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大小姐的专属学长夏明王淼淼 > 第33章:夏明的书法作品

第33章:夏明的书法作品


陈和在夏明论狂草之妙时,便对夏明另眼相待。

        能说出这种理论,他的字想来不会差到哪里。

        尤其是夏明自己也说了,他曾到京城访名师,现在把他的字留下来,今后必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诚然,陈和也清楚现在字画行业乱象丛生,九成九的所谓大家,都是急功好利,能够安心埋头做学问的,凤毛麟角。

        但作为一个真正的藏家,他所需要的,就是这种凤毛麟角的作品。

        米酒的提议,让陈和心热不已,他看向夏明的目光,也变得急切。

        米酒的一直在暗中观察陈和的神色变化,见他上钩,心中不免得意。

        “陈先生,夏明的字挂在你这儿,你要吗?”米酒笑呵呵地开口,帮陈和寻了一个突破口。

        陈和听到米酒的话,感激之情无以复加。如果不是米酒长的太漂亮,他都想抱着她狠狠地亲上一口,以示感激。

        但他觉得自己如果亲上的话,肯定会被打成猪头。

        “夏先生愿意留一副墨宝吗?”陈和看向夏明,一脸期待地问道。

        黄迪笑哈哈地说道:“陈哥,我师父的字,可是字字千金。你要是想要,可以啊,拿东西换。”

        陈和道:“夏先生愿意留,我这里的字画,只要夏先生看得上,可以随便挑选。”

        “你说的哦!”黄迪先稳住了陈和,又来劝说夏明。

        夏明寻思着自己目前手头拮据,但凡他看中的东西,都不便宜。如果他的字能卖出价钱,也多了一个经济来源。

        “好吧。还请陈先生准备笔墨纸砚。”夏明想了下,又道:“不知陈先生这儿可有不用的闲章?我没来得及治印,你这儿要是有刻刀,也可一并借我用一用。”

        陈和虽有意外,但还是命人到楼下取了三方造型各异的寿山印石,并一套篆刻材料。

        服务员送来这些材料的时候,夏明已经写好了一幅字。

        内容比较简单,是杜甫的《登高》。

        通篇五十六个字,各具形态,一股秋日的肃杀与萧瑟,在字里行间弥漫开,使人观之,亦产生浓浓哀愁。

        陈和是懂字之人,所以他一看这幅字,整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黄迪和米酒都是门外汉,但他们仍然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愁绪,目光久久难以离开。

        “这幅字立意不是很好,我再重写一幅吧。”夏明落了款之后,总觉得不大自在。

        他的字是拿来卖的,这种内容谁会买回去挂在家里啊?

        陈和他们被夏明的话扰乱思绪,纷纷回过神来。

        “夏先生,此书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实在佳作无疑,为何还要再重写呢?”陈和不解地问道。

        夏明讪笑了下,道:“我想着这幅字的内容有些悲观,若是挂在家中,日久天长,主人难免受到影响。不若重新一份,以后谁拿去,也图个好彩。”

        陈和一拍脑袋,他只看作品,倒把内容给忽略了。

        作为商品,立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夏明的这幅作品,挂在家中,时间长了这一家人不抑郁都难。

        如果作品内容是“家和万事兴”之类的,久而久之,这一家也会越来越和谐。

        夏明换了一张纸,提笔写就一首王昌龄的《出塞》,那恢弘的气势,让人心潮澎湃。

        “观此字,如‘飞将军’重现。沙场点兵,纵横万里。好啊!”

        夏明写字的时候,陈和在旁看着,大气都不敢喘。

        那股子气势,让他有种穿越时空,见到了叱咤风云的“飞将军”一般。

        手笔如刀,书卷如战场,捭阖之间,法度从容。

        待夏明落笔,陈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拍手称赞道。

        夏明冲着他笑了下,道:“能够得到陈先生如此称赞,看来我回去能够跟老师交代了。”

        陈和一脸好奇地问道:“夏先生的老师,不知是哪一位前辈高人?”

        夏明略有抱歉地回道:“老师有言在先,不得说出他的名讳,还望陈先生见谅。”

        陈和虽有遗憾,但还是很尊重夏明以及他口中的那位老先生。

        现在市场上,那些叫得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听得到他的声音的,反而都是些肚里空空的花架子;真正沉下心做学问的,根本不会为浮名所动。

        这种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大家!

        米酒对夏明的讳莫如深颇为不屑,撇了撇嘴,道:“故弄玄虚!”

        夏明没有搭理她,因为他看出米酒在针对他。

        这让他联想到昨晚的事,心里寻思着:米酒是不是因为昨天的事在报复我?

        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则闹得满城风雨,他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见夏明只拿了一个平口刻刀,在那一寸大小的寿山石上刻字,陈和看得如痴如醉。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啊!

        不管是对文字的理解,还是对于力量的把控,都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才可以信手拈来。

        夏明的动作非常快,刀口也非常深,连贯性非常好,刻出来的字,比写在纸上还要精彩。

        “夏先生,你这篆刻的手法,也学自那老先生?”陈和问道。

        夏明点点头,道:“对。我那老师,常年浸淫此道,他见我悟性不错,就把他毕生感悟,悉数传我。算起来,我应该是他的关门弟子。”

        陈和没有再说什么,华夏隐士众多,有道是“高手在民间”。这种人你打听太多,只会颠覆你的三观。

        陈和觉得他还是少打听一些,不然的话他会把他屋子里的字画一把火全烧了的。

        夏明刻了三枚印章,一枚普通的名章;一枚闲章,上书“大成若缺”四个字;一枚有感而作,上书“盈昃”二字。

        这二字取自《千字文》,“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他名是“日月”“明”,有“日月盈仄”,才有的“大成若缺”。

        这一组印章刻完,夏明自己非常满意。

        本来他是只想盖在后一幅的《出塞》上,但陈和喜欢《登高》,非要收藏,更愿意拿十幅作品和夏明交换。

        夏明当然不会收他这儿的作品,这些字画在他眼里就是废纸,他要来擦屁、股都觉得脏。

        况且夏明还需要陈和的这个平台帮他卖字呢,现在送他一幅作品与之交好,以后也不愁他不尽心。


  https://www.msvvu.cc/38727/38727479/547119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