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朕真不是穿越者 > 第24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杨万里(九)

第24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杨万里(九)


原来,随着第一批学生的到来,白永安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实行自己的计划。

  虽然楚昭并没有把他和石景润的争论全部听完,但也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白先生的所谓计划,是准备将这个学堂建设成一所类似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机构。

  具体来讲,包括造酒、造纸、印刷、财务会计、审计。等一系列白永安已经熟稔的事务,都会成为这所学堂的教育重点。

  然后,这些领域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会前往白永安的商号和作坊,成为那里的职工。

  这样做,虽然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妥的,毕竟以后事的观点看来,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就业。

  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许多年里,类似的路线一直都是主流,许多职业中专为了解决国家人才的有无问题,不知拼尽了多少气力,甚至有很多因为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反过来让职业中专升级成了高等院校。

  如果就此简单推论过来的话,那么白永安也是在帮助大众解决人才的有无问题。

  而且,他所谓的人才是远远超过于这个时代的,是不但可以让大宋超过邻国,而且还能整体上跃升一大块的稀世奇才。

  可是,楚昭怎么觉得,自己的想法与那位看上去是土著的石景润更加接近呢?

  “陛下,这些学生来到我们中立学堂,图的是以后能够有个出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多半是源自父母的短视无知,但也是我朝制度所致。相比起前庄里的掌柜,我想学生的父母更希望他们成为国家重臣。”

  这是石景润刚才的辩白。

  虽然他还没有将最重要的逻辑关系说出来,甚至在某些理想主义者看来,短视的学生父母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他们这些人顾忌的对象。

  但楚昭却听明白了其中最要紧的一句。

  有这种风气在,是宋朝制度的设计缺失所致。

  他们或许能够无视这些短视的父母,但也能够无视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吗?

  楚昭的父亲楚衍,虽然是一名优秀的数学家,但宋朝以文章取进士,又以进士为主的文官集团统治国家。就算数学学的再好,就算通过了明算科的考试,那些普通的数学学者们,也不可能以进士的身份,成为统治国家的一员。

  他们最多就在司天监里晃荡。

  司天监的官员确实有机会改革宋朝的制度。

  但科举是文官集团的进身之途,又岂会容许他们这群“杂色出身”的官员改来改去。

  总归一句话,倘若想要改变大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凡事不能为考进士服务的学问,在学成之后,多半也会成为政治强人的附庸品。

  因此,楚昭的观点是极其明确的。

  “陛下,此学堂是名曰中立,但实际上却是您的学堂,这里的学生也都是天子门生。你总不至于看到天子门生在毕业之后,只能在那些达官显贵们面前唯唯诺诺,充当着那些店铺的掌柜角色。”

  赵祯笑道:“这当然不忍心他们寒窗苦读之后,却只能落得辛苦半生的结局。”

  “陛下,辛苦半生是多数人的归宿。但倘若他们的辛苦,能为大宋带来更多的东西,那岂不是更好?做一个小小掌柜,虽然能够丰富学堂的财源,但倘若他们成了进士,学堂里的新学问,也将可以随着他们受到更多人的瞩目。何况,大宋的命运终究是掌握在进士手中的,如果您不想这些学生郁郁而终的话,恐怕还是得给他们多留一条出路。”

  这话说的有些不太中听,但赵祯的脸色却只有一瞬间的变化。

  继而他就缓缓的站起身来,转过身去对楚昭感谢道:“楚公子所言极是,欲速则不达,而且仅仅将这些学生,视为  改良大宋的工具,未免也太有失人性。”

  他说完这番话,又转过眼去看白永安的申请,却见那位平时温文尔雅的先生,此刻已经变得愤怒交加。

  而且那种几欲择人而噬的表情里头,竟然还因为孩子几分恼羞成怒的意思。

  赵祯并没有什么察言观色的本领,但他身旁的兰园镇可是此中高手,当时就捏了一把小皇帝的手,试图暗示一下自己的发现。

  但皇帝好像没看懂。

  他茫然地瞥了一眼蓝元振,之后又觉得不妥,又看向了旁边的石景润,最后又转回脸去面对楚昭,问道:“楚公子既然已经为寡人解疑答惑,那么就再次烦劳公子,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课程安排。”

