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关羽和赵云的登坛盟誓仪式,做得非常扎实。
不但让河南尹百姓见识了各路诸侯、包括一位前宗正的使者,认可刘备代管玉玺的权力。还在盟誓仪式上巧妙捧哏,把玉玺的发现经过、契机,全部明明白白说清楚。
让军民知道刘备军是因为“掩埋被董卓发掘的皇陵、收敛百姓与宫人死者的尸首火葬、治理灾后瘟疫”,这才天命所归天佑仁善,在收尸治疫的过程中拿到的。
来听故事观礼的数万军民,还人人领到了三天的粥食充饥,让他们可以渡过眼前这阵子难关。
反正缑氏县的存粮还有一些,雒阳官仓里也有杨懿留下来的,关羽赵云走的时候也带不走,剩下都归朱儁那点可怜的兵马吃用,稍微舍粥施恩百姓也施得起。
用不了多久,随着这些百姓逃荒流亡,刘备上洛时“与民秋毫无犯,还帮收殓”的事迹,就能越传越远。
甚至谨慎如赵云,都因为出发之前被李素带坏了,喊出了几句简单通俗易懂的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一时传唱甚广,看了典礼拿了舍粥的流民都学会了怎么唱,唱得因粮于敌的孙坚都有点惭愧了。
虽然真相是:雒阳没东西可抢了,空房子也够住,所以犯不着枉做恶人。
没东西拿,总要把“昨晚好事留名”的宣传工作发挥到极致,这比玉玺还值钱得多。
忙完这一切,大约也到三月中旬了,关羽、赵云就拔营起兵回蜀中。来的时候八千兵力,回程只剩六千多人,这么多硬仗打下来,损失肯定是不小的。
不过因为是跟西凉军打,缴获也不少,来的时候八千人只有三千人有马,回去时六千多人每人都有马,铠甲也升级了一批。
部队人人有马,行程也快了一些,离开雒阳南下三天,就回到南阳郡境内的出发地鲁阳。然后问袁术要了十几天粮草、袁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了,三月下旬,部队到了襄阳,就开始分道。
关羽让徐晃带着汉中太守的本部兵马,三千多人,走上庸道、沿汉水溯流而上,回南郑驻防。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关羽带了玉玺,他本人必须亲自回成都跟刘备交代情况、听取指示。
但他的部队犯不着兜那么大一个圈子,就交给徐晃。而周泰、甘宁都是擅长水战的南方将领,后续或许平定南中还有用武之地,就跟着先回成都。
上庸道经过李素指点、屯田设置装卸点、船闸、分段航运,如今已经可以顺利在武当县(后世十堰)以上河段通航了。
这两年里,汉水上官军新建造的大小船只足有两三百艘。就是运输成本和人力耗费还比较高,好几处要大量民夫扛货通过落差较大无法过船的地方,所以才需要那么多船。
徐晃带着部队经过时,看到武当县与上庸县之间那好几片总面积达数百万汉亩的沼泽区,经过两年的整治,居然都已经变成了肥沃的芋头田。
样子就跟后世崇明岛那种冲积淤滩堆出来的芋头田一样,淤泥田只高出水面数寸,方方整整每块大约两三亩大小,淤田与淤田之间是挖深的河沟,可以直接让汉水缓流冲刷。
种地的时候百姓都是乘着小木船穿梭于田块间的河道,拿着跟船桨一样长的大木杓从河里尧水往芋苗上泼,灌溉也极为方便。
徐晃也是第一次逆流经过这里,他原先也见过百姓种植芋头,但都是在坡地上种的,灌溉很费力。汉末根本没有这种直接把沼泽地堆肥沃老淤泥种的,所以收成根本不能相比。
后世的红芋亩产大约有三千多斤,喜水易种的白芋只有一千五百斤左右,是比较传统的品种。
汉末没有那么多选种育种,基本上都是白芋,但别人在坡地上种也就两三百斤每亩的收成,或者说五百汉斤。李素用淤泥和强灌溉,竟能种出七八百斤、折合一千五汉斤的芋头,虽然比后世的产量依然低了一半,却已经是同时代坡地芋头的三倍!
