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 第138章 第138章当以己度人

第138章 第138章当以己度人


诚如萧宁所告,  三日后,于军中设审,审的是蒋将军之过。

        为一方将令,手下将士无数,  有功之将士不为天下所知,  只因她是一个女子,  多少人听着甚为认同?

        萧宁从这些天里许多人的反应中看得出来,  对女子的轻视究竟是怎么刻入人的骨子里了!

        同样是上阵杀敌,  出生入死,倒就不值得她们和男人拥有同样论功行赏的机会吗?

        既是论功行赏,自该只认功劳,不问其他!

        可是,没有人做到,  或许更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到。

        萧宁每每想到这一点,  便觉得寝食难安。

        到了审判蒋将军那一日,  萧宁一身铠甲行来,萧颖知萧宁此番行事为何,自然是让扬州内的官吏一道观之,  以正其心。

        “公主殿下。”见萧宁,  众将士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抱拳而对。

        萧宁亦还礼,“众将士下有礼。”

        一身红衣的铠甲,  长发束起,  纵然尚显稚嫩,然萧宁板着一张脸,更叫人脑补萧宁如何指挥千军万马,  杀敌于前。

        萧宁身上威严甚重,更夹杂着血气和杀气,目光如炬,寻常之人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见萧宁之礼,众将士都不由自主地挺直背,感受到萧宁对他们的看重,朝廷对他们的看重。

        “想是诸将士都知道,今日我召集诸位在此为何。”萧宁在这些事情上,从来不喜欢跟人绕弯子,话,该摊开的说,就应该摊开说,尤其这军中将士,纵然都读过书,识过字,并不能代表所有人都读得进。

        同他们说话,须得用最直白的话,说最清楚的事。

        “知道。”萧宁有问,众将士亦齐声答之,认识蒋将军的人,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似是在无声地指出。

        萧宁颔首,“昧功不报,有违朝廷律法,军中纪律,依你们所见,当如何?”

        再得萧宁一问,其实很是让人疑惑的,这既有法规,一切按规矩办事就是了,为何要大费周章来审?

        “公主殿下,蒋将军只是一时糊涂,并不是有意为之。”可是萧宁的话音刚落下,立刻有人着急的为蒋将军求情。

        “一时糊涂吗?可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话,不能是萧宁一个人说,得请所有人一起,各持己见,这才是萧宁今日有意将事情大办的原由。

        不仅仅是军中的人,还有各县令。

        萧宁环视众人,“军中之事,不仅是一人之事,若习成规,自与你们息息相关。若是你们出生入死,杀敌于前,你们愿意自己立下的功劳被昧?被昧下功劳的你们,日后还愿意继续不畏生死杀敌?

        “故,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审理此案,就是让你们来决定,从今以后这军中该是何等模样。”

        一番用意,萧宁于今日说破。把决定权交到他们的手中,想必他们心里也会考虑,他们想要军中他们生存的地方,将来变成什么样。

        是暗无天日,只有一己之私,势大压人?或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萧宁与他们伸手,“你们是军中的将士,这是你们的军营,是你们不畏生死,不畏万难生存之地,除了你们,没有人有资格决定这个地方变成什么样子。”

        若是不能再让他们意动,且让他们牢记于心,他们才是这个军中真正的主人,规矩由他们来定。

        “公主殿下,我不希望将来有一天,我拼死立下功劳,因为任何理由被人掩盖。”将心比心,唯有人自己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知却不一定为之,萧宁就是要这些事变成他们自己的事。

        “我也不愿意。”公平,没有人不向往公平公正,纵然知道那千难万难,可是,他们依然想要拥有。

        若是有人愿意为领着他们奔向这一分公平公正,他们愿意追随。

        越来越多的人考虑之后,都伸出手,表明他们的态度。

        “这是女子,这是一个女子。”眼看声势浩大,都是不满于梁好是女子这一点,随着这一声落下,许多人都收回了刚伸出的手,女人,女人就是她们不值得拥有公平的理由吗?

