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贵妃忠诚的狗狗 >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吃了午饭,收拾了碗筷,杨阿婆扫地擦桌忙了会儿,就带着囡囡回房歇午觉。

        囡囡也不用人哄,自己就上床躺被子里睡了,脱下来的衣服鞋子都摆得整整齐齐的,直让杨阿婆又爱又怜,心里软成一团。

        杨阿婆轻轻拍着囡囡,看她渐渐睡熟了,自己也困倦起来,就收回了手,掖一掖被角,准备睡上一会儿。

        谁知囡囡眼睛闭着,眼泪却一颗颗流出来。

        杨阿婆也不敢叫醒她,怕她这会儿清醒来倒记着梦里的事,就只抬手轻轻给她抹去了泪花,心想着,这约莫是哭自己的无父无母呢!

        小娃娃总是这般灵醒,说不懂事,其实也懂事得很,唉!

        午睡起来,趁着午后日头足,杨阿婆在院子里搭了竹竿,将被褥翻晒了,又张罗着烧水给囡囡洗头洗澡换衣服,顺带着还偷偷加了两片柚子叶进去。

        心里祈盼小娃娃能睡得安稳些。

        待到给囡囡收拾干净,连带自己也洗了头擦了身,收拾干净了,才端着盆去屋后河边洗衣服。

        囡囡照例搬个小板凳在后门前坐着。

        她一手拿了只竹编蚂蚱,一手握了只木雕小鸭,一会儿看看自家阿嬷,一会儿看看手里的小玩意儿,耳边听着杨阿婆的絮叨,倒也耐得住坐。

        洗了衣服晒上,杨阿婆见还有些日头,就带着囡囡一边晒太阳一边拣着黄豆。

        坏的瘪的都挑出来喂鸭子,格外圆滚滚饱满的就拣出来做种子,剩下的继续放着,拿去换豆腐也好,自家煮腊肉也好,都是便宜的。

        小院是江南典型的三合院,东西两边是厢房廊庑,北边是堂屋和大卧房,剩下一边就是门墙。

        一老一小跟着太阳走,原先是坐在大卧房门前,到得这会儿,却是坐在了东厢廊下。

        只那日头已又攀上了马头墙,到底是追不上了。

        待日光彻底出了小院,天色就也黯淡下来,堂屋里的广播又嗡嗡地播报起来。

        “好了,”杨阿婆将黄豆装好,去廊下拍了拍篾子,抖一抖围裙,转头又问囡囡,“晚饭要吃什么?”

        囡囡没回答,杨阿婆就故意说:“嗯?要不吃筒面?”

        眼见囡囡眉头微微皱起来,小脸也不自觉地鼓起来,杨阿婆才满意地笑了:

        “是了,阿嬷忘了,囡囡不爱吃来着,那咱们就吃手擀面,放囡囡爱吃的雪菜,好不好?”

        囡囡板着小脸点点头,那小眼神瞧一眼杨阿婆,明明白白地透出点嗔怪来。

        杨阿婆却笑得合不拢嘴。

        她最爱看囡囡这个样子,就好像什么话都能用这一双清亮亮的眼睛来说,可精灵了,一点也不呆气。

        早早吃过晚饭,杨阿婆收拾了碗筷,又给囡囡洗漱了把她塞在床里,就拿了针线筐出来。

        她坐在床边黄藤椅上,给经年的几件衣服补一补开线,又或者挑块颜色相近的碎布头,给磨得狠了的手肘膝盖处提前衬个小补丁。

        待她针线上告一段落抬起头来,就见囡囡小嫩手里也捏了根针,顿时唬了一跳:

        “哎哟我的小乖乖,你怎么也拿上针了?”

        囡囡照旧没理会,只埋首摆弄着手里的针线。

        杨阿婆怕刺着她,一时也不敢上手去拿,就只小心看着她。

        看了一会儿,却见囡囡一针穿一线地,竟是把她常用的几根针分别都穿上了常用的几种线,不由窝心地笑起来:

        “哎哟,真是阿嬷的好囡囡,知道阿嬷老了眼睛花了,也不用阿嬷叫,就先帮阿嬷穿好线了。”

        囡囡就抿了抿小嘴,倒是微微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杨阿婆见了,不由笑得更开,心下却又禁不住酸软起来:

        这样好的囡囡啊,也不知是哪个做爹娘的这般狠心……

        屋里正笑着,就听院外有人喊:“阿妈,这么早就睡了?开开门来!”

        正是杨阿婆的女儿杨小妹的声音。

        小院门墙上拢共开了三道门,中间是双开的大扇正门,除了红白喜事,过年过节,轻易不打开。

        左右又另有连着东西厢廊庑的边门。

        西厢的边门杨阿婆自女儿出嫁后就一直关着没开过,平时由东厢这边的小扇门进出也就够了。

        这会儿杨小妹正是在东小门雨檐下喊的人。

        杨阿婆听见,忙将手里针线一放,拖着鞋出去开门。

        “怎么这会儿来了?晚饭吃过了吗?八喜呢?”杨阿婆一边问着一边将人迎进屋来。

        来的除了杨小妹,还有她丈夫杨一峰,还未取大名的小儿八喜虽没抱在手里,两人却也没空着手。

        杨阿婆刚没注意,这会儿灯下瞧清楚了,不由嗔怪:“怎么又拿东西来?又不是来做客!”

        杨小妹就道:“哪里是我要拿的,阿峰硬要拎着来,我有什么办法?”

