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37章 破局只需四个字

第337章 破局只需四个字


  随着汉军主力终于全员开入了襄阳城内,一场决定着三国接下来命运的军议,随即也是在襄阳城内召开了起来。
  当然,不管是主持会议的丞相,还是一众与会的汉军将领们,谁也不知道,大战之后的一次常规军议,会在历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此次军议,丞相和众将想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只有三个:
  其一,是继续发起进攻,还是就此休战?
  其二,如果继续进攻的话,大军又该攻向何方,是继续北伐向北,还是向东南发展;
  其三,向北发展的话终究以何处为限,向东进攻的话,又该打到什么地方结束。
  而围绕着这个话题,众将的心中显然也激动不已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可越是激动不已,丞相就越是沉得住气。
  于是,在所有人的期盼中,丞相却是让马谡介绍起了襄阳城内包括其麾下大军的情况。
  而等马谡对襄阳城城防情况、以及城内的部队情况,向众将做出简单的汇报之后,军议也是逐渐进入了正题之中。
  紧接着,丞相将此次军议的目的说明,而随着“各抒己见”的命令下达,众将随即也是默契地开启了讨论模式。
  站在丞相下手的魏延率先表态,道:“末将以为,我军如今兵精粮足,而敌方,无论魏、吴之军,皆是疲惫不已。此时,断断没有撤兵回营的道理。
  宜奖帅三军,或向东沿长剑一路扫荡而下,彻底控制长江中上游;
  或是继续北伐,控制樊城,从而彻底在挺进中原的路上,建立起来一个坚固的挺进基地。”
  很显然,魏延就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激进分子。
  当然,魏延的激进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首先是马谡麾下还剩余了两万大军,加上丞相所带来的七万大军,总计十万大军。
  有这九万大军在手,汉军就无惧任何的挑战。
  其次,因为马谡拿下襄阳和江陵城,几乎都是轻而易举,且并没有发生多少的恶战,因此,不仅是城内的防御设施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更重要的是,马谡还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足够的粮食、充足而精力充沛的士卒,才是魏延敢于继续发动战争的底气所在。
  而随着魏延话音落下,丞相轻摇着羽扇,却对魏延的话语不置可否。
  丞相当然不会就就此进行评价,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身为大军主将的丞相,自然不能随意地表态。
  而听着魏延之语的其他诸将,随即也是纷纷给出了各自的反应。
  “禀丞相,末将以为,魏延将军所言,确有道理。”
  “我军如今兵锋正盛,不管北上还是南下,势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是时也,自当继续战斗!”
  元从一系和荆州派的将领们几乎在第一时间,便是奉上了他们的支持。
  而随着元从派和荆州派的入局,以吴懿、吴班为首的东州派和益州派也是坐不住了。
  当即,吴懿也是接着说道:“丞相容禀,我军虽远道而来,但主力大军几乎未曾投入战斗,反倒是吴军与魏军,接连战斗早已疲惫不堪。换言之,我军之战力远高于吴、魏之军,此战胜之机,万不可轻言撤军。”
  “然也。”吴班也是在一旁帮腔道:“所谓天予不取,今若撤军谈和,来日魏、吴卷土重来,吾等皆悔之不及也。”
  言罢,剩余的东州和益州派人士也是纷纷出言支持起吴懿和吴班来。
  可以说,话至此时,不管是以魏延为首的元从派和荆州派,还是以吴氏兄弟为首的东州派、益州将领们,都是支持继续战斗的。
  甚至话赶话之间,己方人马已经在针对到底是向东还是向北的问题,进行着讨论了。
  当然,场内也不是所有的将领们都支持继续战斗。
  在一片高昂的声音中,也有着几朵不一样的浪花。
  “时日已近冬,继续战斗所需棉衣尚未准备妥当,此时继续作战恐于国不利。”
  “此战我军已经尽占领数郡之地,不仅是关中,还有荆州,尤其荆南四郡的归附,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前去消化。此时继续战斗,有些得不偿失了。”
  ......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清一色都是马谡麾下的人。
  这或许跟马谡麾下才经历过一场血战不无关系。
  只可惜,马谡如今在军中的地位虽然已经是举足轻重了,但其麾下之人,在军议之中,说话的份量还是太小。
  不过,这也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了。
  更何况,相对于魏延和吴氏兄弟的想法,这些人的建议虽然说可能是有些保守,却也更加符合蜀汉一贯的做法——吃下一口地盘,就吸收一口地盘,等地盘消化完毕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这样的做法固然是有些漫长,却是能让大汉始终处于良好的循环之中,也为大汉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汉军一众的其他将领们,似乎多多少少有些急功近利,甚至是胆大妄为了。
  当然,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函谷关在手,先秦故地也已经落入大汉手中,大汉也有资格“浪一浪”了。
  只是,他们显然是忘记了,丞相这一生皆是“稳”字当头。
  虽然丞相并没有直接驳斥些什么,但在绝大多数将领们都赞成继续战斗的情况下,丞相依旧不置可否,这或许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表态了。
  只可惜,也不知众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着实是想继续战斗下去,尽管丞相已经暗暗表态,众将却恍若未觉。
  没办法,丞相也只能是看向了同样一直没有表态的后将军——马谡。
  “幼常。”轻轻摇动着羽扇,丞相也是点将道:“你以为如何?”
  闻言,马谡当然明白,丞相在此时询问自己的意见,自是不可能让自己也继续支持继续战斗。
  好在的是,马谡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想要说服来势汹汹的众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略略整理好思绪,马谡也是缓缓而道:“禀丞相,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末将却是有一事不吐不快。”
