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细说红尘 > 第92章 皆至尾声

第92章 皆至尾声


第92章  皆至尾声

        休息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易书元随着纸坊的人一起进入山中竹林。

        这一块山域存在着大量的竹林,数量远胜过山中的其他树木,深入其中就进入了竹子的海洋。

        陈家人同易书元讲了很多细节,包括怎么选竹,怎么砍竹,从哪开始更方便运出去等等。

        易书元听是在听,但显然未必会这么做,他进到竹海之中,心神就已经发散开去。

        整个竹海在此时的易书元这,就好似活了过来,竹枝竹叶随风飘动带起的竹浪就好似是竹海的声音。

        陈家人已经开始在选竹了,而易书元则在稍远处逛着。

        别人只当易先生来踏青,并未多说什么。

        毕竟易书元虽然拿了把柴刀,但那文质彬彬的样子,也不好真让他砍这大竹子。

        易书元闭上眼睛倾听着,听着竹海波浪中的沙沙声,听着竹子摇摆的响动,更感受着山中灵气的流动。

        还有鸟类的鸣叫声,在风中不时响起,似乎天籁各有归处。

        这边!

        易书元睁开眼睛,迈步向着竹林深处走去。

        “易先生,别走太远了,竹林太大,别迷了道”

        那边传来陈老汉的声音,易书元远远应了一声就继续走去。

        不过没过多久,陈平业还是跟了过去,怕易书元出个什么意外不好交代。

        “易先生,您别往深处走了,这次咱们先找道边的,里头的不好运出来。”

        陈平业远远看着易书元的身影,一边快速接近,一边喊着,等他到的时候,却发现易书元已经停下了。

        易书元的眼前有两颗高耸的大竹子,随风摇摆之中隐约能听到空灵的竹响。

        “就是这了!”

        陈平业才刚走过去,就发现易书元已经弯腰对着竹子的底端一柴刀下去。

        “啪”“啪”“啪”“啪”.

        “咔嚓嚓”

        没多少下,一颗高大的竹子已经倒下——

        没过多久,纸坊的人都知道了易书元真不是来郊游的。

        “爹,易先生可有把子力气呢!”

        这都不用陈平业说了,光用看他和陈平业一起拖两根大竹子出来就知道了。

        随后一起砍竹装车,一起运出竹林,都是易书元一起参与一起帮忙,让众人之间的隔阂也逐渐减轻。

        牛车来回拖了好几遍,才将今天砍得竹子全都拖走。

        也没有拖到之前的山岗晒场,而是拖到了山中的一个水潭边,这里也有一个草棚,显然也是工序场地。

        在这里,易书元和众人一起将竹子纵向劈开,并去除表皮,然后分断切小。

        这工作就占去了几乎大半天的时间。

        最后所有竹子全都处理完毕,再一起洗刷一遍,除了易书元的那两根竹子被单独区分开来,其他竹子都捆起来丢入水潭。

        这一天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这些精心挑选过的竹子要在山泉活水中浸泡一旬之日,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又是一旬之后,易书元如约而至,这次是石灰浆洗,之后再是晒干。

        或一旬,或三五日。

        元江纸坊的人就要进山处理材料,而易书元每一次必然到场,从无缺席。

        从浸泡、浆洗、晾晒、打碎、过碱水,再到蒸煮.

        每一个步骤易书元都亲力亲为,并且极为卖力认真,让元江纸坊的人都熟悉了他的存在,也不再有什么拘束。

        甚至严格来说,易书元还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帮工,不但干活卖力,而且体力也不差,别人不说,他也从不喊休息。

        一段时日之后,已经被处理了很多轮的材料,才在众人肩扛车拉之下,全都运到那巨石山岗上。

        一堆堆加工之后的料子被摊开放到这里,它们要在这里接受风吹日晒,接受天地洗礼。

        或许真的纸平岗是天赐宝地,在纸平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其他地方需要大半年乃至一年晒制的材料,在这只需不到半年后就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随后的日子里,易书元一边修炼,一边兢兢业业编撰县志,等待着材料的蜕变。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易书元虽然再没有和元江纸坊的人进过山,但几乎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自己上山去纸平岗看一看。

        这一天清晨,太阳已经升起。

        易书元站在山岗对面的一座山峰上,看向纸平岗方向。

        “先生,应该快好了吧?”

