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三十而丽:离异女王的婚恋战场 > 第 158章 风雪中的男子(6)

第 158章 风雪中的男子(6)


尿尿能去哪?屋里就这么大点的地儿,李俚又不可能开门出去尿。
杨幺幺好久没听过这种哗啦哗啦的声音了,她一激动又废了一沓纸。
李俚尿完,换杨幺幺去上厕所。都折腾完了,俩人终于能好好躺在床上说说话了。
“说说你吧!”刚说了一段自己的杨幺幺恨不得马上找补回来,一点亏都不肯吃。
“我?我有什么好说的?”李俚倒还挺抹不开。
“就说说你为什么一个人跑到雪山底下弄这么一个窝?”杨幺幺饶有兴趣的翻身,手搭在李俚肩上问。
要知道,我们的女神还从来没主动对哪个男的这样过呢。林峰峰没有,就是对伍南也没有。
这时候李俚再不受宠若惊,明白点步就实在说过去了。
“行,就讲讲。你要是觉得无聊,随时打断我啊!”李俚似乎对自己的故事没什么信心,讲之前先打个预防针。
“你说吧,我爱听。”杨幺幺迫不及待的等着。
为什么这么好奇,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在杨幺幺的生命里还没出现这样一个满脸胡子唏嘘的男子吧。一份独有的沧桑感混合着这天地间的冷彻与孤寂,有一番别样的魅力。
“我爸是个生意人,但是是个半路出家的生意人……”李俚倒没怎么留意到杨幺幺的期待,慢慢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原来李俚的父亲以前是个工人,因为打从李俚的爷爷那辈是一个工人。
在上世纪6、70年代的东北地区,工厂是这片土地上最繁忙的存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第一缕晨光照亮开始,工人们便早早涌向工厂大门。
巨大的工厂建筑,矗立在平原之上,散发着浓重的烟雾和金属味道。工厂的大门前蓝色工装和自行车像密密麻麻的一群来来往往,煤炭和原材料被送进工厂,成品则离开工厂。
李俚的爷爷可是八级大工匠,每天出去,就是一家子的希望,更是全家人的骄傲。他是那个车间的指挥者,大师傅!挣的比厂长还多!街坊四邻都特别羡慕他们家。只要遇见必须打声招呼:“老曹,这么早上班啊?”
“啊,今个我们组加班生产,早点过去!”
“今年春节又发不少东西吧?”
“家里花生瓜子吃不了,想着过来那啊!”
这样的对话场景时常可见,赶着李俚的父亲上班时也会沾点老曹的光,车间的同事对他加着几分尊敬,虽然这个小曹的手艺不怎么样,但也是光荣的工人阶级一员。
每天车间一片忙碌,偶尔老曹或小曹也会带小李俚来看看,从而感受到那奔腾年代的魅力。蒸汽摩擦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机器的皮带传动,巨大的风机轰鸣作响,熔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操作机器,有的负责清理设备,有的负责装卸物品。他们戴着头盔、戴着眼镜,努力地工作着,仿佛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从那开始,李俚便立志将来要当一个像爷爷一样出色的工人。尽管爸爸不是那么优秀,但是父子俩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在孩子心里可能父亲就是当工人的天赋差了一点……
当时的东北工厂,可以说是一片汗水和奋斗的海洋。工厂里的机器声、呼喊声、机械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作为一个工人,在那个年月绝对是最值得骄傲的了。
在工厂里,汗水是常有的伴侣。工人们的衣服湿透了,额头上滴下细密的汗珠,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紧张的状态。有时脸上沾满的甚至黑色的汗水,和车间的油泥黏在一起,粘在皮肤上。短暂的停歇只是为了抹去额头的汗水。他们冒着热气腾腾的工作环境,用熟练的动作操作机器,拼尽全力完成每一个生产任务。因为是为国,为家,人的头上顶着一股信念。
下班回家,李俚会抢着接过爸爸和爷爷脱下的衣服,他喜欢闻那股油渍的味道。他认为那才是男人身上该有的味儿。
然而这一切在李俚8岁时戛然而止。那时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场空前的下岗潮,这场潮流席卷了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给成千上万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困惑。
李俚的爷爷也在92年去世了。还好,他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风华绝代的年代,有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一片繁忙和活力为他送行。不过,李俚的父亲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旧有的体制,因为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许多传统工厂面临着无法应对的困境,大量厂区纷纷宣布破产倒闭,无数工人随之走上失业的道路。
下岗潮如同一阵狂风,将许多人的生活吹得支离破碎。老工人们曾经以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劳动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可是面对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他们却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他们成了一群飘零的人,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踏上了找工作的漫漫长路。
李俚的父亲就是这大潮中的一人,但是他是其中最没有包袱的那个人。想法也和别人多少有些不同,对他来说似乎是个机会!
记得刚刚告诉家里他不打算当工人的那天,李俚和妈妈都是一脸的哀容。唯独李俚的父亲,居然自己兴奋喝了半斤小酒。
对于别人,下岗带来了的是失业的痛苦和无助。许多失业工人由于年龄大、技术过时,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在失业的旋涡中挣扎,希望着政府能够给予关怀和援助。一些下岗工人主动求职,改换行业,但面对陌生的事物和新的挑战,他们往往感到局促不安。
但是李俚的父亲却早有预见,下岗没到一个月,自己就张罗起一个小的录像厅,每周去市里九路市场淘一次带子,回来能反复放上一周左右。看旧的录像带他还摆摊再出去卖掉,一来一回一个月能有两三千的收入,还是赶上十一这种大假期,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赚过4220块钱。


  https://www.msvvu.cc/34011/34011766/171715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