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

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


  于是这次常朝,就这么草草结束。

  群臣直到退出了午门,还是感觉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梳理一下这次常朝发生了什么事。

  一,天官大人加了太子太保衔,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耶!

  二,内阁两位老大人升了官,平地升两级,以后还可能多几个同僚,耶!

  三,某项姓小白脸连升六级……呸!

  说的积极正向一点。

  新任天子首次常朝,就异想天开,想要推翻祖制。

  最终在一众心怀正义的老大人们拼死力谏之下,从谏如流的放弃了原本不正确的想法,被群臣拉回了正道。

  在此过程当中,越级提拔了一位外貌出众,能力同样出众的可靠官员项某。

  同时,这次常朝指出了内阁对于国家做出过的重要贡献,认可了内阁对于朝廷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内阁在朝廷当中的体制地位。

  这次常朝当中,再一次实践了君臣议政制度的合理性,增进了朝臣们和新天子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坚定了朝臣们希望圣天子垂拱而治的决心。

  这次常朝,是一次友好的,和平的,多方共赢的,对于朝廷有重要意义的,成功的常朝……个鬼啊!

  但凡是有那么一点政治眼光的官员,都不会看不到,这次常朝绝不简简单单是提拔了几个人那么简单。

  看似是皆大欢喜,但是实际上,说是惊心动魄毫不为过。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内阁!

  一直以来,内阁在朝廷当中的地位,都相当于六部偏下,员额不定。

  若非今上登基之后,将票拟权下放内阁,恐怕地位还要更逊,比诸寺院而已。

  但是天子此举,一下子就将内阁提到了和六部完全等同的位置上。

  内阁大臣俱加六部尚书衔,也就是说,至少在级别上,凡是入阁的大臣,都要有能够充任六部尚书的资历。

  换句话说,天子此举,是给内阁划了一个坎。

  想入内阁,至少要实职侍郎,副都御使级别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

  入阁的门槛提升了,内阁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天子虽然有言,内阁俱为辅臣,但是却指定了所谓的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

  这个理解起来稍微有点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辅臣地位一致,并没有上下级之分,但是却又主次之分。

  而有了主次之分,自然就会形成团体。

  内阁定员六人,也就是六个由实职侍郎迁升的大员。

  哪怕只是挂着尚书的虚衔,没有实职,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也可堪惊人。

  作为首辅的华盖殿大学士,如果真的能够将这股力量整合起来,恐怕目前的七卿格局,就要变成八卿了。

  这可是影响整个朝堂格局的大事,老大人们自然是个个都闻风而动。

  当天晚上,京师各处的酒肆青楼,生意突然就好了起来……

  另一头,乾清宫中。

  朱祁钰也在回想着今日的朝会。

  事实上,他原本并没有想要在这个时候,将内阁的事情提上日程。

  只不过恰逢时机,因缘际会,才顺势而为。

  有之后百年的眼力,朱祁钰对于内阁的作用和危害,有着清醒的认知。

  太祖皇帝废中书,罢宰相,权归六部,实质上是彻底收回了决策权。

  往后百年,虽然文臣很多时候都叫嚣着,某某人赫然真宰相也,但是其实都是夸大其词。

  包括今天朝会上,也是一样。

  要知道,在明以前,宰相最重要,最核心,最标志性的权力,就是代天子决策。

  除了军国大事之外,大多数的事务,只需要宰相商定之后,便可以直接下令执行。

  甚至于在某些紧急时候,军国大事,宰相也是可以直接决策的。

  这是内阁和宰相的本质不同。

  终明一朝,无论是内阁还算六部,都没有决策权。

  所谓事无大小,悉禀圣听。

  按照大明的典制,朝廷上的政务,大到军国大事,小到刑事案件的审核判决结果,都需要呈报皇帝,批准后才可以执行。

  各部的奏疏,都只是建议而已。

  换句话说,只要皇帝怠政,朝廷就会陷入全面瘫痪的状态。

  这也是后来司礼监批红应运而生的原因,但是即便是有司礼监在,还是有许多紧要事务,是司礼监无法决定的。

  便如万历皇帝二十余年不曾临朝,即便有内阁和司礼监,还是导致国家机构近乎处于半停摆的状态。

  将决策权完全收归君上,必然会导致所有的压力就压到皇帝一个人身上。

  毕竟,朝廷所有的政务都仰仗着他老人家来决定呢。

  内阁就是为此而设!

  明以前的宰相讲究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明其实也有这个惯例。

  但是明讲究的是不历州县,不拟六部。

  至于内阁,则没有这个讲究。

  没有地方巡抚的经验,绝无可能在六部当中成为尚书,最高只能做到侍郎,但是却可以入阁。

  原因就在于。

  内阁的作用,并不在于具体处理政务,毕竟票拟并非决策。

  内阁真正的用处,在于调和君上和外朝的矛盾。

  具体的政务处理方案,有从地方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来的尚书把关,出不了大错。

  所以内阁,更多的需要的是八面玲珑,处事周到的权术者,这也是内阁多从翰林中选用的原因。

  既然要调和内外,首先就要跟皇帝亲近,翰林天生便是侍从之臣,在这一点上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其次,朝廷基本上每三年科考一次,选出一甲及部分二甲的进士,大约十到十五人,入翰林院充庶吉士。

  观政三年之后,不合格者直接下放州县,考核合格者授编修,再三年,入部院理政,大多从郎中或者巡按御史做起。

  此番一步步的向上,最终成为六部侍郎之一,这个过程当中,通常不会在一个部门,而会在多个部门当中流转。

  只有每个部门都做的相对出色,才会被简拔入阁,成为正式的阁臣。

  这是一个残酷的筛选过程。

  尤其是被外放到部院之后,他们不仅需要和自己的同辈翰林竞争,还需要和从地方迁升上来的官员竞争。

  相对于这些官员,他们没有地方理政的经验,所以只能不断学习,同时运用自己的策略权术,来取得进步。

  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和外朝建立良好的关系,蓄养声望,拉拢势力。

  一旦其中有一两步走错,那么就会被残酷的淘汰到州县去做理政官,再无入阁机会。

  如此一遍遍的筛选,才能选出真正能够调和内外的内阁大臣,自然个个出众。

  但是这么做有一个巨大的坏处,党争!


  https://www.msvvu.cc/37150/37150570/6391189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