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戏曲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等水心把腿放下来,表演结束以后,李缙自顾自地鼓了鼓掌,跟着拿起话筒说:“请评审举牌。”
他说完这话,拿起桌上的牌子,将上有‘过’字的一面,面向台下,毫不犹豫地举了起来,然后向左侧瞧了瞧,见其他评审给的也都是‘过’字,便对水心说:“水心你过了,下台去登记名字吧,登记完名字你就可以回家了,到了家里,准备准备,再编排一些其他柔身动作,好参加下一轮的比赛,知道了没有?”
水心倒是长记性,在要说话的时候,又凑到了话筒前:“回大人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了,下回我要表演顶灯。”
顶灯?应该就是手脚上全都顶着烛台,倒在地上,以扭曲四肢的方式,来回翻转身体的那个杂技吧?
李缙迟疑地点头说:“哦,那你就回去多练练顶灯吧。”
“是。”水心一边答应,一边施了个礼,而后喜笑颜开地跑下了赛台。
李缙在水心下台之时,看向了杨慎:“杨翰林,请问你为什么给刚刚上台的这位参赛者,也就是水心‘过’啊,你能说下理由,点评一下她的表演吗?”
其实在海选的时候,李缙是不打算让评审对参赛选手的表演做点评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不过也不是一概不点评,如果出现了十分戏剧化的场面,比如说六个‘过’一个‘否’,或是六个‘否’一个‘过’,他也会让那个给出不同结果的评审点评一下,说说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个看点,如果评审水平高,能说出个五四三,那这点评还是十分有看头的。
虽然水心得了七个过,评审一致认为她的表演很好,没什么不同的意见,但因为她是第一个上台的参赛选手,所以李缙给了她不同的待遇。
好也要有理由,大家都认为水心的表演好,但究竟是怎么个好法呢,为了让台下的人们,明白评审给‘过’的原因,李缙向杨慎请教起了这个事情。
杨慎淡定地拿起另外一支麦克风,点评说:“可以,其实水心的表演并不完美,她展现的那几个有极高难度的柔身动作很到位,但之间的衔接动作却是硬伤,太过僵直突兀,不够流畅自然,一个表演,有主要的部分,也有次要的部分,编排者不能只重视主要的分部,不重视次要的部分,要两者兼顾,都要重视起来才行,因为次要的部分,也是演出的一部分,会影响整个演出,所以这是编排者的责任,我想这个水心,定然是来自哪个杂技班,要怪也只能怪杂技班的某人,与水心这个表演者无关,水心的资质极佳,一般练软功的人,分为前弯者和下腰者,属于哪一种,取决于脊椎向哪边较易弯曲,只有少数人,前弯和下腰都很出色,水心就是我说的这个少数人,另外水心的功底,也十分深厚,我想只要编排得宜,她一定能在台上大放异彩,我很期待她下一次的表演,所以我给了‘过’。”
台下的人们,听完杨慎这番话,都不住地点头,纷纷表示赞同,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真正对‘大明达人秀’产生了兴趣,因为在这‘秀’里,他们不光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或是看人出丑找乐,另外还能听到点评,增长知识,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很是美妙。
李缙颇觉意外,心说这个杨慎还真是不负自己的期待,够能白话的,还什么分为前弯者和下腰者,取决于脊椎往哪边弯,这他都知道,要不要这么吊啊,都能耐上天了:“哦,原来如此,希望水心所在杂技班的那个某人,能听到杨翰林你的这番话,下次再为水心编排柔身动作时,可以加以改进,不然就白白浪费杨翰林的这番金玉良言了,好了,下一位,请下一位参赛选手上台。”
李缙没有让其他评审发表自己的见解做点评,与杨慎又说了两句话,然后扭头将下一位参赛选手叫上了台。
第二个上台的参赛选手,是一个中青年男子,大概有三十来岁,文人打扮,样子挺风雅洒脱的,三十来岁的人,当然要比十来岁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上许多,这经历的多了,惧怕的东西就少了,是以他到了台上,没有像水心一样,过度感到恐惧紧张,较为沉稳地走到话筒所在的位置,按照正常的流程,转过身来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及要表演的才艺,跟着酝酿了一下,咿咿呀呀地就清唱了起来,他唱的是一小段折子戏。
中国戏曲,是华夏传统艺术之一,起源于原始歌舞,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而成,说的再明确一些,就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和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特点就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各自的个性,这种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完整的戏曲艺术却是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的,其剧种繁多有趣,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先秦时期,是中国戏曲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是形成期;宋金时期,是发展期;元代,是成熟期;到了明代,就进入了繁荣期。
在明代,戏曲的繁荣期,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传奇发展起来了,传奇是一类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吸收了元杂剧的优点,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深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一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可以完整地展现一个故事的长篇戏曲形式。
但通篇这一整出戏,不可能全部都是精华,即好看好听的唱段,所以明中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起了演折子戏。
https://www.msvvu.cc/55793/55793790/4073540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