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戏里人生 > 第57章 梅之舞

第57章 梅之舞


我时常想:《天女散花》这样的戏,当年第一次公演的时候,会是怎样的震撼。那是近百年前,骨子老戏雄霸京剧舞台的年代,突然凌空出现这样一位仙女,不仅与老戏中的旦角形象大相径庭,比起首部古装戏《嫦娥奔月》也来得更加成熟,更婉转的唱腔,更曼妙的舞姿,更新奇的道具,丈余长的绸带在舞台上回旋飞舞,营造出逼真的凌空飞行、鲜花烂漫之意境……是,这景象似曾相识,它出现在很多的古代书画作品里,但是京剧舞台上,观众是第一次得见。时至今日,像我这样饱经各种新奇表演轰炸的现代观众,第一次现场看到《天女散花》,也被那目不暇接的美震得心醉神迷,真不知当年的观众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这出戏体现了梅兰芳先生最了不起的一个创作特点,就是创新不破旧,移步不换形,既具全新的时代美感,又遵循传统的艺术规律,两者结合之完美,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仅就舞蹈来说,《天女散花》中的绸舞,《嫦娥奔月》中的镰舞,《太真外传》中的盘舞……都是梅先生首创,但又都能在传统艺术中找到本源;京剧之美,有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而梅先生的舞蹈,是舞上之舞,既独立于常规的做工体系之外,又与剧情息息相关,有着生动的灵魂,绝不似当今有些戏剧里,舞蹈单纯为了装饰舞台而存在。

        《天女散花》的灵感,来自一幅名为《散花图》的古画。梅先生在朋友家中偶见此画,十分喜爱,立意编为新戏。其中的《云路》一场,为了表现御风飞行的情境,他将京剧中传统的水袖与古画中服装上的风带相结合,设计出两条近两丈长的七彩绸带,以劲而巧的臂力、腕力驾驭,如影随形,婉转盘旋。这套舞蹈,明显可见神女飞天等佛教壁画赋予的营养,动作造型充满新意;同时又是一套中规中矩的戏曲舞蹈,揉有“三倒手”、“跨虎”、“鹞子翻身”等多种武戏技巧,与唱腔、音乐完美契合,透着浓浓的皮黄韵味。

        当然,梅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的创作,也出自团队的心血,他的密友齐如山就是《天女散花》的主要创作者之一。齐先生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根据历代诗文辞赋中有关古典舞蹈的资料,揣摩出各种舞姿舞步,他甚至为每个动作都取了一个古雅的名字:《云路》第一句“离却了众香园”肩披绸带的前行,名曰“舞縠”,典出李白《白苎辞》:“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随后将绸带舞成环形后蹲身下拜,名曰“挥芳”,典出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

        一出戏编到这个地步,简直可以说是一个艺术珍品,点点滴滴,都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而梅派珍品远不止这些,自《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以降,他的新编戏之舞蹈,一出更比一出精:二十年代创作的《西施》,将商周时期的祭祀乐舞“佾舞”移植入戏,一手持羽,一手持龠,用《哪吒令》曲牌伴舞,演出了年代风貌,亦演出了西施的家国情怀;更著名的当然还有《霸王别姬》剑舞,那是戏曲中舞蹈运用的典范,韵律,节奏,姿态,力度,文化基础,情感内涵……说不尽的学问。傅毅的《舞赋》,其实整篇都可以用来描摩梅先生的舞蹈呢:“……扬激徵,骋清角,赞舞操,奏均曲。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


  https://www.msvvu.cc/57629/57629536/129885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