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第353章 祭祖

第353章 祭祖


第353章  祭祖

        今天王芳早上就知道朱玉良他们要来,所以中午饭做的比较早。

        刚到十一点,厨房里的午饭就已经收拾好了。

        “走走走,咱们先回屋吃饭去。”

        张安听到屋里的母亲喊自己,便招呼着众人回去吃饭。

        朱玉良自是不会客气,来这里不就是混吃混喝嘛,客气了那还成什么事。

        而白雪也是紧跟在朱玉良身后,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尤其是在张安家吃饭。

        剩下的两人有些不理解,不就是在乡下人家吃顿中午饭吗。

        怎么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积极,生怕晚了坐不上桌一样。

        难不成局长跟白雪这两人,早上出门的时候没吃早饭?导致现在已经饿到不行。

        两人在心里暗想,越发觉得很有道理。

        等菜上齐了以后,刚刚还很积极的白雪反而淡定了下来,吃饭的时候一副淑女模样。

        “咦,红色的米饭?”

        看着碗里浸了血一样的米饭,白雪有些惊奇,她还是第一次看到白米饭之外的米饭呢。

        其他几人包括朱玉良也差不多,估计也是第一次吃的这样的米。

        “嘿嘿,这是我们本地自己的稻种,叫做血稻,米粒就跟浸了血一样红,煮好的米饭也是一样。”

        张安解释了一下,几人才明白,感情人家这米饭煮出来就是这样,没有经过人工染色。

        “你们以前应该都没吃过,可以尝一尝,这米吃起来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女孩子可以多吃一些。”

        后世有不少人,尤其是女孩子就专门买什么黑米、鸡血糯这样的回来熬粥。

        “嗯嗯,确实比咱们吃的白米饭要香,还没入口就能闻到一股子糯香,吃起来更是香浓顺滑,香甜软糯。”

        这饭吃起来,给几人的感觉根本不是在吃饭,因为白米饭什么味道都没有。

        其实白雪他们不知道,这血米饭虽然营养要比寻常的大米香一些,但并没有这么离谱。

        能有现在的效果,完全是因为张安用空间泉水催芽,喷洒,浇灌之后的效果。

        这米也是最近几天,张安家把以前的白米吃完,才开始吃上的。

        所以朱玉良他们几人非常幸运,作为张安家除外的第一批吃到血米的人

        而吃菜的时候,刚刚还非常积极的白雪,这会儿表现的非常淑女。

        王芳也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对着这位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献殷勤。

        以前她对这些小姑娘都很热心,那是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毕竟她现在已经有儿媳妇了,并且还怀着孙子,再那么对待别的小姑娘,她担心儿媳妇会多想。

        但剩下的两个年轻小伙子,就跟刚才截然不同了。

        刚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眼睛顿时就瞪了起来,他们此刻只有一个想法,这菜,怎么这么好吃。

        “怎么样李明、颜放,说了要带你们来开吃点好的,现在知道我没骗你们了吧。”

        瞅着他们俩一副把舌头都吃掉了的样子,朱玉良嘿嘿一笑。

        “那不会,局长您啥时候跟我们说过一句假话了,不存在的。”

        这何止是大餐啊,就算是在那些大酒楼里面,也吃不到这样的美味。

        早上被朱玉良点名的时候,他们俩都愁眉苦脸的。

        因为这个年代,下过乡的人都知道,乡下的条件不太好,哪怕拿着外勤的工资,谁都想留在办公司里。

        直到他们来到长箐村,发现这个村子挺不错的,只是路程比较遥远,要坐很久的车,屁股都坐酸了。

        这时候他们才想起来,为何早上白雪被点名的时候,反而非常高兴。

        原来人家之前来过这里,知道这里是个好地方。

        “说起来,我都羡慕伱小子的日子了,我现在就想着早点退休,然后跑你们这里来养老算了。”

        一时间,朱玉良看着如今的村子,又看着张安一家,有些感叹道。

        前两年他过来的时候,这个村子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土村。

        这才过了两年,这个村子竟然给他一种截然不同,朝气蓬勃、干净清爽的感觉,待在这里让人觉得非常有精神。

        “那不行,你这才不惑之年,还得继续发光发热呢,哪能就想着养老的事情了。”

