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名园秘事 > 第二十四章江南局日新献策

第二十四章江南局日新献策


辞别了和郑都统,张日新、金书办和邓世昌驾快艇渡海来到威海市。

        沿海城市威海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街巷纵横,商贾云集,仕客往来,车马喧嚣。他们找到了过路官员下榻的馆邑求见兵部侍郎额克图大人。留守的随员告称:“额大人在艳春楼暂住。”

        邓世昌说:“二位,那条街我就不方便进去了,否则被人看见说不清道不明的,我就不好约束手下的弟兄了。你们去,我在码头等你们。”

        张日新不明就里刚要发问,金书办扽一下他袖子拉着就走,回头对邓世昌说:“那好,邓大人回头见!”

        张日新问金书办:“邓大人怎么又不去了?”

        金书办笑答:“一会儿就知道了。”

        一路打听,进了一条街巷,竟发现这里与其它街巷大不相同。其中几座楼宇更是鹤立鸡群:金漆彩画、斗拱飞檐、红灯高挂、朱户雕栏,楼下停满了体面的轿子和马车。其中一座楼房高挑一面锦绣的招子,上书三个大字:“艳春楼”。张日新想:这大概就算是清朝的五星级酒店了。他二人走进大门。

        里面是一间宽敞的厅堂,迎面是楼梯,正面和左右两侧都是三层的楼房,只见木质的栏杆后面现出许多整齐划一的隔间,悬灯结彩、花团锦簇,弹唱声、笑骂声从四面传来。一位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迎上来,先将他二人上下打量一番,他们刚待说明来意,这婆娘却抢先说:“哟,二位军爷,头一回来吧。”边说边熟练地拉开两把椅子请他们坐下,同时向在一旁伺候的姑娘使个眼色,那姑娘转身就托来一个茶盘,将两付盖碗摆在他们面前桌上。

        婆娘满脸堆笑说:“二位认准了我们家,可见艳福不浅,要是还没有相好的……”至此张日新已经明白:原来不是星级酒店,是妓院,以前只在小说和电视剧里见过,今天看到真的了。

        金书办知道她后边准没好话,立刻拿出一块银元拍在桌上说:“妈妈,我们是来找人的。”

        婆娘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了八成,问:“找哪位呀?”

        “兵部额克图大人。”

        婆娘转对那端茶的姑娘说:“带他们去二楼”亥”字房。”说罢抄起银元转身离开了。

        跟随那姑娘上二楼找到“亥”字房,却见这里与别处不同:有两名挎着腰刀的亲兵在门前把守着,其中一人懒洋洋地靠门框站着,另一位在左近溜达。张、金二人上前说明来意,其中一名亲兵面有难色,说:“大人正在兴头上,不敢回禀。二位爷要是没有急事改天来行不行?”金书办不理他,让那姑娘通禀一声。

        那姑娘怯怯的到了房门前先咳了一声,小声说:“姐姐、姐夫,有客来。”里面声音嘈杂没听见,她提高声音又说了一遍,里面一个花枝招展的女人猛地拉开门恶狠狠地瞪了这姑娘一眼,看到她身后站着两位军爷,脸上立刻绽出笑容:“哟,有贵客,”回头看了一眼,说:“请吧!”

        迎面坐着额大人,脑满肠肥,一脸的官相,腿上还坐着一位同样花枝招展的女人,一手勾着大人脖子,一手往大人嘴里喂樱桃,旁边一个圆桌上摆满了果酒之类。按说他俩见了上峰应该趋前见礼才是,但此刻大人腿上坐着个娘儿们,他俩局促在那里不置可否。额大人倒也开通,见到他们先是一愣,继而开怀大笑:“哟,二位,有什么事找到这儿来了?没关系的,坐坐坐,二位是?”

