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玄德 > 六百六十九 中书台

六百六十九 中书台


说干就干,卢植决定在这件事情上,他这个老师要成为这位弟子的重要智囊。

        于是他向刘备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玄德,既然是为了度田,为师一定会支持你,不过这条路走起来也不容易,你之前说想要设立一个新部门来把控郡国兵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了?”

        “已经在抽调很多人手组建这个部门了。”

        刘备点头道:“还是老样子,从把控力最强的地区开始执行,逐渐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培训人手,等后面有一套完整的经验流程之后,对那些掌控力不是很强的地区,也能在短时间内推动下去了。

        所以首先,就在凉州、幽州和并州执行,正巧,这些地方也是最需要严格的治安管理的,除了戍边军队之外,也的确非常需要治安管理力量来辅助地方行政。”

        这个部门的建设,刘备已经有了全盘计划,且先期准备也做的差不多了。

        所以在建安四年的四月十八日,刘备就正式上表朝廷,请求新增设一个行政执法治安机构,其名为中书台,长官为中书令,秩中二千石,用以统辖全国范围内的郡国兵事务。

        另外,在地方上,在每一个郡国,都要设置一个中书台下辖的派出机构,用以代表雒阳中书台统领地方上的郡国兵,长官名为中书都尉,秩比二千石。

        刘备认为,自光武皇帝罢黜郡国兵制度以来,地方上虽然得以快速安定,但是地方司法治安力量的不足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且长期不能得到妥善处理。

        接替标准的郡国兵存在的群体是郡国内部的杂役兵,这些人可以承担一部分职责,却无法完全替代郡国兵的存在,还极其容易沦为郡太守或者某些地方私人的私人武装,和朝廷对抗。

        所以刘备决定在原先郡国兵的基础上,设置新的郡国兵,完全契合当下的时代需求。

        光武皇帝担心的是地方拥有郡国兵就能对抗中央,从而造成地方上的叛乱,这是高瞻远瞩的,但是时代在变,咱们这些后人也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混日子。

        所以刘备认为恢复郡国兵的名称是可以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赋予郡国兵管理地方治安和出动执法的权力,相当于地方上的专门针对民间犯罪的中都官徒吏,但是并没有正规军的装备和力量。

        新郡国兵的数量、编制和训练武装将被严格限制,使得地方上无法依靠郡国兵对抗雒阳朝廷的政令,无法增强地方上的分离主义态势。

        朝廷却能反过来指挥总领郡国兵,使得郡国兵为地方安全服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宣扬朝廷的存在感,打击地方上的分离态势。

        简而言之,这是增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改革,目的是扭转地方上对雒阳朝廷的忽视、敌视,重新塑造雒阳朝廷对地方上说一不二的统辖权,严厉打击地方分离势力。

        对于刘备的这一表奏,朝廷上的争论并不激烈,因为这种实际上真的要做出改变的大事,一般都是小圈子进行商议来决定的,拿到朝堂上的讨论,只是象征性的公示而已。

        谁都知道当前朝廷是四辅臣体制,而四辅臣里面说话算数的人又只有刘备,基本上只要刘备做出决定,这个事情就肯定能通过,就等于一位实权皇帝的圣旨。

        而真实情况也差不多,刘备搞出这个改革措施之后,立刻在嘉德殿召开了四辅臣和朝堂核心官员的内部会议,将这个事情拿到明面上和大家交换意见。

        董重还是一如既往的缺位,董太皇太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小天子刘协还是一如既往的“准”。

        黄琬还是一如既往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反对”的意见,比如财政支出、人员安排、权力制衡等等,反正就是要问刘备有没有私心,以及是否考虑过推行这些政策的后果。

        刘备也不担心,正大光明的和他交谈。

        “郡国兵是为了规范地方行政执法,稳定地方治安,它的出现可以更好更快的解决地方上的各类犯罪案件,打击违法事件,可以大大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数量,这本身就是极其有利于民生的事情。

        至于说私心,我觉得那不算是私心,因为我是想要增强朝廷的权威,增强朝廷在地方事务上的话语权,避免造反的情况继续出现,只不过恰好我是首席辅政大臣而已。”

        面对黄琬的质问,刘备显得非常的坦然。

        黄琬于是无话可说。

        他只是象征性的询问一下,象征性的和刘备杠一下,并没有真正想要阻挡这个政策的执行,而且他知道就算他想要阻止,也做不到。

        刘备已经把这个部门的强力告诉所有合作伙伴了,并且也做出了一些权力上的分配。

        比如雒阳以西,还有并州和幽州,是他说了算,这些地区的所有中书都尉都是他来任命。

        其他地区,由他派人担任主官的郡国,也是他来安排中书都尉的人选,其他郡国的中书都尉人选则交给古文学派和宦官集团来安排,保持一个局面上的平衡,也算得上是雨露均沾。

        所以所有能说得上话的朝官,都在这一体制下得到了一些新的利益,得到了地方上的行政执法权,对地方官府有了一定的威慑力,也都愿意支持刘备增设这一新的行动部门。

        局面如此,黄琬就算喊破了嗓子,也不会有人响应他,更不会有人阻止中书台的设立,所以黄琬自己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正式的朝会上,设立中书台的事情就这样通过了,而刘备推举的中书台主官中书令正是现任并州刺史满宠,刘备以满宠在并州的行政功绩为理由,推荐他回归雒阳出任职位。

        而满宠所担任的并州刺史一职,则由刘备所推荐的亲信毛玠接替。

        对这个人事安排,尽管有一些不开眼的朝官以满宠曾经的暴虐行为而反对,但是他是刘备的人,刘备做出的决定,不是轻易能够动摇的。

        倒不如说,刘备之所以之前推举满宠出任并州刺史,就是为了让他证明自己的才能,去处理一个烂摊子。

        并州的烂摊子能够处理好,那么其他的事情他也一样能处理好。

        现在并州的烂摊子差不多被满宠理出了一个头绪,很多事情都有了一个办事章程,并且正儿八经的开始了办理,如此,后继者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了。

        毛玠也是他很看好的一个部下,性情刚直,办事情认同规矩,讲规矩,而且生活朴素简朴,对人对己的要求一样严格,刘备打算让他出去历练一下,积累一些资历,回来之后再委任他更重要的职责。

        (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41489/41489859/28507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