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56章 朕将构母子托付于卿

第256章 朕将构母子托付于卿


  东宫。

  赵桓被贴身护军保护在殿口,眼见恍若从天而降的伏虎军军异常骁勇将那群黑衣人杀退,这才如释重负。

  赵桓面色复杂。

  王霖又救了他一次。

  若没有王霖安排的伏虎军及时驰援,他怕早就落在盛林安的手上,或死,或挟持为人质,下场都不会好。

  延福宫外血流成河,被撺掇来冲击宫禁的内监杂役宫女等死了一两百人,剩下的那些豕突狼奔、四处逃窜,很快就被伏虎军控制住,驱逐成群跪在延福宫前的血泊中哭喊不绝,等待处置。

  至于清福宫,尽管老太监盛林安手下还有部分人手,且还是从江湖上招募来的高手,但怎架得住成建制虎神卫的冷血围攻?

  况且,燕青从一开始就没准备与盛林安麾下的这些亡命徒硬拼,两波箭雨,一波火攻,耗都将清福宫里的盛氏党羽耗死了。

  除盛林安这个老太监之外,其余党羽皆被无情灭杀。

  按照王霖的密令,燕青果然在清福宫密室中发现了盛林安的藏宝室。

  盛氏二十年的积累,所得可想而知。

  金银珠宝,字画古玩,价值不止千万。

  延福宫外清理现场的时候,燕青麾下的一支人马已经开始通过密道向宫外转移盛氏财富,这笔赃款王霖取得理直气壮,毕竟大宋朝廷拖欠的伏虎军款军费,实在是太多了。

  随后,一把大火将清福宫化为灰烬。

  赵佶暴跳如雷,一杯毒酒赐死盛林安。

  随后命黄坤带人对后宫展开了全方位的清洗,包括盛林安和李光远这些后宫大太监头子在内,死在这场宫乱中的各级太监执事至少三百人,加上牵连到的宫女、杂役更是数不胜数。

  当晚,赵佶召集小朝会。

  实际上李纲吴敏以及很多文武群臣都已经不请自来,聚集在了明德门外,宫里这么大的动静,岂能瞒得住这些当朝权臣。

  赵桓也与会。

  君臣数十人吵吵嚷嚷在延福宫研究了大半宿,终于还是赵佶一意孤行,乾坤独断,李纲等人无力阻止,只得唯命是从。

  翌日上午,诏命明发中外。

  丽妃周氏赐白绫自缢。

  周吉、周轩父子秽乱后宫,夷三族。

  涉及陈关二女,杖毙。

  焦贺斩立决。

  其余十余名言官公开议罪后,按照大宋刑律,流放三千里。

  赵佶终于还是开了杀言官的先例。

  其实朝中文臣的反对之声并不像李纲想象中的那么强烈,毕竟作为言官名流,周吉这些人的名声这些日子实在是臭不可闻,已然沦为万夫所指的斯文败类。

  坊间,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中,有不少竟为之拍手称快。

  至于接下来赵佶如何清理后宫,王霖就不管了。

  他在盛林安案后的第三天,就进宫向皇帝提出辞行。

  赵佶也知道王霖作为藩镇,不宜在京久留,而且他现在正把全部精力用在如何扫荡宫闱上,就没再挽留。

  只是赵佶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引起了王霖的警惕:

  “卿去青州,要同时安排好南京操演新军事宜,拱卫京畿的事,朕可就全部指望你了。”

  王霖突然听出皇帝的一丝暗示。

  他似乎对即将到任京师的种师中不太信任?

  王霖眼前马上浮现出太子赵桓那张苍白憔悴的面孔来。

  “请官家放心,臣已经命人将从各部禁军中抽调精锐遣往南京,正派大将关胜统率操演,至多半年即可成军。”

  王霖思之再三,尽管青莱是他的根基,但南京神武军的掌控也非常重要。

  他已经让燕青传令青莱,命关胜调任神武军统制,坐镇南京,负责操演新军,又命宋江从梁山中抽调金枪手徐宁辅之,任副统制。

  关胜本为军中大将,统率一军毫无问题。

  徐宁也是禁军教官出身,训练新军本就是他的强项。

  同时将栾廷玉派往南京,充任神武军总教头。

  关胜的位置,由呼延灼取而代之。

  至于卢俊义,暂时只能作为伏虎军的客卿存在了。

  上述任命,经枢密院公文流转备案。

  尽管宋江归顺朝廷的念头很强烈,一天都不想继续当山大王了,但王霖还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严命他安心在梁山蛰伏。

  如此一来,其实在河南山东境内,王霖本身掌控起了三支力量。

  以十万伏虎军为主,一万梁山草寇,五万神武军。

  抛开西军不说,在大宋疆土内,王霖的兵权之重威加海内。

  赵佶缓缓点头:“甚好,朕拭目以待。明年,朕或将巡视南京,看看卿的练军成果。”

  “茂德年纪还小,朕就再留她在宫中一两年吧,待时机成熟,朕再予以赐婚。卿如今已是王爵,你府上内眷的封号诰命,你回去后给朕拟个名单报上来,容朕思量。”

  “你不要着急,朕已拟招,改封茂德为宋国,南京赐府邸一座……你懂朕的意思么?”

