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食有酒空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上元汤圆宴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上元汤圆宴


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奶与茶搭配饮用的方式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个喝奶茶的人,就是南朝贵族王肃,他堪称是奶茶爱好者的鼻祖。作为一个南方人的他因为在北方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而寝食不安,一次意外,其首创了在羊奶里加茶叶的饮品,这方子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邺侯祖传》中记载了古时候的王公贵族喝下午茶的情形:“皇孙奉节王煎茶。加酥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日: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这里就说明了煮奶茶的人是奉节王,他往奶茶里加入奶油和花椒,而李泌则在一旁吟诗。

        就像古人饮茶时习惯加盐和香料一样,这也就是说在唐代以前大家都是喝咸奶茶的。

        大概是从明清起,奶茶的口味就偏向于中原地带了。虽然加糖的依然为少数派,但至少也不会做出像扔辣椒这种让今人觉得奇葩的举动。

        考虑到当地大多数人人的口味,陈时最终决定,要做的是南地的醇奶茶。

        做奶茶的第一步,准备茶叶。

        陈时把从家里带来的背包打开,拿出了一小铁罐装的茶叶。茶叶罐上的标签用飘逸的字体写着“松萝茶”。

        根据母亲的笔记,陈时得知安徽休宁有座松萝山,其上长的茶就叫松萝茶。这种茶,叶片厚,叶脉细,嫩度好,条索紧结,色泽有光,冲泡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从明代起,松萝茶就逐渐成为了市场主流,“松萝香气盖龙井”便是古人对它最高的评价。

        母亲留下的铁罐里这些松萝茶实际上已经经历了经过“掐、挪、撒、扇、炒、焙、藏”等数道工序的处理,所以陈时不用做任何处理。他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配套小镊子夹出少许茶叶放置于碗中备用。

        接着,他把昨天放入冰箱的装满牛奶的缸子取出,上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奶皮。这奶皮凝结了牛奶的油脂,充溢着满满的奶香。同样用类似筷子的工具把奶皮挑出来,和茶叶一起放入专门买的小陶锅,再放入专门热豆浆用的小灶中煮开。

        琼胶玉液,雪腴霜腻。黏腻的鲜奶皮混合着清新的茶叶梗在小锅中随着小火的烘焙而上下翻滚,颇有些“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气氛。

        临出锅前,撒上碾碎新鲜花瓣所得的茉莉花汁或者玫瑰花汁,取上层液体过滤几遍,就做成了两种口味的奶茶。不加糖,不加盐,醇厚的奶脂香气搭配或幽香或甜美的花露清香,这就是最好的调味品。这样做出来的奶茶不会让人觉得腻味,也不带牛奶的腥气,喝过只觉清爽,口齿留有余香。

        冷却后依次封装进准备好的塑料罐子里,再贴上对应的标签。一部分放进冰箱,一部分摆在前台的饮料柜上。陈时想得很明白,这种自制奶茶只靠自己的话,走量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价格定的就不低,每天还只在晚上卖。

        手写好新的标签条,贴在菜单空白的地方,陈时把之前蒙上的部分都撕开,露出了原本的菜单。元宵一过,菜单就得恢复原来的模样了,去掉年前算帐的时候统计出的销量不高的菜品,调整后的菜单在总量上减少了不少。陈时倒是很满意,至少在招到新人之前,工作量就不会太大了。

        过了晌午,气温便有些升高。再过几天就是三月份了,天气也逐渐从寒冷往暖春跑。小巷的围墙边有不少从墙内探出头的树,此时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叶子。陈时对树的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只隐约知道是法国梧桐的某类,不在秋天落叶反倒在春天到来之际秃顶也是蛮奇特的。

        清早出门的时候,出租屋楼底下的树丛里有几朵鲜艳的玫瑰花正悄悄地绽开着。骑车的时候,路边也总有粉色的玉兰花调皮地拦住他的路,挡住他的视线。就连刚刚从学校门口经过的时候,还闻到了浓郁的栀子花香,香浓到让人有些头疼的地步。

        而这些,毫不隐讳地倾诉着春天已然来到的事实。

        春困秋乏,陈时打了个哈欠,合眼睡了一会觉。

        午后,好几天没出现的尤羡来了。

        “陈时,快出来。”她看着趴在前台桌子上玩手机的陈时,笑眯眯地招着手。

        可能是因为最近天气变化大,所以她身上披着一件浅色的毛衣外套,里面只穿着一条薄薄的长裙,露出白皙精致的脚踝和干净的白色帆布鞋。

        “你来啦。”陈时倒有些惊喜。

        “给你送个东西。”尤羡把一个白色塑料袋装的盒子递给了陈时,“这是我和我妈自己包的汤圆。有好几种馅料,吃了就知道了。”

        “陈时,元宵节快乐。”她笑语嫣然。有点红彤彤的鼻头小巧可人,巴掌大的小脸两颊略微地鼓起,嘴角上翘出一个很诚挚的角度。明丽的眼眸里倒映着远处湛蓝的天空,近处光秃秃的树杈,还有眼前的陈时。

        “啊,谢谢。元宵节快乐。”陈时很自然地接过袋子,然后关心道,“吃了没?”

