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幼军(加更完成)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应天府的城市建设,虽然看似没有太大的作用,在一个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进行这样的改造,似乎劳民伤财。
但是,不要忘记这是皇权时代,朱瞻基对整个应天府的改造,相当于对大明改造的缩影。
通过这种改造,不仅能够增强官员对他的信心,更能将官员的利益跟自己绑在一起。
一个人活着,固然可以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永远离不开吃喝拉撒睡。
生活的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应天府的改造就是这样一种改变,让所有大臣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对朱瞻基的统治产生依赖性,这样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来反对他。
而且,即使有失意者不满,也不敢让其他人知道,更没有人会去盲从。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要做给朱棣看。
他想在朱棣回大明之前,将应天府的改造形成一定的规模,让朱棣好好看看,选择他监国没有错。
在后世,关于人生的价值,有许多说法。朱瞻基比较认同的就是从生存,安全感,被认同,爱与被爱,理想这五个阶段划分。
他是大明皇太孙,直接跨越了生存阶段。
至于安全感,他这些年的运作,从锻炼身体,到笼络武将,控制经济,研究科技,这个阶段目前也已经达到圆满。
至于爱与被爱,经历了三生三世,他变的格外自私,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需求。
所以,只剩下了被认同感和理想。
这种被认同,除了在乎的人的认同,比如朱棣,比如张氏,更是一种社会认同感。
他改建应天府,同样是寻求一种社会认同感。
关于理想,他的理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也非常艰难。
那就是让华夏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为了这个理想,他能够付出除了生命之外的所有一切。
而且自穿越以来,他没有丝毫犹豫,一直在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着。
哪怕是他现在的父亲,被誉为一代“贤主”的朱高炽,因为阻碍在前面,也被他给挪在了一边。
时间进入了八月,天气渐渐转凉,这一段时间,应天府的老百姓们,终于将话题从新式房子上面,转到了科考上面。
那房子建的再漂亮,你不是在內监或者工部的工厂做工,你就分不到。
而且,这也不是没有代价,想住进这样的房子,必须要把在内城的住房跟朝廷做个交换。
所以,没有这样的条件的百姓,只能期待等内城稍微人少一点,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才有可能住进连茅房都在屋内的新房。
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无数行业的发展。
比如砖瓦行业,比如煤炭业,因为要让人们在家里做饭,柴火灶当然不能再用,要改用煤炉。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如今大明的环境。
在后世,整个华夏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除了道路两边,成片树林只能在偏远地带才有。
但是现在,到处都是没有被砍伐的树林,开发出来的土地比后世要少了许多。
如今是没有环境保护的,而百姓也全部都是用柴火灶,麦秸和稻杆不够用,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树木被砍伐。
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许多不成材的树木都被砍伐,放在那里阴干,然后到了冬季成为了被燃烧的材料。
不过朱瞻基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不可能为了环境保护,就不让老百姓去砍柴,不管什么时候,人们的生存权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现在只能大力推动煤炭的应用,一船船的煤炭被內监的运煤船从鸿基煤矿运了回来,还有淮北,那里也是大明现在最大的煤矿之一。
煤炉被造了出来,蜂窝煤被造了出来,如今大明的许多摊贩,包括饭馆,都已经开始用煤炉来做饭。
不过在农村,大部分百姓还是习惯没事的时候去树林里采枯枝回家做饭。那是免费的,而煤炭再便宜,也是要钱的啊!