        萧宁轻轻地笑了,“我记得小时候遇到过一回这样的事。一个身着锦衣的小郎君走在路上,东西突然被人偷了,四周的人很多,可是小郎君直问一旁戏耍,身着粗衣的小郎君,是不是他偷了他的东西。

        “无论身着粗衣的小郎君如何否认,甚至他们已然派人搜了粗衣小郎君的身,并未从那一个小郎君身上搜到任何东西,锦衣小郎君依然认定他的东西是粗衣小郎君偷的。”

        说到这里,萧宁有些哽咽了,半响后才道:“最后,锦衣小郎君的东西是在一旁的同伴手中找到的。

        “可是,锦衣小郎君寻到了属于他的东西,证明了粗衣小郎君的清白,锦衣小郎君却只是狠狠地往粗衣小郎君身上唾了一口,连一声道歉都没有。”

        这样的经历,萧宁亲眼见过,更相信在这其中,定然有不少人亲自经历过。

        “粗衣小郎君无错,可是为何锦衣小郎君却完全不听辩解,甚至在最后证明粗衣小郎君的清白,依然如此怠慢于人?

        “我一直牢牢记住那锦衣小郎君说过的话:卑贱之人,自不该活着。不是你偷了我的东西,你出现在我的面前,就是你的错。”

        萧宁能记得,不过是因为这件事让她看得更清楚,清楚的知道,这个世道究竟有多黑暗。世族对平民的轻视,男人对女人的轻视,异曲同工。

        “你们想要的公平,是区别于贵族,百姓?男人?女人?公平,自是一视同仁,是在律法面前,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人有资格逃脱。错是错,错便该认,不是你的错,便永远不能认。

        “同样,于战场上,你我皆是舍身忘死争来的功劳,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昧下。这不是你们想要的公平?不是你们要的朗朗乾坤?”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萧宁与他们迎视,“今日,因她是女子,有人用女子身份为理由,认定她的功不该上报;来日,就不会有人说,尔等卑贱之人,活着都是错,有何资格要求论功行赏?”

        萧宁说出昔日的见闻,不过是为了告诉他们,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公平是有区别的,那就不是公平。

        “既是论功行赏,便该是不问出身,不问他是男是女,只问他是否实打实的立下此功。立下了,便该论功行赏,任何人用任何理由昧下他们的功劳都是错!”萧宁总结这一句,要的也仅仅是这一句。

        “公主殿下说得对。”将士们闻萧宁一番话,如醍醐灌顶,瞬间所有的迟疑都烟消云散。

        既是于战场上立功,功就是功,错就是错。今日可以用性别作为借口的人,难道来日他就不可以用别的理由,别的办法告诉你,你的功并不是功?你的错,不认也是错!

        军中将士,多出自寻常百姓人家。这一生,他们所遭受最多的便是别人对他们的轻视。

        高高在上的世族,他们的眼里看不到他们这些寻常的百姓,一如萧宁亲眼所见的锦衣郎君和粗衣郎君,叫锦衣郎君见到的粗衣郎君,便已然是错。

        可那是错吗?这个错是谁定下的?他们这些寻常百姓有说不的权利吗?

        没有的。从来没有。

        被压抑太久。并不代表百姓都接受了这样的欺压。

        观大兴朝多少的百姓起义,还有如曹根那样的人,恨不得将天下的世族杀得片甲不留。

        这都证明了在百姓的心中,并不认同这些欺压,也不觉得世族就该如此理所当然的轻视他们,处处压制他们。

        同理,若是身为男人便瞧不上女人,你们能瞧不上女人,在你们男人中,世族是不是也可以因为出身的优越,无视你们?

        理,不是都不懂,只是相比之下,不是切肤之痛,都可以无视之。

        “论功行赏是朝廷定下的规矩,也是军中该有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能用理由抹杀旁人的功劳,蒋将军有错,自该让将军受他该受的惩罚。”提起太多人遭受的不平等,再无人认为,女人有功被人昧下是理所当然。

        错就是错,不因对方的身份而区别对待,这才是他们的初衷。

        蒋将军本来听到有人为他求情,正大喜过望,不想下一刻又听到萧宁一番话,很简单的例子,经历过这种欺压,不公平又得不到申诉的人,内心所受的委屈,痛苦,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同人说。

        甚至更会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又能如何?

        积攒在心中的怨,恨,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会一直积压在心中,等着有一天完全爆发。

        “好,依你们所见,该如何罚?”这算是勉强达成共识,且说说如何罚,才能达到警示天下的目的。

        萧宁如此郑重地询问他们的意见,这更是出人意料,众人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萧宁道:“罚,依其罪而定,军者昧功不报者,数所昧之功,贬之,如何?”

        饶是自己人,萧颖亦不曾从萧宁的口中得知,究竟她欲如何责罚于蒋将军。

        萧宁守口如瓶,旁人想问,难。

        萧颖亦懂得一个道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萧宁该说的自会告诉他们,不该说的不说,恰是萧颖所求。

        可如今闻之萧宁这惩罚,着实叫人惊诧。

        细细一想又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若不是上位者想瞒下旁人的功劳,又怎么会得此惩罚?

