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72章 科举布局说蒋琬

第372章 科举布局说蒋琬


  闻言,丞相也是轻轻地捋了捋自己的长须。
  显然,对于用这批杀人不眨眼的骄兵悍将,作为此番考核的监考官吗,丞相也是相当认可和满意的。
  阳光之下,那隐隐还带着血光的长戈,与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血腥气息,应该足以震慑住所有考生,让他们彻底放弃作弊的想法。
  当然,一个个凶神恶煞般的面孔与眼神,也足以告诉所有人:考馆之内,绝不容作弊之事。
  而且,因为连番的胜利,百姓们对军队的信任度可谓是日益增高,以军队为科举背书,这无疑是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对考试的又一番有利的宣传。
  “另外,考试的规则要提前告知,每个科目要考多久,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都要提前予以告知。”一边捋着长须,丞相一边也是再度嘱咐道:“最好,不仅仅是要告知所有考生,还要让所有的百姓黔首们都知道。如此,才能更加地取信于民。”
  “是。”马谡当即也是点头道:“关于这一点,我也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不仅以书面形式通知到了每个考生,我们还另外准备了巨幅的公告,可以在考试之前,张贴在考馆的院墙之上,以供所有人知晓。同时,在每科开考之前,主考官也将在考馆之前,当众重申一遍纪律,随后再行入场。”
  “嗯,如此甚好。”丞相当即也是点头道。
  “考前和考中的问题解决了。”轻轻扇动着手中羽扇,丞相随即也是再度问道:“最重要的,还是考后,尤其是评价的问题。若是此间存疑,势必前功尽弃。”
  闻言,马谡也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身为后来者的马谡当然知道,历来考试作弊,在考前和考中作弊的只是少数,而且也是不入流的方式。
  很简单的道理,这样的作弊手段不管有多么隐蔽,也都有暴露的可能。
  而暴露之后,便是铁证在手,翻无可翻的那种。
  作为最大对手的门阀世家,自然不会将这样的把柄送到自己的手中。
  因此,在考后评价环节作弊,才是最常见的手段。
  尤其在进士科和明经科等没有固定答案的科目之中,除非是写出了洛神赋那样的绝美华章,否则,那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最容易作弊。
  毕竟,“屎尿屁”在千年之后才能进作协还能出书呢!
  当然,经过千年的沉淀,对于这样的问题,历史自然也早就为马谡给出了解决方案。
  随即,马谡也是对着丞相微微颔首,道:“诚然,考后评卷,是最易作弊之时,尤其是进士与明经等科。为此,下官的办法是,糊名。”
  “糊名?”丞相有些疑惑地看着马谡。
  “然也。”马谡点点头,随即解释道:“即在考后,由目不识丁之甲士,将卷宗之上的名姓、籍贯等信息栏以不透之白纸糊住,再进行判卷。”
  “如此,人不知其名,倒是可以保证公平。”丞相微微点头,随即却又摇头道:“可若是其以其他方式,譬如花押、或是字体作为暗号呢?”
  “誊抄。”马谡当即也是再度给出了办法道。
  “今次只是馆内考核,可请城内识字之人,譬如代写书信之人对所有文章进行誊抄,从而避免暗号之存在。”马谡随即也是答道:“待来年,或可专门组织一批人员,以专门之字体来誊抄,如此既可避免暗号之存在,又可令卷面更加规整、统一。”
  “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丞相点点头,随即又补充道:“誊抄之后,还需互相检查,乃至于专人复查者三才可进入判卷环节。绝不可有污渍、错漏,更不可因誊抄而致错失人才。”
  “是。”马谡随即也是答应道。
  微微点头,丞相却又继续问道:“若是考生离场之后,将所论文章内容告知于判卷之人又该如何?”
  “这也很简单。”马谡继续回答道:“所有的评卷人员,与考生一并进入考馆之中,直至该科成绩名次出来,方可离开考馆。”
  “可也。”闻言,丞相也是再度微微点头同意道。
  “另外。”马谡随即也是接着说道:“在成绩名次出来之后,除了开榜之外,下官还准备将所有原稿贴出,供所有的考生乃至于百姓们进行审核。以全我科举“公平、公正、公开”之原则。”
  “哦?!”丞相闻听此言,眼中也是不由得闪过一抹精光。
  显然,“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着实是深得丞相之心。
  有此三公,丞相似乎已经看到了天下文人志士络绎不绝地前来长安的场景。
  一想到天下有志之士尽入汉家彀中,丞相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不由得舒适了起来。
  “此所谓三公之原则。”丞相随即也是嘱咐道:“当广而告之,并作为此后科举之准绳,沿用后代。”
  “是。”马谡当即也是再度答应道。
  终于,在马谡的诉说与丞相的补充下,一套完整的科举流程也是新鲜出炉。
  当然了,这其中必然还有着诸多的问题。
  就比如这考馆。
  虽然马谡已经竭尽全力地建得够大了,足足可容纳千人之用。
  但这对于有志于报销国家的文人志士而言,还是太小了。
  尤其,如今的大汉只有四州之地,随着地盘的扩大,前来参加科举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不说他日,随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信念传来,到了明年,前来科举的人数起码翻上两倍不止。
  到时候,不仅仅是考馆,甚至连招贤馆都得爆满。
  而随着人数的激增,问题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很简单,今年马谡用疆场的将士们作为监考者,因为是第一次,自然会有奇效。
  但明年呢?
  还用他们吗,又或者是换其他的将士?
  而即便每年都换不同的将士,其共性却不会改变——来自战场的他们,固然会不容情面,可与此同时,习惯了直来直去的他们也缺乏着相应的斗争经验。想要找到作弊者,实际更多的,靠的还是恐吓而已。
