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278章 后顾既无悄变招

第278章 后顾既无悄变招


  夤夜间,汉军便是明火执仗地开启了撤退模式。
  显然,汉军根本就没有想要瞒着长安城内的魏军的意思。
  无他,已经堵住了长安四门的魏军,就算是想要追击也根本不可能。更何况,以司马老贼的龟之属性,又怎么可能敢追击丞相。
  当然,面对汉军的大动作,司马懿也是没有闲着。
  当夜,司马懿便安排了上百的斥候夜缒而出,沿途监视汉军的动向。
  在得到汉军已经分别退回雍城和郿县之后,司马懿这才终于确定了汉军的确是放弃了进攻长安。当即司马懿也是赶紧挖通了城门,派出传令兵向邺城和荆州方向分别报告这个好消息。
  只是,略略有些可惜的是,司马懿的汇报还是有些慢了,或者说,汉军的撤退还是稍微有些晚了。
  迫于汉军在长安城这边的压力,荆州方向上,曹真也是制定并开始执行了退后决战、赚取江陵城以尽快结束战斗,驰援长安的计划。
  等曹真接到了司马懿的汇报,计划已经接近尾声。
  不仅朱桓的主力大军已经被放了出来,就连朱然所部也已经被钓出了江陵城。
  再想各个击破之,几乎已经不可能。
  当然,曹真大可以趁着长安不需支援而吴军主力东遁的时机,继续挥师南下,将长沙、衡阳乃至于武陵三郡也纳入版图。
  只是,眼看着吴军施施然地回师建康,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曹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虽然曹真并不知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但曹真知道,长沙等郡就在那里,什么时候打都可以,可一旦放任这十余万吴军的残兵败将回到了建康,要不了半年的时间,这群败军就会重整旗鼓,到时候,即便自己占领了长沙等郡也势必不得安宁。
  当即,曹真也是调整了作战方案!
  首先,留在朱桓所部附近的七万大军,就地转围困为向南北两方进行防御,阻断朱桓所部与朱然所部之联络;
  其次,曹真自己带领的三万大军分出一万替代张郃所部进占江陵城,另外的兵马则立即黏住已经出城的朱然所部,迟滞其北上进度;
  再次,张郃所部五万骑兵立即停止向江陵城进军转道向北,配合曹真部突袭朱然所部。
  最后,联络邺城并扬州方向的曹真,急调曹休所部向东。
  若是朱桓所部不顾朱然所部直接东逃,则曹休部伺机截击可能东逃之朱桓所部,若截击不成,则南下加入围歼朱然军团之中;
  若朱桓所部着力于打通与朱然所部之联络,则曹休部直接加入围歼战团。
  简单来说,曹真要汇聚曹魏在荆州的十五万大军和扬州的十万大军,歼灭吴军在荆州的十七万大军。
  当然,若是细细察之,就能发现,曹真真正的目标,实际上还是朱然手中的七万大军。
  倒不是曹真不想将东吴这十七万人全都留在荆州。
  可惜,只要朱桓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在撤围的第一时间东逃,不带一丝犹豫的,哪怕知道朱然所部已经被黏上,哪怕朱然所部是为了救他才出的江陵城。
  很简单的道理,朱桓所部,早已经自身难保了。
  在经历过攻永安不成,又在秭归、夷道之中鏖战日久,朱桓所部的军心士气早已经跌落谷底,军械粮草几乎全靠蜀军支援,势必不会太充裕,又经过张郃所部骑兵的一阵冲杀,其战力可以说已成累卵之势。
  这样的情况下,朱桓不跑,反而还想着打通与朱然之间的联系,那才真是傻了。
  而除了朱桓所部战力羸弱之外,野外作战本也就是魏军的强项,即便是曹休所部没能及时赶到,曹真也有把握以自己十五万大军与吴军十七万大军正面拼杀而不败。
  这也是曹真敢于临时变阵的根本底气所在。
  不得不说,曹真到底是曹家二代中的名将之属,一出手便是大手笔,而这战机把握得也不可谓不准。
  不过,这也不是说曹真的这个计划就天衣无缝了,相反,战役的前期,曹军几乎处处都是漏洞。
  一万步卒能不能如期拿下江陵城便是个问题,邺城曹叡会不会同意曹真这冒险一战也是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前期那七万大军能不能顶住朱桓和朱然的两面夹击。