城市建设一时半会不会有大的的改变,何况现在还是农忙季节,要等到秋冬之后,百姓的农活干完了,需要服劳役的时候,才是大建设的开始。
工部那边已经在积极筹备各种建筑材料,就等着农忙之后,进行大建设。
而朱瞻基也给工部和內监下达了命令,虽然以前的时候,百姓服劳役还需要自己带粮,但是从今年开始,服劳役要由朝廷提供粮食。
每人每月按照六十斤米,一斤盐,一斤糖,还有十斤面粉的份量发放。
大明现在一点也不缺粮食,光是一个吕宋,现在每年都有两千万石的产量,他们连一半都吃不完。
剩下的粮食,因为难以全部运回来,如今大明的酒商们都直接跑到南洋那里去酿酒,然后直接运酒回来。
当然这些只是普通老百姓喝的酒,真正的好酒,还是用五谷杂粮酿出来的最好。
朱瞻基也大力支持这一举措,并且让內监为这些酒商提供便利和服务。
六月底的时候,朱瞻基终于确定下来了幼军提督的新人选,消息一出,让无数京城的勋贵失望不已。
因为他不是从京城勋贵中挑选的新提督,而是选了他早就青睐的陈懋。
陈懋是大明少数弃文从武的武将,并且功绩彪炳。
靖难之时,陈懋就已经做到了中书舍人,后来其父陈亨决定追随朱棣,他随父一同投靠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
陈亨因伤去世,陈懋率领父亲的旧部,独自御敌于单桥(今河北沧州单桥村)、藁城、西水寨(今河北保定)、东平(今山东泰安)、固镇、小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屡立战功,累升至右军右都督,宁阳伯。
而当时,他才二十一岁,是大明非继承勋爵而获封的最年轻将领。
永乐六年,陈懋佩征西将军印,以总兵官职镇守宁夏。陈懋到宁夏后,使当地号令一新,他善于抚恤降兵。
而且他虽然年轻,却行事公允,那些蒙元贵族也格外信任他。
他镇守宁夏期间,被他招降的蒙元大将多不胜数。
比较出名的就有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丞相昝卜、知院秃赤与其弟司徒、知院伯颜不花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帅众,部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
永乐七年,蒙元降将都连等叛逃,陈懋率众于黑山追擒都连,并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
同年十二月,朱棣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朱瞻基在北征之时就见过这个年轻的宁阳侯,并且对他的印象很好。
但是当时的宁夏局势还非常复杂,他也一直镇守宁夏。朱瞻基不是没人可用,所以只是把他记在心里。
如今北境整军待战,陈懋于六月进京,原本是想借着押运一批新枪的机会到京城来拜见朱瞻基。
但是朱瞻基却将他留了下来,让他担任了这个无数人羡慕不已职位。
一个镇守宁夏的总兵官,跟一个天子亲军的提督,虽然是一样的级别,但是位置的重要性天差地远。
在朱瞻基的授意下,他一边积极了解京城各处情况,一边熟悉部将,为即将归位的新幼军安排营寨。
原本的幼军只有一万两千人,分别驻守下马桥农庄的东部和夹江工业区。
但是现在人多了两倍,光是营寨就要增加四个。
薛禄在的时候,已经选了幕府山,玄武湖,栖霞山,方山这四处建设新营寨,六处营寨刚好将应天府包围了起来。
不过一直到了七月,这些营寨才全部建成。
八月初六,朱瞻基到应天府南的牛首山脚下巡视幼军训练,亲眼目睹应天府的学子多了不少。
如今的百姓,也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秋闱这个大明普通百姓鲤鱼跳龙门的盛事上。
城里多了不少学子,这在朱瞻基的意料之中。这还是秋闱举人试,只有应天府一地学子。
要是到了明年春闱,全大明的举人都来了应天府,那个时候,学子的数量会更加惊人。
应天府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巨大,让几年没有进过应天府的学子都目瞪口呆,有应天府百姓宣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朱瞻基的功劳。
所以朱瞻基的马车所经之处,不管有没有看见朱瞻基的身影,都能看到不少学子认真地躬身行礼。
大部分时候,朱瞻基都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如今的应天府老百姓对他可是崇拜的很,不管他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遇到老百姓行礼,甚至是跪下磕头的大礼。
