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02章 五大总督府

第502章 五大总督府


  4338年(公元1641年),三月三十日。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新占领土的治理。

  大都督李凤鸣带着军方人员,最先赶到乾清宫。

  他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次军方表现的很好。

  他们进攻这些小国,每一支军队都表现的势如破竹,领兵的统帅作战方式也很稳,没有出现太大伤亡。

  皇帝苏河满意李凤鸣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他负责居中调度各军和及时为大军供应军用物资。

  李凤鸣为了这场战争,他做了许多安排。

  看似没有领兵作战华丽,但它们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皇帝苏河已经透露口风,他在这一批封王名单之内。

  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有人前往海外开国,李凤鸣也没有落后太多。

  他之前心中非常焦虑,现在可以把这件事放下。

  皇帝苏河看到李凤鸣走进乾清宫。

  他示意李凤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吩咐道:“各军的详细军报已经汇总好。

  大都督府要仔细梳理立下军功的人,每一份军功都要找到对应的人。

  这件事儿要慎之又慎,宁可慢一些,朕绝不允许出错。”

  皇帝苏河最关心军功的评定。

  将士们在前线卖命,就是为了这一份军功。

  军中有人抢夺军功,或是军功评定出现错误。

  这对于整个军队而言,比出现一场大败,还要动摇军心。

  军队开始腐化的节点,就是军功不按照规定分配。

  皇帝苏河绝不允许他在位期间,出现这种情况。

  李凤鸣立刻站起身,先是敬了一个军礼,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

  “启禀陛下,对于军功的评定,大都督府管控的极为严格。

  我们除了参考将领的汇报,通过数场相关联的战役,核实所立军功的真实情况。

  还要听祝师和军法部,这两个部门的佐证。

  这两个职位,都是大都督府垂直管理,将领对他们的影响很小。

  缺少这两个职位佐证的军功,我们都会很谨慎,力求要调查清楚。”

  李凤鸣也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军功的评定,这是他站的最后一班岗,绝不允许这件事出现差错。

  皇帝苏河很满意李凤鸣的态度,他微笑着点点头,再次吩咐道:“前线的大规模战事基本结束。

  大都督府调派新的军队,接替出战的军队。

  用新领土上的匪患,锻炼新军队的新兵。

  这些出战军队也有些伤亡,让他们回到国内修养。

  主将和有功之臣,安排他们来到京城,接受朕的赏赐。”

  “陛下放心,这件事臣回到大都督府,立刻去办。”

  李凤鸣态度恭敬,立刻接下皇帝苏河交代的事情。

  他犹豫片刻,提问道:“启禀陛下,襄侯苏鲤想要把倭国伪天皇和被俘虏的大名,带到京城游街。

  这件事情,臣请陛下做决定。”

  皇帝苏河思考片刻,他吩咐道:“我们攻灭国家的王公贵族,全部带到京城。

  不能把他们留在当地,这些人只有一个名头,那也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不只是王公贵族,只要没有投靠我们的当地豪强,全部把他们带到国内。

  绝不能让这些豪强留在本地,有机会搞乱我们对当地的统治。”

  苏河听到苏鲤的请求,他立刻想到新占领土,原来的豪强。

  对于平民百姓,朝廷只要让他们吃饱饭,就能安抚绝大多数人。

  当地的豪强,要的实在太多。

  朝廷不是给不起,而是给他们太多利益,大华王朝就太亏。

  朝廷把这份利益,给予国内的人。

  这些人会让朝廷在当地的统治更加稳固。

  他们还会对皇帝苏河感恩戴德。

  “陛下,这件事情大都督府会和内阁配合,尽快形成相关的政策,建立基本的统治后,由当地官府和军方执行。”

  李凤鸣的话音刚落,首相王仲策的声音响起。

  “陛下,内阁会极力配合大都督府,办好这件事。”

