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老井迷踪 > 第13章 ?第十三章老祖

第13章 ?第十三章老祖


“至正二十年(1360年),统治中原半个世纪后,元帝国这台庞大的机器终于运转不灵了。各地汉人起义造反,帝国内部官员贪污腐败,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真正体验到了人不如狗的悲惨和痛苦。在山西洪洞县,有一个在马尾巴村,村中有一王姓大户此刻正陷入困难之中。半个月,官府三番五次的征收粮食。已经让王家人穷不聊生。除了官府的逼迫,还有当地的土匪的打家劫舍。为了保护族人的安全,王氏族长组织乡民自卫。在自卫中,已有有数十名王氏子弟壮烈牺牲。”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族长王启田召集全族的人在王氏祠堂商议了一个晚上。商议的结果是王启田终于痛下决定,带领家族人员,往中原地带迁徙。”

        “出走不一定能活,但留在这里,一定是死路一条。”

        “王启田给族人们三天的考虑时间,想跟他一起走的就报个名字,回家做准备。不想走的他也不强求。最终,马尾巴村王氏全族五百三十口人,有二百一十八人决定跟着王启田走。”

        “临行前,王启田变卖家产,雇了十辆大马车,用了三天的时间,把家里所能带走的东西全部装上马车。”

        “在一个微雨淅淅的早晨,王启田领着王氏二百一十八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生活了数百年的老家,向着遥远的地方行进。”

        “前方的路通往哪里?他们不知道。”

        “半年后,他们来到了本地,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的芦苇荡。黄河的连年泛滥淹没了这里的庄稼和人口。可以想象,当王启田领着族人们来到此地时,他眼前所看到是连天的芦苇和杳无的人烟。”

        “至于王启田为何要选择在此地安营扎寨,建立家园,已经没人知道他的内心想法。根据一些数字可以推断,王启田或许是意识到了再走下去就会全军覆没的可能了。”

        “再从洪洞县到鲁西南的这趟长行的途中,他们经历了五次土匪的抢劫,三次饿狼的袭击,还有一场瘟疫。当时离家的二百一十八人,来到本地的只剩下二十三人了。”

        “在走下去,就会全军覆没了。”

        “当然,王启田选择在此安家落户,或许是看到此地的风水。关于那口老井的传说,相对于说朱元璋喝过井里的水,倒不如说王启田喝过井里的水,或许,他就是看到了那口井,才决定在此安营扎寨。”

        李秀才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已经是深夜了,老婆和孩子都已睡。他走到屋外,外面空气清爽,拂去朦朦的睡意。他抬头看了看天空,繁星闪闪,每一颗星都是那么的渺小,而每一颗星又都是那么的纯洁。

        他学过地理,知道他现在所看到的星光都是来自于遥远的过往。天上的星星都是数万年数十万年甚至于数百万年前发出的光芒。一想到万量级别的时光,他觉得相对于世界,人类太渺小了。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在整个银河系中,人的存在并不比一个蚂蚁更为重要。当人们不再过度的看重自己,不再过度的满足不必要的需求时,或许这个世界会少很多的纷争和杀戮。

        人存在的渺小是事实,人活在当下也是事实。如何能把握当下,如何能活出意义。以前,秀才想过,没有想通。今晚,他忽然想通了,当他看到自己写出的字时,他忽然找到了的生命的意义。虽然很辛苦,但活的很充实了。

        他回到房间,看到桌上放着的厚厚的一摞族谱,心里感慨万千。族谱是他三天前从祠堂拿出来的。拿族谱的时候,族长老王头召集了全体的村民。一来,族谱属于全体村民,他要当着众人面把族谱交给李秀才;其次,他要告诉全体村民,李秀才此举是功利双水村子孙后代的事情。

        虽然村民们并不很明白李秀才写村志有何用处,可当他们看到老祖一本正经的样子,他们也都将信将疑了。

        翻开族谱,上面只是关于一个人生死的流水账记录。而李秀才要做的,是把那些死去的人用更为生动的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如何才能做到既生动而又不失真实,着实让李秀才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在这个问题上,老王头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时在意给了他指出了一条道路。

        关于老王头的人生,活脱脱的就是一部传奇。在平时闲谈中,李秀才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个大概,于是,他把所知道的,再加上自己推测的,写了一段关于老王头的人生:

        老王头大名叫王德江,今年八十八岁。在双水村不论是辈分还是年龄,都是最长。当然,在村子里,他的人生经历也是最丰富的。

        据传,他年轻时跟着国军打过日本鬼子,一起保卫过济南城,也曾在高密的高粱地里打过游击。他一度做上了国军排长。解放战争,他也曾对抗过红军。四九年国军撤离时,刚好赶上他母亲病重,他回家探亲,没赶上最后一批撤离的队伍,留在了双水村。

        文革期间,他成个双水村反叛的典型。为了与他划清界限,他的两个哥哥先后宣布与他脱离兄弟关系。那段日子里,他所承受的痛苦超出常人想象。若非他意志顽强,在一次又一次往嘴里灌牛粪的折磨中就该死掉了。

        说起他那顽强意志,似乎是受了他爷爷王凡山的遗传。太平天国时期,王凡山是太平军的高级将领,曾得到石达开的赏识。

        当然,他的下场极其悲惨。朝廷攻破太平军后,活捉了王帆山,把他悬挂在城门头上,凌迟了三十三天。要说王帆山确实是个汉子,三十天里从没惨叫过一声。以至于当他死后,王氏后人私下里建了一个“铁汉墓”。

        文革期间,村里人把“铁汉墓”给毁了,王帆山的故事却依旧在双水村流传。在王德江家里,依然挂着一幅画像,像上的人金戈铁马,全副武装。村里人说那个人就是王帆山。

        对于老王头来说,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扫把画像前的地面打扫干净。然后绕到屋后,看看老鼠夹子上有没有逮到老鼠。

        村里的老鼠越来越少,这让王德江很郁闷。哪像几年前,大白天的,老鼠满大街跑。运气好时,一天能逮上百只。把它们扔进水里,加热煮沸一个小时,老鼠毛会自动脱落,把煮熟的老鼠捞出来,放进凉水里。然后,用刀把老鼠一劈为二,放进油锅里炸熟。想吃的时候撒上一点孜然和碎盐。那滋味,简直媲美狗肉。

        油炸老鼠算是王德江的一项发明,除此外他还有很多发明。譬如,他曾经发明了手动风扇。以往,每到割麦时节,村民们都扬场发愁。扬场需要风,可每年收获的那几天的风要么就是太小,要么就是风向不正常。有时候,大半夜的来风了,村民们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慌忙地赶到场里,风没了。

        王德江的人力风扇是用两块大木头板子做风叶,每块板子足有三米多长。两块板子呈十字形用铁丝绑在一起。在用铁片做成齿轮,要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齿轮做一个摇动把柄,用自行车链条带动。

        测试那天,全村人都去了。王德江拿了几个二踢脚。

        三声炮响,王德江亲自摇动把柄。效果是不错,风力很大,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沉了。扬一场麦子下来,把王德江的胳膊累脱臼了。

        他的第二项发明是木排叉。以往,收割后的麦子要用绳子绑起来,再装上车。这种方法不仅慢还费劲。自他发明了木排叉后,拉麦子也不用绑了,直接上车,不仅快,还装的做。直到现在村民们都还使用着。


  https://www.msvvu.cc/53892/53892911/12056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