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和孙抗美的谋划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记者问:“李老师,我看了您的履历,第一桶金是公派留学时在斯坦福读大学里赚到的,我问一下,您在学生期间,为什么会产生创业的想法呢?”
李清风答:“哦,是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穷,国家的生活费补助就那么点,每天都要省吃俭用,我这个人身娇体弱嘴还馋,过不得苦日子”
“既不想节俭过日子,又不想假期去餐馆刷盘子赚生活费,于是就琢磨着从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想办法,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赚到了第一个一百万美元”
记者:“.”
郑领事:“.”
在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皆是一脸愕然。
记者程燕看了眼手里的台本,又看了眼郑领事,最后无奈的看向李清风:“李老师,请您配合一下,这个问题台本上是有标准答案的,不用您自己发挥”
“你们的这个标准答案属实有点假,我说不出口啊”李清风撇了撇嘴,一脸嫌弃的说道。
这还真不怪李清风,属实是上面的答案太扯了,整个一伟光正,而且还矫揉造作。
作为国际记者的程燕,这么多奈采访过不少大人物,这还是第一次遇到李清风这么奇葩的。
不过作为记者,她也不方便说什么,只能把目光望向郑领事,让他来说服李清风配合采访。
“咳咳”迎着记者的目光,郑领事轻轻咳嗽一声,开口说道:“李老师,这是政治任务,可能确实会有些不合常理,不过毕竟是播给全国人民看的,希望你担待一下”
有了郑领事的劝说,李清风也懒得在这上面争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说法。
程燕看到李清风配合,连忙示意摄像机开机,她则是坐直身体,嘴角带着笑意的重新问出了刚才那个问题。
面对镜头,李清风酝酿了一下情况,开始飙起了演技。
只见李清风露出回忆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自豪,缓缓地说道:
“79年我通过了出国留学的考试选拔,作为国家第二批公派留学生来到斯坦福,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学习的重任,更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未来。”
“刚进入八零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在世界生根发芽,对于计算机领域来说,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也是我心中爱国情怀最为炽热的时期。”
“在斯坦福的日子里,我深切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它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那时,我时常思考,如何让这项技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如何让世界看到华国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当我开始尝试编写计算机程序,我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绝佳机会,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是为了证明给世界看,华国人同样能在科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背最后一句话时,李清风顿了顿,在程燕和郑领事期待的目光中,硬着头皮慷慨激昂的背了出来。
“这也是我后来决定为国家无偿捐款一千万美元,支持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原因,我希望,我的成功能为更多的年轻人树立榜样,激励他们投身科技,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程燕不愧是王牌记者,她的表演让人看不出丝毫的表演痕迹。
在李清风背完这段话后,程燕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感慨的说道:“李老师,您的回答让我深受触动,您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伟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您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年轻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李清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十分钟的采访结束,程燕站起来热情的和李清风握手,嘴里极尽赞美之语。
李清风表面笑嘻嘻,心里妈卖批,哥们什么时候给国内捐款一千万了,你们这是借着采访的名头逼捐!
中午在领事馆准备好的酒席上,李清风拿出支票簿,亲手写了一张一千万美元的支票,当众交给郑领事,由郑领事转赠给国内。
郑领事装模作样的推辞道:“哎呀,李老师这是做什么?采访上说捐款一千万那只是因为政治需要,不用你真的捐,这像什么样子,不成逼捐了嘛,快拿回去,拿回去”
“不不不,理应要捐的,那些港商往国内捐款,都是一两千万的捐,我作为土生土长,受国家这么多年教育的接班人,要是不捐个一千万,那不是让人港商看笑话嘛”看着嘴上推辞,手里攥着支票没有动作的郑领事,李清风尴尬的笑了笑。
“这这这,唉,你看这事弄得,要知道会是这样,采访台本上捐款那段话,我怎么说也要给他删掉”
“哎呀,不就一千万嘛,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点事就别再提了,喝酒,喝酒”
今天李清风被逼捐一千万,导致心情不佳,在饭桌上没少灌郑领事以及几个陪同人员酒。
直到有人喝多滑到桌底下后,李清风这才跟个没事人一样,拍拍屁股走人。
从领事馆离开,李清风没有休息,继续今天前往芯片公司视察的计划。
在芯片公司内部,李清风见到了早已从国内回来的孙抗美,在孙抗美的陪同下,李清风等人前往去年投产的晶圆厂进行实地视察。
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孙抗美,站在车间内,向李清风介绍:“李老师,这家晶圆厂可以生产八英寸的晶圆,制程工艺是0.9微米,月产晶圆六千片,可以制作一百万枚芯片”
