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238章 何妨联蜀伐吴哉

第238章 何妨联蜀伐吴哉


  “只是,正如陛下所言,此时全面开战,我大魏实无必胜之把握。”见曹叡神色稍稍缓解,曹休这才继续说道:“而我曹家,却不能再继续失败了。”
  这话算是说到了曹叡的心坎里了。
  其实曹叡的心里很清楚,蜀汉虽然近两年的攻势汹涌,但只要扼守住了关中,哪怕是蜀国拿下了凉州,对于魏国的威胁也终究是有限的;
  至于东吴鼠辈就更别说了,虽然其水军确实有一套,但陆战方面,却是一坨渣子。哪怕是有了石亭之败,魏军在陆战上依旧对吴军有着绝对的信心。
  真正能让曹叡感到不安的,而且迫在眉睫的,反而是内部的不安定。
  曾经定鼎河北的袁绍是怎么败的官渡一战,人都道是袁绍色厉内荏,用人不明才导致的,可身为曹家人的曹叡却是知道,袁绍内部掌握着钱粮的河北派与掌握军权的豫州派之间的倾轧,才是这场败仗的关键。
  曹叡可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军权他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历史上的曹叡也正是这么做的,在诸葛丞相尚在之时,曹叡不得已重用了司马懿,而等诸葛丞相一死,曹叡也是立即卸磨杀驴将司马懿调离了西线战场,并将其送上了遥远的辽东战场。
  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懿可是已经六十高龄了,且踩在西线熬死了诸葛亮,却一没有加官进爵,二没有荣归故里,直接就送到了苦寒的辽东之地。
  那可是常年白雪皑皑的辽东之地啊,而从西南之地的关中赶往东北的辽东之地,这几乎是跨越了整个华夏,不仅要骑马奔波历经风雨,还要劳心劳力指挥作战,其中难度不言而喻。
  单单是这份辛劳,别说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就算是个正当壮年的汉子,也未必能承受得住。
  更别说,这赶路的途中还带着来自心底的郁闷——这是要司马懿死在辽东啊!
  只可惜,司马懿不仅没死,还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而等司马懿好不容易打完了辽东之战,甚至都没能回到朝堂享受凯旋而归的荣耀,就被一封急令被派往了关中。
  虽说人们总在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显然,并没有几人真的是如此执行的。
  更何况,就算是人愿意,组织也不能这么不管不顾地用人吧。
  而且,再怎么样,先在邺城办场庆功宴总是好的吧,更何况关中此时已经没有了诸葛亮的骚扰,又有郭淮等将镇守,可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又何必要尚未归家司马懿急行而去?
  摆明了,这就是要件司马懿彻底地排除在朝廷中枢之外,进而达到打击颍川系的目的。
  可惜,历史的编剧似乎也是终于看不下去了,就在司马懿赶往关中的路途之上,曹叡自己的身体却是垮了。
  没办法,三日五令,曹叡也是快速叫回了已经在路上的司马懿。
  虽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曹叡还是将司马懿设为了辅政大臣,可却依旧交代了另一个辅政大臣曹爽,要时时小心司马氏和颍川系。
  这也才有了后续曹爽一系列针对司马懿的动作。
  不论如何,看到曹休能够明白了曹家的处境,曹叡也是一脸希冀地看向了自己的叔父,期待着他能给出自己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可若是此时,我军倒戈向东,却也非其时也。”曹休稍作总结,随即却是终于给出了他的办法:“既然联吴攻蜀与转攻吴国皆不可取,那么,我们何妨联蜀攻吴哉?”
  “联蜀攻吴?”听着曹休的话语,曹叡一时间也有些错愕不已。
  不用问,这个选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在曹叡的脑海之中。
  无他,只因曹叡知道,蜀汉有一个诸葛亮。
  当年八十万大军南下,是此人果断地放弃了新野,将大军移师到了江夏,保存了刘氏的有生力量;也是他,最先提出联吴抗魏的国策;
  甚至,在当年夷陵之败后,还是此人,冒天下之大不韪,重新与吴国修好,再度联吴抗魏。
  凡此种种,此人之大局观若称第二,便无人敢言第一。
  有此人在,蜀国怎么可能联魏攻吴呢!
  即便是如今此人率军在外,此等大事,蜀国又怎么可能饶过其人?
  念及此处,曹叡也是一脸疑惑地再度看向了曹休,道:“有诸葛孔明在侧,恐怕想要说服蜀国,不易吧。即便趁诸葛率军在外,派出使者,恐怕此等大事,蜀汉还是会要寻求孔明之意见啊!”
  “陛下,万万不可遣使成都,告知此事。”曹休也是一口否定道。
  “嗯?”曹叡眼中的疑惑更甚了。
  “陛下容禀。”曹休倒不慌张,却是继续缓缓开口道:“陛下容禀,若是派出了使者,让那诸葛孔明提前得知了我军有伐吴之念,孔明势必会不会放弃联吴,甚至直接将我国使者交于吴国,以换取信任也是有可能的。”
  “如此,还何谈联蜀攻吴哉?”曹叡再度皱起了眉头。
  “联蜀攻吴之策,成之与否,并不在那一纸盟约。只要形成了蜀吴大战之局面,便是没有盟约,此事也由不得孔明了。”曹休随即回答道。
  只可惜,曹叡显然并没有理解到曹休的想法。
  迎着曹叡的疑惑,曹休却并没有再度解释,反而是反问道:“陛下可知,蜀国为何会忍荆州之辱、夷陵之败,而联吴攻我大魏乎?”
  闻言,曹叡倒是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会儿,随即答道:“其蜀国,枉称汉家正朔,而我大魏却是袭承汉之天命,故此,蜀国欲正其国必伐我也;而如今天下九州,我大魏独占其六,非蜀国一州之地可敌之也,故此联合吴国,以敌我魏也。”
  “然也!”曹休当即点头同意道:“简言之,无非两点:义与利而已。”
  “换言之,只要这两点同样作用于吴国,蜀汉就极有可能调转枪头,转而攻吴。”曹休继续解释道:“若当年刘备之伐吴者,便是义与利之变也。”


  https://www.msvvu.cc/41489/41489350/30109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