        金书办说:“这位是北洋参领张日新。”

        “噢,失敬,失敬!设计火箭炮就是足下吧!”转对怀里的女人说:“宝贝儿,我跟二位大人说点正事,你先去那边儿待会儿。”那女人似嗔似怨娇哼一声,伸出纤纤玉指在他脑门儿戳了一下儿,又抓了把瓜子才悻悻地扭到窗前看街景去了。张日新想:他到威海公干,原来就公干这个。

        金书办将银票放在桌上,说:“向额大人多多致意。”额大人也不谦让,立刻拿起银票藏在袖里。

        金书办继续说:“中堂大人差遣我们来,是求大人向兵部呈报一份军需的申请。”说罢把写好的呈文和图纸交给额大人,并做了一些口头说明。额大人点点头,瞟了张日新一眼,说:“想必是张参领的主意吧?”

        张日新说:“是卑职和邓管带商量的结果。”

        额大人点点头,看了一遍呈文说:“我明白了,这东西着实不错,只是你们的呈文写得不合规矩。嗯……”说着从袖里抽出银票看了一眼数额,又揣回去,打着官腔说:“行,本部台全力支持你们。这么着吧,剩下的事你们甭管了,我让我的书办按照规矩格式重新写过就是了。那么这一件救生衣多少成本你们算过了吗?”

        张日新说:“粗估三钱银子。”

        额大人翻着白眼儿想了想说:“按成例往上就得报一两三。”

        张日新不由得打个冷战:好家伙,明着贪!又想起苏萍曾说过在军港城市日敌把间谍机关设在妓院,本想提醒额大人注意保密,转而一想,我以下级军官的身份给他提醒,岂不招他厌烦?好在这个救生衣技术含量不高,遂未多言。

        看看该说的都说到了,额大人又是心不在焉,眼睛一再的瞟向窗口,于是二人起身告辞。虽说事情办得很顺利,但回去的路上二人都没话说。到码头会同邓世昌备述前情,仍驾快艇返回。

        后来这批救生衣做了样品,让水兵试穿过,反映很好。不久兵部的滚单批下来,户部也拨了款,于是批量生产,全部装备了海军。至海战爆发,致远舰不幸中鱼雷,舰体逐渐倾斜下沉。邓大人见敌舰浪速号远远包抄过来,乃脱下救生衣抛到海里,高喊:“誓死不当俘虏!”全舰弟兄也都抛掉救生衣,齐喊:“誓死不当俘虏!”纷纷跳海殉国。——此是后话。

        且说这天他二人从威海回来向李鸿章禀报前情。李鸿章说:“正好,我这边的事也料理完了,咱们明天就启程去上海。”

        次早刘公岛全体将士在码头列队为送行。张日新看着这些铮铮铁汉,想到数月后他们都将成为烈士,不觉热泪盈眶,心想:预知未来有什么好处?他找到邓大人的队列走上前向邓大人道别,邓大人将手搭在他肩上注视良久,说:“兄弟,我等着驾驶你的潜水艇。”

        “一言为定!”张日新说罢拜别邓大人转身上船。心里在盘算黄海海战的日期,想,我一定要加快进度,在黄海海战之前把潜艇造好运到刘公岛来。

        船行一昼夜,在上海南郊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码头靠泊。制造局黄总办率众迎接。

        上岸后众人簇拥一行进入制造局议事大厅。李鸿章示意他们派个人陪张日新四处看看。走进大院依次进入各个厂房,张日新感觉这里又是一番气象。厂房规模较天津机器局更大,机台设备及产品种类更多,尤其注意到其中的船厂,已能建造千吨级的舰船。一想到这里就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不由得对前辈的努力油然而生敬意。

        李鸿章询问了制造局近况后,让张日新向黄总办简述了潜水艇的设想。令张日新惊讶的是黄总办也读过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所以交流起来并不困难。唯一不顺畅的是这里的人均操浓重的上海方言,有时甚至谈话要借助手势才能说清,与穿越前自己多次出差上海的情形大不相同。仔细一想,噢,是了,清朝时还不曾推广普通话。

