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是大姐大沈渔薄长川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秘方”被偷,对家把生意开到对面,对“好呷”的影响就不仅仅是生意差了,还有因为生意差带来的一系列连变琐反应。

        比如说备货太多,刚开始加减不到备货量,导致每天都有剩余。

        对面出摊车第一天摆出来时还好,因为很多人还不知道;第二天那神经病摆到正路口,就差直接杵到“好呷”门口上来了。

        而且他们家取名也很有意思,沈渔他们叫“好呷”,他就来个“好味”,以至特么有客人还问田苗苗:“妹纸,那家也是你们开的吗?怎么价格还不一样,人家那都便宜一块钱哩。”

        以半斤计价,每斤便宜一块,半斤其实也就便宜五毛钱,但很多人就是觉得,少五毛也是占了大便宜。

        田苗苗恨得牙痒痒,还不能骂人,“不是我们开的,”她只能尽量甜美地说,“我们也不认识那家老板。不过没事,正好也到了我们家快要上新的时候了,到时候还请你们继续光临啊。”

        “还是卤味吗?”

        田苗苗笑:“当然不是。”她神神秘秘地说,“光卤味你们还没吃腻啊?”

        客人也笑:“要是你们也能降价,那肯定是吃不太腻的。”

        降价的问题,田苗苗和张鹏他们也讨论过,还咨询过沈渔,沈渔问他们的意见。

        张鹏咬牙说:“降毛啊!特么虽然五毛一块都不是事,但是老子才是正宗的,要老子一个正宗的被他们这些来路不明的货牵着鼻子走,怎么可能?”

        沈渔赞同:“确实。那就不降了。”

        可价格不降,销量就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第二天,他们就剩了货。

        按说现下天气凉快,剩着明天再卖就行了,好大事?沈渔却给他们出主意:“不用留到明天,和宋书记联系,找民政局,把这些没卖完的货都送去孤儿院,让那里的孩子们加加餐。”

        田苗苗现在做生意是真上道了,她几乎一点就通:“那送的时候我们可以敲锣打鼓把阵势搞大点吗?让所有人知道,我们‘好呷’不卖隔日货!”

        沈渔小时还记得报纸上看过一则新闻,大意是说某基不卖隔日货,当天没卖完的全部销毁,因为这事,某基在国内名声大噪。

        报纸上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商家良心”。

        小时沈渔不懂,人云亦云地觉得这行为的确良心,大了看多某基面包发黑、鸡肉里屡见虫影的报道才知道,所谓不卖隔日货,当天没卖完的全部销毁,指的是已经制作成成品的——那些东西本来凉了口感就不好,特么不销毁还能怎么搞哦,自砸招牌么?

        现下,田苗苗这是无师自通

        了这一技能啊?

        沈渔笑:“行,你们想怎么声势浩大就声势浩大。”

        沈渔觉得,这事她可以不参与了。

        事实上,展销会结束,她也忙得不得了。之前她跟老陈请假说要帮老太太挖花生,其实根本就没来得及挖,而且家里不止花生没挖,连晚稻都还没收呢。

        人家的晚稻都收了,就他们家的,还金灿灿挂在田间。

        难得有个周末,沈渔又要给大家补课,又还要帮老太太收割地里东西。

        这回她是不敢也不能再拉自己同学来帮家里做事了,不是给不给钱的问题,而是他们基础真的差,学了一周后,必须要有时间休整,否则她之前做那么多,就全成了无用功。

        好在店里有了李素梅,加上新开了家卤味店抢生意,生意冷清了许多,倒是能挤出两个人来。

        定了田苗苗和李素梅两个女孩子守店,周末沈奶奶就带着沈渔、张鹏还有徐小宇一起去收割地里的东西——至于周进,周进他还是学习吧。

        沈渔忙得跟个陀螺,不停地往家里搬东搬西,搬东西的间隙才有空指点一下来她家里补课的人,给他们安排安排新作业。

        大概也是看她太辛苦,其他人要读书不能帮忙是吧?他们就把自己家长全请了过来……人多力量大呀,人一多就分工,挖的挖花生、红薯,割的割稻谷,本来沈家地也不多,这么一来,所有事情,一个周末就全搞掂了。