        “吃了,”她耸了耸肩,“这几天有些事所以没来上班,年后健身馆正式开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简单说了两句,尤羡就骑上了路边的一辆女士电动车。“我还要给吴音送货呢,”她指了指提手上另一个白色塑料袋,“下次再聊。”

        陈时很有风度地挥了挥手,送走了好朋友。

        回到有些阴冷的厨房,陈时打开了盒子。尤羡总共给了三十余个汤圆,看上去大小一致,浑圆洁白,胖嘟嘟得很可爱。

        就像她一样。陈时笑了一下,打消了自己调侃的念头,明明人家也不胖为什么总觉得像是这个团子一样呢。

        大概是太可爱了吧。

        洗手,烧水。圆滚滚的汤圆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接二连三地跳进滚烫的开水中,有的像种国队一样几乎没有什么水花,有的像香蕉队一样炸鱼似的水花四溅。陈时乐呵呵地下了十来个进去,然后盖上锅盖,等待水再一次烧开。

        烧开,添水,再烧开,再添水。重复几次,确认汤圆已经足够身娇体软了之后,陈时用大漏勺把它们一同捞起,放入装着酒糟的碗中。水一冲,蛋花打着旋儿,像小鱼一般在软乎乎的汤圆间隙里穿梭。

        舀起一勺汤圆,此时被煮过的它已经不像之前冰冻状态那般坚硬了,只剩下略带韧性的皮还在负隅顽抗。一咬,一扯,开了口,里面流淌的芝麻就缓缓到了勺子里。有点烫,但还能忍受。陈时一口把勺子完全包住,细细品味这甜甜的芝麻馅汤圆。

        磨得很细碎的芝麻粒已经完全吃不出颗粒感,不知道是先用搅拌机或着料理机打碎,还是用杵子或者擀面杖敲碎的,总之口感上接近液体。他舌头比较灵,还能吃出点猪油的香味,想来尤羡家有个通晓地道做法的母亲。

        再吃一个,是花生馅的,这个猪油香气就比较浓了,比起芝麻的来说没那么甜,稍微有点腻。下一个却是枣泥的,去掉了皮所以不苦不涩,比前两个都要好吃不少。陈时三两下就干完了一大碗,撑得他有些难受。

        这汤圆和元宵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而汤圆是用糯米烫揉后的湿粉包成的,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柔软细腻。只是糯米粉黏腻难化,吃下去感觉有点黏在喉咙上,堵在食道里,确实算不上舒服。

        不过吃下去的醪糟鸡蛋这时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首先是解腻。南方的汤圆本就以甜为主,肉馅咸馅的极其少见,吃多了脂肪和糖分都容易摄入过量。米酒一冲,这股甜腻感就消了大半。再其次是化食。作为一种热量高的食物,它适合冬天食用,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吃完汤圆,陈时在巷子里来回走了两圈消食。等到三四点的时候,太阳渐渐收敛了光辉,他才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餐。

        因为晚上吃饭的只有陈时自己和易白他们两人,所以他也不打算做太多菜。刚过年,大鱼大肉的吃多了,他打算整点稍微清淡点的。

        这第一道菜,清蒸鲈鱼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鲈鱼、大葱、生姜、泡菜、泡椒、红椒和花椒粒。首先将热心摊主处理好的鲈鱼鱼皮表面反复刮几遍去掉鱼鳞,清洗干净,这样就不会有腥气。

        小心取掉鱼骨,在鱼两侧切十字花刀。接着大葱切段,生姜切片,和花椒粒一起放到装有鲈鱼的盆里进行腌制。再放食盐、鸡精、味精、料酒、蒸鱼豉油、食用油和水,料汁要均匀涂抹到鱼的身体上,腌制20分钟,使其完全入味。

        接下来切彩丝。把大葱、生姜和辣椒都一并切丝,切好的丝要放到水碗里浸泡备用。

        鱼肚子里塞满用花椒面和小米椒拌好的川渝泡菜开水上锅蒸制,蒸的途中不能随意打开锅盖,以防气体渗入。五分钟后,扔掉盘子里的葱段姜片等配料,鱼腹中的调味菜也取出丢弃,撇去盘中多余的料汁,将切好的彩丝撒在鱼身上。

        炒锅烧热油,泼在鱼身上。这个油一定要够热,油热,才能把香味都给炝出来。最后浇上少许蒸鱼豉油,提个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鲈鱼就做好了。

        青红白三丝在鱼身上杂乱分布,鲜艳的色彩仿佛能够挑动人的食欲。泡菜独有的霸道酸气在空气中仍未散绝,直让人口水分泌不停。这道菜属于粤菜系,海鲜菜谱之一,对于蒸制时候的火候和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鱼肉刚熟的时候是最细嫩爽滑的,能使其鲜美完全地呈现出来。汤汁带着豉油的香,吃到嘴里每一口都是享受。


  https://www.msvvu.cc/27389/27389062/128944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