  “多谢官家。”

  “还有一事,朕犹豫不决,想听听卿的意见。”赵佶突然面色凝重道。

  “臣洗耳恭听。”

  “朕皇子虽众,但成器者不多,早夭者也有数人。除太子外,八子、九子及十二子稚龄,其余诸子尚在幼冲。为大宋社稷江山计,朕拟将八子迁往益州,九子迁往青州,十二子迁往宁江……不知卿觉得如何?”

  王霖嘴角一抽。

  他心说你这种做法一出,岂不是让赵桓更加生出不满之心?人为给赵桓树敌,将来怕还是要生事端。

  但王霖知道现在的赵佶,已经对赵桓生出了无休无止的忌惮和猜忌之心,任谁都改变不了。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赵佶这是在保护他的另外几个儿子也未可知。

  毕竟随着这几个皇子年岁渐长,没准都会死在赵桓手上。

  一念及此,王霖躬身道:“分封诸皇子于各地,倒也未尝不可,待诸皇子长成,当为官家坐镇各方。只是诸皇子尚幼,离京异地开府,臣以为当谨慎处之,不可轻率。”

  “朕只是想尽量保全皇家血脉,以备将来。这一点,朕已与太子讲清楚。”

  赵佶淡淡道:“八子、十二子生母早陨,唯九子构生母韦妃尚在,朕就将他们母子托付给卿,如何?”

  王霖心头猛一跳。

  他缓缓道:“皇子改封可,但皇妃岂可轻易出宫?官家,臣以为如此,违反祖宗礼法,怕是要引得群臣鼎沸,言官汹涌!”

  赵佶冷笑起来:“言官?再有妄议宫闱和朕之家事者,有多少朕就杀多少!”

  “九子构文武双全,聪慧贤名明,但他年幼,朕之意由韦妃从旁照顾,由卿严加教导,将来……”

  赵佶缓缓起身,长出了一口气道:“朕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安排,若朕万一……还望卿念在朕的情面上,好生看顾构儿……卿可懂朕心?”

  “若太子不轨,卿可奉诏勤王。若朕不幸归天,卿可奉皇九子构为新君!”

  赵桓从书案上抓起早就准备好的一道密诏,顿了顿又道:“朕思之再三,还是妥做安排,希望卿不要辜负朕。”

  王霖躬身拜去:“臣遵旨!”

  “同样的密诏,朕也会同时赐予李纲、吴敏。”

  王霖皱了皱眉,心忖道:看来赵佶对赵桓的防范之心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日渐浓烈,甚至不惜在自己临别之时予以托孤。

  “卿去吧,不知朕与卿,何时方能再见。”赵佶竟然微微有些怅惘。

  王霖叹了口气,道:“希望官家保重龙体。官家预防万一之举措,臣自当遵命。但臣还是想说,只要官家信重太子,太子当不至于起异心……还请官家三思!”

  赵佶默然:“朕会的。”

  ……

  13岁的皇八子赵棫册封遂宁郡王,开府益州。

  12岁的皇九子赵构改封益都郡王,开府青州。

  11岁的皇十二子赵植册封信都郡王,开府宁江。

  韦妃晋为贤妃,伴皇九子构去青州,待构着冠后返京回宫。

  茂德帝姬赵福金改封宋国,赐凤撵、仪仗、护军,开府东京、南京二处,食邑商丘。

  即日起,官家临朝,取消了太子监国。

  一道道旨意明发中外,昭告天下,自然引起了朝野震动。

  李纲等朝臣忧心忡忡,皇帝这种做法,等于是将太子赵桓逼到了夹缝上。

  然而他们发现最近的赵佶与过去迥异,不但态度异常强悍,在署理国务上也变得勤勉许多。

  若是能长期坚持下去,李纲倒觉得对大宋来说是件好事,可他就怕赵佶不过是一阵风,没几天就原形毕露了。

  ……

  东京,渤海郡王府。

  嘉德帝姬与驸马曾夤面色古怪,两口子已经呆在王霖府上的花厅中喝了好几盏热茶了,那两人还在痴缠不休。

  为避嫌疑,赵福金拖了赵玉盘也来王府送别,但一进府上,赵福金就将两口子甩在厅中,自己去了。

  赵玉盘望着曾夤苦笑道:“茂德实在是……”

  曾夤轻笑:“你不必担心,父皇都默许了的事,咱们何必多管闲事?”

  曾夤又道:“我曾家十余族人已去往伏虎军中任职,还有曾仁又去了神武军,据说渤海郡王曾举荐曾仁出任宫禁统领,父皇没有准……嘉德,今后我们倚重王霖的地方,还多。”

  赵玉盘缓缓点头,突然叹息一声。


  https://www.msvvu.cc/53150/53150259/167824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