  王仲策带领文官,已经走进乾清宫。

  他从皇后妹妹王文君口中了解到,这次封王的人选有他。

  皇后妹妹的口风很紧,从来没有向他透露过朝政大事。

  这次皇后妹妹说出来,就是在皇帝苏河的示意下,专门给他透露口风。

  皇帝苏河看着人员都已经到齐,他吩咐道:“前线的将士很努力,为我们夺下庞大的领土。

  这些领土必须要派官员治理,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利益。

  朝廷的治理模式要改变,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回报。

  这些新领土,不能吸朝廷的血,而是要为国内的发展提供养分。

  朝廷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原料供应地和市场。”

  皇帝苏河先确定治理的方向。

  朝廷不能为了这些新领地,持续不断地为他们输血。

  这种供养式的治理,只能养出大量的白眼狼。

  朝廷现在需要原料供应地和市场。

  新领土较为贫乏,中原地区极为富裕。

  让当地人以去中原定居为荣,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向心力。

  防止新占的领土,再次分裂出去。

  文武百官,最先讨论新领土的疆域。

  内阁大臣李志升,展开一幅地图,上面都是府县大小的疆域。

  “陛下,臣吸取朝鲜的经验,把这些地方分成一块块独立的势力。

  这些地方互不同属,才能分化属于原国家的百姓。

  他们哪怕是有反叛之心,只是这一府之地,也没有实力聚集起大军。”

  副总参谋长曲天,看着这份密密麻麻的地图。

  他举手示意发言,获得发言的机会后,态度强硬的反对道:

  “臣不支持这个方案,把这片地区拆分成数百个独立的府。

  不说文官的治理难度,我们军方调兵就极为麻烦。”

  新任吏部尚书郑子良也反对道:“这么多的独立势力,把他们划分为省一级,需要安排数百位巡抚、布政史和参政。

  这会产生大量的冗官,不利于朝廷治理当地。

  划分为府一级,府一级缺少很多相关的衙门,不可能独立治理一个地方。

  把这些衙门补齐,又破坏了现在的制度。

  臣建议无论怎么划分,最好别破坏现行的制度。

  新领土和中原的制度不一样,不利于两地官员的调换。”

  文武百官争论不休,有人支持以原来的国家为单位,划分成省一级,有人支持拆分成大量的府。

  支持每一个方案的人,都有着不容拒绝的理由。

  首相王仲策,听着这些人的争论,他思考着自己的思路。

  他把准备拿出的地图,放在桌子用橡皮擦拭,微调几个府所属的地方。

  王仲策调整好后,他立刻站起身道:“陛下,南洋地区,我们治理的很好。

  臣建议效仿南洋,成立总督府。

  新领土没有治理好之前,可以实行一些特别的制度和法律。

  等到这些地方治理好,再撤除总督府,成为普通的省份,派遣巡抚治理。

  臣相信有十几年的缓冲,我们一定能治理好这几个总督府,把它们变得和中原地区一样。”

  王仲策说话的同时,把他划出的总督府疆域展示出来。

  一共有五大总督府,东倭总督府、交趾总督府、暹罗总督府、缅甸总督府、东印总督府。

  李凤鸣看着王仲策画出的地图,他对于地图最熟悉。

  哪怕是祁候苏山即将夺下来的东印地区,他都非常熟悉。

  李凤鸣指着这份地图询问道:“王首相,我看到有一些府位置不太对。

  本该属于交趾的府,却纳入暹罗的疆域。”

  首相王仲策笑着说道:“李都督观察的很仔细,我就是故意这么做。

  例如徐州府,文化习俗都接近山东,却划给了江苏。

  南阳府文化习俗都接近湖北,却划给了河南。

  这就是地缘政治,把边疆军事意义极为重要府,划给邻近地区。

  这样哪怕是一个地区发生叛乱,他们也有着天然的缺陷,利于朝廷大军收复。

  我的想法就是以国内这些情况为依据。

  现在某个总督府,突然接纳一个与他们习俗完全不同的府。

  这会在总督府内,造成很大的争端。

  有了这些人为的争端,一定能把这个总督府叛乱的机会,降到最低。”