“月产百万枚芯片,国内国外的差距太大了,刚刚投产的华芯已经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准了,每个月才能生产多少二十多万枚芯片,制程工艺还是一点五微米,成本更高”李清风看着铺满整个车间的设备,忍不住感慨道。
一同前来的小混血在一旁安慰道:“华国的半导体行业本来就和国际上有差距,现在不是已经开始追赶了嘛,你都亲自下场造芯了,总有一天能赶上的”
“呵呵,你太高看我了,芯片行业是国家级别的项目,指望我一个人想把华国的芯片行业拉升到国际先进,你在开什么玩笑?只求能跟在后面不落后太多,我就心满意足了”
“别这么悲观嘛,我在美利坚会支持你的,有我在挖美利坚的墙角,你的那个华芯肯定会追赶上来”
看了自信的小混血一眼,李清风笑了笑没说话,跟着孙抗美继续查看生产线的运作。
在晶圆厂逛了一圈,一行人又跑到研究所,视察了一下目前研究所能正在研发设计的适配于DVD的解码芯片。
到了研究所,李清风也不端着架子,看到华人面孔的研究所,李清风就主动上前和对方握手攀谈。
又是问在美利坚这边的生活情况,又是问最近几年有没有回过国。
挨个和研究所内的四十多名华人留学生攀谈过后,口干舌燥的李清风,这才跟着孙抗美来到了会议室。
不怪李清风这样,实在是这些人都是国内芯片行业崛起的希望。
当年搞得校企合作计划,送了一百个学生到美日两国留学,美利坚的芯片公司成立时,一百个学成毕业的留学生全部到岗。
这么多年过去,陆陆续续的有五十多号人,支付了当年柠檬公司培养他们的学费离开,不是去大企业工作,就是去美利坚各校任教。
放弃了等待时机成熟后回国的约定,选择留美利坚扎根。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离开,剩下的四十多号人,是校企合作计划的仅存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国内缺乏的专业人材,不得不重视。
孙抗美笑着给李清风倒了杯水说道:“李老师,你没必要这样做,外面的那些留学生工程师们,我这些年一直留意着他们的思想动向,外面的人都是可靠的,等到回国时都能带回去”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啊,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跟我们回国,外面这四五十号人公司培养了快十年了,少带回去一个,都是重大的损失”李清风抿了口水担忧的说道。
“您多虑了,还在公司的都是经过多轮淘汰的意志坚定之辈,爱国信念强烈,对公司忠诚,绝不会再出现叛徒”
“希望如此吧”
在会议室里孙抗美讲完芯片公司的发展后,李清风表扬了小混血和孙抗美对芯片公司做出的贡献。
并且私人拿出一笔奖金交给孙抗美,用来笼络外面的留学生。
“抗美,等等,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聊聊”
在会议结束后,李清风单独将孙抗美留了下来。
孙抗美以为李清风把自己留下来,会说那些留学生的事,不等李清风开口,笑着说道:“李老师,放心吧,外面的留学生,我有信心能全部带回去,就算不能,最少也能带四十人回去”
“不,我说的不是留学生的事,是芯片公司整个搬迁回国的事”李清风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小声的说道。
听到从李清风嘴里说出的回国二字,孙抗美脸上浮现出一股狂喜,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激动的在会议室里来回转圈。
“终于能回国了吗?这破美利坚谁踏马爱待谁待,我早就想回去了”
“别激动,别激动,先坐下,我慢慢跟你说”
“好好好,什么时候能回去?另外你说的整个搬迁是什么意思?国际上不是对国内有科技禁运吗?芯片公司里的设备都能搬回去?”
迎着孙抗美疑惑的眼神,李清风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次当起了神棍:“我这两年和莫斯科那边一直有接触,虽然没有亲自前往去过莫斯科,不过那边的情况我都有了解”
“这几年莫斯科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从89年开始,东欧那边一直不消停,老大哥外部控制不住局势,内部自从上了美利坚的当后更是一团乱麻,控制不住经济的颓势,基础的物资供应都成了问题”
“老大哥现在已经积重难返,戈地图更是被欧美忽悠的找不到北,我觉得老大哥很有可能会在两年内倒塌”
听着李清风的预测,孙抗美嘴巴张大,手指都有些轻微的颤抖,一脸的不可置信。
不怪孙抗美这个表现,全世界都知道老大哥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但是没有人会相信老大哥会突然之间轰然倒塌。
李清风不管孙抗美的表情,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如果老大哥在两年内解体,那就代表着冷战的结束,针对冷战设立的巴统协议自然会宣告解散”
“美利坚在全球最大的对手突然消失,现在国内还很弱小,他们不会无缝衔接的继续设立一个新的禁运和贸易限制,中间就会有一个空窗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抢运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回国”
“我预计美利坚不会让这个空窗期存在太长的时间,最多两三年内,就会出台一个新的禁运和贸易限制协议,用来压制我国的崛起”
孙抗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认真思索李清风这番话的可能性。
良久以后,孙抗美缓缓抬起头:“李老师,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空窗期的话,那我应该怎么办?”
“你只需要在等待空窗期的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采购国际上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不用考虑成本问题,只要求技术上的先进”说到这里,李清风顿了顿,补充道:“哪怕上半年0.8微米的生产线刚落地,只要下半年国际上出现0.7微米的生产线,你就要引进,不要考虑经济成本”
“好的,我明白了,您放心,等空窗期到来时,我一定能为国内带回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
“记住,我们不差钱,只要是新技术的采购,不管花多少钱,我都会支持你”
“李老师,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52927/52927894/171713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