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青山慧风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迅猛发展

第一百二十九章 迅猛发展


  养鸡场很快建起来,第一批肉鸡养出来,在内地销售了,第二批,都交给了山田,这个和谢耀东关系匪浅的岛国人,已经成了一个颇有实力的进出口商人,专门和种花家交易。

  饲料厂的设备,也是山田供给的,除了秋天处理花生秧,还有麦秸秆、玉米秸秆,从源头上断绝焚烧秸秆的陋习。

  即便荣和大部分地方都种了果树,靠河边的这一片,依然可以生产出足够多的秸秆,再说,还可以从临县购买,不怕原材料不足机器开动不起来。

  农牧局派人下来组织当地人搞养殖。

  很多人看上了养鸡,小慧却不能把规模扩大到这种程度,毕竟还有个销售问题,如今,国家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虽然是卖方市场,有多少能卖多少,但买卖转换,那是分分钟就能变化的,她不能冒这么大风险,最好,打开国际市场,签了订单再说。

  如此,养羊养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多种经营,风险就小。

  小慧发现从国外引进的种羊卖得特别贵,一只波尔山羊,两千多,把农民都能吓着了,当下,一只土羊还没有二百块呢,十倍,想养的人都不敢接手。

  小慧通过谢耀东的朋友,从内蒙引进了一批种羊,在当地试验。

  这里距离内蒙不是太远,就是比那边热一些,她觉得应该可以,实在不行,可以和当地的羊杂交。当地羊膻味很重,她就想要纯内蒙羊。

  事实证明小慧的想法是对的,首批一千只内蒙羊长势良好,到了年前,肉羊被贩运到京城,销售一空,养羊户拿到钱,一个个都很开心。

  养殖业在荣和搞得轰轰烈烈,没能养鸡的,家里多少都弄几只羊,唯一缺憾,没有农户大面积养羊,即便农牧局干部推广奶山羊,养的人也不多,不成规模,就没法建奶粉厂,只能用车拉到城里零售,好在市场上奶粉不足,鲜奶卖得也很好,就是太费事,路费贵。

  养羊难以铺开,饲料厂的饲料就不好销售,小慧又看上养兔子,刚好有研究单位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她就和那个研究所联系了一下,首批引入一千五百只兔子。

  研究所排了一个技术员过来指导,农牧局组织了一个养殖培训班,上次没赶上养鸡培训的,这次都跑去报名,首批一百人,分两个班,除了理论课,多数的时候,就是现场教学,用那一千五百只兔子做实验。

  兔子比较好养,繁殖也快,在荣和很快铺开,这下,养羊户和养兔子的,开始争饲料——都去外面薅青草,哪里有那么多青草可以割?再有,养殖规模起来了,养殖户不得不购买饲料。

  小慧那里用花生秧和秸秆做出的饲料供不应求,不得不派人从外县购买秸秆,回来加工。

  刚开始的兔毛,内销到南方一个毛纺织厂,不久,山田找到销路,大量出口,价格也飙涨起来,当地人眼红得不行,养羊的把羊卖了,也开始养兔子。



  兔子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兔子一般在6月龄左右便可适配,一次经常产仔五六只,碰上有的母兔,每胎八到十只,它生的兔子6月以后又可以生兔子,而且,又不是肉兔,是为了产毛,人们也不捕杀,当地繁殖,加上从外面购买种兔,养兔事业扩张非常快,一年时间,规模在五百只的养殖户,县里不下三十家。

  一般长毛兔年平均产毛在4斤左右,个别的7斤多,一斤毛收购价十块钱,一个兔子一年毛收入四十以上,吃的饲料大约十多块,净入二十多,五百只,就是一万多块。

  养鸡户和养兔子的,一下子进入万元户的行列,这年月,一个县,能有十几二十个万元户就不错了,荣和几十户人家,这在省里都出了名。

  别的有这么多万元户的县,要么是大城市郊区,要么就是有矿,这里没资源、土地也不是多么肥沃,能有这成绩,真的是小慧的功劳。

  上面的人眼里,当然是谢长风的功劳。

  五一节召开劳模表彰会,省里安排谢长风给做个报告,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

  当然,没有谢长风这样的干部配合,小慧也不可能发展的顺风顺水,所以,谢长风可以讲的内容,太多了,有养鸡和养兔子的经验,还有养羊没成功的教训,有理论有实例,比某些人空泛喊口号,不知强了多少倍。

  台下参加劳模大会的农村人,也有不老少,他们有人已经致富,有人却还在为脱贫奋斗,不管怎样,都希望自己的村庄乡镇,能像荣和一样,快速发展。

  五一过后,有个县高官找到荣和,希望能复制荣和经验,他最后确定的路线,是养兔子。

  养鸡虽然好,可是没有企业带头,没有青年鸡,没有成鸡收购,不好办,兔子毛可以送到荣和,卖给小慧的公司,反正小慧这里,常年大量收购。

  这都过去一年多了,张大虎终于带着规划来找小慧,他现在已经不是乡长了,而是那个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来,先尝尝我家的苹果,我父亲做事特别较真,技术人员让多施农家肥,他天天出门背个筐捡牛粪,嗨,反正,这果子特别甜。”

  小慧也不客气,接过苹果袋,从里面掏出两个,去厨房洗了一下,返回,给自己和大虎一人一个。

  “村里人收入怎样?”

  “还不错呢,虽然产量还没上去,一亩地都收了四五百呢,我们村土地多,只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过千了,你不知道,村里两个四十岁的老光棍,都准备娶媳妇了呢。”

  “哎呦,这可是好事啊。”

  “可不嘛,全村人都感念你呢。”

  两人说了一会儿家常话,就拉到正题,张大虎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红玲回去给县里报告,说你愿意投资,领导都特别高兴,很快就安排人员去考察、规划,为了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我们弄了一年多,你不会笑话我们笨吧?”

  “我怎么会笑话呢?你们考虑的越是周全,最后投资收益率就越大,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怕我这里并没有增加多少收益,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我也是高兴的,每投资一个项目,看着那些人、地方因为我儿改变,我也会有成就感啊!”

  张大虎笑:“我就知道你是这样的。”

  


  https://www.msvvu.cc/38397/38397924/6233814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