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明末一家人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备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备


赵福祥说的有些危言耸听,陈名夏对他说的基本上是半信半疑。陈名夏知道四镇互相有些矛盾,但有史可法在,在加上有清军这个共同的敌人,应该没什么问题。

        赵福祥看陈名夏的神情就知道他不信,不过没啥关系,南明未来碰到的事情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如果不是赵福祥知道历史进程,也绝对不会相信驻扎数十万军队的重镇扬州,在一天的时间就被攻破,被朝廷依为干城的四镇,不是投降就是死于内斗,这种结果确实有些出人意外。

        赵福祥喝了口酒,笑道:「二哥,其实四镇的矛盾到还其次,真正是朝廷心腹大患的是左良玉,这家伙占了武昌,听说收拢了上百万的军队,如果他想起些幺蛾子,这才是大事!」

        与亲近马士英的江北四镇不同,占据湖广的左良玉后台老板却是东林党。左良玉虽然是辽东人,但真正发迹却是在关内。当年侯恂被朝廷派到河南与流寇打仗,是侯恂从行伍中发现了左良玉,一直提拔他,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就成了总兵。

        历史上记载左良玉长的眉清目秀,侯恂接见他时都是内室单独接见,同时相谈甚欢。明代民风开放,很多知识分子都有断袖之好,东林党作为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岂能逆潮流而动?所以民间传闻左良玉能在几年的时间里当上总兵,完全就是卖屁*股得来的,当然这是野史上记载的,正史上可没有这些腌臜的事情。

        有了东林党的庇护,左良玉算是搭上了顺风车,在剿匪的时候左良玉碰到过很多次险情,不过都是朝中东林党为他一一化解,崇祯十七年三月,在皇帝上吊的前夕,朝廷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剿灭流寇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至此左良玉算是明末武将封爵的第一人了,不过正因为朝廷对他优厚,这时还是总兵的江北四镇一直看不上他,认为左良玉的上位纯靠卖屁*股。

        左良玉卖没卖屁*股另说,这家伙确实有些能力,在占据武昌后,左良玉伺机收复了湖北西部的荆州、德安、承天,同时与在江西的湖广巡抚何腾蛟以及总督袁继咸处的很不错,这样左良玉算是在武昌站稳了脚跟。

        左良玉在武昌收拢朝廷败兵,在加上到处抓壮丁,组织起八十万的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其中最有战斗力的老营被他编成前五营,是他的绝对主力。这时正好南都那些大臣拥立朱由崧登基当皇帝,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原本以为自己应该是首功,但那想到朝廷先封赏了江北四镇,他们四个不止封了爵位,还让他们在驻地有征税任免官吏的权利,这就让左良玉眼红了。

        左良玉试图也上书为自己争取一下,但这时候朝政把持在马士英手中,兵部尚书还是阮大铖,你东林党的人岂能得了好处?所以朝廷只是给了左良玉的爵位提了一级,成了侯爵,但关键的征税权与官员任免权并没有给他。

        这时候的左良玉心中是不满的,他也想过带领大军顺江而下讨个说法,但这时候形势对他不利,所以左良玉还是忍下来了。

        陈名夏虽然是东林党,但他从北方回来一直赋闲在家,虽然知道左良玉是东林党的外援,但朝中的具体情况他是不知道的,现在听赵福祥将这种密辛说了出来,陈名夏不可思议的问道:「三弟,这些你都是听谁说的?」

        赵福祥自然不能说自己从历史书上看的,只好扯谎道:「二哥,这都是小弟在广府听宋知府说的!」

        陈名夏点了点头,他知道宋应升与东林党人关系不错,大概是听他们说的,不过这种消息连在广东当知府的宋应升都知道了,难道南都朝廷上就没有流传吗?

        「三弟,如果宋应升知道这件事,为何愚兄在家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还有朝堂诸公难道就眼看着左良玉坐大,一点问题都不解决吗?」

        赵福祥嘿嘿笑道:「二哥,为啥要解决呢?留着左良玉这把刀吓唬马士英不好吗?还有二哥真是高看朝中诸公了,那帮人现在被马士英收拾的够呛,那里有空管这些事情,估计现在一个个都自身难保。不过估计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有人提到左良玉这支强援了,甚至派出人去联系左良玉搞个清君侧也说不定啊!」

        陈名夏听赵福祥说完大点其头,他就是东林党,自然深知那些大人物都是什么货色,如果马士英压迫的紧了,肯定有人要提出引左良玉进京的话题来,到时候左良玉带着军队沿江而下,事情变成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陈名夏这时候还是个低级官员,远没有后来那种精于算计的政治觉悟,他与赵福祥可高看了朝中那些东林党,就在他们二人喝酒聊天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南都金川门水关码头,身负重要使命的侯方域,也就是左良玉恩主侯恂的儿子,已经坐船去了武昌。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希望左良玉带兵东进清君侧!

