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崛起1995 > 第四章 挣钱

第四章 挣钱


对于陈小兵,陈小琳两个小家伙来说,又是幸福的一天。

        两个小家伙刚刚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闻到自家屋里传来的香味儿,书包一扔,飞快的往厨房奔去。

        陈小兵上小学一年级,陈小琳才五岁,才上学前班。

        送孩子们上学前班,在这年代的农村可不是每个家庭都舍得的,陈志安小时候因为交不起十几块学费被赶回去的多的是。

        “奶奶,我要吃。”

        “我要吃。”

        两个小家伙围着灶台,冲着锅里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老娘被缠得没办法,只能一人嘴里塞了块鱼肉,这才消停了。

        话说,这鱼儿中午老娘没舍得做,说什么也得等两个小的回来才能吃,一家这么多人,一人分两条都不够,经过两个小家伙的嚯嚯,大人也就能啃点骨头。

        到了饭点了,出去串门子的人都回来了。

        陈志国满脸喜色,刚刚跟人打牌赢了十块钱,连带着话了多了些。

        “娘,这鱼哪来的。”

        “你哥钓的。”

        ……

        饭后。

        老爹吃完饭放下筷子,掏出根烟枪,大口大口抽起来,完全不在意旁边还有小孩儿。

        “老大老二,这几天地里没活儿,我琢磨着出去找点工干。”

        老头儿虽说是商量,可话里话外透露着的都是不容拒绝。

        “哎呀,爹,志国可答应了去我哥那帮忙的呀。”

        听了公公的话,胡丽马上说道。这女人真是不讨人喜欢,这事儿好好说,老爹也没意见,可这嗓门,加上这语气,让人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行了,老二就不去了,老大呢?”

        说完,用双眼睛斜视着陈志安。实话说这些天来,大儿子的表现相比之前,已经让他大为改观了。坐牢真这么有效果?早知道早几年就送这小子进去蹲几年了。

        “爹,我去。”

        陈志安没什么意见,他兜里空空,说话都不硬气,挣些钱非常有必要。

        “行,明天早些起来。”

        ……

        四兴村离松县县城不远,经过复兴村,红光村,坐上渡船横渡松河,对面就是县城的近郊。

        再花一块五毛钱包个三轮摩托车,不一会就进了县城范围。

        不算原主,这是陈志安第一次到这松县县城。

        作为一个内地农业县,没什么工业,也没什么矿产,县城自然不发达。不过改革开放多年,这个小县城也肉眼可见的在变化,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就是见证。

        老爹跟陈志安打工的地方也是一工地,工地是农业银行新盖的员工宿舍,银行嘛,当然是财大气粗的,两栋六层楼房。

        楼房主体框架已经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好了,接下来的活儿就是一些墙面要砌砖了。

        “哎呀,老陈,你可总算来啦,我这儿就缺你这种老师傅。早就让你跟我干了,一年到头保证比你种地强。”

        包工头姓刘,一身穿着打扮没什么好说的,最吸引陈志安注意的是他腰上别着的手机,看不出牌子,但是价格只怕不便宜。

        老爹有门泥水工的手艺,如今外出打工不是什么稀奇事物了,不过这老头儿思想老派,认为农民怎么能不种地,也就农闲时出来干些天。

        包工头的话说的不假,只要有些手艺,在工地干一年,三四千块还是没问题的,比种地强得多。

        “老陈,咱们都是熟人,工价也按最高的给,你是老师傅一天十五,这是你儿子吧,我给他一天十块?”

        “不,我能干泥水工的活儿,木工活儿也会点。”

        开玩笑,前世干包工头起家的人来工地干小工,自己都觉得丢人。

        “志安……”

        “爹,放心吧,我会干。”

        老爹以为儿子在吹牛,怕他惹毛了包工头,连忙开口阻拦,可话还没出口,陈志安就给堵了回去。

        陈志安都没意识到,刚才那一刻他身上前世商场磨炼出来的气质发作,让老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才没给他一脚。

        “行,先干着试试。”

        老刘没啥意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呗,这活儿新手老手,干点活儿一目了然。

        “咦,老陈,你这儿子干活可以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手拿红砖,一手批砖刀,熟练的从水泥桶里挖一坨水泥,抹在砖上,一段墙砌得又快又平。

        这手操作,让包工头跟老爹小小震惊了下,包工头还好,这活儿不算难,新手跟着干段时间也会了。老爹可知道自家儿子以前啥德行的,除了二把刀的农民本事,啥技术没有。

        “嘿嘿,有段时间没干了,有些生疏了。”