        “嘿,你小子那么年轻,天天过着养老的生活,还不准我想想咯。”

        大多数人辛苦努力了一辈子,也就是想着晚年的时候过的好一些。

        结果有的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过上了你在六十岁以后想要梦寐以求的生活,你说气不气。

        气也没啥用,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还是在你们家吃饭比较香,自从把你送去的那两筐蔬菜吃完,我这几天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

        张安除夕那天不仅给朱玉良送去了几只鸡鸭,同时还送去了两筐新鲜的蔬菜。

        这可让他们家今年过了个好年,一家三口吃了好几天才吃完。

        可就是因为吃习惯了,导致后面他老婆重新买了菜以后,一家子觉得吃啥都没味。

        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饭那么香了,反而只是为了不挨饿才吃上一些。

        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喜欢吃待会儿回去的时候也带一些呗,反正你们也开了车过来。”

        别的可能没有,但地里的蔬菜张安这里管够。

        光后院这里一亩地大小的菜园子,全都被王芳给种满了。

        “还是算了,我好不容易才过回了平常的日子,等以后馋了,再到你这里来打个秋风。”

        朱玉良坚决的摇摇头,从张安家这里连吃带拿他不是放不下面子,在张安面前,他早就把这些给丢了。

        只不过能过来带一次两次,还能天天都来不成。

        饭后,朱玉良喝了一顿茶,才带着人准备回去。

        张安说给他拿点什么,他都坚决的不要。

        结果拿了一罐茶叶出来,这老东西还嫌弃张安给的太少。

        “小颖,你是说小安以后就是在林业局工作了?”

        等到朱玉良一行人走了以后,王芳跟苏颖拿着他们给张安送过来的工作证翻来覆去的查看。

        “是的妈,你看这聘书上写着的,是正式编制,不是临时工呢。”

        这这种聘书苏颖也有,当时她去县中上班的时候,学校也给她们发了一本。

        “什么工作,什么林业局啊?”

        张建国是中午吃饭之前才赶着羊群回来的,并不知道前面的事情。

        看着这婆媳两人说道半天,脸上跟捡了钱一样,他还以为家里发生什么大喜事了。

        “呐,老头子你看,这是你儿子的工作证。”

        王芳拿起儿子的小本本给张建国叽里呱啦的说道了半天。

        张建国这才清楚,原来这老朱过来,并不是为了那两只大鸟,而是专门给自家儿子送工作来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好好好,这下看看谁还敢在背后说闲话。”

        张建国拿着小本本,越看越高兴。

        这几年家里因为张安,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养殖,种植什么都搞的很不错。

        可有些人眼红就眼红,还说什么张安跟个小混混一样,整天在家里待着。

        要真有本事,咋没有个正式的工作。

        这话被张建国跟王芳听到了,简直火冒三丈。

        现在要是谁敢再说这话,王芳铁定把这个本本甩在她脸上,嘴都给她扯烂了。

        “那以后小安是不是要去县里上班了?”

        张建国觉得,这都到林业局上班了,哪还能在家里待着。

        “爸,我还是在家里待着,平时不用去县里的,除非有事情要我过去,我才会过去。”

        看着父母都非常高兴的样子,张安心里对老朱挺感谢的。

        诚然,他虽然在家里待着,也能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但那些也只是物质上的改变。

        在他们老一辈人眼里,尤其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们,家里条件再好,那也是一辈子的庄稼汉。

        但现在,张建国跟王芳都觉得,有了这个本本,那自家儿子就是端了铁饭碗的人。

        跟以前不一样,现在是正儿八经有工作的人了,而且还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

        这不单单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一种精神上信心的转变。

        没办法,这个年代,庄稼汉始终就只是代表社会的底层,尤其是越到以后,就越底层,谁都能踩上两脚的那种。

        毕竟以前是农民伯伯,现在是农民大哥,再到以后,就变成了农民工。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砸锅卖铁供家里的孩子上学。

        争取让他们努力读书,以后好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和身份。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读书确实有用,是一条简单明了的捷径。

        不少人都在这个年代,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小安,你去把你爷奶他们和二叔三叔他们家都请过来吧。”

