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重逢1979 > 第21章 新鞋

第21章 新鞋


  时间是过得极快的,已经是二月的尾巴,过不了几天郝维明和郝维惟都要回学校。

  其实春节早已过完很久。

  在这交通极差,消息闭塞的穷山沟沟里,因好几年不能过春节,很多人还没真正意识到春节的恢复,加上缺吃少穿,年味是单薄的。

  没有钱和布票买新衣服新鞋子,粮食和肉类都紧缺,过年少有肉吃,都是大锅炖白菜,吃一顿肉能高兴好几个月。

  没有吃到腻的过年糖,没有根本不屑一顾的麻花,火塘顶上也没有挂满的腊肉与香肠。

  也没有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夜空里也没有绽放着的绚丽烟花。

  没有通电,这山沟沟里没人听到李光曦在文艺晚会上唱的那首《祝酒歌》,也没人看到第一场春晚。

  他们没有见识到香槟、交谊舞、斗牛舞这些洋气创意的组合,也不可能参与到芭蕾舞《天鹅湖》里演员穿着的讨论中去。

  他们蜷缩在火塘边上,看着柴块燃烧,木炭闪烁,火苗就变成了农村人灵动的舞者。

  冷冷的气氛与冷冷的天气一样。

  当然孩子们还是对过年翘首以盼,总期待着有那么一点与普通日子不同的地方。

  就算是一分钱的压岁钱,一根短短的红头绳,也足以让他们兴奋的高兴一整天。年夜饭炖白菜里冒出几块豆腐,手里被放上一个白水煮蛋,也都变得香喷喷,好吃得很,碗底和鸡蛋壳里面要舔干净。

  少少的、一小捧的瓜子和花生是难得的零食。瓜子壳可以放在嘴里抿上很久甚至咀嚼出不同的滋味。花生那薄薄的皮不能一下吹飞,那很香,得和花生一起吃掉,偶尔会粘在舌根,是难受却又好受的。

  终于,郝家的年在结束前过得不一样了。

  有了肉吃,吃着了细粮,去县城里扯了新劳动布,买了新鞋子。

  只是肥肉被老太太熬成了猪油,放在碗里冷却后凝成白色的油脂,炒菜煮稀饭就刮一小坨,在锅里、汤里、稀饭里融化,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熬油剩下焦黄的油渣被用来炒白菜、腌菜,就连煮萝卜汤、白菜汤、咸菜汤都可以放进去几块,有猪油的香气,寡淡无味的汤水似有了油腥,有了让老太太他们这些老辈人满足的力量。

  那时代过来的老年人节俭的念头已深入骨髓,郝维明理解且经历过这种节俭,但他现在一大小伙子,那种对于肉食的渴望是他的思想难以控制的,他能清楚地听到他的肚子在呼喊:我要吃肉肉。

  他能清楚的听到他的骨骼在呼喊:我要吃肉肉,我要吃排骨……

  如果没有那肉食的补充,他就能在夜里感到腿部传来轻微的抽痛,他知道那肯定是缺钙了。

  所以光那点油花儿怎行?

  还好沾着了老娘的光,让大哥去称了猪蹄,给老娘顿花生猪蹄汤补身体、发奶,顺便就叫大哥带了三斤五花肉回来,隔三岔五终于是吃着一顿香喷喷的肉,身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不用费神去压抑不受控制的渴望。

  还隔一两天自己来弄菜,炒鸡蛋、油辣子凉拌水煮蛋、肉末鸡蛋羹、鸡蛋汤,反正馋嘴就借着给老娘补身体为由,老太太也就只能无奈叹气,嘴里抱怨几句,也不能阻止郝维明。

  她还是很疼自己这儿媳妇的,也是心疼孙子孙女的,是个有点刀子嘴但十足豆腐心的人。

  郝维明上辈子给老太太养老那么多年,怎不知老太太的性子呢,早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这样,就只能任凭馋虫在肚子里作怪,无能为力。

  饮食上、卫生上得到不错的照顾,老娘袁芳兰的身体已经恢复得不错,精神头不错,脸上有了红润,说话也已气息十足。

  小弟郝维华也是每天能吃得饱饱,脸蛋儿、小胳膊小腿儿长得肉乎乎,白皙稚嫩,可爱得很。

  郝维明逗弄小弟,伸一只手指过去,小家伙小小的手掌会攥住他的指头,露出恬淡的笑脸。

  当然饿了他就会哭起来,发出稚嫩的、小猫似的叫声。

  睡着了会像小猫咪一样蜷缩在一起。

  老娘头上身上包得严严实实,就坐床上一针一线地缝布做新衣裳,也瞧着二儿子和幺儿兄弟俩交流感情。

  “你小时候也是这么蜷缩成一团的。”袁芳兰停下手里的动作,低声说。

  他偶尔会打量着老娘,隐约间能回忆起年少时的画面,其实也可能不是,只是在老娘的话语下通过他自己的想象将那些完全记不起的画面填补了,但显得那么模糊,只靠着某种情绪或情感维持着画面的存在。

