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魏晋干饭人 > 第1117章 官营盐

第1117章 官营盐


  简戊忠也如愿去了青州,进入青州书局工作,他的成绩最好,在洛阳书局实习时也是表现最好的。

  好得洛阳书局的管事都想把他留下来了。

  但上命所在,即便是好苗子,也不是他想留就能留的。本来想就近给他找一个书局,将来可以有机会回洛阳。

  但简戊忠坚持要去青州,管事只能顺从他的心愿。

  临出门前,简戊忠对他的弟弟妹妹们道:“我跟着护送字模的队伍去青州,只拿两百文做路费,剩下的安家费和路费都留给你们。”

  “我们家的地我都托付给人种了,现在人都不缺地,只能是不丢荒而已,报酬就一年两百斤粮,我算过了,加上我的工钱,足够你们生活了。”他道:“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要好好读书,若是聪明,就去五年生,到时候去考吏,要是还聪明,那就再多读几年,将来去招贤考,为大将军效命。”

  三个年纪比他更小的孩子应下,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到门口。

  简戊忠道:“你们别担心我,书局是大将军的,青州又是赵县令做刺史,一定安全,日子也好过,你们在京城我也是放心的,有事就去找先生们,不然还有县衙呢。”

  他们虽然是一群孩子,却也是经历过生死的,多艰难的日子他们都经历过,所以对彼此的能力都很信任。

  当年那样的境地他们都能活下来,现在国家安定,又有大将军护佑,有什么危险呢?

  只是,心中到底想念,到底还有许多的不舍。

  看着三个弟弟妹妹,简戊忠心底泛起淡淡的悔意,他或许不应该去那么远的青州。

  “大哥,你放心去吧,”大妹简己若道:“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的。”

  简戊忠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有事写信与我说。”

  简己若狠狠地点头。

  简戊忠一到青州书局便得到了重用,因为他能力强,直接被选为校正组的组长,月薪一千文。

  赵宽不仅让人建好了书局和纸坊,还在附近修建了好几排房屋,就是给工匠们住的。

  俩人一间,简戊忠和另一个人一间屋,里面还有一张书桌,虽然简易,却正好拿来学习,真是他梦想中的房间。

  简戊忠沉浸在工作和学习之中,隔了好一段时间才发现这里住的不仅是书局的工匠,还有别的工匠。

  他的同屋道:“你才发现呀,另外那些人可厉害了,听闻算学特别厉害,和那群晒盐的盐工一起,每日都要去见好多管事,常有外面的人过来找他们,每来一次都会带好吃的来,或者出去外面吃呢。”

  “真羡慕,我若是也有那个本事就好了。”

  简戊忠的关注点不一样:“晒盐?青州有盐井吗?”

  “不是盐井,是海盐,”同屋道:“我打听过了,青州临近大海,有些地方的海盐含量高,所以可以晒出盐来,比盐井煮盐还要快,还要多。”

  “对了,同一排住着的都来找过我,让我和你商量一下在院子里弄个小厨房呢,每天下班回来后都好饿,我们都正是长身高的时候,所以想要一起凑钱买些米面油盐,晚上回来一起做些饭食。”

  他们这一排住的全是洛阳学堂里出来的学生,年纪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十二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

  书局食堂一天两顿,他们根本就顶不住。

  要是从前,他们肯定忍忍就过去了,毕竟不赚钱。

  可现在他们是有月薪的人了,再节俭,还是没忍住想吃饱一点,晚上饿肚子的感觉真的好难受。

  见简戊忠垂眸不语,同屋就凑过去道:“知道你有家要养,放心,我们也不是吃多奢侈的东西,每天晚上就用白面、麦麸和豆粉掺着搅合一下煮个汤,或是揉个饼,放两滴豆油,再放一点盐,让肚子不那么饿就行了。”

  “主要是太饿了,晚上睡不着,一大早上还得去书局上工呢。”

  简戊忠就问清楚现在米面的价钱,又问,“盐贵,盐多少钱?”

  “放心吧,青州产盐,我去问过了,比洛阳便宜多了,”他找出一个小碗来道:“这么一碗盐只要十四文。”

  简戊忠闻言眼睛一亮,“真的?”

  “那还有假?”同屋道:“我们不仅问了前面那些晒盐工,还跑去看了呢,六文钱大概能买这么多。”

  他在碗里比划了一下,道:“省着点吃,六文钱的盐就够一家三口吃半年的了。”

  简戊忠算了一下自己的工钱道:“青州的盐这么便宜,不知可否买一些托人和钱一起送回洛阳?”

  “不必了,我都问过了,听闻,从下个月开始,所有的盐都要从县衙制定的铺子里买,各郡县的价钱都是一样的,到时,洛阳的盐价也是这么高。”

  简戊忠:“大将军这是要官营盐?”

  “不错,”同屋哈哈大笑道:“有大将军管盐,再不惧盐价飞涨,我等再吃不起盐了。”

  盐价涨起来时比粮价还疯狂,前两年,洛阳粮荒,盐也荒,直接飙升出十文钱只得一小撮盐,要是拿两文钱去买盐,那是只能买一个指头缝的钱啊。

  简戊忠向外看去,暗暗发誓,他一定要做好书局的工作,然后从书局走出去,去考青州衙门,就去盐场为大将军效命!

  各地县衙都已准备好官盐售卖。

  每个县会单开一个窗口专门为县中的杂货铺和货郎提供官盐,他们需要在县衙做登记,每次买去多少盐也都会记录。

  县衙限定了盐价范围,他们只能在那个范围内卖盐,不仅高于这个价格会被罚,低于这个价格也会被罚。

  因为,官盐卖给他们的底价摆在这儿,低于这个价格卖盐,基本上是亏本的买卖,有所付出,必有所求。

  他们得保证官盐在市场上的流通,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价格区间挤压私盐的生存空间。

  各地从初八开印那天就开始准备,到现在已经都准备好了,缺盐的地方,青州和光州的海盐已经运过去。

  不缺盐的地方,赵含章也派出了军队和御史,保证盐井和盐湖的产盐量,确定他们都在朝廷手上。

  从三月初一开始,官盐正式售卖,全国的盐价统一,直接取缔价格飘忽不定的私盐。


  https://www.msvvu.cc/57105/57105611/7633997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