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北方战事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到康定四年六月,原辽上京方向李继隆也带来消息,北面的莲花堡防线已修建完毕。
相较之下李继隆那边的边防压力是更大的,一些辽国余孽逃到草原,笼络当地部族,准备夺回潢州,时不时袭扰边境。
不过好在逃亡的辽国贵族中并没有耶律大石那样的人物,他们能力有限,没法整合西北草原,只是拉拢少数部族人马,组织起来的人不多,几次袭扰少的只有十余骑,最多的一次不过一千左右。
他们的袭扰没太多成功,只劫掠了一些边境牧民。
而大规模的南下,无论数百骑还是一千多骑,都被边境河谷中的莲花堡迎头痛击,死伤不少。
然而他们毫无章法的不断袭扰和杀戮,反而激起原本旧辽国人仇恨,加速了秦国对当地的统治,边境百姓牧民一旦发现敌袭,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军的反击也更加迅速方便。
而且在今年二月初,辽国余孽突袭河谷中的秦军据点,杀了十九名士兵,包括一个都头。
到二月中旬,有牧民向官府汇报了一些叛军据点的行踪。
李继隆亲自派斥候核实情况,随后又赏赐了报信的牧民,亲自率一千五百人,其中包括一个炮兵营,奔袭出河谷三百里进入草原,突袭了叛军据点。
斩首五百余,俘虏一千五百多人,牛羊数万。
到四月初,又由韩德让率军围困了一个河谷中休息的叛军据点,俘斩八百千人,俘获牛羊众多。
接连的打击之下,加之河谷中莲花堡越来越多,不断挤压生存空间,抵御草原的进攻。
就这样到了六月,草原诸部自己都受不了,他们不少首领直接杀了鼓动他们作乱原辽国旧贵族,把人头送到边境堡垒送给秦军,同时表示愿意继续臣服,以换取和平,让他们牲畜进入河谷饮水,他们会照旧,如同之前对辽国那样继续朝贡等。
当这些和莲花堡防线修筑好的消息一起送到大梁来时,史皇帝自然很高兴,奖赏了李继隆,韩德让为首的众将士军功,之后也同意了草原诸部的条件。
不过史皇帝也在书信中跟他们交代了,长久的和平必不可能,让他们要经常做好防备草原部落南下的准备。
人们常开玩笑说是机枪让游牧部落变得能歌善舞,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因为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上还有很多游牧部落十分善战残忍,如非洲的一些游牧部落。
只不过他们体量和名声都远不及曾经东起日本海西至维也纳的蒙古那么威名赫赫,世界扬名,所以被知道的少。
并不是武器的发展让游牧部落变得不善战了,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游牧民族改变了,如果谁都可以轻松过上好日子,不用看天时过日子,没人愿意刀口舔血。
可就以如今的条件来说,只要遇上天灾活不下去,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必然会南下,防备是必须的,就算今年不来,也说不定以后他们会不会南下。
这就是史皇帝要在北方修莲花堡的原因。
.......
到康定四年八月中秋,西域归义军派使节入京,为天子送来宝马,同时还秘密送来了河西走廊的地图,主要标注各吐蕃,回鹘部族的聚集地和移动情况。
同时带来一个消息,今年六月六,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去世,其侄子曹延恭受到诸将士爱戴保举为新节度使,希望天子首肯。
史皇帝自然同意了,他们来问只是走个程序而已,反对也没用,还会得罪人。
追赠去世的曹元忠,最终使其官至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
同时使者也在私下会谈中跟史从云说了当下归义军的情况,自曹议金开始施行了联合结好周边部族的政策,他生前曾娶甘州回鹘可汗的圣天公主为妻,一女嫁甘州回鹘可汗为妻,一女嫁于阗国王李圣天,后晋册封为“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
所以当时他们与周边势力交好,还算可以,不过慢慢的随着文化习俗不同,生存资源的争夺等等问题,与周边势力不断有冲突,不过整体上算是稳定。
不过他们也不愿一直被孤立在河西走廊西段,因为周边部族相互掣肘下他们还能生存,可夹缝中战战兢兢求生存与归如中国始终是不同的。
曹廷恭也差人带来了一封新书信,在里面说了他们迫切想回归大国的愿望,也说了在诸多势力中夹缝求生的艰难,言辞恳切,并表示如果大国能通西域,他们必将举全人力相助,并且愿意入朝为官。
史皇帝看得出这是一封表忠心的书信,不过他嘴上称赞,心里却没有完全相信,那一片势力众多,形势复杂,他准备派一个使者去亲自看看。
再者史皇帝不是隋炀帝,他知道有志向是好事,想干大事是好事,可天下的事需要一件件做,一步步走,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朝廷这几年重心要放在消化辽东,构筑北方新防线上,抽不出力气。
就像当初汉武帝经营西南夷做到一半就停止了,而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北方对匈奴作战上,等打垮了匈奴再去对付西南。
这是战略上的主次分明的,虽然看起来汉武帝是四处出击,又打匈奴,又打岭南越南,又打西南,又打西域,又打朝鲜,可他并不是同一时间进行的,而且还分轻重缓急,不然以他那用兵烈度,杨广相较之下根本算不了什么。
当下秦国也是如此,看起来史皇帝打下来的国家、势力那也是多了去,南平、武平、蜀国、南唐、南汉、李筠、北汉、辽国等等......
也算四面开弓,讨夷八方,可史皇帝从来没有同一时间开两面战端,对南用兵则先稳定北方,对北用兵则先稳定南方。
如今情况也是类似,消化东方先稳定西方,等东方稳定才着手收拾西方。
要消化辽国夺过来的领土,稳定北面防线,史皇帝心里预期至少还需要五年以上。
好在辽国本身也是汉化较深的国家,所以很多地方统治结构是可以直接接手的,减少了接管统治的成本。
这有点像当初的南越,秦始皇派兵南征岭南之后建立汉化统治区,经不断的改造和深耕细作之后,他们没有被当地人同化,反而同化当地人,建立一片汉化区域,等汉武帝灭南越之后,汉朝可以轻松统治当初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岭南就是因为南越国已经精耕细作过了。
辽国对北口以北,大鲜卑山脚下,后世内蒙的大片区域起到的作用也大致如此。
虽然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但他们的高祖皇帝是立志要做汉高祖的人,所以那一片比起之前历朝历代是更加汉化的,秦国接管之后推行统治也方便很多。
这点是出乎史皇帝意料的,自北口至潢州的千里地域上,汉化程度比他想象的要深,抵抗程度小很多。
https://www.msvvu.cc/27205/27205848/7525636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