        既然为上者不思报国,亦不思爱护手下的将士,连将士的功劳都敢昧下,对这样的人,何必同他客气,自让他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自下往上容易,自上而下,不知叫多少人无法接受。

        “好!公主殿下这个主意好。”叫好同意的人不计其数,都认为这则处罚很好。

        让你昧别人的功劳,昧得越多,你这官降得越快,一但成了普通的将士,是不是更该考虑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你自己不是个好人,轮到旁人对你,也用不着手下留情!

        萧宁相信,这么多的人里,心里阴暗的人不在少数,自来做事不是问心无愧的人,得罪的人多,从云端跌落泥土,再想爬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蒋将军在听到萧宁提议惩罚时,已是面若死灰,如何也想不到萧宁做事如此诛心。

        “公主殿下。”蒋将军轻唤一声,万望萧宁可以手下留情。

        可是萧宁不为所动,摇了摇头道:“当日,你昧下他人之功时,就该想到你要承担什么后果。对你,朝廷委以重任,盼的是你与将士一道守卫天下,爱护你的将士。

        “你为何追随简将军,你又为何能得这诸多将士爱护,不过皆因你视将士如兄弟。既是自家的兄弟,岂可欺人?”

        向萧宁求情,他可曾想过,他做的这些事,在军中造成多大影响?

        若不杀一儆佰,往后这军中会变得何等的乌烟瘴气?

        蒋将军希望萧宁手下留情,却也比谁都清楚,萧宁是断然不可能手下留情。

        梁好作为一个当事人,纵然不被点名,但她在军中立下多少功劳,如今又是何身份,熟悉的人皆心知肚明。

        若说从前认为不计梁好之功可有可无,被萧宁一通洗脑,他们已然明了其中的重要性,断然不再认为梁好之功被昧下一事,可有可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但这一切同他们息息相关,谁又能做到置身事外?

        纵然梁好一直觉得,她是海贼出身,只要能上岸,能好好地做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都没有关系,被萧宁说来,她突然觉得,从来她不讨她该得的赏,便是在纵容恶人行恶。

        世间之公道,若只有一人指出那不是公道,其他人因与己无关,不以为然,恃强凌弱,人之本性也。视若无睹,且无置之不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纵容恶人无底线的伤人害人。

        人不仅要见义勇为,自身若是面对太多的不公平,也该宣之于口。

        “愿军中无不公,愿我大昌将士出生入死,于战场上同敌人殊死搏斗,归于军中,不必勾心斗角,需为自己争功。”萧宁问完蒋将军,见他再无话可说,站上最高处,挥动手臂,呐喊出她心中的渴望。

        这一番话,处处都说到人的心坎上。萧宁不是为自己而争,而是为百姓,为眼前的将士们而争。

        她知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不易,九死一生归来,若是再让他们费尽心思才能得到他们原本该得的功,何其让人心寒。

        萧宁只是为将士们争一个公平,并不想让将士还要为了争一个公平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她的用心,纵然一开始的人并不明白,如今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将士们都不是蠢货,自明了,就萧宁现在的身份,天下都是他们萧家的,若是坐享其成,压根不用这诸多谋划。

        可是,萧宁想为他们将士谋得公平,不想让他们上了战场回来,最后还得同人斗心眼。

        “谢公主!”将士们听懂了,高兴回应萧宁,愿这军中能确如萧宁所说,能再无争权夺权之事。

        萧宁今日来此的目的算是达成,蒋将军被捋到底,贬为普通将士。

        梁好所立之功,细数之,皆上折呈于朝廷。还有其他将士,每一个人萧宁都细问可有遗漏,以确保似梁好之事不再发生。

        军中的将士闻之,在心中对萧宁更多了几分敬佩。

        言出必行,这样的人最是叫人敬佩,心服口服。

        萧宁将此事办妥,亦问起军中将士,与海贼交战时,哪一支兵最善战?

        当着众将士的面问出,萧宁面带笑容,却叫众将士一愣,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才是?

        自夸自卖吧,看得出来,萧宁不是好忽悠的人,要是敢说出不实之言,那不是自讨苦吃?

        “公主殿下,咱们能不回答这个问题  ?”问得十分可怜,带着几分试探,生怕下一刻萧宁说出一个不字!

        萧宁笑了,“虽说战场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于自身亦得自知。我换一个问题,你们这支军队最擅长什么?”