        灰勉在易书元的肩头询问着,易书元也颇为期待地回答。

        “是啊,差不多了”

        经历了数月的风吹日晒,那些碎渣一般的竹材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颜色,表面染上了一层雪白。

        易书元是看着这些材料一点点发生蜕变的,直至今日如同结霜。

        陈平业从守料的草房里打着哈欠出来,习惯性扫视料场一圈,再看向周围山中。

        “嗯?”

        本已经扫过对面山头的陈平业又迅速回转视线,却并没有看到那边山头上有什么特殊。

        “难道眼花了?感觉刚刚站着个人啊.”

        陈平业拍拍脑袋准备去洗漱了。

        而易书元已经带着灰勉离开。

        ——

        在那条熟悉的山溪边上,泉水冲刷下的黄色山石同样也快要完成蜕变了。

        似乎是早有预料,也可能是最近本就到的勤。

        易书元到的时候,黄宏川和松翁正巧也站在了溪水边。

        “我就说易先生这两日便会过来的吧?”

        黄宏川笑着对松翁说了一句,随后一起向着易书元拱了拱手。

        易书元回了一礼,道了一句“两位好”,随后几步之间已经到了溪边。

        黄宏川看着石块淡淡道。

        “灵性已经稳固,快是时候了。”

        “确实,已经快了!”

        话语间,易书元撸起右臂的袖子,弯腰伸手从水中取出那一块山石,一如当初取石砚的时候。

        等石头到了易书元手中,上面的墨痕也顷刻间显现出来,正是一条惟妙惟肖的“墨色小泥鳅”。

        仿佛是哪个妙笔生花的丹青圣手将图案画在了石头上。

        易书元看着手中的山石,回忆着当初他以石头为砚的时候。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山石灵性的稳固在这个时候即将完成。

        折扇的纸料也已经成了,接下来的工序耗时并不长。

        而秋分将近,西河村的稻谷也该收割了。

        甚至元江县志的编撰也已经接近尾声,不过是需要查漏补缺完善一下罢了。

        易书元看了山石许久,随后将山石放回原处,心中暗道,我易书元离开元江县的日子,也快了!

        ——

        “唉,你们听说没有,月州城出祥瑞了!”

        “什么?”“什么祥瑞,快说说快说说?”

        膳堂一角,几个衙役在那扎堆谈天,其中一人正说着劲爆消息。

        “嘿嘿,元江县一处居民坊的院子里啊,发现了一株稻谷!”

        “稻谷有啥奇怪的?”“这也算祥瑞?”

        其他几名衙役顿时兴趣缺缺,而且这稻谷还是在院子里。

        之前说话的衙役笑嘻嘻的,对同僚的反应早有预料,他喝了一口水,继续道。

        “稻子是不稀奇,可是这株稻子长得比人还高,那稻穗上的谷子啊,花生那么大,这稀奇不?”

        “啊?”“有这种事?”“不会是你编的吧?”

        “怎么可能是我编的,我老表在月州城亲眼所见,听说都报承天府去了!”

        “还能有这种事?”

        “不知道了吧,我再告诉你们一件事,那户人家,正是之前大会魁首麦大侠住过的!”

        一群衙役顿时更加惊愕,纷纷热议起来。

        同样在膳堂吃饭的易书元听到那边的动静,顿时咧嘴笑了笑,他都忘了这事了,没想到那株稻谷居然还成熟了。

        ——

        饭后,易书元回到了文库。

        和之前的热闹相比,平静的日子才是元江县的主旋律。

        也是在这种平静之中,提笔书写的易书元完成了最后一个字。

        这是一张大号的青元纸,易书元写的字也就比较大,纸面上落下的是一首《锄禾》。

        下完字,易书元取出印章,并没有沾什么印泥,而是朝着印章上哈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下去,印章的颜色都起了变化,随后易书元手握印章落于纸上。

        “啪~”

        印章离开纸面,已经留下了“易道子”三个字,而纸面的墨迹竟也在此刻干涸,无需额外晾干了。

        书案一角,很多本垒起来的书册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元江县志》。

        这不但是已经编撰完成了,而且也已经查漏补缺,力求做到更加完善。

        易书元看向文库门外,在这里待了这么久,很多事物都已经熟悉了,若非有更高追求,在这里安度一生其实也不坏。

        “是时候交差了!”


  https://www.msvvu.cc/39021/39021441/108318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