只有少数时候,没有心事,朱瞻基偶尔也会自我嘚瑟一会儿。不管怎么说,能得到百姓的真心爱戴,就已经代表了他被社会的认同。
牛首山位于应天府的西南,是大明操兵基地。凡是京卫,一般都是在这里进行训练,然后才会被安排到各卫。
朱瞻基的幼军在去欧洲的时候,留下了大半,只有六千人随他回来。这六千人是组建新兵的基础,不能妄动。
上个月的时候,薛禄带走了新训练的六千人,其中就有一千是老兵。
老兵大多会担任伍长,以此带动新兵,尽快进入状态。
他这次的幼军补充总兵力是三万五千人,其中包括三万两千作战部队,另有三千后勤装备部队。
从春节之后,新军就陆陆续续进行了培训,大明也有专门的新兵培训机构,并且同时隶属不同的部门。
一方面属于兵部,由兵部负责补给,训练器材,供应伙食。
一方面属于南京守备府,目前南京守备由王景弘担任。在原本的历史中,郑和担任过一段时间这个职位,不过他现在担任了海军总监,所以才有了王景弘的上位。
守备府节制整个京卫系统,有管理权,并且代皇上发号施令,但没有领兵权。
而领兵权隶属五军都督府的中军都督府,基本上由勋贵阶层的公侯伯爵统率。
但是这些勋贵平日是没有调兵权的,他们能管的,只有自己的亲兵。
新兵训练营是常设机构,成国公朱勇担任守备,西宁侯宋琥和襄城伯季隆、驸马都尉沐昕同任南京操兵副守备。
虽然如今这个时代与后世的科技发展不能相比,但是在权力制约上,并不比后世落后。
朱瞻基抵达的时候,校场旌旗招展。两万四千已经训练完毕的幼军士兵,五千老兵,组成了十个巨大的方阵,一个个不动如山地站在炎热的太阳下。
在这个场合,即便是那些与朱瞻基关系亲近的勋贵,也是一脸严肃,不敢有丝毫轻率。
朱瞻基今日也是一身紧身打扮,浑身上下没有平时的装饰,只有一条牛皮腰带系在腰间,上面挂了一把百炼横刀。
明黄的龙袍显示出他的身份,更衬托出了他强壮的身体。
当他龙行虎步,一步步稳重地走上校阅台,随着鼓乐声响起,将近三万士兵纷纷单膝跪拜,齐身行起击胸礼。
整齐的鼓点同时指挥着他们的动作,然后齐声大喊:“扬我华夏,驱逐鞑虏,铁血幼军,匡扶大明。”
这个口号原本是羽林卫学的口号,不过,既然连幼军的名号都给了新幼军,这个口号也随之转给了这支新军。
朱瞻基大手一挥,高声道:“想要荣华富贵,就要拿命来拼!贪生怕死,莫入我门!”
今日朱瞻基的身边跟着将近两百个内侍,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担任朱瞻基的传声筒,将他的话高声传递到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这幼军可是朱瞻基的私兵,也是他除了羽林卫之外,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所以,面对这些士兵,他用的是更亲近一点语气。
作为一个监国太孙,一个未来的皇帝,能承认他们入门,就是无上的荣耀。
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说,这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众人跟着鼓点,齐声又喊:“入殿下门,做殿下人。生为殿下,死为殿下。”
朱瞻基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平身!”
接下来的时间,朱瞻基开始一一授职。
从提督陈懋开始,另有四个指挥使,除了已经调到北明山的一部。剩下的十个守备,三十个千总的军装,军刀,都是他亲自授予。
这是他的亲军,哪怕是一个千总,也要比其他军队的守备更加值得笼络。
今日由李亮一一宣号,原本觉得很荣耀的事,到了他亲自体会,才知道这滋味一点也不好受。
连续宣读了一个时辰的任命,他的嗓子到最后都哑了。
而这三万将士,在各级指挥官员正式任命之后,立即被分成不同的阵营,由各自的指挥使带领,返回营寨。
朱瞻基给了他们五日的时间,五日之后,将会到各营寨进行巡阅,检验训练效果。
一直到将近三万人依次出了操兵营寨,朱瞻基这才从校阅台上下来。
“殿下,你难得出城。这牛首山虽然地势偏僻,却别有一番自然风韵。这里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
朱瞻基本来大有兴趣,但是听到什么佛教牛头禅宗,就没有了兴趣。
他今天要是去了,不知道那些和尚又会嘚瑟成什么样子呢。
他打断了朱勇的话说道:“游山玩水孤就不去了,今日出门之时,刘承徽就动了胎气,怕是现在已经生了……”
朱勇这个时候嬉皮笑脸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这个是第十八个了吧?殿下英明神武,这方面也比其他人强一些。”
朱瞻基忍不住笑骂道:“你要是有我这么多女人,恐怕比我还生的多。”
提到这个朱能也忍不住有些得意,他虽然只有一妻四妾,但是却有十六个子女都长大成人。
