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469章 有大王之风范

第469章 有大王之风范


  “不妥!”

  伍子胥当即反驳道:“依我之见,长公子不过是守成之君。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也!”

  “而今乃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不进则退也!”

  “若以长公子为储君,日后继承吴国之大位,岂非误国误民?”

  闻言,孙武摇摇头道:“若长公子不为储君,子胥,依你看,大王的诸公子当中,何人可堪大任?”

  伍子胥朝着帅位上的庆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臣属意二公子吴熙!”

  “熙公子有大王之风,行事果决,自幼聪慧过人。熙公子显然比长公子更适合继承大位!”

  一听这话,孙武立即反唇相讥道:“子胥,汝所言大谬也!”

  “熙公子的确有一些大王的风范,然其为人狠厉,善用诡计,年幼之时便如此狡黠,日后会如何?”

  “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

  “为人王者,应该如长公子一般宅心仁厚,可善于纳谏,从善如流,而非是一味的刚猛霸道!”

  就储君的问题,孙武与伍子胥这对好友,可谓是争执不休。

  长公子吴鸿也好,二公子吴熙也罢,其实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

  吴鸿待人宽容,有仁君之风,只是显得有些懦弱,做一个守成之君不成问题。

  吴熙的为人,则是继承了庆忌坏的一方面较多——

  狠厉、贪婪。

  但,不可否认,吴熙做事足够果断,只是难免会有些激进。

  总的来说,吴熙有枭雄之风,类似于商纣王、隋炀帝那样。

  庆忌要是把吴国交到吴熙手中,一定不得安生。

  因为,吴国要么因吴熙而灭亡,要么因吴熙而进一步强盛!

  要么好,要么坏,很是极端!

  这就是庆忌一直在立储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缘故。

  “伯噽,你对立储之事,有何看法?”

  庆忌将目光放在一直沉默不语的伯噽身上。

  伯噽看见庆忌一直不发一言,善于揣摩上意的他,似乎是猜到了庆忌的心思,故而谄媚的笑着道:“大王,其实长公子也好,熙公子也罢,都可堪大任。”

  “只不过,臣心中,有比二位公子更适合的人选!”

  “何人?”

  “是恒公子!”

  伯噽作揖道:“恒公子,是为大王与王后所生,是为嫡长子。废长立幼,自古以来就是取祸之道也!”

  “立嫡,立长,立贤,臣主张立嫡。”

  顿了一下,伯噽缓声道:“恒公子为我吴国入质楚国多年,立下大功。且为嫡长子,若大王欲稳固国本,当立恒公子。”

  “若立其他公子,唯恐人心不服!请大王三思!”

  “……”

  吴恒的嫡长子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他是庆忌与王后季蔲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有着先天的优势。

  在立嫡,立长,立贤三个选择上,庆忌更看重后者。

  只不过,庆忌也知道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

  对于吴恒,作为父亲的庆忌其实了解并不多。

  因为吴恒从小就被送到楚国作为人质,还差点死在楚国。

  在立储之事上,庆忌是绝不能马虎的。

  对于吴恒的为人,孙武和伍子胥也都不太了解,不置可否。

  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其实庆忌的十多个儿子,都未尝不可成为储君。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庆忌的儿子们,个顶个的杰出,这难免会让吴国的君臣陷入选择难题。

  此时,庆忌见到孙武、伍子胥和伯噽三个大臣还在争论不休,不禁摇摇头。

  没完没了!

  庆忌旋即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一个名字后,就将白纸塞到锦囊当中。

  “寡人属意的储君人选,便在这锦囊当中……”

  庆忌又在孙武、伯噽和伍子胥三人身上打量一下,然后缓声道:“二三子,事不宜迟,寡人打算让你们当中的一个,带上锦囊,先一步折返吴国。”

  “若寡人不幸身亡,便打开锦囊,向国人宣誓寡人的后继之君!”

  “尔等,谁愿往?”

  “……”

  孙武等三人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

  即便是一向贪生怕死的伯噽,此时都不想离开庆忌的身边。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他们君臣四人,相处多年,早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亦君臣,亦知己,亦良师益友。

  这种君臣之情,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

  他们谁都不愿意在庆忌陷入危难的时刻,远离自己的君王。

  “伯噽?”

  庆忌看向历史上的那个卖国求荣的大奸臣伯噽。

  伯噽低着头道:“大王,臣,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臣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就连伯噽都是这样,孙武和伍子胥更是不必赘言。

  哪怕是跟着庆忌赴死,他们都不会犹豫片刻。

  “唉!”

  庆忌长叹一声,不无欣慰的道:“卿等忠心于寡人,爱护寡人,寡人亦深知。”

  “然,当此时局,寡人若败于随地,死于随地,不但我吴国的一半精锐之师折损殆尽,就是尔等……”

  “你们是我吴国的忠臣良将,还有远在宛县抗战的范蠡。”

  “至少,让寡人为我吴国,为我后继之君,为我臣民多留下一个大贤!”

  这正是庆忌的良苦用心。

  在位十一年,庆忌为吴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这其中堪称是大贤之人,莫过于被他经常带在身边的孙武、伍子胥、伯噽和范蠡。

  当然,在吴国本土治国安邦的计然、文种、孔丘等人,也是难能可贵的贤才。

  有了这些人的辅佐,只要后继之君不是一头蠢猪,并不刚愎自用,能听得进臣子劝谏的话,一定能保住吴国现有的国力。

  “抓阄决定吧。为公平起见,抽到去者离开,留者留下!”

  这个时候,庆忌也不想乾纲独断,逼着孙武、伍子胥和伯噽三个人当中的一个当“逃兵”。

  因为庆忌知道,这会让他们的良心上过意不去。

  于是,庆忌拿着毛笔在纸张上写作,三张纸,都被写下一个字,然后揉成纸团。

  “孙武,你是大司马,你先来。”

  “诺!”

  孙武答应一声,旋即上前随手拿过一颗纸团。

  打开一看,上面赫然是一个“去”字!


  https://www.msvvu.cc/52957/52957821/728749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