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两百五十六章 划等而治

第两百五十六章 划等而治


  鄯州乃是当年大唐陇右道和陇右节度使的治所,在吐蕃占领之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青唐城。

  意为青山环绕之唐城。

  控制此城,河湟之地便是砧板上的鱼肉。

  巅峰时期,时任陇右节度使的郭知运,在此设置十八军镇三守捉,牢牢控制住河湟之地,多次击败吐蕃的进犯。

  鄯州西南一百七十里,便是大名鼎鼎的石堡城,吐蕃和大唐争夺的核心要塞。

  过了石堡城,便是名将薛仁贵折戟沉沙的大非川。

  想要控制河西走廊就必定要攻下凉州,想要控制陇西,就要攻陷秦州,同样,想要控制河湟,鄯州不能不取!

  河湟的山川形势皆在鄯州。

  鄯州能挡住论恐热七年,原因就在于此。

  张议潮沙州举事,鄯州积极响应,嗢人赶走了吐蕃贵族,阎遇同占了此城,就像一只老鼠窜进油罐中,迅速膨胀起来,尽收河湟之地的吐谷浑、党项、吐蕃、唐遗民部众,成为河湟之地数一数二势力,其人本身兼具唐、吐蕃的双重身份,在鄯州的统治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不过,这一切在李晔的天子旌旗下烟消云散。

  一百三十年的时间,大唐的传说和遗威仍在。

  围城才两天,只攻了一次城,城内的大唐遗民率先暴动,其他的嗢人受到鼓舞,也跟着反了。

  毕竟阎遇同跟李晔不是一个等级上的。

  李晔代表的是大唐文明强势回归,而阎遇同只是一城之主,所以只能开门投降。

  “朕的诏令你看到了吗?”李晔看也不看把头杵进地面的阎遇同。

  旁边旋即有人翻译成吐蕃话。

  阎遇同还是不说话,直到他的家眷被亲卫都押到李晔面前。

  唐军手按刀柄,阎遇同全身颤栗。

  “念在你祖尚延心的份上,朕留你一命,全家迁去长安吧。”

  阎遇同抬起头来,眼中全是泪水,“臣谢陛下。”

  李晔一身盔甲,骑在白马之上,身后是六千骁骑军,盔甲鲜明,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鄯州城。

  城内黑压压的跪倒一片,几名老者手捧黄土,喜极而泣的跪行至李晔马前,“鄯州土地入大唐,老叟死而无憾!”

  李晔也是一阵感慨,一百三十年了,这片土地还是有人心念大唐。

  也不枉唐军千里杀回此地!

  李晔下马接过黄土,抛洒向深邃的天空,“朕今日明告天下,河陇重归大唐,与关中无异!即日起,改鄯州为天唐府,与京兆尹同等!”

  鄯州城内欢声震天,大唐遗民们操着并不熟练的唐言欢呼。

  到了此刻,无论是党项还是吐谷浑,亦或是吐蕃,都欢欣鼓舞。

  吐蕃统治的一百年间,带来的是残酷的压迫和掠夺,但有违抗吐蕃者,皆受重刑,凿眼挖舌,劓鼻刖膝,铁链穿肩,伤人躯体,自创一套部落统治体系,境内百姓皆沦为农奴军奴工奴,吐蕃贵族老爷们可以随意捕杀。

  这也是为什么张议潮振臂一呼,河陇各族百姓疯狂响应的原因,就连吐蕃百姓也跟着造反。

  与之相反,大唐带来的是繁荣与昌盛。

  鄯州城降,对周围城池的影响巨大,临洮、河源、积石、莫门、白水等当年大唐设置的军镇小城全都投降。

  曾经大唐吐蕃倾国争夺的石堡城,在唐军抵达后,开城投降。

  大唐天子旌旗在天唐府,自然吸引无数百姓涌来。

  李晔一纸恢复衣冠的诏令发出,百姓纷纷解辫右衽,衣服没有换,气质却变了。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吐蕃残酷统治之后,其实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记忆,后来张议潮起事,吐谷浑、党项、羊同、白兰羌、唐遗民短暂的回光返照,只不过民族记忆的断裂,再难续接,后来干脆融合成新的嗢末部族。

  摆在李晔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族群,还未形成自己文化。

  在以后的岁月中,它可以是吐蕃,可以是西夏,可以是蒙古。

  但今时今日,它只能融入大唐,成为大唐的新鲜血液!

  李晔刚准备宣告诏令,承认所有人的大唐子民身份,却被李巨川阻止了。

  “轻易得来的东西,必不会珍惜,大唐离开此地一百三十年,人心离散,今日不过是畏惧陛下大军,所以才束发右衽,然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划等而治!”

  李晔行事,只抓一个方向,细节之处多有疏漏。

  的确,轻易得来的东西不会珍惜,这是人性。

  而且也显得大唐子民这个身份过于廉价。

  后世对呆湾那么好,岛民不知珍惜也就罢了,吃饭砸锅吃肉骂娘,转身跪舔美日。

  “朕思虑不周,幸有下己为朕补遗。”说完,李晔冲李巨川拱手一拜。

  李巨川也动容起来,“此乃臣之本分,陛下雄才大略,短短三年时间,大唐起死回生,还能收复河陇,古来贤君不过如此。”

  饶是李晔脸皮厚,也一阵肉麻,幸亏刘鄩收复河湟各地去了,不然被他听到,免不了一阵尴尬。

  天无绝人之路,李晔只不过适逢其会。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阵,这才进入正题。

  “臣建议,河陇之民划为四等,第一等唐民,精通唐言,心怀大唐,编入户籍,上缴五成赋税,可穿圆领袍、戴璞帽,出入可骑马乘车。第二等化民,日常能说出唐言,服从王化,赋税六成,还需承担徭役,可穿袍束发,不可戴璞帽,可骑马不可乘车。第三等归民,不通唐言,有心入唐,圆领袍、戴璞帽皆不允,但可骑马,赋税七成,承担徭役。第四等下民,此类人只想保持原有部族习俗,无心入唐,故赋税八成,承担徭役,选部族中精壮者充军。此乃臣之归化策!”

  李巨川越说眼神越亮,显然这个归化策在他心中酝酿多时。

  李晔皱眉道:“会不会太严苛了?”

  赋税八成,基本就成了农奴。

  “昔日大唐强盛,可徐徐图之,但如今大唐疲弱,若无明法,陛下大军一去,此地又陷落胡尘矣!且臣之四等百姓,并非一成不变,满足条件,下民可升为归民,归民升化民,化民升唐民!”

  “准!”李晔一锤定音。

  李巨川此策洞悉人心,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没有比较,不见高低。

  一个合理的制度,是有上升通道的,一味的宽大示好,反而让大唐没有威严。

  若想快速消化河陇地区,李巨川的归化策必须推行!

  这么浩大的工程,单凭唐军是不能胜任的,是时候中土的文人们贡献力量了。

  武人开疆拓土,文人教化治理。

  武营中还养着大量今年科举落榜的士子。

  李晔准备全部征调到天唐府。

  不过在这一切没开始之前,李茂贞、杨崇本父子,也该解决一下。


  https://www.msvvu.cc/52856/52856982/666413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