  长此以往,哪怕是换了不同的人,难免不被人发现其中奥秘并加以利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事情嘛,大都是呈螺旋上升发展的。一蹴而就,反而埋祸更多。
  有问题从来都不可怕,最重要的,从来都是先迈出去这一步。
  科举的种子一旦种下,迟早都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这是关陇集团覆灭了一个王朝都没能阻止的事情。
  从这一点来说,只要这次的科举能够顺利进行,大汉无疑是已经成功了。
  更别说,在这一次的科举中,大汉还将收获了数以百计的有才之士,可以大大滴充实大汉的基层官吏队伍,从而让大汉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丞相也好,马谡也罢,自然也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这也是丞相和马谡不遗余力地推进“科举”进程的原因。
  一夜很快过去,太阳才刚刚露出个头,蒋琬便已经被丞相府的属官给唤到了丞相府内。
  看着议事厅内案桌之上已经成灰的蜡烛,以及双目炯炯有神的丞相与马谡,蒋琬哪里还不知道这两人一定是商议了整整一夜。
  当即,还不待丞相开口呢,蒋琬便是上前两步,对着丞相微微一礼,便道:“丞相,为了大汉,还请爱惜身体!如今我大汉正蒸蒸日上,便有再急重之事,也急不过、重不过丞相的圣体。此熬夜议事之举,绝不可取!”
  言罢,蒋琬也是没好气地瞪了一旁的马谡一眼。眼神之冷,仿佛在说:你小子多大,丞相多大了,心里就没点数吗?什么事非得拉着丞相熬夜商量?
  若不是丞相在此,马谡毫不怀疑眼前的蒋琬会冲上来狠狠揍自己一顿。
  可偏偏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如今的大汉,丞相还真不能垮!
  只有丞相能够压得住各方的利益,只有丞相有足够的威望平衡各系的利益,也只有丞相能将所有的力量捏和在一起。
  换了谁,哪怕是已经被看作继承者的马谡,都没法做到。
  当即,马谡也是微微低下了头,略带羞赧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别说马谡了,就连丞相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道:“公琰此言有理。只此一次,吾绝不再犯。”
  而在道歉的同时,丞相也在心中思索着,是不是该让马谡挑起更重的担子来。
  毕竟,自己已经年过五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当然了,蒋琬却是并不知道丞相的打算。见丞相答应不再熬夜,蒋琬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下官代大汉百姓谢过丞相矣。”
  言罢,蒋琬又朝着马谡狠狠地瞪了一眼。
  不由得,马谡却是更加心虚了。
  “好了好了。”见状,丞相也是再度开口打圆场道:“今日要公琰前来,实有要事,且先坐下。”
  “是。”蒋琬当即也是抱拳领命道。
  随即,丞相也是将昨夜与马谡所商议之事给一一告知了蒋琬。当然,要蒋琬做这第一任总考官的决定,丞相也是如实告知了蒋琬。
  身为丞相的绝对心腹,又是蜀汉四相之二的蒋琬,听罢了丞相的诉说之后,自然立即明白此次科举的重要性,更明白作为总考官,他肩头的任务之重。
  “禀丞相。”略作思考后,蒋琬也是抱拳而道:“下官以为,此番科举,虽名为招贤馆之考核,然实际意义重大,或为科举之首亦不为过。”
  闻言,丞相与马谡也是纷纷点头。
  显然,对于蒋琬立即能抓住科举的重点,两人还是很满意的。
  见状,蒋琬随即也是继续说道:“故此番科举所荐之人才,日后当皆为我大汉之股肱之臣。”
  “然也。”丞相点点头,道:“虽不敢说全部,但其中大部或当为天下先也。”
  蒋琬随即也是点点头,继续道:“所谓之总考官,于众多考生而言,既有拔擢之恩,又有授业之宜,可谓重矣。故此,下官以为,这总考官之责,最好由丞相或马将军担当。若需下官,可担任副考之职。”
  对于总考官的重要,以及日后可能因为此任而拥有的权柄,丞相和马谡自然是明白的。
  面对蒋琬的谦让,丞相和马谡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丞相和马谡都知道,蒋琬这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
  很简单的道理,若是推卸,蒋琬就不必担当副考。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从蒋琬的角度来看,这么大的权柄,只有丞相或是丞相未来的继承人才能担起来。否则势必形成另一个山头,于朝局不利。
  哪怕那个人是他自己,蒋琬也不认为自己能够不形成势力的山头。毕竟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人在居中往往都会身不由己。
  而蒋琬能对自己、对朝局有如此见解,还能为了朝局的平稳而主动将权力推出,这着实是让丞相相当满意:自己到底是没有看错人。
  随即,丞相也是给了马谡一个眼神,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你要的人,你来解决吧。
  马谡立即会意,随即也是抱拳而道:“长史误矣。”
  “哦?”蒋琬有些意外,又有些疑惑地看向马谡。
  当即,面对着颇为诚恳的蒋琬,马谡自然也不藏着掖着,随即便是解释道:“科举之形成势力,此为必然,也是吾与丞相所希望者也。可若是此势力,归于丞相或是本将,虽然短期内无甚关系,但世家门阀之人迟早会发现此弊端。到那时,朝堂之上将呈现非科举、即世家之二极分化。如此,则势必形成党争,而国将大乱矣。”
  略略顿了顿,让蒋琬稍作笑话,马谡这才接着说道:“相反,若是此势力,以长史或是其他人为首,则朝堂将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也。如此,反而更有利于大汉之稳固。”
  听着马谡的解释,蒋琬也是终于明白了过来,随即却是大笑道:“丞相、幼常,你们这是要做那渔翁,却叫吾这只鹬鸟,冲锋在前啊!”


  https://www.msvvu.cc/41489/41489350/301088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