“《农政要术》所载竟然真有如此奇效,将来要是主公占了荆州,南郡周边的云梦泽故地有比这儿广大十倍的沼泽。要是也能治理淤田,何愁百姓不能丰足,军粮不能余饶。”
看着一路上高壮的芋头苗,以及这两年明显增长的上庸人口,徐晃内心感慨万千。他暗忖:将来要是真对荆州动手,哪怕直接从汉中顺流而下,直插襄阳、南阳,都不怕军粮不足了。
当然这些也就随便瞎想想,现在无论是刘表还是袁术,都还是盟友呢。
……
离开根据地一年的徐晃,都能为根据地的变化而如此感慨,关羽跟着赵云继续南下、走宜都郡回成都平原,一路上的惊喜发现就更多了。
三月二十在襄阳分道后,他们在二十六日快马抵达夷陵,然后在夷陵登船,中间几次水陆换乘,四月上旬抵达永安(白帝城已经被刘备改名了)、中旬抵达江州、月底回到成都。
关羽、赵云回程的时候,天下诸侯也没闲着,风起云涌颇为剧烈。
毕竟二月份桥瑁死后,就好像潘多拉的魔盒被一下子打开了,关羽、孙坚还在讨董,张邈、袁绍、公孙瓒等阵营就如期开始擦枪走火了。
毕竟袁绍在威逼韩馥让位的过程中,就利用了公孙瓒,公孙瓒这种暴脾气怎么可能忍得了?他就一直等动手的借口。
很快远在关西的董卓就暗地里推了一把,帮公孙瓒弄了借口。
董卓在得知雒阳被烧、但玉玺被关羽刘备得到后,倒是大发雷霆发泄了一通,淫杀了几个宫女泄愤,但发泄过了也就忍了,懒得再去确认“雒阳到底烧得有多彻底”,对于朱儁拒收残破的河南尹自立他也无所谓,就当朱儁帮他挡住关东诸侯吧。
但董卓给袁绍和公孙瓒找开战借口的事儿却是丝毫不闲着,所以他刁毒地放出了被扣在朝廷的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让刘和回去联络刘虞,委托刘虞代管“青冀幽并兖徐六州诸军事”。
这里必须提一句,董卓凭什么能以汉献帝的名义给刘虞那么大封赏——这是因为韩馥滚蛋之前,韩馥被袁绍怂恿推到前台,谋划过一次“拥立刘虞为帝,以避免听命于落在董卓手中的汉献帝的局面”,但刘虞拒绝了。这个倡议是今年元月提出的,韩馥提完后一个多月就滚蛋了。
而刘虞不但拒绝,他还特地派了使者秘密潜去长安表明心迹,表示自己绝不为帝。(历史上刘虞派的使者是田畴和鲜于辅。但现在田畴被李素挖给辽东糜竺了,鲜于辅因为讨张举的时候勾结乌桓被杀了,所以刘虞只能另选使者)
所以,董卓以皇帝名义允许刘虞统领东方六州是很合理的,是对刘虞“忠于朝廷”的一种嘉奖,也是在给刘虞部下的主力武将公孙瓒制造南下接管袁绍地盘的借口,而且还把袁绍定了“图谋另立”的罪名,好让公孙瓒更名正言顺讨伐袁绍。
可惜的是,虽然最终袁绍和公孙瓒还是开干了,但过程却不是像董卓和李儒设想的那样——刘和根本没能回到幽州,他刚走出河南尹,就在南阳和豫州交界处被袁术发现并且扣留了。
袁术直接要求刘和代表刘虞跟他联合,一起对付袁绍,而且还列举了袁绍跟他互表豫州刺史等官职抢地盘的罪名,说袁绍是破坏讨董大业搞内讧——还别说,袁术虽然狭隘,但他这一状告得也还算对。
因为自从原先的豫州刺史孔伷(也是讨董诸侯)去年病逝后,这几个月豫州一直没有刺史。但豫州那些有资格竞争刺史职务的太守们,大多都是袁术的人。
包括这次支持孙坚讨董、吸引华雄、胡轸、吕布火力而被烹杀在毕圭苑的颍川太守李旻等人,袁术军还是颇出了几个为讨董大业牺牲的义士的,结果袁绍手捞那么远。
把这些牺牲义士空出来的缺表上自己的人,这确实是袁绍更不地道。也难怪跟李旻一起配合讨董的孙坚,听说袁绍插手颍川等豫州各郡人事后,非常愤慨,代替牺牲的李旻讨回公道,猛攻袁绍表的豫州刺史周昕。
刘虞的儿子刘和也不懂太多,他或许是觉得“既然皇帝让我父亲代管六州事务,那么冀州的袁绍也该归他管,袁绍做事不对就该讨伐”,总而言之,刘和阴差阳错就是给刘虞带去了一个对袁绍不利的旨意。
旨意本来只有一两分,但到了公孙瓒手上,简直是大喜过望,一两分都要按十分来大搞事情。公孙瓒先派了弟弟公孙越千里迢迢去豫州战场帮孙坚一起打周昕。
这一次公孙越倒是没有如历史上那样被小概率事件射死,但既然公孙瓒要借题发挥,弟弟死不死其实不重要,他很快就对袁绍的冀州发动了袭击。
刘岱杀桥瑁虽然也是内讧,好歹还是官场斗争的形式。袁绍公孙瓒这一火并,总算是让讨董诸侯内部的热战开启了。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公孙瓒,因为在当初平张举张纯时捞到的好处不够多,有至少一两万精兵被刘备分走了。而且刘关张本人如今也不在公孙瓒帐下助战,公孙瓒都少了刘备这么一个强大的“别部司马”。所以公孙瓒对袁绍的攻势倒不是很犀利,袁绍甚至不需要麹义就能勉强顶住。
因为刘备的缺失,关东战场上那些历史上本该被刘备相助的军阀,比如眼下的公孙瓒、未来得陶谦,显然都开始被这种不利的蝴蝶效应所反噬,他们的强势期必然会更短,而衰亡则恐怕会加速。
……
“大哥!三弟!”
“二弟!”
“二哥!想死俺了!”
随着关羽回到成都,确切地说,是带着玉玺、以及外部诸侯自相残杀混战的消息,回到成都,刘备张飞也是甚觉亲切。
关羽郑重拱手:“大哥,这是雒阳南宫所得的传国玉玺,我与子龙,跟朱公伟、孙文台、刘景升他们盟誓了,由您代为保管,等天子不被贼臣挟持,再归还朝廷。还请大哥恕我事急从权,代您答应了盟誓……”
刘备拍拍关羽肩膀:“是何言哉!我若亲自在,也定当如此盟誓,云长真知我心哉!”
——
PS:因为有蝴蝶效应,诸侯之间火并会加速,我偶尔必须根据时间线穿插快速交代一下,尽量不水尽量简化。
https://www.msvvu.cc/29/29705/6034086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