  皇帝苏河听到首相王仲策的安排,他不由自主的鼓起掌。

  王仲策这个想法,被后世有搅屎棍之名的英吉利,发扬到极致。

  他们从殖民地撤出时,留下了很多有争议的地区,让这些地区数十年都不安宁,无法摆脱英吉利的掌控。

  王仲策这个方案,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苏河看着这个地图,补充道:“其他四个总督府都做出这种安排。

  东倭总督府也不能独善其身,东南部的岛屿,全部划归琉球管辖。

  北部的虾夷岛,交给辽东管辖。

  辽东鲸海府的朝鲜人,大量移民到虾夷岛。”

  新领土疆域划分清楚之后,相应的制度也类似南洋总督府,作出细微的调整。

  苏河立刻就任命五位总督,东倭总督李知恒,交趾总督陈贞慧、暹罗总督杨宝森、缅甸总督刘志勇、东印总督马蘅。

  这五位人选,只有李知恒没当过地方官,但他是最熟悉东倭情况的人选。

  他又死守大使馆,坚持了一天时间,成为全国知名的英雄人物。

  文武百官,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至于其他几位,那都是在官场沉浮数年的官员,又前往各地冒险。

  官场上有人哪怕是嫉妒,那也只能嘲笑自己,没有拼搏的胆量。

  首相王仲策站起身说道:“陛下,内阁会协调吏部,尽快把各大总督府需要的官员安排到位。

  吏部同时会派遣官员,考察投降的当地官员,对他们择优录用。

  这五个总督府,除了派遣总督之外,是否像国内一样,增设布政使和参政,协助总督处理政务。”

  皇帝苏河吩咐道:“增设布政使,总督府在相关制度,与中原地区有些差别,但也不能差别太大。

  南洋总督府和吕宋总督府再换总督时,一同安排布政使等职务。”

  大方向确定,文武百官们根据南洋总督府的经验,一条条补充治理这些地方的相关细节。

  苏河看着地图,补充道:“朕翻看军报和陈贞慧总督汇报的情况。

  朕很赞赏陈贞慧总督的做法。

  他利用北越与南越的分歧,用南越人治理北越,北越人治理南越。

  这种方法,能极大减轻我们治理这些地方的难度。

  我们的官员不用直面百姓,把当地百姓的恨意,全部转移到这些官员身上。

  各大总督府,应该学习这个方法。

  例如用暹罗人官员治理缅甸,朝鲜人官员治理东倭。”

  文武百官一副受教育的表情,他们连忙记下皇帝苏河的吩咐。

  皇帝苏河继续说道:“各地的族群矛盾,也值得我们利用。

  比较突出的族群问题,缅甸总督府有缅族和孟族,这两族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

  我们的官员,也不用调和这些矛盾,还要强化这些矛盾。

  还有我刚才说的北越人和南越人,他们的习俗都不同。

  当地官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

  这有利于我们的统治。

  族群矛盾不大的地方,要人为制造矛盾。

  例如东倭总督府,他们的文化习俗都差不多。

  王公贵族和武士,他们有着自己的姓名和传承,可以人为把他们分成倭族。

  东倭的百姓,连属于自己的姓都没有,可以人为把他们分成和族。

  这样分化后,经过几代人,矛盾就不可调和。

  这些地方就无法形成合力,反抗我们的统治。

  东印总督府,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尊重种姓制度。

  我们汉人成为地位最高的婆罗门,与高种姓一同治理这个地方。

  朕要特别强调,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用汉文化同化这些人,千万不要忘了这个最终的目标。”

  皇帝苏河讲述自己的想法之后。

  他又向内阁提出,五大总督区设省的要求,汉人要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无论是汉人移民,还是归化的汉人,都可以算是汉人。

  当地汉人的占比和总数量,将是朝廷考核总督功绩,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御前会议结束,首相王仲策变得非常忙碌。

  他要根据御前会议通过的方案,还有皇帝苏河提出的要求,细化出官员可执行的政策。

  内阁和六部就像上了发条一般,雪片一样的文件发向各地。

  全国很多人,都为吞并新领土,做出他们的贡献。


  https://www.msvvu.cc/45563/45563067/7493479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