        黄总办说:“如果是排水量小于一百吨的微型潜艇,壳体我们可以造,传动部分也没问题,既然是人力驱动只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就行。只有给附加的水柜放水的阀门和向水柜充气的压缩气瓶要从国外购进,不论是向国外的厂家发函还是咱们派人去采购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张日新边说边画简图:“现在时间紧迫,咱们必须因陋就简,水柜就省去了。这种微型潜艇由一人操作,人员进入以后,舱盖密封。这时仍有一部分艇体浮在水面上,需要人工向艇底的外部增加铸铁配重,直到它的总体比重与海水相当。这时利用升降舵就可以下潜了。执行任务时先用渔船把它牵引到距敌舰约五海里的海面,渔船原地抛锚,潜艇下潜,向敌舰行驶。磁性定时炸弹在艇的前端,一接触敌舰磁性定时炸弹就被敌舰的铁壳吸住并自动与潜艇脱离,此时开始计时,潜艇返回。敌舰爆炸后,可以由艇员通过艇内的操作抛弃铸铁配重,这样艇自然就浮上水面了,仍由渔船牵回。至于艇员的呼吸,有鱼雷动力用的压缩空气瓶就够了。”

        黄总办问:“敌舰航行时潜艇的航速怎么可能追上敌舰?”

        张日新说:“初步设想是在敌舰停泊时潜入敌人的港口实施爆炸。这样的潜艇要造几十艘,每艘潜艇干掉一艘敌舰就可以使敌人瘫痪。”

        黄总办听后很高兴:“这个思路很好,完成设计以后在我们江南局立刻可以制造。”

        张日新又就磁性定时炸弹的原理结构做了一些说明。黄总办委派了三位工程师协助张日新设计、制图。这三位是:林阿原负责壳体设计,吴斌负责传动部分设计,卢宏根负责定时炸弹设计。鉴于去大沽口的路上曾遭敌人暗算,所以这次金书办和四名亲兵全程跟随张日新。

        有了上次和天津机器局工程师合作的经验,这次经过短暂的磨合就可以开展设计工作了。由于他们是专搞舰船设计的,轻车熟路,只用了七天就绘制完全套图纸。图纸发到厂房,原材料都是现成的,无非是下料、钣金、铆接,不到十天功夫潜艇已初具雏形。张日新心中暗喜,想起临别时邓大人期盼的眼神,心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交给邓大人一份满意的答卷,他甚至能想象出邓大人试驾潜艇时赞赏的神情。

        这一天下班后张日新和金书办、亲兵刚走出江南局大院,有一人从旁边快步赶来,说:“张参领留步!”是个穿着便装的中年人,张日新却不认识。这人抢步近前长揖到地,口称:“请张世兄安!”张日新一脸的诧异慌忙还礼。听此人的北京口音与上海本地人迥然不同,不由得顿生亲切之感。他见张日新不解,笑着说:“敝姓冯,家父与令尊大人乃是同榜进士,论起来在下与张参领原是世交。”说完笑看张日新,神情透着亲热。

        张日新想:真是活见鬼了!十九世纪的人跟我攀上世交,肯定是认错了。我要是驳了他也许倒尴尬了,他会问我父亲的“台甫”、“官讳”,如果和我父亲扯不上关系他可能进一步盘问我的师傅、同窗,如此一展开反倒麻烦了,事实是我在清朝怎么可能有亲友?不如将错就错顺水推舟,好歹敷衍几句然后各走各路。于是说:“倒是听家父提起过,足下莫不是——”

        “冯致远。”

        “噢,对对,冯世兄幸会、幸会。”张日新嘴上应酬着,心里却告诫自己:假戏真唱,千万绷住了别笑出来。双方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张日新就想拱手告辞。不料冯致远却说:“既然兄弟与张参领联了宗,彼此就不是外人了,请世兄小酌几杯叙谈叙谈可肯赏光?”说罢指了指大街的方向。

        这突发的情况倒让张日新不置可否,他真后悔刚才没干脆回绝他。话说到这个份上若直接拒绝倒显得礼数上差了一些,但若是依了他,我和他非亲非故有什么好叙谈的?正自犹豫,金书办说:“张参领那就自便吧,我们先回馆邑去了。”却向张日新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我们还暗中保护你”。张日新只好跟了冯致远。


  https://www.msvvu.cc/50571/50571611/121143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