  他说道课程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是无比熟悉的词汇,但却因为身后白永安的存在,竟然不自主的卡顿了一下,这让他心中对白永安的印象又增添了几个别样的标签。

  而楚昭只当他是个土著皇帝,对于穿越者的世界不够了解,所以才会有所卡顿。

  这当然不是什么值得起疑的事情,何况皇帝对她一向客气既然如今有所恳求,那自然没有不答之理。

  “陛下,其实这个什么课程,已经不需要做得更好了。我们只需要找些个老夫子,教教这些孩子们诗词歌赋就可以了。这些是方便他们以后考进士的,而白先生所涉及的哪些,则可以让他们糊口保命。陛下大兴教化,为的多半也只是此二事而已。姑且求仁得仁好了。”

  赵祯抚掌大赞:“那就依楚公子的意思,本学堂自今开始,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学习科举之学与湖口之道。只是这糊口二字听,起来有些不够文雅,说出去有些不太好听啊。”

  蓝元振忽然也笑道:“科举二字,功利色彩也浓了些,不如干脆都重新起名字吧。”

  赵祯点点头,示意蓝元振说的有道理,因问道:“那你觉得,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

  蓝元振一个太监,当然不愿意给自己添麻烦,当下就想着推脱出去启明这种事情,让更有文化的石景润和白永安争取吧。

  但他正准备开口的时候,脑海里却突然灵光乍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旧事。

  忽然,他有些鬼使神差地说道:“既然陛下所求的,不过是科举与糊口二事,而科举又应以中君报国为己念,糊口所来着,又是白先生亲传的,神鬼莫测之大道。不如就干脆将两类课程分别命名为忠君与求实。”

  “好!这名字取的好!”

  赵祯又一次拍手称赞。

  但白永安好像还不太愿意放弃自己的构想,他走上前去,尽量收敛自己的表情,躬身请命道:“陛下仁爱无双,既然愿意为学生们保留一条科举的希望之路,那么也请给学生们充分的自我选择之权,让他们可以在几门求实课程当中,自主选择一样,作为科举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案。”

  这话说的好听,但执行起来却肯定是要走样的,谁能够保证自己一定科举成功,倒出来,不还得是事先就掌握这门求实学问。

  如此以来,他白先生照样不缺人手。

  不过这样也好。

  赵祯已经领会了求仁得仁的道理,何况,这普天之下的亿万生民,哪个不承担着改良大宋的重任?可他们又有几个完成了。

  如此说来,这些孩子们原本就是这条艰苦道路上的使徒,而楚州又为他们争取了一条科举的希望之路,那他们想来就更没有借口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了。

  当然,这样的使命,既然发端于他的皇权,也服务于他的皇权,那么他的皇权就需要庇护好这些孩子们。

  诚如楚昭所说的,这些孩子以后就都是天子门生了。

  天子门生当然应该拥有最好的课程安排。

  就像赵祯的高中生涯一样,既有主科也有副科。

  科举做官是每一个读书识字的人都应该去尝试一下的希望之路,而白永安的实用之学,也可以随着那群做官的孩子进入政权的上层。

  当然,如果孩子们更喜欢实用之学,那些副科当中或许就有一门,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

  至于课程的比例嘛,赵祯觉得也不必太过平均。

  依着白永安的想法,他肯定是希望的5:5对半平分,但这明显是缺少了主副之分,

  不过太过偏重主科的话,那这所学堂就失去了积极进取的意义。

  所以,赵祯就索性另辟蹊径,学着他道听途说来的大学“风俗”,安排了一大堆自习课夹在两类课程之中。

  至于任课老师,会不会按照高中的“风俗”,去把那些自习课变成自己的自留地,那就与他这个皇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兴奋地安排好这一切事务,又调解了石景润与白永安之间的矛盾之后,赵祯终于带着随从们和张美人,悠哉悠哉地踏上了回宫的道路。

  倒是楚昭被他丢在了玉津园里,成为了一名求实课程的授课先生。

  原本她还觉得,白永安和石景润肯定与她一样,只能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但石景润却是写的一手好字,还非得为学生们主持一下书法课。

  这让白永安的脸色又变得阴沉起来。

  

  


  https://www.msvvu.cc/34453/34453494/561934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