        陈名夏没想到这个不读书的死胖子竟然对局势有这等研究,接着问道:「三弟,如果按照你的分析,这天下局势未来会怎么样呢?」

        赵福祥叹了口气说道:「二哥,不是小弟说丧气话,现在南都朝廷外有强敌环伺,内部诸公互相攻伐,甚至达到引外兵入京的地步,我看啊。。这天下要完!」

        陈名夏也叹了口气问道:「三弟,如果真是如此,你有什么打算?」

        「二哥,现在虽然是天下大乱的时代,但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既然南都守不住了,何不咱们自己建一方势力,到时候立足于琼州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皇帝是中兴之主,咱们可以辅佐他北伐中原建立定鼎之功!如果皇帝不可为,咱们手中有兵,也可以与得天下者谈个好条件,当个富家翁足以!」

        赵福祥说出这番话,基本上已经是赤裸裸的宣誓要造反了,如果陈名夏换上张文明,肯定站起来痛骂赵福祥,然后大义灭亲的将赵福祥举报至官府。

        可是换上了陈名夏就不同了,陈名夏这家伙可是出名的机会主义者,历史上这家伙困在北*京没跑出来,李自成进城后马上改换门庭成了大顺的臣子。等满清将李自成打跑后,陈名夏也是第一时间投靠了满清。

        就算在满清朝堂上,陈名夏也是墙头草一样的人物,看多尔衮势大,马上投靠多尔衮,并且提出让多尔衮称帝的主意,从而获得了多尔衮的信任,出任吏部侍郎。

        等多尔衮得病死了,陈名夏第一时间抛弃恩主投靠小皇帝顺治,最为关键的是顺治对陈名夏极为信任,甚至称呼他为老师。如果不是陈名夏脑袋抽风站出来反对剃发令这项国策,顺治是绝对不会杀陈名夏的。

        赵福祥看陈名夏低头沉思,还以为自己说服了这家伙,赵福祥高兴的拉住陈名夏的手说道:「二哥,现在小弟实力弱小,身边缺少文士出谋划策,小弟恳请二哥留在琼州,二哥你看可否?」

        陈名夏考虑了一下,抽离了自己的手后笑道:「三弟,今天哥哥不胜酒力,有些喝多了,今天就这样吧,以后有机会哥哥在来与三弟闲聊!」

        陈名夏起身走了,赵福祥看这家伙不置可否,也不好追着问他同不同意留下帮自己,没办法只好陪着出去,将陈名夏送上了马车。

        赵福祥看着陈名夏远去的马车,心中暗骂:这个家伙真能装逼,吃了自己好几碗鲍鱼花胶,竟然还拿出这副模样,难道真让自己学刘备三顾茅庐吗?等以后自己势力初成,你陈名夏可就得不到这么好的位置了!

        说句实在话,赵福祥是真的看好陈名夏,就像赵福祥说的那样,明末英雄辈出,是一个各种人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

        在明末历史中,有一种人称为定鼎之臣,比如投降满清的洪承畴,还有那个阉党出身、靠卖屁*股上位的冯诠,自然也有这个墙头草陈名夏。

        与会带兵打仗的洪承畴不同,陈名夏的能力都在行政上,历史上在投靠满清后,陈名夏为多尔衮拿出很多稳定地方的建议,比如减免崇祯时期的重税,给那些奴隶自由等等,很好的稳定了北方各省的政局。

        陈名夏的能力与冯诠差不多,都是行政的专才,二人在明朝时就分属不同派别,投靠满清一个成了多尔衮的谋士,一个成了皇帝的亲信,自然这二人斗的不亦乐乎。与冯诠不同的是,陈名夏还有些道德底线,要不也不能让冯诠宁完我等北人抓住机会搞死。

        赵福祥现在看到自己渴望的人才就在面前却得不到,心中十分恼火,暗骂你陈名夏肯定逃不过老子的手掌心!

        其实陈名夏没答应赵福祥倒不是看不起他,而是赵福祥你现在有啥了,除了几个工厂几万名流民,你没有官身,没有军队,就想留住人家探花郎为你卖命,确实有些痴心妄想。不过陈名夏也没将话说死,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琼州这里孤悬海外,就算在大陆上没了去处,赵福祥这里也是一个落脚的地方,所以陈名夏将赵福祥当成了后备,自然还是最没希望的后备。

        为您提供大神有限无敌的《明末一家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备免费阅读.


  https://www.msvvu.cc/33252/33252046/845044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