  那种情绪来自血脉,那种情感叫做亲情。

  老太太也在在跟着做新衣。

  二孙子和小孙女都要上学了,衣服早就破烂的满是补丁,要穿一身新衣服上学吧。

  本来老太太给郝维明和郝维惟扎布鞋呢,但郝维明不舍得老太太这大年纪了还做这种费神伤身的活,就直接买了几双布鞋和胶鞋。

  扎布鞋不是个简单的工作,流程复杂,要剪裁底样、填制鞋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梆、绱鞋、楦鞋、子修抹边等等三十多道工序,制作一双鞋往往要花上至少四五天的工夫,费劲得很,太耗精力、眼力,还很费手。

  眼睛要盯着鞋底儿,手上使足力气,一针一针从一层一层浆过的碎布鞋底儿上穿过去。那鞋底儿硬得很,想要扎透十分费劲儿,还要使劲儿把苎麻线拉扯出来,手能拉得酸疼。

  粗糙坚韧的苎麻绳能在手指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勒痕,把一双好手生生糟践得粗糙不堪。

  新布鞋用来平常穿,胶鞋则给父亲郝福田和大哥郝维平他们干活时穿。

  这时节春雨连绵不断,地上全是深一脚浅一脚的稀泥,小路上的石板也是滑溜溜的,布鞋走起来容易滑倒。

  家里人干农活,大哥跑其他大队去收鸡蛋杂七杂八的,穿胶鞋都稳当得多,垫上厚一点鞋垫子,也不十分冻脚。

  对于郝维明的擅自做主,老太太是有些埋怨的。

  “赚点钱多不容易啊,你这娃不能这样乱花,得省着点啊。”老太太道。

  “奶,你做一双鞋得做多久啊,我和老三过两天都要去学校了,肯定穿不上新鞋了,而且你看你这身体本来就不好,又要给我们做衣服,又给做鞋,天天盯着针眼,多伤眼睛。”郝维明就慢慢跟老太太说,好让她顺气。

  最怕老人家心里惦记着东西,淤着气,容易伤神伤身。

  老太太当然是明白郝维明说的这些道理,只是感觉花钱买鞋太浪费了,经历过饿肚子的年代,一辈子扣扣索索习惯了,每一点一滴都要节省着用。

  “哎,你们还年轻,不懂细水长流的道理。”老太太还是叹气,自从鸡蛋生意做起来,红糖、猪肉、花生这些没少买,一个月里吃肉次数比一年吃肉次数还多,看得她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怎能这么浪费哟,日子还长着呢,不节约点怎行。

  老三手里还捧着干干净净的厚实新布鞋呢,看着都觉得暖和,恨不得立马穿上。听到奶奶这话,她可是不高兴了,奶奶这是不准备让她穿新鞋了。

  “奶,我要穿新鞋,你看我脚都冻出冻包了,我要穿新鞋。”她把小脚丫子从烂乎乎的旧鞋里拿出来,根本没有袜子,本该嫩乎乎的脚丫子上一片一片的冻红,有已结痂的冻疮,看得人心疼。

  老太太也没看老三的脚丫子眼睛一直瞅着自己手上的针线活,“自己不停我话,往雪地里跑。”

  老三一下子委屈了,“奶,你到底让不让我穿新鞋嘛。”

  说着嘴就瘪得老高,眼泪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买都买回来了,不穿还能退回去啊!”老太太没好气说,其实也是心疼自己孙女,天天跟自己睡一床的小孙女,都是搂着睡当宝贝一样。

  “好呀,穿新鞋了。”老三一下子跳起来,脚丫子踩地上也不嫌冷。

  “哎呀,地下凉,快把鞋穿上。”老太太又心疼地提醒。

  老三连忙就做凳子上,笑着把脚底上地灰尘抹得干干净净,然后慢慢穿上新鞋,有些小心翼翼地在地上踩了几下,才试探着慢慢走。

  “新鞋子真暖和。”老三满脸幸福样子。

  老太太没好气看一眼老三然后又盯着她脚上布鞋,嘴角露出微笑。

  家里每个人都给买了新鞋,郝维明塞给老太太,老太太开头推着不要,要让郝维明和郝维惟拿去穿,但郝维明说照着她脚尺码买的,家里也没人能穿,老太太才收下来,虽然说着给自己穿浪费了,但也是高兴的。

  很不舍得穿,但在郝维明和郝维惟的坚持下,还是穿上了新鞋,老太太忍不住感慨,“新鞋穿着就是暖和,感觉身子全暖起来了。”

  “奶,寒从脚起,热从头散,脚上穿暖和了,身体也就不容易生病了,你这腿就得注意保暖呢。”郝维明笑着道。

  老太太笑着点头,皱巴巴的脸上绽放着笑容。


  https://www.msvvu.cc/54013/54013965/539958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