        杨一峰笑呵呵地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应该的应该的,是孝敬,不是客气。”

        杨小妹长得像杨阿婆,脸团团的,且因生产的缘故,很吃了些补品,如今瞧着丰润润的,气色挺不错。

        杨一峰则是瘦高个,脸上也没什么肉,五官鲜明周正,但他此刻乐呵呵的样子,瞧着与一旁眉眼弯弯的杨小妹,就很有些夫妻相。

        这两人站在那里,和和气气的,一看就知是对过得美满的小夫妻。

        女儿女婿这般惦记着自己,杨阿婆总是高兴的,就也不硬客气,转而问起来意:“是有什么话白天忘记说了,这会儿又来一趟?”

        杨小妹一边坐下来一边说:“不是,阿峰你来说吧。”

        杨一峰坐在桌边,笑道:“阿妈,是这样,囡囡如今也有五岁了,是不是该送她上幼儿园了?多接触接触同龄人,对她也有好处,阿妈你也轻省些。”

        杨小妹补充说:“总不能真的拖到七岁,直接上小学吧?”

        杨阿婆先前的黄藤椅被杨小妹坐了,这会儿她就坐在床沿上,闻言不由去看一眼囡囡,摸摸她的头:

        “这我也知道,只是……怕她不爱说话,受别人欺负。”

        囡囡上幼儿园的事,先前她也跟女儿说起过,到底怕囡囡受了委屈,就一直拖着。

        “知道阿妈担心,我们今儿才特意来说一声,”杨一峰解释道,“今年学校幼儿园换新老师了,其中有个正是我舅家的表嫂,到时请她多看着点儿就行。”

        小镇上学校里的幼儿园其实并不算太正规,老师的待遇也比不上那些正经市区里的幼儿园,因此,基本年年都会换一两个老师,鲜有做得长久的。

        “啊?真的?那可好了。”杨阿婆拊掌笑道,“那我明儿就先去见见老师。”

        杨一峰点点头:“到时阿妈来找我,我陪你一起去。”

        杨阿婆“哎”地应了:“不会扰了你吧?”

        “不会不会!”

        一时送走了女儿女婿,杨阿婆回转来,一边收拾了椅子杯子,一边同床里囡囡道:

        “乖囡囡,明儿阿嬷送你上学去啊!”

        “不去。”囡囡却突然开口了,脆嫩嫩的声音透着那么一股子坚定的气势。

        杨阿婆听她难得开口,忙坐到床头哄她继续说话:“为什么不去呀?”

        “费钱。”囡囡皱眉道。

        “哎哟哟,我的小人儿,可人疼!”

        杨阿婆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把小人搂到怀里从头到脚一顿摩挲。

        囡囡见她这样子,就知道显然是说不通了,有些恹恹地闭上了嘴。

        杨阿婆摸摸她的头:“好娃娃,就读个幼儿园,并不用很多钱,阿嬷还是供得起的……以后小学初中,也是不用钱的,囡囡好好读书就行……

        “读了书,学了本事,囡囡才能养活自己,走到哪里都有饭吃,要不然,等阿嬷不在了,乖囡囡可怎么办哟……”

        杨阿婆说着说着又替娃娃心酸起来,不由拿手背抹了抹眼角。

        囡囡坐在被子里瞧见了,又抿了抿嘴,却也没再说什么。

        囡囡上学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要上学了,就得用上大名。

        当初收养囡囡时,是记在杨阿婆早逝的大儿名下的,囡囡也就随了杨姓。

        单名一个玉字,则是信佛的杨阿婆特意去佛前求取的,为的是给囡囡消灾解难,愿菩萨保佑她安安泰泰地长大。

        这日杨阿婆清早起来,给小杨玉穿了件小花衣裳,仔细梳了两根羊角小辫,看她吃得饱饱的了,就一手给她拎着小书包,一手拉着她,送她上学。

        两人一路出了小院所在的梨花巷,过了桥,来到前街上,路过杨小妹的小店,打声招呼,又继续往前,进了小镇东南那一大片新楼房所在的区域。

        如画镇小学就在其间,与镇中学比邻,门前一棵梧桐,是经年的古树,足有三人合围般大小,用栏杆护着,边上安了圈条凳,日常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多会在这里坐等一会儿。

        眼下正是上学时,树下条凳边就热闹得很。

        有抓着蛋饼哄着孩子多吃两口的,有忙着给孩子背书包的,也有小学生忘了戴红领巾,送着来的家长一边骂一边忙忙给系上,还有一旁支着摊子卖早点的吆喝着“鸡蛋糕!摊煎饼嘞!”

        杨阿婆一边瞧着这热闹劲笑着,一边又怕有人挤着小杨玉,就给她抱起来,加紧脚步进了学校里去。

        原先杨阿婆的丈夫就在学校里教书,杨阿婆跟着他,也在学校食堂帮忙。

        后来丈夫逝去,杨阿婆就靠着学校这份工作拉扯大女儿。

        一直到前两年有了年纪,有些吃不消了,又抱养了杨玉,得有人时时看顾着,才退了出来,因此,她对学校也是十分熟悉的。

        如今年景好了,小镇也兴旺起来,连带着学校的规模也扩大许多。

        杨阿婆一路走着,一路笑呵呵地指点囡囡看这里看那里:

        “这是操场,囡囡以后就在这里做早操……哟,那边还有滑滑梯和秋千呢,囡囡肯定喜欢玩……

        “这就是教室了,上面两层是小学各年级的,这底下一层一半是你们幼儿园的,一半就是老师办公室了……”


  https://www.msvvu.cc/52519/52519720/139385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