        额,要说萧宁从前领的军队,擅长什么一目了然,远攻,射箭。

        虽说旁的本事不算太差,若说最精通的自是远攻无疑。

        水军,萧宁所知甚少,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希望他们这支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一群将士都答不上来,面面相觑,要说擅长的,他们最什么擅长的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

        这一点让他们意识到不好。

        “公主殿下,这谁家的军队有这所谓的擅长。”总有那不了解内情的人,按以前的逻辑,顺口就答了。

        萧宁低头一笑,“都觉得是?”

        自黑衣玄甲而出的人,自是知道萧宁手中的兵马怎么样的,自是不敢点头。

        其他人就是想当然的点头,完全没有迟疑。

        萧宁的视线落在不点头的人身上,“说说看。”

        啊,头都点得一致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萧宁话里的意思,随萧宁的视线看过去,便可看到自家兄弟们的反应。

        “黑衣玄甲之士,最擅长远攻。”黑衣玄甲,刚离开萧宁不久的人,岂不知萧宁此问何意。

        “那你们说,擅长远攻的黑衣玄甲与其他将士相比,有优势吗?”萧宁单纯问一问,且看看他们如何回答。

        谁敢昧着良心说话了?现在是谁得了天下?

        不正是萧氏带领的黑衣玄甲之士吗?

        事实都摆在眼前,谁要想否认,倒是有脸!

        “自然是有的。虽说我等不擅长水战,适应之后,他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人矢口否认,黑衣玄甲之士,更是比谁都更擅战,打起来,他们一个个且扪心自问,是他们的对手?

        “是以,你们都打算这辈子混日子?在你们看来,你们想当一辈子的小兵,不想成为将军,亦或是号令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洗脑什么的,这是必须的,趁现在萧宁都洗他们脑子到一定的程度了,须得再添一把火。

        额,在自己的将军面前说想当将军,或是大将军,这确定不会惹人不满?

        视线往人的身上瞟,带着几分不确定。

        “不必看,朝中将军无人不盼我大昌能多出能将,能领我将士守卫边境。

        “大昌如今内乱已平,可是扬州外有海贼,梁州有山民,雍州与豫州有胡人,将士守卫家国,终此一生或许都不能卸甲归田。”

        外敌进犯,将士须得守卫边境,生生世世,永无不须将士的一天。

        “可是,若是我朝无能与外敌抗衡之将,我大昌将如何?”萧宁是将最坏的可能告诉他们,亦是希望他们都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不管在任何时候,有剑和无剑,关系一国之存亡。

        “居安思危,这个道理朝廷牢记在心,亦盼你们也能记下。”萧宁轻声说起,叫他们皆肃然起敬。居安思危,萧宁以身作则,提点他们,亦希望他们能够牢记。

        萧宁一看众人面色凝重,看得出来他们都听进去了,再道:“你们是大昌的将军,只要是为大昌好的事,只管放手去做,不管谁对你们做的事提出置疑,我都会相信你们,也会支持你们。”

        无论是朝廷或是军中,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改变。

        只要他们能够知自己的责任,有人为他们指出将来他们走向的方向,纵然一开始还是惘然不知如何行事的人,经过摸索,都会明白的。

        萧宁能为他们做的是,为他们指出一条路,能让他们走下去,不会松懈,也不会后退的路。

        “另外,从前各州县皆设铜匦,如今军中亦设。铜匦之锁,天下最有本事的扒手都开不了,信在其中,必送达于我手。若尔等在军中遭遇不公之事,可状告之。”萧宁不忘记为他们设下一个保障,这同样可以用于军中的铜匦。

        “若以为自身有才者,亦可毛遂自荐。或是对军中的哪些规矩看不惯,想要改的人,都可以提。畅所欲言。

        “想建设一个美好,繁华似锦的王朝,非一人之功,这其中,你们厥功至伟。我希望将来还能跟你们一起,为了这个天下,这个国家,一起去努力。”

        一国一家,哪里是一人可创建改变的,而是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朝廷,军中,百姓,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能得方方面面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创造王朝的繁荣,想这一生再回头看时,定是欢喜无比的。

        “我们可以吗?”身为将士,纵然为国为民守卫边境,可是,他们从来都是叫人瞧不起的那部份。

        若不是走投无路的人,没有哪一个是自愿来当兵的。

        “为何不能。你们为国冲锋陷阵,这天下的安宁,如何能少得了你们?只是,我更希望你们能成为最可爱的人。

        “身穿铠甲时,你们能为国家。为百姓不计个人生死。卸下你们身上的铠甲时,你们同样是大昌的将士,不犯百姓,不伤百姓。百姓以为你们为荣,天下人皆愿意成为将士,成为像你们一样守护大昌的人。”