        小小漏了手,陈志安“谦虚”道。

        “行,你跟你爹一样,都是十五一天。”

        ……

        这个工地的规模在这县城算比较大的了,连做饭的大妈加一起三四十号人,泥水工,木工,电工这种勉强算技术工的二十来人,另外十来个小工。

        其实除了少数工种,大多干得都是力气活儿。

        “安子,接着。”

        “好勒。”

        陈志安站在脚手架上,下面有人将装满水泥的桶往上轻轻一抛,陈志安稳稳接住。

        来工地一周了,因为前世的经验,陈志安适应得很快,这让他想到自己前世起家时的经历,有心酸有温馨。

        工地的活很脏很累,风吹日晒的,幸好现在不是夏天,不然皮都给你晒脱了。可工地也有它好玩的地儿,一帮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爷们,闲下来时聚在一起抽烟,吹牛,有人来句黄段子,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开饭啦!”

        食堂做饭的大妈手拎个大勺子,冲着食堂外河东狮吼。

        “斌哥,收了,吃饭去了。”

        将桶里最后一点水泥用完,陈志安收拾收拾下工具放好,冲着脚手架下喊了声。

        “好勒!”

        这是陈志安的搭档王斌,是工地的小工,专门给陈志安爷俩和水泥的。三十出头,比陈志安大一两岁,一周相处下来,算混得比较熟悉了。

        “爹!”

        “哎,来了。”

        老爹也从脚手架上下来了,老头儿别看他五十几了,干起活来比年轻人丝毫不差,手快脚也快,爬起来麻溜的很。

        所谓的食堂,就是一油布搭的棚子,大风一刮就飞走的那种,现在也就凑合用用。

        几张大桌子已经坐满了人,陈志安几人也就打了饭菜蹲在外面吃了。棚子里的味儿实在不太好闻,一帮子干体力活的老爷们,出汗量大,一股子汗臭味,甚至有人脱了鞋子,一只手扒拉饭,另一只手还扣扣脚丫子,那味儿一言难尽。

        老爹话不多,也不爱往人多的地儿凑。陈志安的性子刚刚相反,他就喜欢热闹,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很快就跟工人们打成一片。

        一帮粗汉,聚在一起能聊啥话题,三句话不离荤段子。

        “老李,我说你小子都来了几个月了,还不回家看看,小心媳妇给你怀个崽哦。”

        “哈哈哈哈……”

        “去你的!”

        老李其实不老,三四十岁的汉子,大年初四就到这工地来了。挺好一人,开得起玩笑,众人就喜欢拿他打趣。

        “哈哈,安子,给咱们来个笑话。”

        陈志安前世从网上看的段子无数,随便来了几个,立马成了工地最受欢迎的人。

        “行,来点荤的还是素的?”

        陈志安也不扭捏,放下扒完的饭碗。

        “当然来点儿荤的。”

        “行,那我来了啊。

        一男青年在公交车上看到一美女的衣领开得很低,春光外泄,戏言道‘真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啊’,美女听后,撩起裙子说:‘还有生你养你的地方’!”

        “啊,哈哈哈哈哈,安子,你小子脑子里整天在想些什么。”

        陈志安看着乐不可支的众人,表示不屑,这些人的笑点真低,前世都烂大街的笑话了。

        “想什么?你猜啊,反正不是你婆娘。”

        “咋滴?想娘们了?要不要哥晚上带你出去……”

        一名工友一脸坏笑道,一边打趣,还一边往老爹的方向瞅。

        这下就为难了,老爹在这,不敢啊。

        总而言之,陈志安的工地日子过得不错,没有前世的压力,有一帮同龄人,相比村里过得更轻松。村里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可没人陪他谈天说地的。

        包工头老刘人还算不错,没有太过压榨工人,每天午饭后有一个多小时休息时间,想睡觉的人睡个午觉,睡不着的凑一起打打小牌。

        好赌的人不少,但是工地这帮人都是有家有口的,也没人烂赌,打的都是一毛钱一把的小牌。

        陈志安在一旁围观了会,也就没了兴趣。

        “安子,还是你有本事。会干活,又会说。”

        不一会,王斌凑了过来,这人不错,就是有些木讷,脑子笨,干了几年工地了还是干一小工。

        这人的性格用后世的话来说,讨好型人格,老是爱往人堆里凑,想跟人打好关系,可又有些缩手缩脚,加上众人又多少有些瞧不起他。这让他有些自卑,也就陈志安愿意搭理他,这些天就差成了陈志安的跟屁虫了。


  https://www.msvvu.cc/40249/40249881/13146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