        沈老太太望着堆在家里的粮食,欢喜得抹眼泪,晚上悄悄扯着沈渔的手说:“人还是要多做好事,你看,你做了好事,回报就来了。”

        沈渔给老太太擦擦泪,回说:“我懂的,奶奶。”

        确实是好事有好报,沈渔在来帮忙的家长里,还发现一个专门帮人建屋做师傅的。

        这时候的民间师傅可不是后来的建筑师,他们多是泥瓦匠师傅转化而来,然后一代一代这么手把手带出来的。

        沈渔找不到也请不起建筑师,能遇到个相熟的泥瓦匠就谢天谢地了,当天一谈起,知道人家经常四处帮人建房子,就拿出自己“设计稿”跟他请教。

        人还真挺有点料的,改了几处沈渔明显不大合理的地方,将她的房子尽量弄得更适用,再考虑到沈渔他们要做生意,他还给她单劈出一间仓库。

        唔,仓库这东西还真是沈渔没想到的。

        提到仓库,自然又要准备车库——车现在他们还没有,但是可以先做打算嘛。

        相谈甚欢。

        最后拍板,行了,定了,建房子的师傅找到了,就你了。

        让人帮忙算一算房屋总造价,加上

        装修,四万八可以了!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进入各项基础建设的高峰期,泥瓦工师傅们也少有活干,很多都是身兼数职的,恰好,这位家长最近没事做。

        特别棒,动工吧。

        早日动工,早日有新房子住。

        现下十月,多请些人,加紧工期,指不定新年他们就能在新房子里过了哩!

        来帮忙还找到赚钱的门路,其他家长都笑:“这忙还真是帮对了。”又说。“要是缺小工,喊一声就行。”

        这时候的小工不值钱,邻里关系好的,帮忙做个小工包就行,连钱都不用付。

        当然了,如果人家来帮忙了,他家有事,你也得去帮。

        换工嘛,多是这样来的。

        沈渔没打算换工,她家就没工可换,所以还是请人。有钱开这年头人好请得很,其他家长家里有劳动力闲置的,纷纷报名。

        不一会,别说师傅了,连小工都筹备齐了。

        按沈渔的想法,人凑齐了第二日就动工才好哩,可沈奶奶不行,沈奶奶说,建房修屋是大事,得请刘瞎子给算个好日子。

        行叭,沈渔打算,刘瞎子这好日子要是算得太晚,那她就不管了,随便看哪天顺眼就哪天动工。哪晓得刘瞎子也颇善解人意,次日老太太又跑乡下一趟,拿回来算好的日子,恰恰好,两天后。

        OK了,新房可以准备上了。

        新房是推倒老屋重建的,所以老屋上的一切全都要推倒重来,别的都还好,厨房就不大好办了。“好呷”的生意虽然没以前好了,但还是赚钱的呀,他们每日也还得给店里准备卤味。

        没厨房怎么办?

        就把沈奶奶之前的仓库用起来,里面稍微隔了隔,厨房、卧室全在里面了。

        房子建好之前,就只能将就着这么住了。

        自然的,这么一将就,漏洞就来了。

        关于店里要上新的事,沈渔等几人就一直不断往外放风声,吊人胃口,终于,在田苗苗和张鹏高调接受了本地一家报纸采访说出这事后,事情酝酿到了最高峰。

        沈渔瞅着时机成熟,就让田苗苗几个闭店歇业,对外打的牌子是,店铺重装,要隆重上新。

        店铺既然要重装,那李素梅自然也跟着放假了,不过鉴于她表现还不错,停工期间,沈渔会给发工资的70%。

        待遇算不错了。

        可是,这么好的待遇,当田苗苗几个窝在家里宣称要研发新品的时候,李素梅某天却假称要来帮忙,实际是趁他们都忙的时候,跑到厨房,偷偷藏了一包所谓的“秘方”。

        还被抓现形了。


  https://www.msvvu.cc/43663/43663954/688803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