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官途:赤脚小村医 > 第891章

第891章


所以能够掌握的人少之又少,导致张仲景的东西始终不大流行,医界学习者甚少。从而也造成了千年来的错误,仍然一犯再犯,一错再错。

借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这次援助武汉的过程中,让丁家宝对张仲景《伤寒论》的伟大之处,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他看来这种恶性外感传染病,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最终在人体的表现就是那几种常见的症状。

很多大夫束手无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艺不精,没能领会《伤寒论》的精髓。

古人讲,走马看伤寒,意思是说,看伤寒病,得骑着马跑,因为变化太快了。因此这个病的治疗,是不能一方到底的,而是中途必须要转方。

开始怕冷、身疼,需要开治疗风寒的方,等怕冷身疼好了,就不能继续吃了,得换方吃治咳嗽、口干嗓子干的方子。

就是说,病是有病程的。医生开方,也必须要随着症状变化而变化。

在他参与救援的这二十多天里,丁家宝总共接触了上万个病人,开的方子没有一个脱离《伤寒论》的。

麻黄汤、大青龙、葛根汤、大小柴胡汤……翻来覆去就这几十个以及其合方,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有个别的重症患者,丁家宝还给用了针灸混合疗法,总之都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治法。

虽然这次的疫情,全国调集了最优秀的医疗人才和设备,但是还是没能阻止病毒的快速蔓延。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就算是丁家宝这种体力超强的人,在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后,也有些精力不济。

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就是,大疫之后必出大医。纵观古今中外历史,瘟疫从未停止过。

每次大疫,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样每次大疫,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大医”,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中医的发展史,就是与瘟疫的抗争史。东汉末年“伤寒病”的流行,才有了张仲景和中医方书之祖《伤寒论》的问世。

南宋末期“大头瘟”的爆发,才有了李东垣和“普济消毒饮”这个千古名方的流传千古。

清末民初,一场霍乱在上海流行,才促使王孟英重新审视恶性传染疾病,在预防方面的重要性。

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认为水源、空气污染是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应“疏浚河道,毋使积污”还提出了在水中放置药物,房屋要通风等防疫概念。

再后来的伍连德与鼠疫,蒲辅周与流脑,无一不是大疫之后涌现出的大医。

丁家宝相信古人能做到的,现代人一定也能做到。从武汉回到京城后,他就和几个驰援武汉的专家一起,在隔离期间研究能够适应大多数症状的中药方剂。

但是鉴于中医治病的特殊性,任何方剂都不是放任四海而皆准的,始终不能脱离辨证论治的宗旨。

所以虽然他们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治疗效果很好,治愈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远远高过西医的治疗效果。

等到他们将这些方剂在全国普及使用时,治愈率却降低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下。


  https://www.msvvu.cc/53552/53552082/67186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