虽然跟朱瞻基不能比,但是跟一般人比起来,这已经很厉害了。
朱瞻基出海之时,怀孕的就超过二十个,但是等他回来之后,长到三岁的,只有十四个。
回来之后,马欣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另外两个跟着一起出海的奉仪,也分别给他生了一子一女。
刘承徽身怀医术,也早有准备,虽然在苏伊士的时候就开始戒了药,但是一直等到回来到了印度,才让自己怀孕。
所以她的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出生。
也不能说最后一个,因为朱瞻基回来之后,后宫又屡传喜讯,如今胡良娣,孙娴她们,又都怀上了。
老婆多了,孩子自然也就多了。对于现在生下来的孩子,朱瞻基并没有太多的开心,已经习惯了。
他虽然已经算是个负责的父亲了,但是现在十四个孩子里面,经常都还容易搞混。
孩子们虽然知道他这个父亲是最亲近的人,但是跟他总有些疏远。
特别是男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怕他,反倒是女孩,跟他更亲近一些。
见朱瞻基无心游玩,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失望的。
他们都不是边军,外地为官,想见朱瞻基一面都难,谁家过个红白喜事,朱瞻基有空都会出现,并不难见。
准备了一番,又摆出了太孙仪仗,朱瞻基坐上了马车,返回皇宫。
朱能,宋琥,还有陈懋,都被朱瞻基喊上了马车。
坐进了车内,朱瞻基将系在大腿上的枪套取了下来,放在了手边。现在天气还很热,在腿上吊着一个枪套,并不舒服。
这把手枪已经被朱瞻基调整的非常精准,虽然握把是全金属的,握着有些硌手,但是习惯了也是一样。
他现在没有做第二把的计划,要不然,下一把的握把一定要留出两边镶嵌木片的地方。这要是冬天拿在手里,更加不舒服了。
陈懋看了看这纯牛皮制成的枪套,问道:“殿下,这就是全应天府流传的手铳?可以百米取人性命?”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正是,百米有些夸张,因为枪管太短,有效射程也就四五十米吧。”
长枪的威力许多人都已经见识到了,但是朱瞻基这把短枪,众人都是只有耳闻,没有亲眼见过。
朱能就有些好奇地说道:“殿下,可否让臣等见识一下?”
朱瞻基自无不可,打开枪套取出了手枪,将弹匣取下,把这支在他们眼里像艺术品的手枪递给了他们。
他们三个人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番,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恐怕心里都在好奇就这样一个铁疙瘩,如何能有那么大的威力。
陈懋眼睛盯着朱瞻基手里的子弹,仔细看了一会儿问道:“殿下,火铳的原理臣倒明白一些,现在的这把手铳,连点火都不用了,是何道理?”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道理我是不会说的,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们看看威力。”
打开了马车的窗子,朱瞻基看了看外面,从陈懋的手里拿回了手枪,将弹匣装了进去,打开了保险。
以这个时代的人的惯性思维,重视成果,轻视过程。在他们看来,可能这把枪很重要,但是对朱瞻基来说,制造这把枪和子弹的工艺和原理,更加重要。
这把枪就是给力他们,最多子弹打完,就变成了废物,只能砸人了。
但要是知道了制造子弹的工艺,那才是真正的威胁。
等了一会儿,没有见到什么值得开枪的目标,朱瞻基将车厢壁上凹槽里装的苹果拿了一个,递给了外面的李亮。
“老样子,给我用力向上抛。”
李亮接过了苹果,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向前跑了几步,大声喊道:“殿下,奴婢要抛了。”
马车快要经过李亮的时候,他微微下蹲,手掌向上,将手里的苹果使劲抛了上去。
朱瞻基手中的枪也迅速伸了出去,等到苹果在半空中上升力将尽,快要下落的时候,朱瞻基开枪了。
一声巨响让三人都吓了一跳,反倒是其他人,包括拉车的马,都没有丝毫受惊。
李亮捡了几片苹果的碎屑,回到了马车上,笑着说道:“殿下,这苹果就赏给奴婢吧。”
朱瞻基笑了笑,他哪里是缺苹果吃,只是卖乖讨好而已。
陈懋忍不住问道:“殿下,既然有如此利器,不受风雨影响,为何不装备军中?”
朱瞻基笑问:“现在我大明的火枪,难道不是利器了吗?”
https://www.msvvu.cc/28003/28003262/4299648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