        萧宁确实希望可以让手中的兵马变成最可爱的人,如同后世一般,提起最可爱的人,莫过于这群不畏艰辛,凡遇危难,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人。

        额,作为兵痞,凡是遇见当兵的,多少人避如毒蛇猛兽,想他们从来看到当兵的也好,衙役的也罢,都是有多远就跑得有多远,恨不得不在人的跟前出现过。

        成为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这听起来虽然有些别扭,也不是不可行。

        想啊想,反正听萧宁说话,他们脑子只能随着萧宁转,且听萧宁细细描绘起,若为将士者能为百姓分忧,救百姓之于危难,百姓岂不爱戴之。

        作为已然在雍州普及,深得百姓拥戴的黑衣玄甲,事隔两年再来扬州,扬州的形势之复杂,比起从前那是过之而无不及。

        既如此,岂能不好好地想想,该如何才能让扬州纵然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像雍州一样,各阶层皆心系大昌,再无异心。

        文臣处有萧颖,这武将就得萧宁自己努力了。

        各知各的事,萧颖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打过仗,这就意味她和将士们之间总存在隔阂,强制让萧颖融入其中,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萧宁就不一样了。在扬州领过兵,且扬州兵马中更有黑衣玄甲在,这都是自己人,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宁游说起他们来,事半功倍的。

        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重要的将士,被萧宁说得好像没有他们,大昌都不成!

        这种感觉,应该怎么形容呢?就是突然觉得这肩上的担子都重了。

        深深地吐一口气,一群人努力地消化萧宁突然灌到他们脑子的说辞。

        萧宁扫过他们,亦知这时候的他们内心有多少挣扎,不过她就是要让他们思考,只有他们自己懂得思考,才能让他们不再得过且过。

        有了追求,就会有动力,便会朝着这份追求不断地前进。

        总的来说,萧宁为他们描绘了很多未来,那都是他们从未想过,他们竟然也可以拥有的未来。

        萧宁更是命人一定不能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扫盲!

        军中若想牢不可破,须得有信仰。具体请参考后世的军队。

        读书识字这一点,在百姓中可能一时无法普及,军中早些年萧宁便已然有所准备,现在不过是将事情落实。

        扬州的水军中,有不少是青州军,还有扬州本地的百姓从军的。

        若想让他们将来能够忠于大昌,而不会轻易背叛,信仰至关重要。

        萧颖其实并不太能明白萧宁为将士们灌输的种种想法,但从未提出不同的意见。

        执掌兵马,她既不通其中诸事,自不该多加点评。

        只这一大早来到军中,直到天黑萧宁才离去。

        处置蒋将军后,最想让扬州官员看到的一幕看完,除了一个萧颖还留下,其他人都各自散去了。

        萧颖跟着萧宁,也是有心要学学。

        不懂,最难得的是能遇上懂的人,若是这个人还愿意教她,是莫大的荣幸。

        萧宁从来不是吝啬的人,教萧颖这事,没有任何问题。

        出了军中,萧颖道:“虽说我知你推行教育是为供养人才,可这军中”

        显然对萧宁竟然在军中也让人多读书这回事,怎么都觉得奇怪,不可思议。

        萧宁微微一笑,“文臣为何看不起武将?”

        “沙场之将士,多是大字不识之余,文人与之交谈,不过是对牛弹琴,非同类者,不可说也。”萧颖亦是从前那看不起武将的人中的一个,论起此事,摇头显得很是无奈。

        “谁规定的武将就得粗俗,大字不识一个?阿爹如是?我如是?”不错,几乎所有人在提起武将的时候都觉得,这就是一群粗俗不堪的人,文臣羞与之为伍。

        亲弟和亲侄女,自然不在粗俗之列,萧颖沉着的道:“你想把武将变得跟文臣一般?”

        萧宁笑道:“有何不可?雍州早年培养出来的将军们,都可以独当一面,而且皆是能文能武。纵然未必做得到才高八斗,至少是能读书写字,奏疏亦是写得极好的。”

        这

        萧颖并不算太注意军中之事,毕竟她和许多世族一样,都不太看得起武将,认为他们不足以引起她的正视。

        “姑母知将士对天下之重,偏又认定了将士不如文臣。我倒是希望将来有一天,武将之中也能出几个治国平天下的不世之才。”加以培养,谁敢说不会有这样的事?