  要知道,那可是十七万大军啊,而且还是归心似箭的十七万大军。
  张郃的骑兵速度再快,要从疾驰而下中转向北上也需要时间,曹真自己的两万大军也只能是在边上稍作拖延。
  换言之,挡在朱然与朱桓之间的七万大军,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防线的建立,更要依靠这短时间建立起的防线,阻挡住来自吴军的两面夹击。
  而一旦这七万大军被突破,吴军汇聚到了一起,再想要围而歼之,就几乎不可能了。
  很简单的道理,一旦合流,朱桓所部就将得到足够的粮食军械的补充,其战力也能迅速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哪怕只是七八成,也足够支撑其打回江东的了。
  即便是曹休所部以主力阻击,恐怕也根本挡不住这支归心似箭的吴军。
  更别说,按照时间,若是不能在江夏郡将吴军挡住,即便是邺城方面立即答应了曹真所请,再将命令下达给曹休,其所部几乎不可能及时地出现在吴军的去路之上。
  曹真显然也很明白此战的关键所在。
  在做出了决定之后,曹真也是立即带着区区二十亲卫,轻装快马便赶往了江夏郡云杜城外的大营之中。
  是的,曹真要亲自指挥这场阻击战。
  这也就是曹真这样曹氏宗族的将领了,换了其他的将军领兵,即便是有心将吴军留在荆州,也断然不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至少,司马懿绝不会如此。
  从这一点来看,曹叡将曹真和司马懿调换,的确还是有些道理的。
  把外姓人放到必须拼命才能活下去的地方逼着他拼命,把自己人放到更广大的舞台,让他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想来曹叡即便在现代也会是很合格的资本家吧!
  当然,曹真的险自不会白冒。
  随着曹真的到来,云杜城外的魏军迅速开始了收缩,便沿着云杜城西南防线开始建造壁垒。
  魏军的大动作自然没有逃过城内吴军的视野,看着魏军从城北撤离,这本是吴军撤离的极佳时机,但问题是,此前的吴军几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无他,被张郃的骑兵给冲击的。
  在没有确定张郃骑兵位置之前,朱桓是真的不敢轻易出城。
  好不容易探知了张郃所部已经南下的消息,朱桓却猛然发现,南面的魏军似乎并不是在阻击自己的,或者说,并不是仅仅为了阻击自己的。
  因为魏军不仅在朝北的方向上设立了壁垒,朝南的方向上也增设了许多防具。
  南面,只能是阻击江陵城的部队了。
  瞬间,朱桓便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魏军钓出江陵军的鱼饵。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朱桓立即趁着魏军撤围的空隙,迅速向东,而朱然则是立即回转江陵城。
  如此一来,不仅朱桓所部能够跳出包围圈解救建康之危,而江陵城也将无虞。
  可问题是,朱然不敢赌啊!
  尤其是在吴军机动性远不如魏军的情况下,一旦朱然掉头回城,朱然是真的怕魏军一口将朱桓所部给吃掉啊!
  甚至稍稍晚一点,朱然都怕魏军建立起足够深厚的防御工事彻底隔绝两军。
  而受限于交通,朱桓也根本无法及时地通知到朱然,魏军撤围的消息。
  于是,朱然既然已经出城,那便只有一条路,尽快与朱桓所部汇合。
  而眼见着魏军已经开始准备阻击,朱桓自然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摆在朱桓面前的也就两条路,要么立即东撤,至少可以保存手下的近十万大军,并解救建康的危机;要么立即对尚未成型的魏军营地发起进攻,以接应朱然所部。
  选择前者自不必说,自己不仅不需要担什么责任,甚至还能混个救驾有功,至少也是功过相抵了;
  而若是选择后者,虽然有可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吴军的实力,但更有可能连自己带着朱然所部,全都被魏军彻底包围在江夏境内。
  那事情可就彻底地一发不可收拾了。
  自己和朱然所部被围也就算了,建康怎么办?