        下午,王芳就跟张安说道,张建国也没有出去放羊,因为今天晚上张安家里要祭祖。

        倒不是因为张安到林业局上班,王芳他们高兴,而是因为苏颖怀上了张家这一代的长孙。

        在农村,家里开枝散叶以后,要禀告堂上列位祖宗。

        跟添丁祭祖不一样,这是为了祈求家里的列祖列宗多加护持,让这个孩子能顺利降生。

        当然了,这是农村的一种习俗,反正信则有不信则无。

        本来打算早上就开始收拾的,但因为朱玉良他们过来,所以耽搁了半天。

        不过也不影响,就算早上就开始准备,祭祖的时候也要等到晚上才行。

        张安自无不可,出门就朝着张二爷家里走去。

        别人都可以不请,但张安的二爷爷跟四爷爷不能缺席。

        因为按照习俗,正式的祭祖仪式需要家里的老人亲自操持。

        张安的爷爷走的早,所以这些事情得靠剩下的二爷爷跟四爷爷来着手。

        来到张二爷家里,老爷子正在躺椅上舒适的躺着,旁边的收音机里还放着节目。

        而张二奶奶则是戴着老花眼镜,正在用布缝补着家里的旧簸箕。

        “奶,这个老花镜戴着看得清楚不?”

        这老花镜是张安给老太太买的,她年纪大了,眼睛视力也开始衰退。

        尽管张安经常劝说让她别做这些针线活了,但老太太就是放不下。

        她做了一辈子的针线,早就已经做成了习惯,让她放手不做,根本不可能。

        有时候张安说了老太太满口答应,可等张安走了以后,她又要收拾起来动手。

        所以张安劝说不了,只能给她买副老花镜,这样她也能看得清楚一些。

        不过还好,老太太上了年纪以后,只是视力有些衰退。

        其他方面还非常良好,身体健健康康、牙齿也还结实,所以张安会经常给他们二老送各种排骨和肉食。

        “好着嘞,这老花镜太清楚了,戴着以后连针脚都能看到。”

        老太太可是非常高兴,她都记不清上一次能看清楚针脚的时候,是多少年前了。

        所以她对孙子买的这幅老花眼镜非常满意,平时爱惜的紧,生怕给弄坏了。

        “奶,我过来是请你们晚上过去吃饭的。”

        陪着老爷子老太太唠嗑了几句,给老太太的绣花针上串了根线以后,张安才开口说道。

        “那不行,我中午才做了很多菜,放着浪费嘞。”

        一般张安过来喊,老太太跟老爷子都不会拒绝。

        但如果是他们刚做好了很多饭菜,那说不去就是不去。

        他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甚至到老,都一直在经历着挨饿吃不饱。

        现在家里能有足够的粮食吃饱了,一点都不想浪费,哪怕是米饭掉在地上,也要捡起来洗一洗继续吃。

        “现在又不是热天坏不了的,反正你跟我爷肯定要去,你跟我爷要当祖爷爷和祖奶奶了。”

        二老虽然挺听孙子,但平时性子也倔的很,所以张安只能放大招了。

        “啥?你说啥?”

        老太太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停下了手里的针线,望着张安问道。

        旁边的老爷子也是一样,都从躺椅上直接坐起来了。

        “是的,你们二老有重孙了,所以今晚要祭告祖宗,你们总不能不去吧。”

        对于他们二老来说,重孙子就是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

        尽管张安不是他们的亲孙子,但在二老眼里,却比亲孙子还亲。

        “好好好,这是大好事啊,饭吃不吃无所谓,但这肯定得去。”

        再次确定之后,老爷子仰天大笑,看得出来他非常高兴,老张家这一代总算是开枝散叶了。

        “老婆子把你那烂簸箕收了,过去帮忙做点事情去。”

        这下都不用张安请,老爷子自己就开口了,另一旁的老太太也开始收拾针线。

        大招就是大招,简单好用,效果直接。

        随后张安又去请了自家四爷爷跟叔叔婶婶两家,他们都跟张二爷两老一样的反应。

        祝大家中秋国庆长假过的开心


  https://www.msvvu.cc/46785/46785399/1058568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