        萧宁有野心,这不是一两天的事,萧颖亦明了萧宁计划得长远,那甚至是萧颖未必能体会的长远。

        不知,便不予评价,且看来日吧。

        于此时,一人小跑过来,直奔萧宁的身边,在萧宁的耳边一番轻语,恰在此时,一人直奔萧颖,显得有些慌乱,“长公主,出事了!”

        萧颖注意到萧宁方才有人同她一阵低语,来人同样显得有些慌乱,可见真是出事了。

        “说。”萧颖吩咐,来报的是一位中年,被萧颖一喝,自不敢怠慢,立刻道:“公主殿下同行而来的人,于教坊聚众淫秽。”

        此话落下,萧颖本能看向萧宁,明显不相信。

        萧宁面上无半点惊讶,显然方才有人来禀,禀的正是此事。

        “竟然闹出这样的事来。”这么大的事,不管是何人,都休想逃脱,萧颖显得很是头疼,自也在考虑,究竟该如何处置才妥当。

        “姑母,我们一道去瞧瞧。”萧宁发出邀请,萧颖拧紧眉头,“你一个未出闺的女郎,如何去得这样的地方。”

        “不去,怎么知道其中的真假。大昌的长公主,公主所至之处,于长公主管辖之界,公主带的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闹出这等败坏门风之事,你我该如何?”萧宁不紧不慢地与萧颖提醒。

        萧颖立刻明了,“这是有人有意为之。”

        萧宁道:“我既放了话,如何不叫人心异动,纵然动不了我,这群四处转悠的郎君小娘子们,真想闹出什么事,一番动作,有何难的?”

        显然有所猜测,可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如何解决问题。

        “此事若是真,不好处置。”萧颖拧紧眉头,饵是萧宁放出去的不假,谁也想不到最后成了对付她和萧宁的棋子,如此反转,如何不叫人心下忐忑。

        萧颖脑子过了无数解决的办法,萧宁丝毫不见着急,“姑母,总得去看看,看过才知道,究竟如何解决。”

        观萧宁不见丝毫慌乱的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压根没出事。

        可萧宁都走在最前头了,萧颖亦明了,再迟疑是没有用的,事,不会因她不去便不传出去,问题存在,必须要解决。

        “若是有不雅之相,你需避之。”萧颖不想吓坏人,跟上萧宁喊一句,让她记牢了,不许犯。

        萧宁眨了眨眼睛道:“姑母,何为不雅之相?”

        怕萧宁看了什么不该看的场面,不如先给萧宁的解释解释,何谓不雅之相。

        作为一个“孩子”,她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尤其是这男人跟女人间的事。

        萧颖面上一僵,怕是从来没有人问过问题能让她有这等反应的。

        “赤身裸体亦或是男女混居?”萧宁眨了眨眼睛,似是在考虑怎么样的场面才符合萧颖所说的不雅!

        这会儿的萧颖,恨不得把萧宁的嘴堵上!

        当然,更想把萧宁脑子乱七八糟的东西也都清扫干净。

        “你是女郎,这样的话不可再说出口。”萧颖急是真急,更考虑一个问题,萧宁这个年纪了,可不能长成将来任人随便糊弄的女郎。

        对,这男人跟女人间的事,也得跟她说说。

        这倒是一个机会。

        萧颖原是不想让萧宁跟着去的,一想到另一桩事,又觉得就应该让萧宁跟着去,“算了,想看只管去看,看了才知道,这些事都算是什么事!”

        萧宁本来是想逗萧颖的,结果倒好,让萧颖似是下定什么决心一般!

        得,别管萧颖打的什么主意,现在还是回城去看看一群少男少女们。究竟是闹出什么事最重要。

        这闹出事的地方,是扬州城内最大的一处教坊。人未见,远远便听到一阵笑声,于二楼处,隐隐可见人在宽衣解带,狂笑不止,不断地追问:“我好看,他好看吗?”

        因闹出的动静太大,楼下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这时候屋里冲出来人,一脸嫌弃地道:“不知廉耻,不知廉耻啊!”

        一番话听来,落在旁人的耳朵里,正是验证了他们看到此情此景的猜想,难以启齿!

        “哦,是有多不知廉耻,我倒是想亲眼看看。”萧宁和萧颖一道行来,第一眼看着那冲出来的中年人,萧颖打招呼道:“燕县令,你为何在此?”


  https://www.msvvu.cc/27528/27528169/159491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