  想及此处,朱桓的心中实际已经有了决断了。
  最后看了一眼南面的壁垒,朱桓也只能在心中长叹了一声:“传令诸军,立即整备,半个时辰后,全军向东。”
  是的,在魏军几乎疯狂的计划面前,朱桓虽然已经猜到了魏军几乎全部的谋划,却还是选择了退缩。
  不是每个将领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也不是所有的将领都有舍己为人的义气。
  更何况,此时的战况来看,朱桓的选择也不能算错。
  只能说,曹真比朱桓要更狠!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
  若是换了陆逊在这,或许就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了。
  论狠,至少在这个阶段,陆逊还真没怕过谁。
  什么,陆逊是君子?
  你道这位君子在那至关重要的夷陵之战中,是怎样统御诸多老将齐攻夷道的?
  说白了,就一个字“狠”!
  还不是对敌人狠,而是对自己人狠。
  当然,这份“狠”,并不是贬义词。
  相反,这“狠”也可以是“慈不掌兵”的深层含义。
  夷陵战至相持阶段,蜀汉那边不是让吴班不是带了五千人在营外的平地进行挑战吗?
  这可是建功的好时候啊!
  你们都想建功是吧?
  好,想建功好啊!
  带兵出战便是,不过跟你出战的人数却只是一营(千人)之数!
  什么?只有一营那是去送死,不想去了?
  命令即下便是军令,不去就军法从事。
  去是死,不去,军法从事还是死!甚至不得胜而归,还是死!
  没办法,被点名的将军只能是硬着头皮率军出战。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足足千人被汉军吃得干干净净,就连好不容易逃回来十余卒,都被射杀在了营门之前。
  谓之曰:未得胜而归者,死也!
  对此事,《三国志》中,载曰:诸将皆曰:空杀兵耳。
  是的,也就在众将军们惊呼着“空杀兵耳”的声音中,陆逊的权力和威望达到了最高峰。
  毕竟谁也不想变成下一个被空杀的兵。
  而在陆逊终于获得了权利之后,为了能够集中兵力对付蜀军,陆逊更是拒绝了救援被围困在夷道中的孙桓。
  还是《三国志》中载,陆逊曰:“彝陵城高粮足,孙安东(孙桓)又得士(士卒)心,定能坚守。”
  要知道,孙桓是什么人,那是孙权的侄子啊!
  他真的能得士心吗?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亲国戚,什么时候跟士兵们打成一片过,什么时候又得到了士卒的拥戴过?
  更别说孙桓的手下,极有可能是刚刚从关羽手下拿下的荆州兵,一群随时有可能叛吴归汉的降卒。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大军统帅的陆逊,居然能眼睁睁地看着皇亲国戚孙恒被蜀军围困而果断拒绝救援。
  这才是真正的狠人。
  要知道,孙恒大小也是个皇亲国戚,一旦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即便最终夷陵之战胜,吴王和整个王室宗族能饶得了陆逊?
  不过这也是被逼的。
  若是陆逊真的分兵救援夷道,那显然就是中了皇叔的分兵之策了。
  但不管怎样最终救与不救,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足见在关键时候,陆逊心肠之狠——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不管怎样,若是陆逊在此,恐怕会二话不说放弃东逃,转而尽起大军攻向魏军的壁垒,甚至在突破壁垒之后直接南下与朱然汇合。
  如此一来,两军汇合之后,不管是再行向东,亦或是转而回返江陵,亦或是就地决战,吴军都将占据绝对的主动,整个荆州局面也就彻底地活了。
  只可惜,朱桓终究不是陆逊,自然也更不敢冒险南下。
  也因此,吴军的损失,也就成了必然......


  https://www.msvvu.cc/41489/41489350/30108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