  “说。”丞相虽然不知道马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还是点头同意道。
  “是。”马谡点点头,道:“当日末将领命出永安入夷道,本身任务为策应吴军进攻江陵,并伺机掩护魏延将军所部夺取上庸三郡。”
  “却不料,魏军早有防备,欲以江陵为饵而吞并吴军。”马谡接着诉说道:“幸好吴军及时采纳我军建议,撤往江夏,而魏军遂引兵而追之。此大家所共知也。”
  “末将之所欲言,却是我军之事。”看着众将略显迷茫的眼神,马谡却依旧不慌不忙地接着诉说道:“末将手握大军,欲趁机而取江陵,却需马青千里回程以求将令。之后的战斗中,我军袭击函谷,亦是紧赶慢赶才将消息传至于江陵,末将不得不仓促调回已派往荆南四郡之军而北上襄阳。至于我军攻入襄阳之事,也多亏丞相已在函谷,这才让此事得以快速传递,而丞相亦能在第一时间出兵回援。”
  话音落,丞相似乎已经听明白了马谡的言外之意——消息的传递问题。
  只是,这个事情与是否进攻有什么关系吗?
  不由得,丞相也是微微皱眉,问道:“幼常,你想说什么,可以直接一些。”
  “是。”马谡微微点头,道:“末将所言,皆是一个问题:消息传递的滞后问题。”
  “此事固然需要解决,只是,此刻我们讨论的是是否继续进攻的问题,此与消息传递有何关联?”不待丞相再度发问,一旁的吴懿便是替丞相和一众的将领们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当然有所关联。”马谡随即点点头道:“如今,我军临敌之战场,无非函谷、襄阳、江陵,三面而已。襄阳与江陵彼此不过数日的路程,或可相互援助,而那函谷关,相距荆州虽不远,却需绕道而行,几乎无法相互配合和驰援。而若是丞相罢兵归巢,所有消息、援军皆需从成都而出,那么这路程就更远了。”
  话音落,丞相也是猛然抬头看向了马谡。
  显然,他已经明白马谡兜兜转转地在说些什么!
  只是,一想到那四个字,即便是丞相也不由得热血沸腾。丞相怎么也想不到,马谡居然会用这样的办法来破局。
  只可惜,下方的一众将领们却还是不明白马谡到底在说什么。
  没办法,迎着丞相热切的目光,马谡也只能再做一番解释,道:“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襄阳与函谷关之间,能有一个处置中枢,集中处置各方消息,并及时派遣援军、粮草。”
  “将军,您的意思是?”
  话至此处,在场的众将也是终于都反应了过来,不由得,连询问的语气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当然,有多少人兴奋不已,就有多少人心惊不已。
  毕竟,马谡所言之事,可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啊!
  “然也。”马谡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显然,益州偏居一隅,加之蜀道艰难,成都已经不具备大汉国都之功效。”
  说着,马谡也是双手抱拳,单膝跪地,严肃地向丞相禀告道:“末将恳请丞相行迁都之举,还于旧都。”
  “还于旧都”四个字落,议事厅内瞬间轰的一声便是如同炸了锅一般。
  反应最为激烈的,却并不是元从与荆州一系,反而是吴懿和吴班为首的东州系和益州系。
  没办法,迁都,对于这两个派系之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甚至可以说是大到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东州派和益州派之所以能够与元从系和荆州系分庭抗礼,除了包括刘皇叔和丞相在内的有预谋的平衡之外,最重要的支点,就是国都在成都,大汉在益州。
  最好的资源早已经被两系人马所占据,其他派系想要染指,不是不可以,却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甚至,就连皇家都必须与益(东)州派进行联姻,才能确保江山的稳固。
  没办法,益州始终是益州人的益州。
  这也是明明东州派和益州派都没有什么人杰,却依旧能身居高位而雷打不动的根本原因。
  可一旦大汉走出了益州,国都也不在成都,那么益州派和东州派势必就将成为下一个荆州派。
  可荆州派里还有丞相、还有马谡等等一众的优质人才,这才能立住脚跟。
  若是没有了地利优势,益州派算个什么东西?
  不说立即被排斥出中央集团,但被边缘化,甚至是附庸化都是可以预见的。甚至,被即将登场的雍州派取而代之,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除非,派系内部也能出现一个如同丞相或是马谡一般的人物。
  这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叫一众的益州系和东州派的将领们如何能够接受?
  只可惜,不管两派的人马如何反对,如何蹦跶,从马谡说出那句“还于旧都”开始,这便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事情了。
  甚至可以说,即便是丞相也根本阻止不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当然,丞相也不可能会阻止此事的发生。
  这不仅仅是一个消息传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于旧都”这是无数跟随着皇叔筚路蓝缕走到今日的精神支柱所在;也是丞相毕生心愿“克复中原”的一个里程碑的存在;更是对所有为复兴大汉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豪杰的告慰之举。
  可以说,它的精神意义,甚至已经远超其战略意义。
  于是,在场之人根本没有人理会吴懿等人的反对,而以魏延为首的几名老将相视一眼,随即便是学着马谡的模样,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而道:“末将附议,恳请丞相行迁都之举,还于旧都。”
  话音未落,关兴等一众新生代的将领们也是齐刷刷地跪地抱拳,朗声而道:“末将附议,恳请丞相行迁都之举,还于旧都。”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将领们也是纷纷跪地抱拳而道:“末将附议。”
  看着呼啦啦跪倒一片的将领们,吴懿等人的心中就别提有多绝望了......


  https://www.msvvu.cc/41489/41489350/301089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